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從臺灣招聘社區主任助理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本報廈門6月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強)今天上午,35名來自海峽彼岸的臺灣青年從廈門市海滄區領導手中接過了社區主任助理的證書,正式開始在海滄各社區走馬上任。

廈門海滄是大陸成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也是全國臺聯設立的兩岸社區交流基地。海滄探索聘用臺胞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始於2014年8月,當時海滄區民政局和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發展研究基金會合作開展社區營造試點。項目基本完成後,臺灣社區規劃師李佩珍主動提出留下,出任社區主任助理。在李佩珍的努力下,她駐點的青礁村在鄉村治理、文化傳承和產業再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借鑑李佩珍的成功經驗,2017年9月海滄公開選聘了7名臺灣青年擔任社區主任助理。據當地官員介紹,他們上任後很快融入社區,經常入戶走訪了解社情民意、社情社史、建言獻策,推進海滄鄉村振興、社區治理、文化保護及文化傳承,有效促進了兩岸宗親的互動交流。此舉獲得了國臺辦、全國臺聯等有關部門的好評,認為這是新形勢下深化兩岸交流的創新舉措、務實舉措。

為進一步推動臺胞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今年上半年海滄面向臺灣地區招聘臺胞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吸引了278名臺灣青年踴躍報名。有關部門通過資格審查、訪談考察、實地考察、演講和書寫能力測試等相關程序,經綜合評審,從中遴選出了35名優秀臺灣青年。

「聘用臺灣青年擔任社區主任助理,是海滄首創,對此我們充滿信心,鼓勵探索,寬容失誤。只要我們務實踏實、久久為功,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就可以為兩岸交流探索可供借鑑的經驗。」在中共廈門市委常委、海滄區委書記林文生看來,海滄是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對臺先行先試、示範引領是海滄的使命。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促進兩岸心靈契合,海滄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據悉,隨著此次新聘任的35名臺胞社區主任助理到崗,共43名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將全職在海滄各街道村(居)駐點,參與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工作,為海滄的村(居)規劃、環境改造、社區書院建設、挖掘村情村史、弘揚耕讀文化及促進兩岸宗親交流互動等獻計出力。

