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藥養殖」是真是假?專家揭開真相

2021-01-15 水產養殖網
「避孕藥養殖」是真是假?專家揭開真相2016-04-15 09: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生命時報        瀏覽量: 42323 次 我要評論

圖片源於網絡



&nbsp&nbsp&nbsp&nbsp受訪專家: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nbsp陳舜勝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學博士&nbsp郗&nbsp旺

  想必不少人在微博或朋友圈都看到過類似的說法,「農戶為了達到讓鱔魚快速長大的目的,用避孕藥餵養鱔魚」、「養殖戶用避孕藥餵養小龍蝦,食用後危害人體健康」……就連最普通的「黃瓜」也成為了爭論的焦點,這些食物真的含有避孕藥?本期《生命時報》記者專訪了國內知名水產專家和植物學專家,為大家揭開真相。

  黃鱔。網上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為了讓鱔魚快速長大,農戶對鱔魚採取了絕育措施以達到使其專心長膘的效果,絕育的手段就是用避孕藥餵養鱔魚。」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陳舜勝指出,黃鱔用避孕藥增肥是偽科學,純屬謠言。黃鱔是一種罕見的具有性逆轉特性的魚類,幼齡時期全是雌性,產卵後逐步過渡為雄性,有部分黃鱔不會轉性。由於雌鱔要在繁殖環節消耗大量體能,生長速度受到一定影響,雄鱔少了這一環節的耗能,生長速度相對較快,體型上也比雌鱔偏大。事實上,之前已有水產養殖專家針對激素餵養鱔魚進行過科學實驗,結果顯示,飼料中添加激素的黃鱔一個月內的生長速度比不用激素的黃鱔快約10%,但卻引發了大批死亡:激素劑量越高,死亡率也越高。這可能是因為,黃鱔吃了含激素的飼料後,導致體內代謝紊亂,增加了身體脂肪沉積,進而出現抗病力差甚至死亡的情況。對養殖戶來說,這10%的生長增速,無論從風險角度還是成本角度看,都划不來。

  小龍蝦。一則「養殖戶用避孕藥養小龍蝦」的傳聞讓大家談「蝦」色變。陳舜勝指出,這個說法也沒有科學依據,首先小龍蝦的生長周期很短,一般3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市,並不需要催生;如果大量使用激素,會增加小龍蝦的脫殼頻率,使生長速度變慢,反而延長了小龍蝦的生長周期,所以養殖戶是不會這麼做的。其次,小龍蝦屬於低等無脊椎動物,高等脊椎動物的避孕藥對其根本沒有效果。另外,小龍蝦的性成熟期一般為8~10個月,也就是說小龍蝦上市時離繁殖期還早得很,根本沒有繁殖能力,養殖戶用避孕藥養蝦只能徒增成本。

  大閘蟹。近年來,有關大閘蟹的「緋聞」就沒停過。一則名為「養殖戶為催蟹快長投放避孕藥」的文章更在各大網站傳播。針對這一說法,陳舜勝給大家算了一筆帳,養蟹池塘最小為20畝左右,以在水中濃度1克/噸計算,整個池塘就得放13公斤的避孕藥,可以想像其成本有多高。事實上,大閘蟹屬於甲殼類水產動物,在海水裡出生、淡水裡成長,靠脫殼慢慢長大。每年10月份左右,在鹽水的刺激下,雌雄大閘蟹才會抱在一起交配,它們在淡水湖裡不會交配。不僅如此,養蟹人也會在大閘蟹成熟前按性別分裝在暫養箱裡。螃蟹一生需要脫殼19~21次,才能長大。大量實驗顯示,使用避孕藥或激素,打亂了螃蟹的脫殼秩序,導致「難產」而大批死亡,更可能引發綠藻繁殖,從而破壞湖中的生物鏈,造成更大損失。另外,蟹黃和蟹膏都是蟹的性腺,如果蟹吃了避孕藥,就會抑制性腺的成長、成熟。沒了蟹黃或蟹膏的大閘蟹美味將大打折扣。所以,從蟹的生長原理來說,餵避孕藥也是不可能的。

