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活、工作防護需要護目鏡或手套嗎?

2020-12-11 新疆女聲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面對這場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做好防護措施,勤洗手、戴口罩。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護產品微指南》前面分別介紹了口罩和消毒液的選擇和使用注意事項:

《疫情防護產品知識微指南》:口罩是疫情期間工作生活的「第一保鏢」

【同心協力生活防疫提示】為裁員率不高於5.5%的中小微企業發放穩崗補貼;選擇家庭防疫用消毒液要注意的細節

而對於「專業形象」大有提升的護目鏡和醫療手套,家庭個人防護需要配備嗎?病毒是否會通過眼結膜渠道傳播?普通老百姓有必要佩戴護目鏡嗎?

解讀:個人生活工作有必要佩戴防護鏡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醫護人員由於直接接觸發熱病人,需要佩戴護目鏡進行防護;普通民眾如若不住院、不接觸發熱病人,暫不需要護目鏡,用口罩可以防護。

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普通老百姓沒必要購買佩戴護目鏡,因為不接觸到病人,眼結膜傳播要比較近距離接觸才會發生。」

專家解讀:日常需要佩戴手套嗎?

戴手套可減少手部汙染,手套也成了熱銷商品之一,但個人居家生活和辦公真的有必要購買嗎?

這是要看個人所處的環境和感受,李蘭娟院士表示,不在醫院,只是日常外出,不用專門戴手套,關鍵是要勤洗手,養成洗手、在外面不用手摳鼻子、揉眼睛的好習慣。

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肥皂+活水洗手,是非常有效的常規防護手段。

在外記得不要揉眼睛,不要挖鼻子,以防病毒通過黏膜傳染。到家第一步先洗手,肥皂+活水就能很好的對於手部進行消毒清潔。

如果用不慣肥皂洗手,也可以用洗手液,泡沫洗手液使用感舒適用起來也方便,泡沫狀也更容易接觸到每一寸手部皮膚;

無論使用肥皂還是洗手液,洗完之後都需要搭配流動的清水洗淨,才能達到清潔的效果,這點需要切記。

如果有便攜小瓶的洗手液,建議帶一瓶在身邊,有些公共場合的洗手液都是自己罐裝的,產地功能未知,可能壓根就沒有殺菌抑菌效果,所以用自己帶的洗手液更安心些。

免洗洗手液:

有些時候沒有用活水洗手的條件,那免洗洗手液就會是有效的替代品。

一般市面上的免洗洗手液分為含酒精和不含酒精兩個類,建議大家選擇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一般是凝膠質地的,不容易滴落,揉搓的過程中就會快速揮發;

因為含有比較高濃度的乙醇,所以用完手可能會比較幹,建議搭配護手霜使用。

另外,孩子的手部皮膚比較敏感,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用量和頻次,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還是水洗為優先,或者可以用完免洗洗手液之後,用少量的飲用水再衝一下,就能緩和一些乙醇的刺激。

