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2020-08-22 搗蛋鬼皮皮魯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成了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很多家長都不想讓自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能提前學到更多的東西。


於是,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就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學朗誦、學繪畫、學舞蹈……


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遊戲,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但這種超前學習,真的有益嗎?


1超前學習看似有先發優勢

到小學二年級後卻變糟糕


媒體曾報導過一個「神童」的故事:


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了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
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託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據了解,小傑瑞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9點才回家。
傑瑞上一年級時成績非常優秀,覺得老師講的都很簡單,反而認為其他同學都是笨蛋。
到了二年級時,傑瑞的成績卻開始下滑,從班裡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



專家指出:


超前學習,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由於學習過這些知識而在成績上比別的孩子優秀。但孩子上課容易因已經學會了而導致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養成聽講不專注的不良習慣。
等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加上學習欲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糟糕。


由此可見, 在幼兒階段就讓孩子過早學習小學階段才能接觸的內容,並不能促進孩子身心的發展,反而會導致孩子進入小學後喪失對知識的新鮮感,產生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興趣。


有人對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公立學前班(類似於中國幼兒園中班、小班及小小班)的孩子們做了一次系統的評估,結果顯示:


那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之後表現出了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同齡人更強的閱讀和學習技能。


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年級之後,他們對於上學的態度卻會惡化。


而到了小學二年級,他們在讀寫能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的測試上表現得更加糟糕。



調查人員告訴《紐約》雜誌說:「讓這麼小的孩子就掉到枯燥的課業之中,他們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所以,在幼兒階段,知識的培養並不是第一要務。


如果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讓他們不能理解的知識,甚至兩三歲的孩子就開始讀拼音、學漢字,顯然違背了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孩子們被急匆匆地教導如何坐在桌子前用紙筆寫作業,但這麼小的孩子,顯然缺少這種技能和集中度。


童年是一場旅程,而非一次競賽。一定不要本末倒置。


2

幼兒教育應該重點教會孩子什麼


  •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養成,是早期教育的核心任務。


一名記者採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那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在幼兒園。」


記者接著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


諾貝爾獲得者說: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
要誠實,不撒謊;打擾了別人要道歉;做錯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我一直按幼兒園老師教的去做的。」



幼兒時期應努力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習慣、生活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等,學習習慣包括良好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等。


孩子在早期養成了正確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後面的學習和生活就很簡單。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忽視了對這些良好習慣的培養,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長大後再要求也不遲。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小養成,一旦錯過了黃金好習慣的養成期,讓孩子養成了壞習慣,以後就很難糾正過來。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見到有孩子已經上初中了還是丟三落四;
不會收拾學習用具,桌面亂糟糟的,上課找不到學習物品,聽講心不在焉,經常走神......
反覆教育,卻收效甚微。


常言道:一年養習慣,十年改習慣。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長大後很難糾正,這些不良的習慣甚至會伴隨孩子一生。


  • 培養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


我們先來看看德國的教育。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


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德國出色的幼兒教育。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裡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麼呢?



在德國,孩子一般3歲上幼兒園,為期3年。


3年中,他們會參觀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參觀消防警察局,學習滅火和躲避火災的常識;
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他如何為市民服務;
去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他們參觀圖書館,學會了如何借書、還書;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學習付錢和選貨;
櫻桃收穫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去採摘櫻桃南瓜收穫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做南瓜湯……


3年過去了,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


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而我們有很多孩子,恰恰在這方面是欠缺的,有的已經上了中學,還不會管理時間,做事總是磨蹭,需要家長不停的催促。總是丟三落四,每次上學還需要家長幫忙整理書包……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缺乏基本的獨立生存的能力,令人堪憂。



  • 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求知慾和上進心,就是對知識的學習具有一種內在的渴望。


按照我們的話說,就是「愛學」,孩子只有「愛學」,對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好的成績具有一種內在的持續的追求願望,才可能「學好」,並持續地保持好成績。


作為父母親,在孩子成長的幼兒階段,注重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過度教育,會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


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讓充滿想像力,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去記憶漢字,背出一百以內的加法,他雖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想像力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填滿了。