  黃瓜。「不少頭頂黃花身上帶刺的黃瓜,都是抹過避孕藥的,以此保持黃瓜花不敗,長期食用這類美容黃瓜,將會導致不孕不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學博士郗旺回應,對植物而言,能夠調節生長和生理狀態的是植物激素,而避孕藥屬於動物激素,兩者存在化學結構、受體類型、作用方式等根本性差異。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給植物施加動物激素後能起到該激素在動物體內的作用。植物自身產生的或農業生產上使用的「植物激素」、「植物生長調節劑」,與醫療上使用的避孕藥都毫無關係。所謂「頂花帶刺」的黃瓜,指的是果實處於發育初期,花朵尚未脫落的黃瓜,此時黃瓜口感鮮嫩。不過,處於發育初期意味著果實無法充分膨大,影響果重和產量。因此,種植者通常會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就是植物激素來調節果實發育狀態,這的確可以使黃瓜在較為充分的膨大後依然能「頂花帶刺」。黃瓜常用的生長調節劑是氯吡脲,在美國、日本都有登記使用許可。實驗證明,推薦用法用量下,氯吡脲在果實和土壤裡的殘留量都很少,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在美國環境保護機構的新化合物登記信息裡,氯吡脲也被標明對人和環境無害。「過量」使用不但不能使效果更好,反而會導致果實畸形,所以不買果形怪異的黃瓜就能避免這一情況。▲(生命時報特約記者&nbsp趙建元)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河鮮用避孕藥催肥?鯰魚吃糞便長大?揭開「水產商人懺悔文」真相
    本著闢謠的嚴謹性,下文中,記者對「懺悔文」的主要內容一一證偽:謠言1:「市場裡泥鰍為什麼是白白的粗粗的,那也是在養殖泥鰍池裡大量的放添加劑和避孕藥的緣故;黃鱔更不用說了,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黃鱔是用避孕藥養的;對於黑魚也是如此,我們第一天進回來,把他們放在桶裡,在桶裡加入黑色素和避孕藥。」【求證】懺悔文中,避孕藥對於水產的作用是催肥。
  • 真or假 柚子會讓避孕藥失效?
    >真or假 柚子會讓避孕藥失效?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一、真or假,柚子會讓避孕藥失效?  網上流傳的文章說,美國有研究發現,柚子對避孕藥的影響最為突出。如果服用了避孕藥的婦女在性生活後吃了1~2個柚子,或者之前直接用一大杯柚子汁送服避孕藥,柚子會阻礙了女性對避孕藥的吸收。  經多方證實,這種說法是錯的,實際上,結果恰恰相反。
  • 農業部曝光十大謠言:避孕藥餵黃鱔、螃蟹注水?
    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真相:1、香蕉浸泡不明液體,吃了有毒?農業部專家指出,蕉農用低毒殺菌劑侵泡香蕉,可以有效抑制香蕉有氧呼吸,利於遠距離運輸。2、又紅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針?4、無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藥的?無籽葡萄分兩種,一種是天然無種子的葡萄,另一個則是天然有種子的品種進行無核化栽培獲得的葡萄。農業部專家指出,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差異大,無核化栽培使用的植物激素對動物體不起作用。5、頂花帶刺的黃瓜是沾了「避孕藥」?
  • 伊可新育兒專家:揭開我國嬰幼兒維生素AD缺乏的真相
    伊可新育兒專家:揭開我國嬰幼兒維生素AD缺乏的真相時間:2017-02-28 11:5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伊可新育兒專家:揭開我國嬰幼兒維生素AD缺乏的真相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是以引進來為主,而這一觀點也深深影響著醫學界。
  • 明醫識藥·「藥」真相丨複方口服避孕藥只能用來避孕?
    明醫識藥·「藥」真相丨複方口服避孕藥只能用來避孕?-09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審核專家
  • 「假雞蛋」真是假的嗎?這4個「假食物」的真相,你知道幾個
    惹得人心惶惶,特別是有不少人發現,自己買的雞蛋,煮熟以後蛋黃不但捏不碎,而且非常有彈性,更擔心自己買到了視頻中的那種假雞蛋。但實際真相如何呢?、氣室等複雜結構,已經能申請諾貝爾獎了,還賣假雞蛋幹嘛???
  • 《蘇聯真相》:揭開蘇聯老大哥興衰沉浮的真相
    《蘇聯真相》:揭開蘇聯老大哥興衰沉浮的真相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蘇聯老大哥離開我們就要滿20年了。有關蘇聯的歷史,尤其是關於蘇聯解體問題的研究很多。《蘇聯真相》(新華出版社2010年10月版)一書集結了國內蘇聯問題專家,對蘇聯方方面面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全景式的闡述和分析。其中的大多數專家都是搞了一輩子蘇聯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研究的權威。全書洋洋灑灑三大冊,將近200萬字,不僅是專家學者們一生研究成果的結晶,也是對蘇聯老大哥「生平」的一份厚重總結。
  • 真的假的|緊急避孕藥一年只能吃三次?
