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聾啞孕婦剖腹產 麻醉師畫漫畫與她溝通

2020-12-23 搜狐網

  「這是1月5日白天的事情,當時孕婦是聾啞人,不太好溝通,不能說話。」婦產科護士廖東芳說,她將孕婦情況和姚翔說了一下,他便將手術流程畫在紙上告知孕婦。「孕婦今年27歲,下午2時25分進了手術室,下午4時15分出了手術室,剖腹產出一個7斤的小男孩,現在母子都很平安。」醫院婦產科黃主任說。「這個孕婦這次是生第二胎,之前第一個小孩也是在我們醫院生的,這一次,她住了一天院,然後就開始剖腹產。」

  昨日,華商報記者專訪姚翔,他講述了用漫畫與聾啞孕婦溝通交流的過程,並講述了為什麼不便用文字表述的原因。

  對話人物:姚翔,25歲,湖南省榮軍醫院麻醉師

  對話背景:遇上聾啞孕婦生小孩,不會手語不好溝通怎麼辦?姚翔選擇用漫畫的形式和她進行溝通,手術成功了。

  1 利用午休時間畫6幅圖

  華商報:1月6日晚上,網友Sun-shine在朋友圈曬出了一組漫畫「聾啞人剖腹產術,麻醉醫生交流圖」,並附文「我知道我的字醜」。這組漫畫是你發的嗎?

  姚翔:對,那是我的微信。那是1月5日白天發生的事,我當天晚上發了一組圖,那是原版的,用水性筆畫的,比較小。1月6日,我又發了一次,內容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加上了顏色。我也沒想到會因為這個受到關注。

  華商報:你知道這組圖是怎麼傳播出去的嗎?

  姚翔:我以前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實習,那裡有一個院辦的老師,好像是認識一些媒體的記者。省人民醫院好多老師都轉了,具體怎麼傳播的,我也不知道。

  華商報:1月5日那天,怎麼會想到用漫畫和孕婦溝通?孕婦認識字嗎?

  姚翔:那天中午12點多吧,婦產科一個護士跟我說,下午2點半有一臺手術,孕婦是個聾啞人,我們要溝通只能寫字了。因為家屬不能進手術室,我們又不會手語,孕婦認識字,但打麻藥時需要病人配合擺一些身體體位,用文字不好表達,怕孕婦不好理解。比如我要說,把雙手雙腳彎到肚子上來,雙手抱著膝蓋,頭往下彎。寫成這樣很長,而畫出來就比較形象。

  我想著中午反正休息,手術是下午才做,因為平時喜歡畫畫,所以就那麼隨意地畫了幾幅圖。

  華商報:你一共畫了幾幅?花了多少時間?

  姚翔:一共畫了6幅,花了半個小時左右。內容是換手術床、擺打麻藥的體位、平躺之後該注意什麼、取寶寶時會有一些不舒服,以及一些注意事項等等。

  2 漫畫加文字 孕婦看得非常明白

  華商報:麻醉師必須要跟患者溝通嗎?都談了哪些內容?

  姚翔:是的,麻醉師有一個工作叫術前訪視。你要問患者有沒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要把可能出現的風險都說清楚,讓患者知情籤字。

  華商報:你畫的那幾幅畫包括術前訪視的內容嗎?

  姚翔:不是,術前訪視因為有家屬在,他們懂手語,溝通還比較順利。而進手術室之後,就沒人會手語了,因為我沒法和孕婦交流,為了安全地做手術,我畫的主要是進手術室之後的幾個步驟圖。比如說換到那邊床上,擺出這個體位,不舒服就提示我。我畫了幾個噁心、嘔吐、心慌的圖,指給孕婦看,我說有這個情況就點頭,沒有這個情況就搖頭。只有時刻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感覺,我們才能安全順利地動手術。

  華商報:那幾幅圖,那個孕婦看明白了嗎?

  姚翔:很明白,那個孕婦很配合。開始她還挺緊張的,後來她看到我的畫,還笑了一下。我們很順利地就做完了麻醉手術。

  華商報:從專業角度來說,你自己覺得那些畫畫得怎樣?

  姚翔:其實我覺得交代得還算清楚吧,至少病人能看得懂,旁邊還配了字。

  3 堅持十幾年 畫了幾大本

  華商報:你小時候學了多長時間漫畫?平時也畫畫嗎?

