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索賠9000萬元!安居客起訴貝殼找房盜圖6萬張)
「視覺中國圖片版權」波瀾尚未徹底平息,房地產網際網路平臺間又生糾紛。
4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不同信源獨家獲悉,58同城旗下品牌安居客已向法院發起訴訟申請,指貝殼找房網運營方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盜用安居客網站房源、周邊配套等圖片涉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安居客商業利益造成損害,並提出賠償經濟損失9000萬元人民幣。
據悉,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已於2月13號正式立案受理。這也是目前房產信息服務企業智慧財產權案件中涉案金額最高的訴訟之一。
貝殼找房官網截圖
安居客狀告貝殼找房:6萬餘張圖片侵權
據知情人士透露,通過上述訴訟,安居客請求法院判令:「貝殼找房網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即停止扒取和在貝殼找房網PC及移動端(含APP及WAP端)使用安居客的圖片,賠償經濟損失9000萬元人民幣,並於貝殼找房網(ke.com)及其WAP站、APP首頁顯著位置連續三十天刊登聲明道歉,澄清事實消除不良影響。」
根據安居客的申訴內容,安居客的房源信息圖片均是由專門運營人員對相應樓盤進行拍照,並上傳至網站供用戶瀏覽使用。安居客網頁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網頁上的照片、圖表圖片、標識等)的著作權、商標權或合法使用權均歸為其技術、內容支持方瑞庭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所有。
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8年7月,安居客內部人士發現貝殼找房網新房板塊的樓盤信息中盜用安居客網站圖片,其中大部分圖片被抹除安居客水印後加上了貝殼找房水印,少部分圖片仍保留安居客水印。
安居客已經對侵權的圖片做了證據保全和公正。
安居客方面還稱,貝殼找房網對相關樓盤地址及圖片不定時進行動態調整、刪除原告擁有著作權圖片的權屬信息,扒取圖片數量約為6萬餘張。
記者登錄貝殼找房網站,確實看到部分樓盤信息圖片上標有安居客字樣的水印。另有部分房源圖片上,貝殼找房的水印疊加在安居客水印之上。
不過,資深律師劉福源告訴記者,索賠是件很複雜的事,這種索賠的難度有點大,因為權利人很難證明別人的侵權給你造成了多少損失,即侵權人利用圖片獲得了多少利益。
但權利人為維權所發生的費用支出,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比如律師費、公證費、訴訟費等。
簡單來說,首先要證明照片是權利人的,版權是一個集合權利,包含了署名權、財產權等各項權益。
一般情況下,法院會在5天內將傳票發出並寄送給被告。
安居客方在起訴書中指出:「隨意盜取他人經營網站信息及資源為己用的行為或將造成行業亂象,導致房產信息平臺信息同質化嚴重、真實性不可考、大量存在虛假信息等,損害整體社會公眾利益。」
貝殼找房官網截圖
貝殼找房:正找法務核實
對於被告侵權一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貝殼找房方面,貝殼找房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有聽說過這個事情,要向法務核實下。
相關法律人士告訴記者,安居客申請的理由和事實,最終是否成立還要由法院來判決。
實際上,貝殼找房CEO彭永東曾表示,貝殼找房是鏈家網在產品技術、品質控制和數據挖掘等方面的升級版,尤其在真房源的把控上,迭代後的數據基礎「樓盤字典」和全生命周期的真房源管理系統,真房源達95%以上,並以開放姿態問世。
作為貝殼找房的基礎,據介紹,「樓盤字典」房屋信息資料庫經其10年打造,記錄在庫的真實房屋數已破億,覆蓋中國121座城市的24萬個小區,能提供超1億海量真房源,涵蓋房源歷史成交數據、透明房價、戶型圖等多維度信息。
而「樓盤字典」的數據從何而來?
貝殼找房不動產數據中心總經理白智廣曾對媒體表示,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採集、累計並整理房源數據。最初鏈家的信息採集是經紀人走街串巷的手工記錄,平臺也是簡單的PC系統。後來逐漸發展為500人團隊的GPS+相機記錄,再升級為「蟻巢」智能集採系統,大大提升了採集效率與信息質量,並形成至今APP、數據血緣與數據反應堆的綜合系統。
籤約商戶則是另一部分。據貝殼找房方面介紹,如果想成為其合作商戶,在品牌接入前需要籤署「認可真房源規則」的合約,其中包括不賣假房、不輸入假信息、不製造假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貝殼找房依託商家合作,同步進行全國市場布局,目前已入駐長春、成都等城市,目標則是未來覆蓋300個城市,覆蓋全國大多地級市。
而另一邊,2018年6月12日,58集團與中原地產、我愛我家、21世紀不動產等房產中介聯合,發布了一場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並組成「真房源聯盟」,直指貝殼找房。
實際上,鏈家網自2018年4月推出貝殼找房平臺以來,由重度垂直平臺升級為行業公開平臺,貝殼找房的入局被認為是平臺爭奪戰進一步升級,並被外界解讀為「直接對標『全房源發布網』的安居客模式」,在網際網路和房產圈引發廣泛熱議。
在上述誓約大會後,以鏈家為基礎的貝殼找房和以58集團為背景的安居客之間的「平臺之爭」漸趨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