    真相:看醫生才最靠譜發熱不建議居家自行處理,因為發熱是疾病發生時的一種症狀,自行退熱可能會掩蓋其真正的病情,貽誤診斷和治療。真相:抑鬱症是一種病抑鬱症是一種當今社會上常見的疾病。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是持續性的情緒低落,是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包括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以及失眠等。患者受抑鬱情緒的影響,其學習、工作、生活及社會交往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他們自己無法通過意志力控制痛苦,而這種痛苦,健康人無法體會。
  • 避孕藥-搜狐母嬰
    中南醫院婦產科專家說,吃避孕藥推遲生理期不利身體健康,痛經很嚴重的女生才建議服藥。此類假「緊急避孕藥」對人體的藥物損害效果不明顯,但是可能會導致受害者避孕失敗進而採取其他措施予以補救,損害身心健康。  15日至16日,記者深入我省黃鱔主產區仙桃和監利,明察暗訪,看農民如何養殖,聽他們算成本帳,查看養殖記錄,請專家釋疑,一探究竟。  養殖戶有個記錄本  15日下午3時,監利黃鱔主產鎮程集鎮。養殖戶曾祥民從送魚上門的販子手中稱了350斤鮮活的白鰱魚。
  • 揭開黑幕下的真相
    揭開黑幕下的真相上海寶付支付亂扣,寶付支付隨意扣款,寶付支付無緣無故扣款,類似於這種標題的信息在網上屢見不鮮,為什麼寶付會亂扣款呢?難道金融支付行業的安全性就這麼差嗎?帶著這些疑問和顧慮,我們揭開扣款黑幕下的真相。
  • 總被誤解的避孕藥,到底該怎麼吃?專家揭秘真相!
    對於很多不想懷孕的女性來說,避孕藥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通常可以很容易地從醫生處獲得避孕藥處方,而且安全有效。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只需記得每天服用一片避孕藥即可。 避孕藥分為多種不同類型。以下信息可以幫您選擇最適合您的避孕藥。
  • 十大食品謠言被擊破:低鈉鹽不是奪命鹽,給西瓜打針也是假的
    真相:有網傳視頻顯示,一位大媽手持注射器向青蟹注射不明液體,網民紛紛猜測注射物為胡蘿蔔素、黃粉、蟹黃膏和尿素精等。業內多名專家證實,如此打針,青蟹很容易死。注入異物後,蟹的口感也會變得不一樣,馬上就會變味,商家不會這麼做。低鈉鹽=奪命鹽?真相:攝入鹽過多是導致高血壓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 黃鱔用避孕藥養?五大網絡傳言被闢謠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今天公布第一期食品謠言榜,經相關協會和聯盟專家團審核,5個網絡謠言入榜。  謠言1  瑪卡是「壯陽神藥」  闢謠: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張才喜表示,瑪卡是一種十字花科的植物,與蘿蔔同科。
  • 佛教舍利子到底是真是假?專家:謎底揭開了!
    這個謎底在1898年被一位法國考古學家揭開了。
  • 娛塘Video|張薔的「爆炸頭」是真是假?真相來了
    娛塘Video|張薔的「爆炸頭」是真是假?真相來了金羊網  作者:  2020-10-19 文、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龔衛鋒圖/資料圖片10月18日,優酷的音樂網綜《宇宙打歌中心》在廣州開放媒體探班,前來「打歌」的歌手逐個亮相。
  • 電視廣告宣傳輕鬆避孕 莫陷入緊急避孕藥認識誤區
    莫陷入緊急避孕藥認識誤區(圖片來源:資料圖)專家指出,很多避孕藥在說明書上沒有提到失敗的機率,這一點非常值得注意。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緊急避孕藥,包括以毓婷為代表的左炔諾孕酮孕激素類藥物和以後定諾為代表的米非司酮抗孕激素類藥物。緊急避孕藥作為一種非常規但又不可或缺的避孕手段,對很多人來說多少帶著一點神秘的氣息。社會上因為這顆小藥丸引發的爭論其實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緊急避孕藥給人們帶來的往往不是單純的藥品安全性的問題,還涉及到生殖健康知識的普及。
  • 網傳自來水含「避孕藥」 專家稱含量極低可忽略
    自來水中含有避孕藥?昨天微博認證為「原美國夏威夷大學環保專家董良傑」的網友發了一條微博:「中國是避孕藥消費第一大國,不僅人吃,且發明了水產養殖等新用途。避孕藥環境汙染可導致野生動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學者對飲水裡雌激素幹擾物研究發現,23個水源都有,長三角最高。
  • 夢的世界是真是假?為何人經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夢的世界是真是假?為何人經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揭露真相每個人都會做夢,有的夢是不切實際的,比如粉絲想要嫁給自己的偶像,也有一些夢在醒來之後可能會成真。以及夢中的世界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科學家一直企圖能夠研究夢,但是最終發現研究夢就如同研究瀕臨死亡的人能夠看見什麼一樣非常的困難,因為死亡的人離開了之後,他不能夠將真相告訴活著的人,而從夢中醒來的人同樣也無法知曉自己在夢中的時候,為什麼感受那般真實,醒來的時候卻似乎成為了一個局外人。
  • 一個殘酷的心理學實驗揭開了真相
    心理學家哈洛的「母愛剝奪實驗」揭開了真相。被剝奪母愛的孩子,未來會怎樣?「恆河猴實驗」揭開了真相在最初的心理學研究當中,人們普遍認為,嬰兒之所以會依戀自己的母親,是因為解決溫飽問題,所以,只要保證嬰兒的食物和冷暖,母親的存在就沒有必要。
  • 一個殘酷的心理學實驗揭開了真相
    心理學家哈洛的「母愛剝奪實驗」揭開了真相。被剝奪母愛的孩子,未來會怎樣?「恆河猴實驗」揭開了真相在最初的心理學研究當中,人們普遍認為,嬰兒之所以會依戀自己的母親,是因為解決溫飽問題,所以,只要保證嬰兒的食物和冷暖,母親的存在就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