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每個被「甲狀腺結節」嚇過的人,都該學會這種自檢方法

2020-12-22 人民日報

每年體檢,都像是一場賭博,人們最怕的就是體檢報告上會顯示什麼異常。甲狀腺結節作為近幾年檢出率越來越高的症狀,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有人發現結節後如臨大敵,擔心會癌變,焦躁不安;有人則很淡定,覺得自己沒有任何不適,置之不理。

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放任不管可能有什麼後果?今天,我們就跟你聊聊關於甲狀腺的問題,教你保護好它。

甲狀腺是脖子上的「發動機」

甲狀腺位於脖頸前方正中部位,形狀酷似展翅的蝴蝶,緊貼在氣管前方。

它掌管著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是身體代謝活動的調控員,被譽為「身體的發動機」。

但凡缺了或多了這種激素,人體的能量代謝、體溫、心、腦、肌肉和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

數據顯示,甲狀腺異常檢出率跟年齡呈正相關,年齡越大,異常的機率越高,女性更容易「中招」,異常檢出率是男性的1.8倍,6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近半數被檢出異常。

「結節」離癌症有多遠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像繩子打的結,所以叫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的發現率很高,其中約85%~95%為良性,大部分不需要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就算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它在一生當中也有10%~15%癌變的可能性,因此同樣需要重視。

甲狀腺結節可通過摸頸部自檢:

頸部出現圓形腫塊腫塊直徑超過2釐米單個結節腫大且表面不光滑腫塊增長速度快,可在十幾天或一兩個月內明顯更大

如果出現以上4種情況,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體檢中發現結節,最好去腫瘤專科醫院確認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根據具體情況遵醫囑治療。

還有一類病人,結節是良性的,但它長得特別大,影響外觀,還影響到氣管功能,讓人感覺不舒服、礙事,建議還是要做手術。因此,甲狀腺結節並不是說良性就不用做手術了。

定期檢查能儘早發現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體檢中最常被發現的癌之一。它沒有特別典型的早期症狀,要想早點發現,還是需要定期體檢。

甲狀腺癌「偏愛」年輕人,它的中位發病年齡為30多歲。國外統計顯示,20~30歲年齡段,排在甲狀腺癌檢出率的第一位。

一般來說,45歲以上的甲狀腺癌患者面臨的風險比較大,需要緊急治療。

此外,它還有以下兩個高危因素:

性別

女性甲癌患者數量約為男性患者3倍,其中年輕女性患者(20~40歲)佔女性患者的35%,比例較大。

放射線

若兒童期做過放射性治療,之後又出現甲狀腺結節,就一定要高度重視,定期複查,防止惡變。

即使不幸患上甲狀腺癌,也不要過分恐懼。醫生有句玩笑話,「如果人一生一定要得癌的話,那就選擇甲狀腺癌。」

意思是說,甲狀腺癌是一種惰性腫瘤,它很懶,不愛轉移,也不愛進展。通過早診早治,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

甲狀腺結節的5大疑問

1

結節大小與甲狀腺癌有關係嗎?

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與其是否為甲狀腺癌並無關係。結節較小者可能為甲狀腺微小癌,而結節較大者也可能為良性的巨大腺瘤。

如若發現短期內迅速增大的甲狀腺實性腫瘤,就應該重視。此外,腫瘤大小是甲狀腺癌的預後影響因素之一。

2

結節需要細針穿刺活檢嗎?

細針穿刺活檢是甲狀腺結節診斷的金標準。穿刺針頭直徑僅0.6毫米,出血可能性很低。

但要滿足以下指徵:

1.結節直徑大於1釐米;

2.直徑小於1釐米,同時童年期有頸部放射性照射史或輻射汙染接觸史、甲狀腺癌或甲狀腺癌症候群的病史或家族史、超聲檢查懷疑惡性、伴頸部淋巴結超聲影像異常、PET-CT顯像陽性、降鈣素水平異常升高。

3

長了結節要不要切?