相關焦點

  • 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讓林士偉、蒼沛夫婦更為開心的是,去年10月15日,國臺辦張志軍主任親臨他們的工作室,和他們親切交談,還熱情地鼓勵他們:「希望你們加油,在設計中把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起來,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如同林士偉、蒼沛夫婦一樣,許多入駐兩岸青創基地的臺灣青年都有這樣的體會,他們也都把海滄當成了自己的 「第二故鄉」。
  • 27名臺胞任大陸社區主任助理挨罰10萬新臺幣,臺法院認定侵權撤罰
    2019年,臺灣內政部門認定27名擔任中國大陸社區主任助理的臺灣人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開罰每人新臺幣10萬元,這些助理不服裁罰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於當地時間8月6日表示,全面禁止臺灣人民從事該職務,不符比例原則,且侵害「憲法」保障人民的思想自由,故判決撤罰,全案仍可上訴
  • 2019「文明小袋鼠」親子文創市集暨迎新年音樂會在海滄舉辦
    1月26日下午,由廈門海滄區委文明辦、海峽導報主辦的「『袋』你做環保,綠色新樂集」2019「文明小袋鼠」親子文創市集暨迎新年音樂會在海滄天虹商場外舉行。海滄區臺胞社區助理、社區居民們與路人們通過文藝演出、有獎問答、跳蚤市場等形式,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小手拉大手」實現了文明「傳幫帶」。臺青莊莉去年受聘為廈門海滄區鼎美村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在她看來,「文明小袋鼠」是很有意義的活動。「環保應要從家庭開始,從每個人身邊做起。」莊莉在受訪時表示,在臺灣,像垃圾分類這樣的理念,是她從小就已經養成。
  • 海峽兩岸(海滄)百名書法家喜送春聯到萬家活動啟動 將亮相央視網絡...
    ▲臺胞社區主任助理收穫新春福袋。  而早已精心裝裱好的100張「福」字,送到了文明市民、勞模、海滄工匠、兩岸義工、環衛工人、公交司機、基層黨員、教師、道德模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等100名代表手中。不同的字體,傳遞的卻是同樣的祝福。  在現場,兩岸書法名家作品以大型戶外噴繪的形式聯製成氣勢宏大的展板,400多副對聯,有130餘副出自臺灣書法家之手,其餘作者來自廈門。
  • 擔任廈門社區助理,臺灣年輕人積極「統戰」大陸,蔡英文也害怕?
    曾雅琦等27名臺灣民眾,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擔任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社區主任助理」,專職參與小區治理工作,領取人民幣1萬至2.3萬餘元不等月薪。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對廈門臺籍社助判決,在臺灣一片「反中」主流氛圍下,為社助們說了句公道話。一位資深社助表示,很開心、很感動,在臺灣累積十多年小區營造經驗,帶到大陸落地發芽,自己的信念始終純粹。過程中遇到各種善與惡,如今看來都是養分,也感謝自己撐過來,堅持住,腳步未曾停歇。
  • 臺灣蝨目魚首次「登陸」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
    東南網12月16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昨日,記者從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來自臺灣嘉義縣的蝨目魚肚已順利運抵海滄。這也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及其產品首次「登陸」海滄口岸。俗稱「臺灣第一魚」的蝨目魚,魚鮮肉細,營養價值高,富含EPA和DHA,有益於人體增強抵抗力、降低膽固醇、預防血酸等功效,屬海產品中高端魚類,在臺灣養殖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便宜。蝨目魚肚、蝨目魚丸、蝨目魚罐頭、料理蝨目魚頭湯等產品,在北京、福州、廈門、廣州等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
  • 廈門海滄口岸首次向臺灣地區輸出牙膏
    3月20日,據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消息,近日一批重22.4噸,貨值近10萬美元的牙膏從海滄口岸輸往臺灣地區。此次為海滄口岸首次向臺灣地區輸出牙膏。據悉,為助力口岸首次順利出口牙膏至臺灣地區,海滄檢驗檢疫機構採取了重點幫扶措施,為企業提供「一廠一策」定製式服務,派專人實地監管並現場幫扶指導每一個關鍵環節,為企業快速通關打下堅實基礎。
  • 科研助理,廈門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回復【人工】獲取專業老師在線答疑💡回復【招聘】查看福建近期招聘匯總
  • 廈門海滄今秋全區開設閩南語課 被贊「有擔當」
    首期培訓中,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陳耕為大家做了深入淺出的開場講座,臺灣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金安帶來《將進酒》、《木蘭辭》等古詩詞的閩南話誦讀吟唱,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音代表性傳承人謝國義、王小珠現場講解南音知識並演唱經典曲目《陳三五娘》,廈門歌舞劇院合唱團團長、指揮周菲娜講授了閩南歌仔戲知識,讓老師們連呼「太過癮」!
  • 廈門華師海滄附小、華師海滄附中實現華麗蛻變
    原標題:海滄:這處外來子女佔80%以上的教育窪地,是這樣華麗蛻變的  (文/彭建文)相信大家還記得今年春節後,海滄那場火爆全國的招聘所引起的社會反響超級激烈,3082人角逐50個骨幹教師崗位。這說明啥?說明了咱海滄是一塊教育事業的沃土。
