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捷運空間:地鐵站裡的「藝術館」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0月14日電 題:捷運空間:地鐵站裡的「藝術館」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捷運,是如今臺北大都市貫連南北東西的交通大「動脈」。

  臺北的「捷運」空間,與大陸許多城市深藏地底的「地鐵」有諸多不同。

  走入地下車站,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捷運地圖:棕、紅、橘、黃、綠、藍6條錯綜交叉線路中設102個站,幾乎串聯臺北所有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格局四方的銀色車站,被打造成一座座風格迥異、融入文史元素的「藝術館」。

  臺北車站,捷運板南線、淡水線匯集交叉點,接入臺灣高鐵、「普悠瑪」,是全臺運量最大的車站,行人熙熙攘攘。車站設有誠品書店以及美味小吃、琳琅百貨,應有盡有。

  在臺北車站,當地人把臺灣文化「地標」——臺北故宮博物院「搬到這裡」:站內公共走廊,獨闢出「袖珍版」博物院,「翠玉白菜」巨幅海報引人注目。

  館院辦過的「乾隆藝術盛宴」真跡展,在站內變為複製品展,但絲毫不影響其藝術表現:或嵌入牆壁、或單列展櫃的玻璃櫥窗中,展陳著白瓷嬰兒枕、青瓷水仙盆、寶石紅釉僧帽壺等複製品。不少路人駐足細賞。

  島式月臺中,矗立著一尊三米高、手拈蓮花的「蓮花持」銅像。「『手』書寫了地緣歷史與人文,『穿梭空間』的五指旋動,飛揚搖曳,韻律綿延,在『生命的流動』中,依歸清淨……」創作者李光裕,在銘牌上這樣解釋銅像內涵。

  忠孝敦化站與相鄰忠孝復興站之間,有寬闊的地道相通。地面之上,即為當地最繁華的「東區」,是年輕人「最愛去之地」。

  走進忠孝敦化站,從東至西,廣場從「第七」標號至「第一」。錯落的紅燈籠吸頂,綠色矮凳點綴著廣場,供人休憩。

  「城四走廊」中展示著臺北建築木雕,從臺北世貿中心、新光摩天大樓等現代「地標」,到「馬英九辦公室」、「公賣局」、龍山寺、北城門等「古早」建築,串起城市發展軌跡。

  中山站、中正紀念堂站、臺北車站、忠孝復興站均設有藝文廊,藝術概念直接融入車站本體。

  在忠孝復興站南、北兩側藝文廊,散發著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長達數十米的通道牆壁上,密密麻麻掛滿「口足畫家」的畫作。這些畫家不幸失去雙手,用口銜、趾夾彩筆的方式,描繪他們眼中的春、夏、秋、冬。

  搭上白身藍底、「蛇身」逶迤的捷運列車,一路向北,便抵達淡水站。

  淡水曾坐擁全臺第一大港,是早年外界進入臺北的門戶,也是西方文明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16世紀荷蘭人掌握西方海權,為防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截斷,他們驅逐佔領臺灣的西班牙人,重新築城,其古蹟留存至今,即「淡水紅毛城」。

  淡水站外觀與紅毛城頗有幾分形似:朱紅色瓦礫磚牆、低矮門樓拱洞、開口圓形窗體……整座車站古樸端莊。一些民間藝人在站內圍攏,安靜地為遊人臨摹素描、製作手工藝品。

  進站出站,與藝術相遇、離別;走走停停,洞見奧妙、變遷。臺北捷運102個站,無論身處哪一站,都能找到「對話」城市的小小切口。(完)