甲狀腺結節十之八九都是良性的,無需手術,且多數為結節性甲狀腺腫。盲目手術可能使患者白挨一刀,術後兩三年仍有復發風險。

手術本身會增加喉返神經損傷導致聲音嘶啞、局部血腫壓迫等風險;術後要長期藥物治療,劑量掌握不當可造成人為的甲減或甲亢。

4

結節跟高碘食物有關嗎?

碘是甲狀腺合成激素的原料。研究發現,加碘鹽並未增加國人的甲狀腺疾病風險。

深海魚、貝類等含碘量並不高;海帶、海藻等幹制植物性海產品多用來煲湯、炒菜,而碘怕高溫,烹調時會損失一半以上,基本不會吃到危害健康的量。

臨床上,吃碘過量危害健康者很少見,反倒是育齡婦女或孕產婦不敢吃碘,導致碘缺乏,會增加流產、胎兒智力發育異常等風險。

5

甲狀腺超聲要不要年年查?

普通體檢時,沒必要每個人年年都做甲狀腺超聲。在美國,甲狀腺超聲只在高危人群中進行,包括存在甲狀腺問題、接受過放射治療、接觸放射元素較多的人群。

專家提醒,以下3類患者要高度重視:

青少年兒童,甲狀腺疾病會影響身高、智力等的發育。育齡期女性及孕婦,會增加流產風險,影響兩代人的健康。70歲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增加房顫、心衰等風險。

剛進入到70歲可以做一次甲狀腺超聲,如無異常且無相關症狀,每隔一兩年檢查一次即可。

好習慣幫你保護甲狀腺

1

少熬夜,別焦慮

上海疾控中心調查發現,很多甲狀腺病患者都有熬夜、緊張焦慮、工作壓力大等問題。

要做到勞逸結合,規律生活,避免過度勞累,保持精神愉快,學會快速化解不良情緒。

2

遠離輻射

遠離電離輻射及放射性物質,拍X光片時,應儘量避開甲狀腺部位。

輻射是甲狀腺癌的明確病因,青少年、兒童更需避免,家長不可主動要求做CT、X光等檢查。

但需要注意的是,電視、手機、電腦等物品的輻射量相對較低,大家不必過於擔憂。

3

關注情緒變化

情緒變化,可能提醒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通過激素調節人體代謝,一旦出現異常,就會引起代謝紊亂。

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代謝亢進,就是我們常說的「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反之,「甲減」(甲狀腺功能減退)就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造成的代謝過緩。

研究顯示,女性患甲亢的機率是男性的6倍,且發病年齡早。幾乎每6名女性就會有一個患甲減,35歲以後高發。

專家提示,很多人容易混淆這兩種疾病。只有明確兩者的區別,才能及早地發現疾病。

4

注意飲食,積極鍛鍊

食物應以新鮮蔬菜為主,避免肥膩、辛辣。積極鍛鍊身體,提高抗病能力。

5

孕前檢查甲狀腺功能

女性懷孕前應檢查甲狀腺功能,待甲狀腺激素水平調至正常後再懷孕。

已患甲狀腺疾病並處於治療過程中的孕婦,需每隔6~8周檢查1次。胎兒出生後兩個月內也要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

6

有結節每半年複查

1釐米以上的結節,建議半年複查一次B超;結節不到1釐米,且無明顯症狀,可以放心生活,遵醫囑複查即可。

最後,我們想提醒你,對於甲狀腺疾病不用過分擔心,但絕非不聞不問、任其進展。

如果體檢報告上寫有「建議門診檢查或隨訪」,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癌變的可能性,我們也要將它扼殺在搖籃中。▲

