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意象和象徵」「鋪墊和伏筆」,這些知識點要知道

2020-12-09 李莉語文小課堂

在閱讀題中,同學們常常因為有一些概念分不清,從而導致答題錯誤。特別是當題目問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時,有些同學經常是問此答彼,怎樣區別它們呢?

一、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記敘文主要以記敘和描寫為主,其中兼有說明、抒情和議論;說明文主要以說明為主,也有敘述、議論甚至描寫;議論文以議論為主,兼有記敘、說明或是抒情

二、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

三、表現手法,也叫寫作方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對比、象徵、託物言志、欲揚先抑、襯託(烘託)、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

四、總之,表達方式是就文章的寫作內容而言;而修辭手法是就語言修辭效果而言;表現手法是就文學作品寫作的具體技法而言。

表達方式和修辭容易掌握,它們是比較固定的。表現手法是寫作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只能講常見的表現手法。舉例區別如下:

1.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2、文章體裁: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

3、文學體裁:詩歌、散文、小說、劇本

4.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借代、頂真、互文雙關、反語、通感、反覆、引用等。

5、.表現手法:託物言志、寓情於景、寓情於事、託物言志、寫景抒情、直抒胸臆;對比、襯託、意象、象徵、襯託、想像、聯想、反襯、烘託、託物起興、樂景哀情、渲染;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抑揚結合;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開門見山、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伏筆、鋪墊、承上啟下、首尾呼應等

6、不同文體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

記敘文: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論文:引經據典、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烘託、鋪墊、伏筆、實寫、虛寫等。

古詩詞:賦比興、用典、襯託、對比、渲染、託物言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等。

五、關於表現手法「意象和象徵、鋪墊和伏筆」的通俗解析

表現手法有很多種,其中比較難掌握的是意象、象徵、鋪墊、伏筆,下面我通俗地解析一下,相信看完下文,以後再在閱讀題中偶遇它們,你一定能快速認出來。

1、意象和象徵:(1)意象,閱讀題,特別是詩歌的閱讀,經常會問到:用什麼意象表達情感的?所謂意象就是表達意思的具體形象,它本質上就是一個形象。比如《梅嶺三章》中詩人用「泉臺」「烽煙」這兩個具體形象作意象,表達了「」革命徵程很艱辛」這個意思。

(2)象徵比意象複雜一些,是指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事理或感情的過程,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象徵。象徵是用形象徵服你,讓你明白道理的。比如《白楊禮讚》中運用了象徵的表現手法,用白楊樹這個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不屈不撓、挺拔向上的北方農民的讚美之情。

(3)意象和象徵都是通過「象」表達作者的意思。意象,所要表達的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審美的愉悅;象徵,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恰當地運用象徵手法,可以將某些比較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為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比如,常見意象的象徵意義:魚象徵年年有餘;蛇象徵邪惡;狐狸象徵狐媚的女人;狗象徵忠誠。

2、鋪墊和伏筆:二者都是小說的表現手法。(1)從形式上來看,鋪墊,又要鋪陳又墊高,肯定要說很多話了,語句較多,比如一些環境描寫、景物描寫,甚至人物描寫等就是鋪墊;而伏筆,伏者,埋伏也,就好比埋了個地雷,後面一踩才會爆炸。伏筆是隱含性的話語,是暗示性的話語,言語很少的,點到為止。(2)從作用來看,伏筆與下文承的「點」有一定的距離,很多時候甚至是文首與文尾的距離。而鋪墊一般是緊接著,如鋪完環境、景物,就墊高舞臺讓人物出場。

(3))比如《背影》的開頭寫父親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家中光景慘澹,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是鋪墊,處境如此艱難父親已經疲憊不堪,卻仍然時時刻刻掛念兒子,這才是真愛呀。在寫父親爬月臺買橘子前,作者又鋪墊了父親是個胖子,胖當然爬月臺會吃力了,這樣鋪墊,讓感情更加真摯。

(4)伏筆是暗示後文情節的。比如《項鍊》中有三處伏筆,在借項鍊時,瑪蒂爾德的朋友佛來思節夫人相當大方,毫不遲疑地說「當然可以」;當瑪蒂爾德去買項鍊時,珠寶店的老闆查看了許多帳簿後說「我只賣出了個盒子」;當瑪蒂爾德去還項鍊時,佛來思節夫人並沒有打開盒子,表明她對這個項鍊並不在乎。

