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曝光十大謠言:葡萄黃瓜黃鱔都用避孕藥?

2020-12-20 網易科技

(原標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曝光!九個典型案例公布,他們的行為令人憤怒)

馬愛平

從「香蕉浸泡不明液體有毒」到「又紅又甜的西瓜是否被打了針」,從「草莓空心是因為使用了激素」到「無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藥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謠言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社會神經。謠言不僅引發了消費者恐慌,由此引起的農產品銷量驟降、價格下跌,對相關產業也造成了嚴重後果。

6月30日,農業部在京舉辦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日活動。活動期間,發布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真相,達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農業部曝光了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典型案例,表明了農業部門堅決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堅定決心。同時還舉行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上線儀式。

曝光十大謠言

在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日活動上,農業部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十大謠言進行了曝光,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香蕉浸泡不明液體,吃了有毒?

農業部專家指出,蕉農用低毒殺菌劑侵泡香蕉,可以有效抑制香蕉有氧呼吸,利於遠距離運輸。

又紅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針?

一難注射、二難擴散、三難食用,費時費工易腐爛,西瓜打針圖個啥?實驗證明,西瓜打針之後,口感酸澀、極易腐爛,這個夏天可以安心做個吃瓜群眾。

草莓空心是因為使用了激素?

影響草莓空心的因素有很多(品種、水分和肥料的供應、過度成熟和使用膨大劑),以空心為依據來判斷是否是「激素草莓」並不科學。

無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藥的?

無籽葡萄分兩種,一種是天然無種子的葡萄,另一個則是天然有種子的品種進行無核化栽培獲得的葡萄。農業部專家指出,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差異大,無核化栽培使用的植物激素對動物體不起作用。

頂花帶刺的黃瓜是沾了「避孕藥」?

農業部門進行全面排查,黃瓜「沾花」藥水是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並非「避孕藥」。

蘑菇富含重金屬?

食用的蘑菇多是人工無土栽培,不會吸附到土壤重金屬。專家指出:市場上常見的大宗食用菌並不存在富集重金屬的情況。

豬肉裡有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

專家粉碎謠言:沒有「高溫都煮不死」的寄生蟲,豬肉裡面長「鉤蟲」實為肌肉組織。

45天出籠的白羽雞,是激素催大的嗎?

無雞不成宴,然而,網絡上流傳的「速生雞」卻頻繁刺激著消費者敏感的神經。專家指出,白羽雞之所以長得快,並非吃了激素,而是得益於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和科學的遺傳選種技術。

無良商販為增重出售注過水的「針孔螃蟹」?

現場試驗證明,給大閘蟹注水,螃蟹極易死亡,賠本的買賣誰做?

養殖黃鱔是用避孕藥餵大的?

專家指出,避孕藥餵黃鱔,不僅不能促生長,而且會造成高達50%以上的死亡率,得不償失。

公布九個案例

6月30日,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日活動上,農業部向社會公布九個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典型案例,供各地農業部門學習借鑑,推動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克斯縣農業局查處毛某生產、銷售含有限用農藥芹菜案

201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中,發現特克斯縣一蔬菜生產基地的芹菜樣品含有限用農藥甲基異柳磷。案發後,特克斯縣農業局追回未銷售芹菜並銷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查處。2016年12月,基地負責人毛某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個月。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農牧局查處李某等四人生產含有限用農藥洋蔥案

2015年,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農牧局在對全區洋蔥種植區域進行日常巡查時發現,李某等四人在洋蔥地衝釋國家限用農藥甲拌磷,洋蔥、土壤等現場提取的樣品均被檢出甲拌磷成份。隨後案件移交公安機關處理。2016年4月,李某等四人以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六個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緩刑一年並處罰金。

江西省高安市畜牧水產局查處艾某違法使用「瘦肉精」飼養肉牛案

2017年1月,江西省高安市畜牧水產局對該市某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屠宰車間進行日常執法檢查時,通過快速檢測發現待宰欄中的一頭肉牛尿液「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呈陽性。根據有關規定,高安市畜牧水產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查處。經查,該牛為艾某飼養,餵養飼料中摻入「瘦肉精」。2017年5月,艾某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6000元。