來源:生命時報(ID:LT0385),作者:王曉晴,美編:靳豐華

本期編輯:崔鵬、楊翹楚

相關焦點

  • 甲狀腺結節的5大疑問?好習慣幫你保護甲狀腺
    每個被「甲狀腺結節」嚇過的人, 都該看看這篇文章… 甲狀腺是脖子上的「發動機」 甲狀腺位於脖頸前方正中部位,形狀酷似展翅的蝴蝶,緊貼在氣管前方。
  • 「甲狀腺結節」離癌有多遠?5個問答消除所有疑惑
    隨著體檢的普及,這些年來查出「甲狀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第一次在體檢報告看到這個病時,都被嚇壞了。聽說,甲狀腺結節是個很嚴重的病?會變成癌?聽說,得了甲狀腺結節就一定要開刀做手術?今天我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治療」甲狀腺結節這件事。一、甲狀腺結節跟甲狀腺癌有什麼關係?他們的關係撲朔迷離,噯味不清,甚至有謠言說,甲狀腺結節就是披著羊皮的甲狀腺癌。
  • 在生活中,要如何自檢甲狀腺疾病?
    近些年來,甲狀腺疾病越來越高發,人們也開始重視自己的甲狀腺健康了。對於甲狀腺,除了到醫院進行檢查之外,平時在家也可以自己檢查一下,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為了能儘早發現甲狀腺疾病,下面給大家講一下甲狀腺自檢的方法。
  • 甲狀腺結節不可怕,注意飲食功勞大
    對於甲狀腺患者來說,在積極進行相關治療的同時飲食方面也是要做出合理調整的,為了您的健康,我們根據不同病因把甲狀腺結節的飲食小tips分享給大家。 有結節無甲亢,僅需「低碘」飲食 有些甲狀腺結節可能與碘攝入過多有關,比如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乳頭狀癌等,所以這類甲狀腺結節,如果沒有甲亢,可以「低碘」飲食。即:可以食用加碘鹽,但要限制高碘食物,比如海帶、紫菜等。
  • 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關於結節,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隨甲狀腺而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症,可由多種病因引起。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變、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髮結節比單髮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髮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得了甲狀腺疾病,該「限碘」還是「補碘」?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得了甲狀腺疾病,該「限碘」還是「補碘」?不需補碘此類甲狀腺疾病最常見,比如甲狀腺腫物(結節)、甲狀腺炎、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等。患病後,患者甲狀腺形態或功能可能出現異常,從而導致相應的症狀。患者頸部腫大並伴有疼痛或腫塊等局部表現,還會出現浮腫怕冷、無力、心動過緩等全身表現。此類疾病一般需要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治療,補充碘片或禁食含碘食物,對治療效果影響不大。
  • 還在因為甲狀腺結節擔驚受怕?這幾個疑問,今天一次說清楚!
    所以說發現有個這個,颯姐也沒有啥緊張感,依然該吃吃該喝喝。 但是呢,也不是說咱們發現了甲狀腺結節,就可以完全心大不聞不問。因為也有少數的時候,甲狀腺結節是由嚴重疾病(如癌症)導致。 甲狀腺可產生一種叫做「甲狀腺激素」的激素。
  • 肺小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離「癌」到底有多遠?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中被查出身體某處長了結節。雖然不及「癌」顯得嚇人,但患者也不免會忐忑,擔心結節是「癌」或者會發展為「癌」,經常向醫生進行相關諮詢。結節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在體檢中最常見被查出的3種結節。
  • 「病患答疑」甲狀腺結節做完切除手術後又復發了,怎麼辦?
    「我當時想著切了就沒事了,誰知道做完手術半年後,又長了出來個結節,之前的手術算是白做了,還留下了一個那麼醜的疤痕。」對此,也有部分患者感同身受,疑惑的問道:「為什麼得了結節總是頻繁複發?難道只能手術切除嗎?有沒有不開刀的治療方法?」別急,往後看!
  • 甲狀腺結節什麼時候需要穿刺?甲狀腺結節怎麼治療更好的方法
    明確診斷腫塊性質的有效方法是穿刺細胞學檢查,也就是說只有將結節部位的組織細胞取樣進行活體檢驗才能確定,穿刺屬於微創的,穿刺就是吸出少量的組織,和抽血取樣驗血是一個道理。只要患者到正規的專科醫院做幾乎沒有任何危害。  什麼情況下需要穿刺檢查?
  • 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嗎?安徽中醫藥附屬醫院專家:其實是這樣的……
