懷疑自己得了癌症,應該選擇哪些項目?醫生:至少3個項目別漏掉

2020-12-14 腫瘤內科喻曉娟

體檢是很多人都做過的,主要的項目大家也都知道,比如血常規,尿常規,胸片等。很多人是為了上班進行體檢,有的人是為了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體檢,還有的是懷疑自己得了癌症,才能進行體檢的。

但是醫生告訴大家,如果是懷疑自己得了癌症,這些常規的檢查都是比較難看出癌症的。只有選擇一些專項的體檢項目,才能更準確的看出身體疾病,避免癌症真的找上門。人們總會因為一些身體的異常,擔心自己得了癌,醫生建議,如果是防癌體檢,至少有3個項目別漏掉。

1、胃鏡可以篩查胃癌,食道癌等

有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消化系統好像有點問題,總覺得自己的飲食習慣不太好。看身邊的哪個朋友突然被診斷出胃癌,就會擔驚受怕,大家的飲食習慣差不多,那他得了胃癌,我有沒有得呢?這樣的想法本身其實沒什麼問題,但是最怕的失去了醫院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體檢,亂做了一堆體檢,只以為沒什麼問題,但是檢查都沒有查到關鍵。

胃鏡就能夠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胃癌那當然不必說,絕大部分都是能夠被胃鏡查出來的,現在早期的食道癌也能夠通過胃鏡檢查出來。如果覺得自己經常胃不舒服或者咽喉不舒服,進食困難等,也可以通過胃鏡篩查一下癌症。特別是一些胃癌的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胃鏡檢查,能有效的避免胃癌出現卻不自知。

2、腸鏡可以篩查腸癌

結腸癌和直腸癌都屬於腸癌的範圍。這些癌症都可能通過腸鏡的檢查被篩查出來。一些人會因為排便異常懷疑自己出現了癌症,或者是家裡有親屬被查出了腸癌,因為害怕腸癌遺傳進行篩查。其實很多人群都應該進行腸鏡的檢查,因為通過這項檢查能夠看出很多的腸道問題,也能準確的判斷腸道出現的一些疾病,正確的進行治療。

有一些人群是腸癌的高危人群,腸鏡的定期檢查千萬別漏。曾經患過腸息肉的患者,有家族腸癌患者的人群,患腸道疾病的人群,40歲以上的人群都可以定期進行腸鏡的檢查。

3、定向部位的CT檢查能夠查出肺癌,肝癌等

CT檢查已經是非常普及的一項檢查了,不論是日常的檢查內臟還是癌症篩查都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如果覺得身體的內臟不舒服,只要進行一個具有針對的性的CT檢查就能夠看出問題。比如肺部CT能夠看出肺結節和肺癌,肝臟CT能夠發現肝癌。這些癌症都能夠在CT的檢查下,暴露無遺。

有99%以上的肺癌能夠通過肺部CT篩查出來。如果覺得肺部不舒服,經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就可以進行一項肺部CT的檢查,肝區疼痛可以進行肝臟CT的檢查。

人們能夠提高警惕,進行體檢篩查癌症是很好的,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實際選擇合適的項目,3個檢查項目別漏。

