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市平江縣南江學區黃裴小學教師 李勤海
南江鎮黃裴小學,坐落在平江縣一個幽靜的小山坳上,四周蒼松翠竹環抱,身後就是「我疑山頂即天上」的天嶽幕阜山,校園面積不足3000平米。沒人引路,你還不一定能找到,聽說,鄭老師第一次來就走了很多冤枉路。
鄭老師是今年下學期到的黃裴小學,看上去三四十歲的樣子,一頭齊肩短髮,著裝得體大方,顯得幹練、職業味十足。
鄭老師擔任學校三到六年級的英語,兼四年級班主任。到校沒幾天,她就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下課時,她的周圍總圍著一群亦步亦趨的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的,「老師,您是哪裡人呀?」「老師,您好漂亮!」「老師,這個單詞怎麼讀?」……鄭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充滿欣喜地回答這些可愛的問題。
上課了,孩子們知道是鄭老師的課,講臺上準會擺滿了各種零食:幾個獼猴桃,一些板慄,些許生花生,仿佛要開「農產品展銷會」,孩子們用這種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鄭老師的喜歡,這真有點為難鄭老師啦!
課堂上,鄭老師循循善誘,想方設法鼓勵孩子們開動腦筋,課堂成了孩子們自我展示的舞臺,爭先恐後地搶答成了班級一道風景線,一些沉默膽小的孩子也很快融入到這種氛圍,一堂課在激情滿懷中度過,可孩子們還意猶未盡。有幸聆聽了鄭老師的一堂英語示範課,她的課堂設計、板書、語言神態、多媒體的運用,無不彰顯了她紮實的功底和課堂駕馭能力。孩子們在她的引導下,像變了一個人,沒有羞澀、膽怯,整個課堂熱情洋溢,小手總是舉得高高的。聽鄭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
鄭老師沒有隻停留在課堂上,她還一心想著怎樣幫助學校解決困境。農村小學面臨很多現實問題:教學質量差,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留守兒童多,學校硬體跟不上。鄭老師花了兩個星期走訪了大部分孩子家庭。在她的建議下,學校召開了少有的家長會。從通知發放,會場布置,議程安排,她都親力親為,全程參與。
會上,鄭老師重點給家長們分析了農村小學的現狀與困惑:孩子們存在的問題,家校合作的意義所在,現時代的家長應該怎麼做……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只有和風細雨般的分享。將近兩個小時的講話,沒有一個家長走動或離開。家長會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家長們紛紛說這是一場及時雨,他們討論,交流,反思,激起了一池春水。
今年久旱無雨,學校用水困難。鄭老師還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影響,爭取幫扶資金為學校打了一口近90米深的機井,很好地解決了困擾學校的飲用水問題,老師們再也不需要從校外去提水了。
鄭老師喜歡用手機記錄,一張孩子的笑臉,一個專注的神情都會成為她的聚焦點;學校操場,不遠處的幕阜山,幾隻鳥雀也會觸發她的感動。在她的朋友圈裡經常可以看到這些美麗圖畫,她曬出的照片,除了孩子們的精彩瞬間,分享得最多的便是這裡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鄭老師本來可以到規模更大、條件更好、交通更方便的學校,但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旮旯學校」黃裴小學。她說她覺得可以在這裡起點「作用」。她還有一個願望,就是等她離開這裡時,一定要讓這裡的每個教室都裝上白板,讓孩子們享受城裡孩子一樣的課堂。
不足兩個月,一個充滿激情、充滿情懷、充滿才氣的鄭老師,把該校師生折服了。她就是從嶽陽市白楊坡小學來的援教老師,她叫鄭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