相關焦點

  • 「捷運之旅」品味臺灣別樣文化 成必遊景點(圖)
    作為一種公共運輸工具,地鐵或是捷運無疑加快了我們在城市中的移動速度,帶來了生活的便捷,也延伸了生活的空間。可是,「捷運之旅」居然可以作為一座城市的重點推介,讓人有些錯愕和不解。  捷運站成了必遊景點  「為什麼是捷運之旅?」記者又問。許傳盛這次的回答是「先去體驗一下。」  第一站,美麗島站。
  • 臺灣高雄捷運前董事長探訪武漢地鐵
    臺灣高雄捷運前董事長探訪武漢地鐵 2013年04月08日 09:03:00來源:長江日報   清明節期間,臺灣高雄捷運(即地鐵)公司前董事長吳濟華來漢探訪武漢地鐵。
  • 臺灣高雄的「美麗島」,是最美的地鐵站嗎?
    在高雄旅行時,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地鐵了,臺灣把地鐵成為「捷運」。高雄是臺灣第二座開通捷運的城市。高雄捷運於1980年代開始規劃建設,截至目前,高雄捷運開通運營紅線、橘線、綠線3條線路,運營裡程共51.4公裡。
  • 臺灣旅遊業太慘澹!臺灣網友稱地鐵站名應改為日式
    臺灣旅遊業太慘澹!臺灣網友稱地鐵站名應改為日式2017-06-21 14:05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近年來臺灣的旅遊業可以說是一改往日的繁華,變得十分蕭條,不少臺灣民眾都因此而受到影響,苦不堪言。
  • 一間山房 一家銀行 一條捷運
    想在臺灣找到這樣的文化名片,恐怕不太容易。在臺灣,更多時候,文化的魅力來自於普通的人和日常的生活。  一間並非販賣食物而是展示生活美學的餐廳,一家不只追求金錢同時追求文化藝術品味的銀行,一條不只承擔大眾交通同時也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捷運(地鐵),在記者眼中,它們分別代表了臺灣社會中個人、企業和政府的文化品格。
  • 到高雄逛「最美地鐵站」 讓五彩穹頂為你講故事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驚豔」——這是來到臺灣美麗島捷運站,仰著頭、望著眼前的「光之穹頂」唯一能想到的辭藻。「沒有比驚豔更能真切形容當時心情的其他詞語,你毫無預期走過地下通道,來到地鐵站,但下了電梯之後突然發現整個頭頂之上是一幅巨大的琉璃畫作,它們折射著藍色、紅色、黃色的耀眼光芒,每一個玻璃片上都在講述故事,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如圖)。
  • 捷運破局 打開深圳更大發展空間
    據媒體報導,深圳東進又有大動作了,惠州南站至深圳福田中心的捷運列車於近期開通,屆時,僅需49分鐘,就可從惠州南直達福田中心。此外,深圳至汕尾捷運化列車運營編組方案也已確定。開通城際通勤交通功能的軌道線有利促進深圳、惠州與汕尾三市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 加之去年9月1日開通的深圳北站至深圳坪山站高鐵捷運線,可以說,深圳正走進交通捷運化,而交通捷運化也將深刻改變深圳!
  • 「捷運」連結文化(行在臺灣)
    臺北捷運「東方情人號」彩繪列車。  日前,一場熱門音樂大賽在臺北落幕。這場大賽的特別之處在於主辦者之一是臺北捷運公司,地點就在板橋捷運站的站外廣場。  臺灣的地鐵、城鐵統稱為「捷運」。臺北捷運已經運行10年,高雄捷運預計明年通車。臺北捷運目前運營8條線路,總長74.4公裡,日常每天運量110萬人次。
  • 臺北的城市文化思考:一條捷運和一家銀行(圖)
    想在臺灣找到這樣的文化名片,恐怕不太容易。在臺灣,更多時候,文化的魅力來自於普通的人和日常的生活。  一條不只承擔大眾交通同時也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捷運(地鐵),一家不只追求金錢同時追求文化藝術品味的銀行, 在記者眼中,它們分別代表了臺灣社會中政府和企業的文化品格。
  • 臺灣地鐵站建的都非常漂亮,像高雄的美麗島
    ,沒有包車,因為在城市裡坐車還是蠻方便的,從第三天開始,要南下了才開始包車。早上在旅店吃的早餐,很豐富的額,吃的時候在想,以後每天早上這樣來點的話,應該很滿足了,要求不高麼。旅店一樓的餐廳,臺北的旅店好像都是這樣的,自助式早餐。
  • 臺灣高雄:以前叫打狗的它,有著最美地鐵站和著名的中山大學
    臺灣是我們中國眾多省市中有那麼一點小特殊的省份,曾經在外流浪過的它,不僅保留著我們中國傳統的人文藝術,還帶回來了許多異域風情的藝術建築。沒去過臺灣的朋友可能聽說最多的就是著名的臺北市,但其實在萬眾矚目的背後,兄長臺北的身後,還有著弟弟高雄。如果說一個臺灣歌手登上了臺北小巨蛋,在那之後的下一站,一定就在臺灣第二大城市高雄站演出了。
  • 格調藝術館:讓公共藝術空間激活城市