相關焦點

  • 醫生:害怕懷疑自己得癌症,做什麼體檢項目比較好?大概要多少錢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恐癌的問題。現在新聞媒體非常發達,特別是手機客戶端新聞和個人自媒體都非常發達,很多人一得癌症特別是名人明星得了癌症所有媒體都會各種炒作一番,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大眾看完這種新聞後都有恐癌心理,加上有些人偶爾有點難受就喜歡自己上網亂查,查完發現自身的難受跟癌症的臨床表現有點像就更加害怕擔心緊張、焦慮,比如聽說胃癌會肚子痛,然後有些人肚子痛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得肺癌了,聽說病毒性肺炎會出現咳嗽
  • 做了體檢,為何1年後還是確診癌症?醫生:看看體檢項目選對沒?
    但是最近鄭先生發現自己的胃部一直隱隱作痛,食欲不振不說人還沒有精神,他心裡覺得不對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表示鄭先生得了胃癌。晴天霹靂般的消息讓鄭先生傻眼了,他不明白為何每年體檢卻還是確診了癌症?這體檢是不是沒用?醫生安撫了鄭先生告訴他,體檢項目選錯了。
  • 害怕自己得癌症,做什麼體檢項目比較好?聽聽醫生怎麼說
    對於癌症,很多時候其實防不勝防,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儘量做好身體保養,同時做好體檢,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那麼對於癌症的篩查,做哪些體檢項目比較好呢?其實對於不同部位的癌症,所需要做的檢查是不一樣的,今天劉醫生就和大家講一講常見癌症的篩查應該做哪些項目好。肺癌: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掃描比較好。
  • 一滴唾液就能篩查出癌症?年底體檢究竟哪些項目值得做
    面對複雜的體檢項目,不少人都一臉懵,也花了不少冤枉錢。到底有哪些項目不用體檢呢?下面提到的 5 項,普通人的常規體檢不用做,大可不必花冤枉錢。腫瘤標誌物檢測大多腫瘤標記物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夠高。腫瘤標誌物檢測通常作為疑似癌症患者的檢查項目之一,或用於監測癌症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對於常規體檢來說,基本上沒什麼意義,完全沒必要把腫瘤標誌物檢測作為常規體檢項目。
  • 體檢一般有哪些項目?哪些項目是白花錢?
    腫瘤標誌物檢測通常作為疑似癌症患者的檢查項目之一,或用於監測癌症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對於常規體檢來說,基本上沒什麼意義,完全沒必要把腫瘤標誌物檢測作為常規體檢項目。 對於有家族遺傳史的癌症高危人群,是可以通過檢測特定基因來判斷患癌風險,從而讓醫生幫助決策預防方案的。但如果並不存在家族遺傳史的朋友,這樣的檢測就純粹是白花錢了。
  • 年年體檢,卻被確診癌症晚期!3個原因被揭露,原來都在假裝查癌
    「醫生,你是和我開玩笑吧,我年年體檢,都沒有發現異常,現在你說我得了肺癌晚期,那我做體檢還有什麼意思呢?」劉先生質疑著醫生的診斷。 醫生指出,「年年體檢都沒事,結果卻突然查出癌」的現象在臨床上經常發生,絕大部分患者第一反應都是質疑是誤診,然後跑幾家去診斷,但是事實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 別再花冤枉錢了!5個檢查常規體檢不用做,這些項目一定要重視!
    面對複雜的體檢項目,不少人都一臉懵。是不是體檢的項目越多越好?哪些項目是不必要的呢?下面提到的5項,普通人的常規體檢不用做,大可不必花冤枉錢。1. 腫瘤標誌物檢測大多腫瘤標記物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夠高。
  • 懷疑肝不好,要掛什麼科?查哪些項目?醫生告訴你,讓你少走彎路
    當去醫院做檢查時,很多朋友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不知道該掛什麼科,也不知道該做哪些檢查。按照自己想法去掛號和檢查,有時會出現掛錯號,做了很多沒必要做的檢查的情況,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浪費了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若懷疑肝出了問題,應該掛什麼科,需要檢查哪些項目,讓你少走彎路。
  • 別再花冤枉錢了,要做的體檢項目就這些!快自查!
    面對複雜的體檢項目,不少人都一臉懵,也花了不少冤枉錢。 到底有哪些項目不用體檢呢?下面提到的 5 項,普通人的常規體檢不用做,大可不必花冤枉錢。腫瘤標誌物檢測 大多腫瘤標記物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夠高。
  • 【關注】別再花冤枉錢了,要做的體檢項目就這些
    面對複雜的體檢項目,不少人都一臉懵,也花了不少冤枉錢。到底有哪些項目不用體檢呢?下面提到的5項,普通人的常規體檢不用做,大可不必花冤枉錢。腫瘤標誌物檢測大多腫瘤標記物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夠高。指標異常,不代表就一定有腫瘤;指標正常,也不能肯定地說沒有腫瘤。
  • 3個月前剛做完體檢,如今卻查出癌症?難道體檢沒用?醫生實錘
