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指揮國民黨軍對與解放軍在大陳島激戰的劉廉一中將
大陳島,行政上隸屬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大陳鎮,位於椒江區東南52公裡的東海海上。大陳島由「上大陳島」(面積7平方公裡)和「下大陳島」(面積4.89平方公裡)組成,同屬台州列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大陳島只是一個普通的海島,二戰期間曾被日本佔領。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封鎖沿海,土著武裝王相義活動於大陳海域,率部阻擊日軍,並收復大陳島,時稱「海上豪客」。
二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大挫國民政府,於中國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則遷至臺北,但仍實際控治著大陳島在內的諸多島嶼。
中共建政初,大陳島又成為浙中南國民黨殘部的主要踞點,島上人口激增至3萬之眾。臺灣當局除蔣經國頻繁出入大陳外,軍政首要如蔣介石、胡宗南、俞大維、蔣緯國、毛人鳳等,以及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史郭普、美駐臺大使藍欽和美軍顧問團長蔡斯亦親臨大陳島活動。島上設立的機構亦名目繁多。
1950年代初的臺海對峙中,大陳島處於對峙的最前沿,軍事地位相對提升,中華民國政府基於戰備需求,開始在大陳島上修建硬體設施,成果比較顯著的是教育和衛生方面。
1951年開始推展基礎教育,開辦了許多學校,並成立第一所中學中正中學。
1953年衛生所成立,醫療資源和硬體設施的投入,使島上衛生環境和居民衛生習慣明顯改善。
1955年1月,解放軍攻克一江山島,大陳失去外圍屏障,臺灣「國防部」被迫實施""大陳撤退」計劃。
1955年2月8日,臺軍方開始第一批居民與軍隊的撤離,由蔣經國指揮。撤離行動進行了四天至2月11日完成。蔣經國親自降下了大陳島上的最後一面中華民國國旗,裁撤中華民國浙江省政府。
參與大陳島居民撤臺的美軍Earle E.Partridge中將。
參與大陳島居民撤臺的美軍美軍HaroldGrant準將。
參與大陳島居民撤臺的美軍少將William C.Chase。
國軍將領「Wang Shu Ming」與美軍Earle E. Partridge中將
大陳島上居民全部撤離
來不及撤離的物資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