四川省梓潼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查處康某屠宰、加工、貯藏病變豬(肉)案

2016年7月,四川省梓潼縣農業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康某居住院子中的凍庫內存放有病變症狀的豬肉和豬頭250餘公斤,執法人員隨即對這批豬肉和豬頭進行查封並移送公安機關進行查處。2016年8月,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處對康某以9961元罰款,公安機關對康某行政拘留五日。

山東省利津縣畜牧局查處王某違法使用「瘦肉精」飼養肉牛案

2015年1月,山東省利津縣畜牧局汀羅防控所接到王某電話報檢,執法人員在其養殖場內對33頭肉牛進行現場檢疫和違禁物質的抽樣檢測,發現「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呈陽性。利津縣畜牧局隨即對牛場進行查封,並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查處。2017年2月,王某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

重慶市農委查處魏某向待宰牛注水案

2014年5月,重慶市農委與重慶市公安局聯合開展專項執法檢查時發現,魏某及其工人在租賃的屠宰場地向待宰的牛注水。經檢測,17個樣品水分含量全部超標。2016年,重慶市農委依據相關規定,對魏某作出沒收涉案物品,並處170萬元罰款的處罰決定。魏某不服行政處罰決定,先後申請了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北碚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維持了行政處罰決定。隨後,魏某提出上訴,2017年5月,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了重慶市農委對魏某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漁政局查處某魚苗場生產、銷售含有違禁藥物魚苗案

2016年5月,從化漁政大隊執法人員根據廣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所的檢驗檢測報告,對轄區某魚苗場進行監督抽查,經檢驗,該場的鬍子鯰魚苗檢出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根據相關司法解釋,案件被移交公安機關處理。2017年3月,漁場負責人梁某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

福建省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查處歐某等生產、銷售含有違禁物質水產品案

2015年11月,福建省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執法人員聯合縣公安部門對轄區某養殖場進行現場檢查,發現養殖場疑似使用禁用漁藥。經檢測,送檢的石斑魚、虎斑魚和養殖場水樣品檢出呋喃西林、孔雀石綠。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將該案件移送東山縣公安局,並對涉案的石斑魚進行無害化處理。2016年8月,歐某等二人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和六個月,並處罰金4萬元和2萬元。