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僅是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德國憲法命令禁止學前教育。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澆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記住龍應臺的一句話——孩子,你慢慢來。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裡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到小學二年級後卻變糟糕媒體曾報導過一個「神童」的故事:武漢的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了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託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專家指出:超前學習,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由於學習過這些知識而在成績上比別的孩子優秀。
  • 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看點教育焦慮在家長圈不斷蔓延。在「贏在起跑線」的理念下,不少幼兒園也打響了「前哨戰」,開始「小學化」。然而,看似有先發優勢的超前教育,實則在透支孩子的學習興趣,會讓二年級之後的學習道路更加艱難。事實上,孩子的聽說能力才是幼兒階段的培養重點,幼兒園老師也該鑽研啟發式教學法,用提問等方式,強化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 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的影響,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文/小朵朵說育兒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長最注重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希望孩子將來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比同齡人突出優秀,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所以有些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但是這種超前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 童憶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家長都不想讓自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能提前學到更多的東西。於是,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就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學朗誦、學繪畫、學舞蹈……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遊戲,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到小學二年級才爆發,請家長三思
    就在這種盲目地比較中,孩子不知不覺在幼兒園就受到了超前教育,當時不覺得怎樣,等到小學二年級危害才開始爆發。最明顯的表現是,小學一年級聽話、學習又好。到了二年級,開始上課開小差、頂撞父母、喪失學習的興趣、成績也直線下滑。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潛伏在小學二年級爆發,家長別坑娃
    家長想讓上幼兒園的孩子學習小學知識,是為了孩子,殊不知孩子學習不屬於他年齡段該學的知識,就是在接受「超前教育」。可能現在家長發現不了有什麼不妥,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二年級,危害會集中爆發。但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被過早扼殺的想像力、創造力、對學習的興趣等等。等到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以後,會集中爆發,嚴重反噬孩子的學習成績。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要等到二年級就全面爆發?
    是的,「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到二年級就全面爆發了,但是爆發了更多的力量,孩子有時間也有能力去做更多他喜歡的事情!而沒有做好幼小銜接的家長也爆發了,爆發了更多的後悔,更多的哀怨,每天和孩子補課雞飛狗跳...今天虎媽就來說一說,大班的孩子、如何更好的過渡到小學一年級.
  • 【幼兒教育】幼兒園裡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小學才真正爆發
    超前學習看似有先發優勢 到小學二年級後卻變糟糕 媒體曾報導過一個「神童」的故事: 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了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
  • 李玫瑾:「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危害在二年級爆發,別因小失大
    「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二年級迎來大爆發,父母別因小失大同事琳琳這兩天正在為孩子上學的事情犯愁。琳琳聽完老公的解釋這才意識到「超前教育」的危害,收住了讓孩子進入雙語學校學習的心。幼兒園「超前教育」的三大危害,多在二年級集中爆發
  • 不滿3歲就上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以後會逐漸爆發
    孩子接受教育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前就給他們制定了一生的教育規劃,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急於求成,更是有很多家長早早地將孩子送進幼兒園裡,名義上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提前在幼兒園裡學習一段時間過後,或許會比同齡的小朋友多學會讀幾個英語單詞和短句,也能得到更多人的誇讚。家長們自己也會感覺孩子比同齡人優秀,提早學到知識果然是好的。這樣的「超前教育」看似對孩子有好處,但其實這些都只是短期的效益,未滿3歲就被送進幼兒園的孩子,其潛在危害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才會爆發。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孩子二年級體現出來嗎?聽過來人怎麼說
    相反,有些超前教育的孩子,反倒會到了二年級以後,後勁不足。因為我之前開過多年幼兒園,從我幼兒園裡畢業上小學的孩子很多,有的孩子現在已經小學畢業了,所以,我對超前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還是了解的比較多的。所以,下面我就講一講幼兒園的超前教育到底有沒有危害?會不會真的如別人說的那樣,等孩子到了二年級危害就會全面爆發?
  • 2歲上了10個培訓班:幼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才真正爆發
    ,讓孩子贏在子宮裡。幼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才真正爆發上了一年級,孩子表現特別突出,門門功課都考100分,穩居第一。朋友很滿意,認為提前學習的路子走對了。後來上了二年級,孩子的成績突然就開始走下坡路。
  • 幼兒期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才爆發!
    01 超前學習看似有先發優勢武漢的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了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託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據了解,小傑瑞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9點才回家。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超前教育」的危害,等上小學後才會爆發
    有人說,教育,從孩子出生那一刻,便開始了。 於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的父母把不滿三歲的孩子推向了早教班、親子班和幼兒園。 但家長這樣用心良苦,卻有可能變成孩子的痛苦之源。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潛伏到小學二年級會集中爆發,家長別坑娃
    可能現在家長發現不了有什麼不妥,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二年級,危害會集中爆發。」違背學前教育的理念現在國內的「超前教育」現象非常普遍,家長為了讓孩子從小領先同齡人一步,全然不顧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提前把各種五花八門的興趣班、親子班推向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
  • 教育部:幼兒園「小學化」必須停止,超前教育的危害到二年級爆發
    林爸爸說:「讀幼兒園的時候什麼都會,老師天天誇獎,現在上了二年級反倒不搞學習,整天只懂玩手機,連老師布置的10首故事一首都學部,真是差勁。」可能,在林爸爸眼裡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為喜歡玩遊戲,殊不知這也是因為超前教育所起的反噬性作用。畢竟,孩子幼兒園就學會的知識,讓他再重新學習一遍,難免會讓他感到枯燥無味。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早教就成了教育的首發陣地,所以幼兒園的教育被家長認為是「重中之重」。01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小徐的兒子毛毛3歲了。
  • 0基礎上小學真的行?幼兒園超前教育的隱患,二年級時會大爆發
    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很父母便深刻了解到了教育資源的重要性。 同樣是上幼兒園,每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卻不相同,有的父母會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將幼兒園小學化。 也有一些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辛苦,所以非常反對幼兒園小學化,但是讓孩子0基礎上小學真的可以嗎?
  • 幼兒園公立好還是私立好?上公立的好處,在小學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孩子上公立幼兒園的好處在孩子二年級才真正爆發但是私立幼兒園,卻常常會以超前教育來吸引生源,並且常常以「我們幼兒園出來的學生,上小學都是名列前茅」來作為招生利器。其實殊不知,提前教育將會過早的讓寶寶的思維定格化,所以,剛上小學的時候,可能會讓家長覺得寶寶學習很好。
  • 私立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小學二年級才會爆發,家長別高興太早
    然而現實中,有些經過各種困難終於進入公立幼兒園的孩子父母,孩子上到一半他們卻要幫孩子轉到私立幼兒園,具體緣由則是因為他們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的學前教育。私立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小學二年級才會爆發,家長別高興太早。據了解,現在很多私立幼兒園都會將學前教育強化,有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學會了10以內的加法減法,有些孩子甚至拼音都學得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