《最後一課》中開始寫小佛朗士上學路上看到許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麼,並且交代最近一些壞消息都是從哪兒傳出來的,但是小弗朗士並沒有去看,作者在這裡也沒有寫,但暗示了會有壞消息。後來上最後一課了,小弗朗士才恍然大悟上面的壞消息就是祖國已經被普魯士佔領,他們都是亡國奴了。

參考文獻:《中學語文教材全解》主編:薛金星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第二十二講:懸念伏筆和鋪墊的區別與作用
    伏筆,是對後面要出現的人、物、事、情節等,預先做出提示或暗示。伏筆的效果,就是要達到故事的合理,使文章結構嚴謹,沒有bug。伏筆,一般是幾句簡單的話描述一下而已,不用過多的筆墨去陳述。這些看似無所謂的筆墨,其實是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 伏筆與鋪墊的區別
    【鋪墊】鋪墊是為了突出後面要出場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發生的事件,先對次要人物、事物、事件進行鋪陳描述,來烘託、引出重要的情節和內容的一張手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後文的意思表達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種烘託,一種陪襯。其實也是利用寫作手法中的烘託手法,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的基礎性描寫。或為行將來臨的事物的襯託。
  • 高中語文古詩鑑賞必背知識點:意象!突破難點得高分,140穩了
    古詩鑑賞一直是我們在平常作業練習和考試中遇到的難題,比分也比較大。古詩鑑賞題,雖有一定的開放性,鼓勵考生有創意地回答,能自圓其說,都可給分。但還是要根據試題的要求,問什麼,相應答什麼,要什麼,相應給什麼。講究答題一定的規範性,才不易丟分!古詩鑑賞最難得非——意象 莫屬!理解對意象答題才能不跑偏!
  • 朦朧派寫作手法:意象的象徵表達,不止是詩詞的技巧
    借事嘆情、借景抒情是使用象徵手法達到的朦朧意境,可以是此景,也可以是彼情。如唐代詩人李商隱,是使用象徵手法的朦朧派高手,如果說李白是老李,他就是小李了。比如表達他思念妻子的一首詩《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格律詩寫作之意象塑造
    所謂意象,是詩歌藝術的表現形式,是詩人通過對物象(物象詞)賦予的寄託、情感的產物,是作者心理活動的藝術結果。而一個完整的意象,是靠若干個意象詞來完成。寫詩是離不開意象的。那麼,在塑造意象、完美意象前,首先要搞清意象的屬性。但是,在搞清這個問題之前,更要搞清意象詞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 中考英語知識點:表示聲音和希望的詞語辨析
    中考英語知識點:表示聲音和希望的詞語辨析   (一)表示聲音的sound, voice, noise   1. sound泛指一切聲響,指一切可以聽到的聲音。   (二)表示希望的hope和wish   wish, hope都可作名詞,可數或不可數均可。   1. wish表示「願望、心願、祝願」,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如:   My wish is to become a doctor.我的願望是當一名醫生。
  • 中考英語知識點:形容詞詞義辨析和形容詞短語
    中考英語知識點:形容詞詞義辨析和形容詞短語   1.形容詞的用法及位置   說明人或事物的特徵、性質或狀態,常用來修飾名詞或不定代詞的詞叫形容詞。   作定語,放在名詞之前,複合不定代詞之後。
  • 高中語文古詩鑑賞必背知識點:意象
    二、意象的類別:從內容上分,意象可以分為景、物、事、人等四大類。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詩中所詠嘆的社會事物,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所描繪的生活場景,所鋪陳的社會生活情節和史實,也是用來寄託情思的,這便也是意象。
  • 豹的象徵和孤獨者榮格
    理解美麗、孤獨的豹象徵,以及與之相關孤獨者原型的意象表達,可以更好地理解象徵和原型在分析心理學中的意義。應該說,象徵與人類的心靈緊密相關。在我們和來訪者討論象徵時,已經是意識化的談論,是意識的產物,透過象徵,我們可以接觸與感受那原始與原本的內心意象,在象徵的背後是原型。
  • 趣味語文丨比喻、象徵和比興,這次終於全分清
    象徵一般是直接呈現於感性觀照的一種現成的外在事物,對這種外在事物並不直接就它本身來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種較廣泛較普遍的意義來看。——黑格爾《美學》象徵具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一個具體的形象;二是這個形象中要寄託某種情理。通俗地講,就是把某種情感或道理寄托在具體的形象上,即託意於象。
  • 2020年高考複習|古詩鑑賞知識點:意象