    當發現「懷疑結節」需要穿刺時,醫生會用比抽血針更細的穿刺針,刺入患者頸部,並抽取甲狀腺病變部位的細胞,製成病理塗片,由病理科醫生做出細胞學診斷並發布病理報告單。 穿刺時通常會進行局部麻醉,整個過程也就只需要幾分鐘而已,就像打針一樣,因此不必太過緊張。
  • 2016 年 AACE 甲狀腺結節臨床診療指南
    近期,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學會(AACE)、美國內分泌學院(ACE)以及義大利臨床內分泌協會(AME)共同發布了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和管理指南,指南對 2010 版進行了更新,全文發表於 2016 年 5 月的 Endocrine Practice
  • 安徽中醫藥附院:體檢出甲狀腺結節該怎麼辦,甲狀腺結節有哪些症狀...
    結節、鈣化、功能亢進或減退…… 你對甲狀腺疾病了解多少? 甲狀腺結節離癌症有多遠?患者在飲食方面該注意點啥?下面就給大家解讀一下。
  • 為何很多人都有「甲狀腺結節」?要緊嗎?
    為何很多人都有「甲狀腺結節」?要緊嗎?「甲狀腺結節」是怎麼回事?它是否有癌變的風險?一起來了解一下吧!Q1.甲狀腺部位檢查時,查出兩個結節,但平時明明很注重身體健康,為什麼還是會得甲狀腺結節呢?甲狀腺結節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其發病因素包括放射暴露史和部分家族遺傳病,但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找不到相關病因。
  • 甲狀腺有結節的人,儘量遠離這3種食物,結節或會慢慢變小
    甲狀腺結節的出現,和許多原因有關,如果在局部結節產生之後沒有認真應對,通過合理的方式來改善,可能會因為疾病的加重影響身體健康。部分人局部腫塊增大,在吞咽的過程中,隨著甲狀腺上下移動,發現這種異常沒有重視。
  • 甲狀腺結節4A類是什麼意思?該怎麼辦?切勿過於緊張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上的常見問題,但對人體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有的甲狀腺結節還可能會發展成其他惡性甲狀腺疾病,所以對於甲狀腺結節一定要引起重視。不同程度的甲狀腺結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臨床上對於甲狀腺結節是有良性和惡性之分的,對良性和惡性的評判標準也是有規範的定義的。
  • 甲狀腺有結節,和哪些原因有關?結節可以「自愈」嗎?
    甲狀腺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因為現在有不少人都患上了甲狀腺結節的問題,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影響身體的方方面面。有些人在去醫院體檢的時候,往往被告知甲狀腺出現了問題,一開始就會感覺比較驚恐,害怕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嚴重的疾病。
  • 甲狀腺出現結節,身體會有什麼症狀?預防甲狀腺結節該怎麼做?
    明顯受到影響的就會是內分泌,甲狀腺有問題,身體的激素水平就會失衡,激素水平失衡,內分泌就可能會出現紊亂。內分泌紊亂,身體的健康也就會受到影響。比較常見的甲狀腺病症就是甲狀腺結節了,甲狀腺結節就是脖子上出現小腫塊,人在吞咽的過程中,結節也會隨之移動,且會讓人有疼痛感。甲狀腺結節的症狀不太明顯,很多時候會容易被忽略,因此,被發現的時候,情況可能就會比較嚴重。
  • 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甲狀腺有結節的人這兩種食物建議少吃
    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別看自己的脖子只佔取身體中極小的一部分,實際上它在人的身體中卻會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在人的脖子處實際上會分布著大量的淋巴結和甲狀腺。 二者都是對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至關重要的,其中淋巴結是人身體中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刻為人的身體抵抗各種病毒和細菌的侵入,而甲狀腺則是人內分泌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會對人體中的內分泌起著很好的平衡作用,所以人們一定要格外關注自己的脖子處健康。
  • 「科普」關於甲狀腺結節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沒?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的徐波主任說,「甲狀腺結節」這個一直以來都默默無聞的疾病,突然間成了高發病和常見病。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定期體檢的意識提高了,體檢查出的甲狀腺結節患者就更多了。甲狀腺結節多見於中青年人群,高發於30至50歲的女性,年齡越大,患病概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