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消費升級推動著整個食品行業在戰略布局上的轉變,咖啡領域尤為明顯。過去以犧牲咖啡風味為代價的速溶咖啡逐漸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結合新興凍幹技術加工而成的凍幹咖啡,技術賦能咖啡產業,產品向著便捷化、多元化邁進。
今年年初,瑞幸咖啡爆雷讓業界震驚,更讓無數消費者擔憂,味美價廉的「小藍杯」還能繼續走下去嗎?進入年底,隨著瑞幸咖啡推出的兩款精品冷萃即溶產品面世,隨後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銷售一空。不難看出,咖啡熱度仍舊在持續。
實際上,我國咖啡市場確實存在著較大發展前景。有報告顯示,未來五年內我國咖啡市場規模或將實現從千億到萬億級別的跨越。
而隨著當前消費者需求轉向高端化、便捷化、日常化,不出門就能喝到經典咖啡成為需求偏好點。高溫萃取工藝製作的速溶咖啡作為咖啡界的「拼多多」,低價是其賣點,也是用來提神醒腦的廉價神器。但作為咖啡本身而言,高溫萃取過程中,咖啡原始香味被破壞,喪失了可享受的風味。
為了更好的提升速食性咖啡風味,滿足消費者需求,近年來冷凍乾燥技術被引入咖啡加工領域。運用冷凍乾燥技術進行加工的咖啡主要有烘焙、研磨、萃取、濃縮、凍乾等步驟。與速溶咖啡的高溫萃取不同,凍幹咖啡採用冷凍乾燥設備進行低溫萃取與凍幹,能夠更好地保留咖啡豆中的原始香味,咖啡口感層次更加豐富、地道。
據了解,凍幹咖啡與速溶咖啡在產品形態上也略有差別。凍幹後的咖啡為半溼潤狀態,大多彼此粘黏,而速凍咖啡則是完全乾燥的粉末。因此,如何讓凍幹咖啡在衝泡後快速溶化是產品加工中的關鍵。
據悉,國內有企業通過近兩年的技術研發,使凍幹咖啡達到了在幾秒鐘內就能全部溶於水的高水準。但目前市面上的凍幹咖啡大多還不能達到此水準,凍幹技術的進一步升級仍是相關企業急需探索解決的環節。
凍幹技術在咖啡領域的成功應用,使廉價的速溶咖啡突破了傳統加工工藝屏障,也避開了現磨咖啡所需的繁瑣過程。同時,其低價、便攜的屬性也使其深受當下年輕群體的青睞,更好地滿足了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但目前加工工藝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樣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