    退休後張叔依舊會每年體檢一次,3個月前他剛剛做了全身體檢,沒有大問題。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咳血後,他居然被查出來肺癌晚期。這一消息尤為晴天霹靂,讓人難以接受。3個月前體檢無異常,如今卻查出來肺癌晚期,這是為何?
  • 50歲左右的男性,體檢時應該做哪些項目?提醒:早些了解,別浪費
    對於體檢我們都有很多的疑惑,大部分人群的體檢都是企業單位提供的每年一次堅持擦身體,但是這些體檢都只是一些基本的檢查,對於疾病和癌症都是沒有用的。還有一部分人想要體檢卻不知道具體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到了體檢中心還會被推薦大量的套餐,不僅是經濟受到了損害,到最後疾病還沒有檢查出來,這才真正的懊悔!
  • 妻子懷疑自己患癌,還沒確診就輕生離世!丈夫的...
    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表示其胰臟、結腸有點問題。  汪女士懷疑那個包塊就是結腸裡面的惡性腫瘤,認為自己99%得了結腸癌,於是用微信給丈夫留下遺言「不想拖累家庭」,選擇了從9樓跳樓自殺。而先告訴家屬的話,家屬就可以有個心理準備,從而幫助病人接受事實。  也有網友認為,家屬沒有陪同病人就診,醫生要怎麼告訴家屬?如果跟病人說叫家屬來,病人反而會懷疑自己真要死了。如果規定必須「先告訴家屬」,這對於醫生來說不現實。
  • 得了癌症,為啥會不疼不癢、沒症狀?醫生終於說了大實話!
    到醫院體檢,突然被診斷出胃癌晚期的小劉很疑惑,一度懷疑醫生誤診。醫生反覆向小劉講明病理檢測的結果,確定沒有誤診。 為什麼癌症晚期了,平時卻感覺不到不適? 很多被診斷出得了癌症的人第一反應都跟小劉一樣,懷疑醫生誤診,明明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怎麼可能就癌症晚期了呢? 其實,癌症晚期的「沒有症狀」只是暫時性的,一旦出現嚴重的症狀,也就意味著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了。
  • 得了癌症,只有等死?醫生反駁:這3種人可以長期生存,甚至治癒
    看到這些真人真事,網民不禁唏噓一片:難道得了癌症真的束手無策,只能等死嗎? 一、得了癌症 = 宣告死亡?三種人可以治癒 癌症並不是死亡的號角,得了癌症,並不等於人生便走到了盡頭。
  • 在國外懷疑自己得了新型肺炎怎麼辦?
    在國外懷疑自己得了新型肺炎怎麼辦?  如果懷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應聯繫屬地醫療機構進行諮詢,在相關醫療機構的指導下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主動向醫生提供近14天的旅居史、接觸史等信息。  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應採取哪些措施?  如果確診新冠肺炎,我們建議應按照醫囑進行用藥和治療。如果在當地建議自行居家隔離治療,就要注意做好以下措施:  時刻監測自己健康狀況:每天都應觀察自己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症狀加重、呼吸困難等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 癌症到了晚期,還該不該治療?醫生:滿足4個條件,就別放棄希望
    得了癌症,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就是遭受滅頂之災,是死神在向自己招手,尤其是晚期癌症,由於病情嚴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患者存活的希望也就大大減少了。那麼癌症到了晚期,還應不應該治療?今天就讓專業的腫瘤醫生給你分析一下,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參考。
  • 尿酸高體檢沒查出來 華康診所:系統升級漏掉項目
    8月底的時候,他因為腳關節疼痛到青島豐碩堂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市北華康診所(以下簡稱「華康診所」)做體檢,拿到報告時看到自己的尿酸值仍在參考範圍裡,不由地對診所的檢查產生懷疑。隨後,孫先生又到另外一家公立醫院重新做了檢查,檢測結果顯示尿酸值明顯高於參考範圍的最高值。
  • 這樣體檢保證不漏項目,不踩坑!
    查出來小病趕緊治,別拖成大病再後悔。 這兩種想法都沒錯。 首先,體檢可以通過收集並分析患者的健康資料,及早發現並預防可能存在的疾病隱患。其次,普通的健康體檢的確存在「大病查不出」的問題。所以一份完整的體檢應該由健康體檢和專項體檢兩部分構成。
  • 妻子懷疑自己患癌,還沒確診就輕生離世!丈夫的決定讓網友炸鍋
    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表示其胰臟、結腸有點問題。汪女士懷疑那個包塊就是結腸裡面的惡性腫瘤,認為自己99%得了結腸癌,於是用微信給丈夫留下遺言「不想拖累家庭」,選擇了從9樓跳樓自殺。有網友認為,像一些嚴重的病情,醫生不應該直接告訴病人,而應該先告訴病人家屬。因為很多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如果知道自己得了重病,沒病都能嚇出病來(誤診的情況下)。而先告訴家屬的話,家屬就可以有個心理準備,從而幫助病人接受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