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55年國軍撤離大陳島罕見圖片曝光!

2021-03-05 大陳島

曾指揮國民黨軍對與解放軍在大陳島激戰的劉廉一中將

大陳島,行政上隸屬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大陳鎮,位於椒江區東南52公裡的東海海上。大陳島由「上大陳島」(面積7平方公裡)和「下大陳島」(面積4.89平方公裡)組成,同屬台州列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大陳島只是一個普通的海島,二戰期間曾被日本佔領。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封鎖沿海,土著武裝王相義活動於大陳海域,率部阻擊日軍,並收復大陳島,時稱「海上豪客」。

二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大挫國民政府,於中國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則遷至臺北,但仍實際控治著大陳島在內的諸多島嶼。

中共建政初,大陳島又成為浙中南國民黨殘部的主要踞點,島上人口激增至3萬之眾。臺灣當局除蔣經國頻繁出入大陳外,軍政首要如蔣介石、胡宗南、俞大維、蔣緯國、毛人鳳等,以及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史郭普、美駐臺大使藍欽和美軍顧問團長蔡斯亦親臨大陳島活動。島上設立的機構亦名目繁多。

1950年代初的臺海對峙中,大陳島處於對峙的最前沿,軍事地位相對提升,中華民國政府基於戰備需求,開始在大陳島上修建硬體設施,成果比較顯著的是教育和衛生方面。

1951年開始推展基礎教育,開辦了許多學校,並成立第一所中學中正中學。

1953年衛生所成立,醫療資源和硬體設施的投入,使島上衛生環境和居民衛生習慣明顯改善。

1955年1月,解放軍攻克一江山島,大陳失去外圍屏障,臺灣「國防部」被迫實施""大陳撤退」計劃。

1955年2月8日,臺軍方開始第一批居民與軍隊的撤離,由蔣經國指揮。撤離行動進行了四天至2月11日完成。蔣經國親自降下了大陳島上的最後一面中華民國國旗,裁撤中華民國浙江省政府。