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農業局查處林某等人生產、銷售含有違禁藥物牛蛙案

2015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農業局對轄區內牛蛙養殖戶進行上市前監督抽樣,發現3戶農戶的牛蛙樣品中檢出氯黴素藥品成份。隨後,農業執法人員和公安民警組織聯合查處,對涉案的三家養殖場共計10.7噸未上市牛蛙進行了集中填埋、監督銷毀。2015年11月,林某等三人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六至八個月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4-6萬元。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農業部曝光十大謠言:避孕藥餵黃鱔、螃蟹注水?
    IT之家7月3日消息 網絡謠言是當今網際網路時代無法避免的一個毒瘤,而這其中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更是數不勝數,並且迷惑性非常大。從「避孕藥餵黃鱔」到「大閘蟹注水」,這些謠言不僅引發了消費者的恐慌和不滿,也對相關的產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
  • 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曝光
    從「香蕉浸泡不明液體有毒」到「又紅又甜的西瓜是否被打了針」,從「草莓空心是因為使用了激素」到「無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藥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謠言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社會神經。謠言不僅引發了消費者恐慌,由此引起的農產品銷量驟降、價格下跌,對相關產業也造成了嚴重後果。
  • 黃鱔用避孕藥養?五大網絡傳言被闢謠
    謠言2  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  闢謠: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栽培與生理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於賢昌表示,直黃瓜、彎黃瓜都可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形成。生長條件決定黃瓜彎直的比例,品種也有影響。溫光水肥等條件比較好,植株生長健壯,直黃瓜出現的比例多。
  • 謠言:「頂花帶刺」的黃瓜使用了雌激素或避孕藥
    黃瓜是我們餐桌上一種常見的蔬菜,我們看到市場上出售的一些黃瓜頂部是帶有鮮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頂花帶刺」黃瓜,消費者因為其新鮮、外形好,售價一般比普通黃瓜高0.5~1.2元/斤,但是在「鮮花黃瓜」獲得較高收益的同時,網絡上卻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頂花帶刺」的黃瓜和長得彎曲的黃瓜使用了雌激素或避孕藥,會導致兒童早熟,那麼這種說法靠不靠譜?
  •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布首期5條謠言榜
    9月29日,中國第一期食品謠言榜發布,五大網絡謠言入選。 該謠言榜來自中國食品闢謠聯盟。8月28日,在中央網信辦、食藥監總局、農業部、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新華網聯合食品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及行業工作者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食品闢謠聯盟。 1、「小龍蝦在汙水裡長大」、「吃小龍蝦等於吃垃圾」、「外國人都不吃」?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綜合上述謠言的危害程度、傳播情況,經專家研判、院士點評,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與科學闢謠平臺聯合發布了《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懺悔書?謠言概述:2020年2月,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
  •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首期謠言榜
    ……今天,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公布首個食品謠言榜,5個網絡謠言入選。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今天表示,會定期公布食品謠言榜,對網絡謠言進行梳理、求證與分析,傳播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此次首期食品謠言榜名單如下:  瑪卡是「壯陽神藥」  一種名叫「瑪卡」(Maca)的植物產品近年來在國內的保健品市場逐漸火了起來,售出「天價」。
  • 5大網絡傳言上謠言榜 含"吃小龍蝦等於吃垃圾"等