    意象一、物象與意象的區別:物象是指客觀事物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如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客觀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態存在著。物象一旦進入詩歌,打上詩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這種滲透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對客觀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二、意象的類別:從內容上分,意象可以分為景、物、事、人等四大類。
  • 詩歌的情趣和意象
    前後兩節所要表達的情趣正好相反。當然,主題就是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趣的對比中產生和深化的。有些詩的情趣和意象甚至能引申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哲理。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詩人在描述意象、抒發情趣的同時,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哲理的思索。
  • 如何區分照應與鋪墊
    相照應的內容可以是句與句、段與段,也可以是句與段。相照應的內容可以是兩處,也可以是多處。相照應的內容,後文可以與前文字句相同或相近,也可以是前文意思的再現、延續、深化,或者是對前文的回答、解釋。「伏筆」是對「照應」的暗示,「伏筆」與「照應」互為因果;「伏筆」與「照應」在文中的位置經常相隔較遠;伏筆往往是一筆帶過,在沒有看到「照應」之前,貌似閒筆。
  • 2021中考現代文閱讀常考知識點:鑑賞類問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現代文閱讀常考知識點:鑑賞類問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本文的標題有何作用?   標題通常有以下作用:(1) 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的發展;(2)總結文章內容、點明主旨(突出主題);(3)形式新穎,吸引讀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變化。
  • 阿胡拉·馬茲達象徵圖像源流辨析
    阿胡拉·馬茲達象徵圖像源流辨析 2016年05月30日 09:19 來源:《西域研究》 作者:孫武軍 字號 內容摘要:阿胡拉·馬茲達象徵圖像發展的總趨勢是從抽象化到具象化,從符號化到偶像化
  • 從莊周夢蝶與那些象徵愛情的特殊意象裡,體會「物化」的浪漫
    在古代文學裡,往往有許多特殊的意象用來象徵愛情,比如我們熟悉的《梁祝》的故事裡,最後梁祝兩人便是化蝶飛舞而去。同樣的,在《梁祝》故事更早一些的《孔雀東南飛》裡,焦劉兩人最後也是殉情化作了交頸纏綿的鴛鴦。為什麼他們喜歡用這些意象去寄予對愛情的美好追求呢?這就不得不從「莊周夢蝶」說起了。
  • 高中語文古詩鑑賞必背知識點:意象,快收藏!
    物象一旦進入詩歌,打上詩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這種滲透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對客觀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二、意象的類別:從內容上分,意象可以分為景、物、事、人等四大類。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詩中所詠嘆的社會事物,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所描繪的生活場景,所鋪陳的社會生活情節和史實,也是用來寄託情思的,這便也是意象。
  • 看第2遍才知道,電影《寄生蟲》原來有這麼多的伏筆?
    但是當你看完第2遍之後,才會發現電影中原來有很多的伏筆?這些伏筆為故事的進一步推進作了很好的鋪墊。一般懸疑類電影都會埋伏筆,就像小說中的埋伏筆是一樣,為情節推動做鋪墊。在看電影《無雙》的時候很多細節也沒有注意,看第2遍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很多細節已經為故事的結局做好準備。
  • 中醫意象心理治療簡介—意象診斷與原始意象治療初探
    中醫穴位名詞具有心理象徵意義,比如神庭,象徵心來到庭院,心來到庭院做什麼,他的象徵性,我們可以用中醫意象學來說明,而神來到神闕,神闕的意象內涵,具有心理動力學作用,對於睡眠障礙及焦慮證的治療有特殊的心理動力性。
  • 高中美術《走進意象藝術》教案
    走進意象藝術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和認識什麼是意象藝術,如何來辨析意象藝術。【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分析,初步掌握什麼是意象藝術,通過對意象藝術的藝術形象和藝術語言的分析,以及藝術家的意圖方面來辨析意象藝術的主要特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意象藝術的創作構思,提高審美素養,開闊眼界,理解多元化藝術。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意象藝術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