    這是夜晚的格調藝術館,一個新近出現在天津河東區津塘路地鐵旁的公共藝術空間。如果你願意,酒吧裡微醺後的子時,輾轉反側睡不著的半夜,天際剛剛泛白的黎明,都可以來這裡小坐,挑一本畫冊,讓自己的心境平復下來。  當然,白天的任何一個時候,格調藝術館更是隨時恭候。  在日光下,格調藝術館的平頂圓廳和綿延數百米的白色幕牆更加醒目。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開始試運營
    2月2日,乘客試乘桃園機場捷運。當日,連接臺灣桃園機場與臺北市的機場捷運開始進行一個月的試運營。前兩周開放團體預約試乘,後兩周提供一般民眾自由試乘。3月2日起正式運營。桃園機場捷運列車分直達車和普通車兩種,直達車自臺北車站行駛至桃園機場,需時約35分鐘;普通車則會21站各站皆停,需時約50分鐘。臺灣桃園機場捷運工程於1996年啟動,但由於資金及周圍開發等因素流產。2002年後工程重新開工,計劃於2010年完工,但因直達車方案、信號達成率等延誤,工程嚴重滯後,通車時程已變更6次,並超出預算。新華社記者歐東衢 攝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試運營
    圖為乘客試乘桃園機場捷運。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本報臺北2月2日電 (記者吳亞明、馮學知)連接臺灣桃園機場與臺北市的機場捷運2日起開始試運營1個月,民眾可以免費試乘。3月2日起,機場捷運正式運營。   根據桃園大眾捷運公司之前公布的試運營方案,試乘時間為每天上午8時到下午4時。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為何修了二十年?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為何修了二十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媒體的攝影機前,豎起大拇指比了個「贊」。她說: 「20年實在等得太久,一定要讓這個等待更值得。」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是說只要機場捷運通了車,過去的爛帳都可以一筆勾銷了嗎?臺灣人多患有健忘症。有評論者說,機場捷運工程,犯了公共工程所能犯的所有錯誤,純粹是人禍造成的。  臺灣的公共工程建設是出名的慢。
  • 請AV女代言悠遊卡惹眾怒 臺灣四大超商及地鐵站拒賣
    因為羶色腥,臺灣悠遊卡公司「風光」一周,搶盡所有臺灣媒體的版面與鏡頭;也因為羶色腥,臺灣悠遊卡公司官股預算面臨被擋的風險,四大超商和地鐵站也拒賣此款悠遊卡。這樣的商業操作,在臺灣悠遊卡公司高管的眼裡,最初可能是「天使」;可在臺灣民眾眼裡,這事徹底算是個「惡魔」。
  •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行走臺灣)
    「桃園機場捷運(地鐵)上月通車,下次到臺灣可以坐捷運到市區了。」   「有沒有搞錯?難道不是早就通車了嗎?!」   不怪大陸人民心急,只因桃園機場捷運預計於某年某月通車的消息看到太多次,已經把人搞糊塗了。剛坐上機場捷運一個多月的臺灣民眾,心情那叫一個酸爽!
  • 全球最美地鐵站評選 高雄美麗島站名列第六名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義大利拿坡裡Toledo站。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24日在報導中圈選「全球最美地鐵站」(World’s most beautiful metro stations),臺灣地區高雄捷運美麗島站以全球最大單件玻璃公共藝術「光之穹頂」,斐聲國際,名列第六。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為何修了20年?
    從臺北到桃園的機場捷運,經過20年的延宕後終於通車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媒體的攝影機前,豎起大拇指比了個「贊」。她說: 「20年實在等得太久,一定要讓這個等待更值得。」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是說只要機場捷運通了車,過去的爛帳都可以一筆勾銷了嗎?臺灣人多患有健忘症。有評論者說,機場捷運工程,犯了公共工程所能犯的所有錯誤,純粹是人禍造成的。
  • 梨園主題公園:「美」字型藝術館和健康布道 藝術與健康兼得
    住在通州臨河裡、梨園一帶的居民都對梨園主題公園再熟悉不過,這個家門口的小公園給周邊居民帶去了不少歡樂--可以去裡面健步走、可以去跑步、可以去觀賞各種綠植,更讓人欣喜的是,韓美林藝術館就坐落其中。資料圖:於建攝出了臨河裡地鐵站,往南抬頭一看就是梨園主題公園。一兩分鐘來到門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韓美林藝術館。藝術館的主體建築為灰白色基調的現代風格,內部裝修簡約,空間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