    」、「黃鱔養殖添加了避孕藥」……坊間流傳的這些說法其實都是謠言。  謠言2  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  闢謠: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栽培與生理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於賢昌表示,直黃瓜、彎黃瓜都可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形成。生長條件決定黃瓜彎直的比例,品種也有影響。溫光水肥等條件比較好,植株生長健壯,直黃瓜出現的比例多。
  • 闢謠丨「無籽葡萄」是抹避孕藥的!你真的信了?
    其實,有很多植物都沒有籽,這個是很平常的,有些植物其實是不正常生長的,它們不經過受精,植物子房就能發育起來,而這樣長成的果實就沒有籽或者只有一些發育不良的籽。在這裡一類別植物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葡萄、香蕉、蜜桔、西瓜和西紅柿等植物。 所以,葡萄沒有籽是一種正常現象,千萬不要再無知了,其實跟避孕藥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 朋友圈最新十大謠言:避孕藥培育無核葡萄
    各種途徑天天闢謠,但仍然無法遏制朋友圈內此起彼伏的謠言,有些是新冒出派來的,而有些純粹是老調重彈,隔一段時間就出來嚇唬人。微信官方今天整理了9月份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
  • 肥大的黃鱔是餵食了「避孕藥」?安徽食藥監闢謠六大謠言
    原標題:肥大的黃鱔是餵食了「避孕藥」?
  • 葡萄上的白刺是蟲卵,無籽葡萄是用避孕藥培育的?這6大謠言別信
    近年來,關於葡萄的謠言層出不窮,不少果農被網上沒有依據的謠言坑慘了,謠言的力量很大,一則謠言就導致葡萄大量滯銷,果農苦不堪言,一肚子苦水沒處說。這些不切實際的謠言在種葡萄的果農眼裡簡直是又荒唐又可笑,今天就來說說這些荒唐的謠言!
  • 小龍蝦含重金屬吃不得,又粗又大的黃鱔是用避孕藥催肥的?別信
    然而,關於水產品的謠言卻總是影響大家的「食慾」。為了防止一些謠言再次「興風作浪」,本期梳理了一些「熱門」謠言,以正視聽。據說小龍蝦是一種蟲子,生長環境惡劣,體內聚集了很多重金屬。那麼,小龍蝦還能吃嗎?小龍蝦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蝦」,是一種淡水蝦,不是蟲子。
  • 2016年水果謠言排行榜:無籽水果最受傷 背上避孕藥"黑鍋"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謠言高發期與水果成熟上市周期相一致,如歷年8月葡萄成熟上市前後,便會密集出現「無籽水果用避孕藥培育」等謠言;在10月柿子與螃蟹陸續開採捕撈時,便會爆發「柿子螃蟹相剋」等說法……  事實上,這些謠言多是因為消費者對水果所使用的農藥、添加劑等比較陌生,在簡單對號入座後便將其妖魔化。
  • 「避孕藥養殖」是真是假?專家揭開真相
    ,「農戶為了達到讓鱔魚快速長大的目的,用避孕藥餵養鱔魚」、「養殖戶用避孕藥餵養小龍蝦,食用後危害人體健康」……就連最普通的「黃瓜」也成為了爭論的焦點,這些食物真的含有避孕藥?  黃鱔。網上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為了讓鱔魚快速長大,農戶對鱔魚採取了絕育措施以達到使其專心長膘的效果,絕育的手段就是用避孕藥餵養鱔魚。」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陳舜勝指出,黃鱔用避孕藥增肥是偽科學,純屬謠言。黃鱔是一種罕見的具有性逆轉特性的魚類,幼齡時期全是雌性,產卵後逐步過渡為雄性,有部分黃鱔不會轉性。
  • 食藥監總局權威發布:這些食品化妝品謠言害人不淺
    【謠言六】筆直黃瓜噴了藥  「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彎黃瓜才是天然的」「黃瓜買彎,韭菜選短」,每逢黃瓜熱賣季節,此類說法就在社交平臺瘋傳。2016年類似謠言再度出現,微信公眾號「康年」9月7日發布《這些東西不是美食,而是「毒」》,「小喇叭推廣平臺」「樂山房產資訊」分別於9月14日、9月18日也發布了同樣的文章。
  • 食品行業成網絡謠言重災區 90%來自手機
    頂花帶刺的黃瓜和彎黃瓜不能吃,無籽葡萄是用了避孕藥,蒙陰蜜桃噴防腐劑,紫菜都是塑料做的……近年來,食品安全領域已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不僅給消費者造成恐慌,更容易對產業造成衝擊,有時候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 十大食品謠言被擊破:低鈉鹽不是奪命鹽,給西瓜打針也是假的
    「豬肉裡有鉤蟲,煮不爛」「低鈉鹽=奪命鹽」「化了又凍的雪糕有毒」……這些與食品有關的謠言看起來有圖有「真相」,在網絡上和朋友圈內廣泛傳播,讓不少人膽戰心驚。昨天,在東城區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區暨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東城區食藥監局出面闢謠,工作人員在現場利用科學實驗將謠言個個擊破。
  • 無核葡萄打了避孕藥? 相關人士:從未聽說過
    ­  近日,網絡和微信朋友圈裡有兩段視頻頗為火爆:一位果農說,無核葡萄都打了避孕藥,吃了對孩子身體不好,要絕育;另一位果農說,很多水果都要打甜蜜素,包括西瓜、橘子、柚子、橙子等,人患癌症都和吃了含甜蜜素的水果有關。
  • 9月朋友圈謠言TOP10:聞二手屁遠離癌症-微信,朋友圈,謠言,造謠...
    「朋友圈」還是「謠言圈」?反正無數翻來覆去的謠言在朋友圈裡就是揮之不去、不勝厭煩。微信官方帳號「謠言過濾器」近幾個月來也開始不斷總計並打擊謠言,下邊來看新鮮出爐的9月十大謠言。上個月,朋友圈謠言舉報處理1473066條,相比上期有了明顯下降,而謠言的內容大都是老瓶新酒換個新的馬甲重新發布,以騙取轉發傳播,其實很容易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