最後,願這場無聲的「戰疫」早日結束。

來源/新疆315

編輯/周婉瑩

相關焦點

  • 防疫物資出口解析之【防護手套、護目鏡】
    2020-03-25 10:11 很多外貿企業諮詢防護手套、護目鏡出口通關要求,在此為各位分享防護手套、護目鏡出口熱點內容:出口通關要求、防護手套分類、各國防護手套和護目鏡準入條件、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國內外標準及指標比對及護目鏡國內外標準及指標比對。
  • 瑞安老鄉張爸說抗疫|口罩手套護目鏡,個人防護三件套可別用錯了!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什麼時候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 疫情期間,與人碰面、到公共場所、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等時,均建議戴口罩。  不戴口罩 獨處或在空曠場所,可以不戴口罩。  應該戴哪種口罩?
  • 促外貿穩增長-海關技術性貿易措施指南 (防護手套、護目鏡出口篇)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海關總署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促外貿穩增長10項措施,結合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國內防護物資產能過剩、外貿企業頻繁諮詢防護物資出口政策等因素,為促進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有效消化國內富餘產能和富餘物資,促外貿穩增長,現就物資出口通關要求及收集整理的防護手套、護目鏡等防控物資國外主要技術性貿易措施提示如下
  • 戴手套、護目鏡有用嗎?口罩戴錯都沒用?聽聽專家怎麼說
    但是從以往的醫學經驗來看,孕婦確實是感染的高危人群,所以特殊人群更需要做好防護。2.戴手套有用嗎?什麼情況下需要戴手套?蔣榮猛: 對過去病毒的研究經驗顯示,病毒在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下,有可能會在物體表面保持活力1~2天,時間是比較長的,所以我不建議戴手套。
  • CE認證 | PPE個人防護指令
    PPE是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的簡寫,所稱PPE係指任何供個人為防備一種或多種損害健康和安全的危險而穿著或持用的裝 置或器具。 主要用於保護僱員免受由於接觸化學輻射、電動設備、人力設備、機械設備或在一些危險工作場所而引起的嚴重的工傷或疾病。
  • 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工作中這樣做好防護 生活中注意這些事項
    張文魁攝  對於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工作中應該如何做好防護、生活中應注意哪些事項?12月22日,瀋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稱,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要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遵守企業、市場及行業等相關防護制度,增強個人防護意識,主動學習新冠肺炎防護知識,掌握相關防護技能,有效提高防護能力。
  • 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工作與居家個人防護指引
    一、增強防護意識,提高防護能力相關從業人員要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遵守企業、市場及行業等相關防護制度,增強個人防護意識,主動學習新冠肺炎防護知識,掌握相關防護技能,有效提高防護能力。
  • 北京:冷鏈食品從業人員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工作期間做好個人防護
    為科學指導本市冷鏈食品生產、裝卸、運輸、儲存和經營等環節相關從業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最大限度防範新冠病毒感染,市疾控中心制定了相關防護指引,提醒相關從業人員做好防護。一是自覺增強防護意識。要自覺遵守行業、市場和企業等相關防護要求,增強個人防護意識,掌握相關防護技能,做好自我健康監測,並隨時關注共同工作、居住人員健康狀況,堅持每日檢測體溫,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時要及時報告,並立即就近到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前往。二是做好工作期間個人防護。
  • 北京疾控發布《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工作與居家個人防護指引》
    13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了《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工作與居家個人防護指引》,科學指導冷鏈食品生產、裝卸、運輸、儲存和經營等環節相關從業人員做好個人防護,防範新冠病毒感染。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這些要明白!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這些問題要明白!  閱讀提示  連日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斷有大量信息發布。在此形勢下,我們每個人如何做好防控?日常防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般來說,84消毒劑(或其他含有5%次氯酸鈉的家用漂白劑)和水的稀釋比例為1∶100,配置時記得戴上橡膠手套(廚房手套或醫用手套)和口罩,按照產品包裝上的說明操作。最好也能戴上護目鏡,穿上防水圍裙。  燻白酒不能消毒,再高度的酒精經過揮發,在空氣中的濃度也遠遠達不到能消毒的效果。
  • 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C1
    定義3.1個人防護用品(PPE):用於保護醫務人員避免接觸感染性因子的各種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面罩、防水圍裙、隔離衣、防護服等。3.2隔離衣:用於保護醫務人員避免受到血液、體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質汙染,或用於保護患者避免感染的防護用品。
  • 個人防護用品PPE指令的CE認證如何辦理
    個人防護CE認證(PPE指令)概述:個人防護指令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89/686/EEC,PPE是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的簡寫,指任何供個人為防備一種或多種損害健康和安全的危險而穿著或持用的裝置或器具
  • 乾貨,這份個人防護用品一手資料,值得一線作業防護人員收藏
    前面小泰和大家說了不少安全防護的技巧,可是僅靠我們自身的能力去防護,其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當然,這裡所指的是正面防護,而不是如何規避危險源。比如在工作中,我們就需要藉助很多物品進行自我防護,再結合我們本身的防護安全意識,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那麼,什麼是個人防護用品呢?
  • 冷鏈食品從業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健康檢測、衛生習慣三方面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高雅潔 李自強12月2日,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姜法春在疫情發布會表示,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要從個人防護、常規健康檢測和個人常態化衛生習慣三個層面做好防護,避免病毒汙染帶來的健康損害。
  • 日常防護要戴手套嗎?在公共場所需要保持多遠距離?專家回應來了!
    日常防護要戴手套嗎?在公共場所需要保持多遠距離?專家回應來了!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要戴手套嗎?在公共場所需要保持多遠的距離?危重病人分布在哪個年齡段?
  • 乾貨:每個醫務人員必須掌握的分級防護標準
    醫務人員在醫療執業過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傳播方式,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需要保證患者的安全避免發生雙向傳播,因此,需要醫務工作者做好相應的防護,阻斷疾病發生和發展。做到關口前移,實行標準預防分級防護標準。
  • 醫護人員穿戴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服等所致皮膚病咋辦?
    近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部分醫務工作者長時間穿戴醫用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服等隔離保護裝置,出現了一些皮膚症狀。前幾天值班時就遇到一位在隔離病房工作的護士,出現皮膚發紅、風團及瘙癢等來皮膚科尋求幫助。
  • 美媒:新冠疫情期間美國人坐飛機防護措施嚴密 雨衣口罩護目鏡洗手...
    但也有些人除了飛機別無選擇,無論是長途旅行歸來,還是籤證到期後需要匆匆離開一個國家。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的一名乘客紐約時報報導,在冠狀病毒肆虐的日子裡,旅行者往往採取極端的預防措施來保護自己。他們穿戴各式各樣的裝備,從塑料鬥篷到實驗室護目鏡,乃至生化防護服。他們用消毒劑擦拭託盤桌和扶手。
  • 新冠病毒輕症居家隔離及消毒用品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指南(中英對照版)
    (PP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為個人防護裝備,醫療環境中在清潔房間和汙染房間中會設置一個隔離區域,用作穿脫防護裝備,脫下的防護裝備直接丟入垃圾桶,以防進入乾淨區域二次感染。
  • 預防感染,除了口罩還需要戴護目鏡嗎?
    (健康時報記者 黃蘭君)22日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在其個人認證的微博上披露,懷疑自己未戴護目鏡導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他分析,自己的防護盲點是在武漢的發熱門診時,未戴防護鏡,病毒可能是從結膜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