參與大陳島居民撤臺的美軍Earle E.Partridge中將。

參與大陳島居民撤臺的美軍美軍HaroldGrant準將。

參與大陳島居民撤臺的美軍少將William C.Chase。

國軍將領「Wang Shu Ming」與美軍Earle E. Partridge中將


大陳島上居民全部撤離


來不及撤離的物資

來源:新浪網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55年,大陳島居民撤往臺灣,圖十的兩名國軍太會「過日子」
    1955年,解放軍對大陳島發起攻擊。眼見大陳島即將失守,國民黨在美國艦隊的協助下,將大陳島的軍民全部撤回臺灣。 1955年2月8日,臺軍方開始進行第一批的居民與軍隊的撤離,由蔣經國負責指揮進行相關行動。
  • 1955年一江山島戰役後,美對我核打擊只剩一步之遙
    1955年1月18日,在張愛萍將軍指揮下,解放軍發動一江山島戰役。解放軍華東軍區部隊發動攻島作戰,此為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大舉進攻大陳島門戶一江山島。戰鬥歷時兩天,至1月19日2時,解放軍佔領該島。國民黨軍隊一江山島指揮官王生明陣亡,副指揮官王輔弼被俘,其餘守軍陣亡500多人,遭俘500多人。
  • 在溫嶺南港居然能看到大陳島,中國大陸最後一個解放的地方
    大陳島,中國大陸最後一個解放的地方 。(這個島的戰爭可能是中國第一次陸、海、空軍協同作戰,大家可以網上搜索一下)1955年2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協同作戰,繼解放一江山島之後,又解放大陳島、漁山列島、披山島等島嶼。
  • 1955年,開國授銜後不久,功德林中一位國軍中將被處決,此人是誰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開國授銜典禮,為革命軍人們進行授銜,不過,就在這之後不久,在北京市北部的功德林,有一位國軍中將卻被處決。此人是誰?為何他會被處決?此人名叫李繼龍,他是湖北長陽人,早年間就讀於湖南陸軍講武堂,這所學校創立於1917年,學校的教官基本上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教材也是沿用保定軍校的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黃公略、張子清、唐生明等人也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李繼龍在校期間非常好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理論水平和軍事素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經典圖片_騰訊圖片頻道
    澳洲賭王攜妻妾子女露面 世界最大夜明珠估值22億 一周圖粹:相撲手摔出場 樂山千年凌雲古寺震後重光曠世奇山——火焰山揭秘 男子獄中迎娶絕症女友 清華百年學堂發生火災 棕熊「息影」後生活滋潤 蘭州大學生擠爆招聘會 女星罕見舊劇照曝光
  • 探訪浙江大陳島:從「海上荒島」到「東海明珠」
    中新社台州12月10日電 題:探訪浙江大陳島:從「海上荒島」到「東海明珠」作者 範宇斌浙江省台州列島106個大小的島嶼散落在東海之上,大陳島是其中頗具傳奇色彩的一個。1955年,大陳島結束戰亂,迎來歷史轉折點。
  • 1954-1955年我國罕見嚴冬
    1954年湖南冰凍,出現了電線被冰凌墜折的情況1954年大冰凍持續十天1954年12月和1955年1月的《新湖南報》記錄了1954年至1955年湖南的大冰凍。當八十萬民工來到洞庭湖七千裡堤線上,進行緊張戰鬥的關鍵時刻,不巧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冰凍。蒿子港、巖汪湖等重要堵口工程,就是在-4℃的氣溫下合龍的。在小港堵口工地上,「民工隊長丁巨卿、共產黨員鄧家政、徐龍香,在1955年元旦的早晨,帶著青年突擊隊員,破冰下水,把水上的冰磚一塊塊搬出來,他們的衣服凍得像鐵甲,帽子凍得像鋼盔。
  • 墾荒精神再寫傳奇 一代代人的艱苦奮鬥換來台州大陳島滄桑巨變
    1956年至1960年,467名青年響應團中央號召,登上大陳島墾荒,將滿目瘡痍的荒島變成青春奉獻的熱土,鑄就了「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墾荒精神。60多年來,大陳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上島墾荒到下海捕魚,從荒無人煙到遊客紛至,從破舊衰敗到充滿現代氣息……4月中旬,記者從椒江出發,經歷近兩小時航程來到大陳島。
  • 《大陳島墾荒精神》 教材進校園
    由椒江區教育局牽頭編寫的地方教材《少年夢 墾荒志——大陳島墾荒精神》,近日已分發至椒江區所有中小學校。該局要求,每所學校每學期每個班級至少進行1至2節課該讀本內容教學,激發廣大青少年傳承和弘揚「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 迎2021年第一縷陽光,大陳島墾荒碑前上了新年首堂黨課!
    迎2021年第一縷陽光,大陳島墾荒碑前上了新年首堂黨課!「你好呀,2021年的第一縷陽光。」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樸實的台州人有著這樣樸素的願望:希望新年的第一縷曙光,把過去一年的不幸與不快,都照得煙消雲散!迎接曙光,在台州有三個不同的地方:椒江大陳島、臨海括蒼曙光碑和溫嶺石塘曙光碑。
  • 抗日戰爭長沙大捷,國軍重創日軍主力,為何卻改變民國國際地位?
    1942年1月4日,阿南惟幾下達撤退命令,而國軍也已經基本完成對日軍的合圍,日軍主力部隊已成甕中之鱉。正在撤離的日軍在日軍各主力部隊中,負責進攻的長沙名古屋師團,位於戰場最核心的位置,然而師團長高橋多賀二卻以尚有一名陣亡的大隊長沒有找到為由,要求再停留一夜。
  • 國軍敗退後,這2位國軍高級將領沒去臺灣,最終選擇回到祖國
    在解放戰爭後期,隨著國軍部隊敗退臺灣,很多國軍將領都跟隨著去了臺灣,但是在逃亡的過程中依舊有著很多的將領看清了老蔣的面目,所以選擇定居香港或者去到其他的國家,當然還有著一些國軍將領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選擇 回到了大陸,在新中國的建設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今天我們講述的這兩位國軍高級將領就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
  • 新四軍重建時有18個旅,旅長們在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軍部,將部隊劃分為七個師,一共18個旅,那麼,1955年我軍授銜時,新四軍這18名旅長都授予什麼軍銜呢? 先說新四軍第一師,大家都很熟悉了,底下三個旅長各個都非常出名,1、2、3旅旅長分別是粟大將最喜歡用的葉、王、陶。
  • 國軍核心幹將衛立煌,1955年突然回到大陸,此後升到副國級
    1897年衛立煌出生於安徽,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讓他懷有強烈的報國熱情。長大後的他也十分的熱衷於愛國事業,因此他很早就參加了革命。衛立煌一直跟隨在父親身邊學習,受到了父親很大的影響,為他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不幸的是父親早早地就去世了,維持家中生計的重任就落在衛立煌和兄長的身上。
  • 人民軍隊歷史上的十位總參謀長,1955年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非常令人遺憾的是,朱雲卿在1931年生病,在蘇區總醫院治療期間,醫院院長被國軍特務買通,將朱雲卿刺殺。朱雲卿如果不犧牲,建國後是很有希望獲得元帥軍銜的。第三位:劉帥。1930年,組織上正式設立參謀部,由劉帥擔任參謀長,劉帥也是人民軍隊自設立參謀部後,首位參謀長。
  • 椒江新聞網丨大陳島墾荒精神走進大學
    7月28日上午,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台州大陳島幹部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舉行,這是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台州合作的第一個教學實踐基地。與時俱進的精神引領上世紀50年代,467名台州、溫州籍青年響應團中央號召,滿懷熱情上島墾荒,用青春和汗水凝聚成了 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 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滄海桑田大陳島 見證60年翻天覆地的喜...
    它,記錄著60年前包括徐定壽在內的467名年輕人用心血和汗水譜寫的墾荒史,也見證著60年來大陳島上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  如今,它又見證一段歷史——  繼2006年到大陳島看望老墾荒隊員、2010年給老墾荒隊員回信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前夕回信勉勵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後代。  「總書記還說我們墾荒隊員是最可敬的人。」老人激動地說。
  • 1949年,這位國軍中將已撤退到臺灣,為何30多天後還是進了功德林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論官,湯堯絕對能排進前列。他淪為俘虜時的職位是國軍陸軍副總司令。但奇怪的是要論名氣,,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遠不及其他國軍高級將領。這主要是因為湯堯這個陸軍副總司令是趕鴨子上架才當上的,新官上任不出一個月就被我軍活捉了。
  • 「大陳島墾荒精神」理論研討會在台州舉行
    「大陳島墾荒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大陳島墾荒精神」。傳承「大陳島墾荒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當代價值,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我們要與時俱進地傳承和發揚「大陳島墾荒精神」,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作出的決策部署和「秉持浙江精神,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新要求,讓「大陳島墾荒精神」指引浙江兒女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