  • 來廈交流,臺灣老師很吃驚:想不到廈門農村竟如此現代化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共享閱讀活動於7月15日—21日在廈門、漳州、泉州等地舉辦,雖然閱讀經典是活動主體,但閩南文化體驗也是其中重要環節,在行程中同樣有去老院子欣賞《閩南傳奇》秀。❖ 兩岸青少年學生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 由海滄東孚街道主辦的兩岸青少年學生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於本月上旬開營。
  • 臺灣當局開罰小區主任助理的反制思維與寒蟬效應
    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近日臺「內政部」針對赴大陸任小區主任助理員的民眾,進行第三波開罰計23人,每人皆處新臺幣10萬元(新臺幣,下同)罰鍰。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指出,福建省廈門市共招聘66名臺灣民眾擔任小區主任助理員。臺灣當局裁處開罰30人,已將近受聘人員一半;部分民眾因自動請辭該職務而未被開罰。此種反製做法意在製造「寒蟬效應」,令民眾心生畏懼,此實跳脫以「社會本位」為立基的兩岸政策思維,不利於兩岸基層社會與小區治理經驗交流。
  • 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招聘11名教師,年薪15萬~20萬元
    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位於美麗的大屏山下,是廈門市新興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以「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對民族的未來負責」為辦學理念,確立把學校辦成合作辦學的典範和九年一貫製品牌學校的辦學目標,以幸福生活教育為載體,用「運動、閱讀、藝術、勞動、創新」等核心習慣引領幸福校園生活。學校根據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外教師。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對在大陸工作的臺灣青年處處設卡,砸他們飯碗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11月27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據報導,30名臺胞因擔任大陸社區主任助理遭到臺灣當局處罰之後提起行政訴訟,日前被臺灣內政部門全數駁回。民進黨當局還聲稱,將持續調查所謂臺灣民眾違法赴大陸擔任相關職務的情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兩岸媒體代表參觀廈門海滄慈濟宮
    大陸記者在油畫村採訪臺灣嘉賓(你好臺灣網 何姝寰 攝)兩岸媒體代表認真聆聽工作人員介紹慈濟宮(你好臺灣網 何姝寰 攝)  你好臺灣網12月20日廈門消息(記者 何姝寰)參加「臺灣電臺加盟閩南話廣播協作網」活動的兩岸媒體一行,在19日上午來到了廈門海滄慈濟宮進行參訪。
  • 臺灣醫藥巨頭搶灘海滄
    前不久,臺灣基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毓仁來到廈門生物醫藥港考察時,得知「新鮮出爐」的《省藥監局關於支持廈門市深化食品藥品監管領域對臺交流合作的若干意見》,難掩欣喜之情。  今後,廈門將要建設「輸臺藥材質量檢測和認證中心」,在廈門設立專門的「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臺商工作受理窗口」,在臺灣已批准上市的二類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許可證驗收等權限下放到廈門市食藥監局,儘量縮短進口臺灣已上市藥品、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產品的審批時限……  這是日前福建省食藥監局出臺的《關於支持廈門市深化食品藥品監管領域對臺交流合作的若干意見》傳遞出的信息。
  • 臺灣長庚醫院登陸廈門 預定明年十二月開業
    臺灣長庚醫院登陸廈門 預定明年十二月開業 2005年12月19日 10: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聘臺灣裡長任村委主任 臺當局揚言要「開罰」
    據臺媒3月10日報導,民進黨當局又炒作起臺胞在大陸社區或村委擔任主任或助理的事情,「內政部」、陸委會等先後表態稱,這些參與者基本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若經陸委會認定違法,就會直接開罰。 據悉,已有8名臺灣地區的村裡長在福建平潭9個村委會、小區居委會擔任執行主任,其中來自臺北市文山區忠順裡的裡長曾寧旖曾被福建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 「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走進廈門海滄村居巡演
    「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28日晚在廈門海滄舉辦。 鄭偉明 攝中新網廈門9月29日電 (楊伏山 熊東帆)28日晚,廈門海滄東孚街道鳳山書院前人頭攢動。「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正在這裡歡樂進行,包括居住生活在海滄的臺胞在內,兩岸民眾逾千人一同陶醉在歌仔戲、答嘴鼓、歌舞、陣頭等充滿濃鬱鄉土氣息的閩南藝術氛圍裡,其樂融融。
  • 廈門海滄「蘆塘媽媽」:鄉村振興中的溫柔力量
    蘆塘小芳公社供圖9月26日,廈門海滄區蘆塘小芳公社正式成立,這意味著海滄鄉村振興升級為3.0版本。海滄蘆塘位於廈門與漳州交界處的小村落,自北宋建村至今已近千年,背山臨海、物產豐饒。這裡是閩臺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青礁慈濟東宮、院前閩臺生態文化村、開臺文化公園比鄰而居,文化底蘊厚重,崇文重教的耕讀文化世代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