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周國和 通訊員 吳秋歌)由深圳市社科聯主辦、市經濟學會承辦的「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學術沙龍近日舉行,與會黨務幹部和專家學者就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問題開展研討。
市社科院原副院長、市黨建研究會副會長郭祥焰認為,社會組織發揮了政府職能部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市場經濟越發達,社會組織發展越蓬勃。深圳社會組織的數量、資產、從業人數均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黨的組織建設要同社會組織同步,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高度認識社會組織黨建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市委組織部組織一處處長王海鷗表示,全國社會組織目前有100萬個、從業人員800萬,深圳每萬人擁有8個社會組織,我們要以抓非公經濟黨建的力氣抓社會組織黨建。社會組織黨建是基層黨建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已取得較好成效,並積累一定經驗,受到上級及各方面的好評。
在談到如何創新社會組織黨建的內容和形式時,光明區委常委、紀委書記姚文勝認為,社會組織雖然是體制外民間社團,但是黨建不能放鬆,在探索社會組織政治功能和作用同時,應「高度重視廉潔教育、高度重視預防在先、高度重視抓早抓小、高度重視明確職責」。
市特建發集團黨委副書記鄭宏斌介紹,市特建發國企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包括「標準+制度體系」、「標準+陣地體系」、「標準+書記項目」、「標準+服務基層」、「標準+黨管幹部、黨管人才」、「標準+智慧黨建」等,可供社會組織基層黨建工作借鑑。
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市新興金融行業黨委專職書記賴群陽認為,提高金融業服務質量、化解金融風險,金融業協會黨建應積極介入業務,應該提高政治站位、依託社會組織、結合業務工作、體現行業特色,以黨建引領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市委黨校黨建部副主任路雲輝教授指出,現階段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存在的「三重三輕」:重建黨、輕黨建;重規範、輕特色;重形式、輕結果。對此,她給出三點建議:加強內生動力建設,使社會組織自身有迫切需求;按照社團特點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改進檢查考核評比方式。
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汪永成教授認為,積極探索社會組織黨建的內生動力非常重要,將黨建工作嵌入社會組織新的社會形態和空間中,維護防範政治風險和政治安全。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落腳點是群眾工作,在新的形勢下通過加強黨建將黨的政策主張和群眾意見上傳下達,以黨的模範作用帶動群眾。
與會者認為,要理順黨的組織關係,發揮黨組織參與社會組織決策運作中的引領作用。具體而言,市社科院科研學會處處長莫大喜認為,深圳有一萬多家社會組織,可考慮按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理順黨組織隸屬管理關係,同時要加強黨務幹部培訓,要重視黨參與社會組織決策、運作、引領作用。針對社會組織黨建的現實問題,市委黨校黨建部王衝博士認為,新社會組織開展黨建要準確把握進入新時代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情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起步較晚、黨組織覆蓋面滯後,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仍是一個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