  姚翔: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在興趣班學習,學了六七年,一直到初中。我到現在還在畫,一直沒丟,畫了十幾年了,有好幾大本了。

  華商報:你喜歡畫畫,為什麼不考美院,而學了醫呢?

  姚翔:因為我家裡醫生比較多,我的姐姐、姐夫、表姐、表哥都是醫生。學醫是我媽媽的建議。

  華商報:你是什麼時候畢業的?喜歡這個工作嗎?

  姚翔:我是2014年從長沙醫學院畢業的,到這個醫院有半年多了,一直都做麻醉師,我蠻喜歡這個工作的。

  華商報:你們的工作時間長嗎?能正常上下班嗎?

  姚翔:上班時間一般是早上8點到下午5點半,但有時候也不能正常下班,晚上下班太晚就直接在醫院睡覺了。

  華商報:以前有遇到患者不理解的時候嗎?

  姚翔:以前我是實習生的時候有過。因為家屬看到我的胸牌是實習生,就會說,叫你們老師來。

  4 自己也動過手術 了解病人痛苦

  華商報:你以前用過這種方式跟患者或者其他人溝通嗎?

  姚翔:沒有,以前都是畫在小本上,自己看。這次是第一次。

  華商報:你給患者畫畫的事被報導了,家人知道嗎?

  姚翔:我家人都知道了。我爸爸媽媽都說,現在還是要踏踏實實上班。

  華商報:有網友說你「很有愛」,你怎麼看?

  姚翔:我自己也動過手術,那個時候是闌尾炎。我非常了解生病了很痛苦,非常能體會病人的感覺,作為醫生,應該耐心一點。如果你都煩躁了,病人就更加痛苦。

  華商報:大家都說你很帥,你有女朋友了嗎?有人向你示愛嗎?

  姚翔:沒有(笑)。女朋友,應該沒有,我不知道(笑)。(華商報:連有沒有女朋友都不知道嗎?)應該說關係比較好吧。

  華商報:除了畫漫畫,你還有什麼愛好?

  姚翔:我還喜歡健身,我每天晚上都會去健身房。我喜歡騎動感單車,但是我沒有肌肉,比較瘦(笑)。

  華商報記者 王黎莉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ehsb.hsw.cn/shtml/hsb/20150108/212443.shtml report 2785 「這是1月5日白天的事情,當時孕婦是聾啞人,不太好溝通,不能說話。」婦產科護士廖東芳說,她將孕婦情況和姚翔說了一下,他便將手術流程畫在紙上告知孕婦。「孕婦今年2

相關焦點

  • 剖腹產時,這類孕婦一出現,麻醉師的心跳指數就蹭蹭的往上漲
    曉曉平時就特別怕疼,所以她決定堅持剖腹產來減輕疼痛,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由於曉曉過於肥胖,身體脂肪太厚,麻醉師注射的部位出現了偏差,導致生產過程中,曉曉還是感覺到了劇烈的疼痛。其實,我們平時所說的無痛並不是真正的沒有疼痛感,只不過是減輕了疼痛而已。麻醉藥是怎麼打的?
  • 學手語繪漫畫印照片 醫生讓聾啞白血病患者展笑顏
    學手語繪漫畫印照片 醫生讓聾啞白血病患者展笑顏發布時間:2018年06月08日 11:46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8日電 (陳菁)「不要怕,好好吃飯,我們在!」7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科的一間病房裡,醫生們比劃著手語、指著漫畫和聾啞患者田菊花交流。
  • 90後助產士手繪暖心漫畫:準媽媽,即使你聽不見,也請別害怕!
    每間待產室門後,如今都有一本健康宣教手冊。一婦嬰90後助產士手繪漫畫版「產房攻略」為聾啞孕產婦提供幫助。一婦嬰西院產科護士長劉宏解釋,「此時,產婦配合麻醉師採取合適的體位,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麻醉師準確迅速實施麻醉。漫畫中,產婦雙手抱住兩大腿膝蓋,頭儘可能貼近胸口,像蝦一樣將背部弓起挺出,保持姿勢讓麻醉師實施麻醉操作。在麻醉後,背部有軟性連接管予以敷料黏貼,不要來回摩擦背部,防止導管脫出。」  據悉,雖然每個產婦入院時都會經歷宣教過程,但與聾啞孕產婦的溝通效果會大打折扣。
  • 剖腹產麻醉師最害怕聽到兩個問題,產婦可別當面問出口,答案在這
    為了打破心中疑團,臨近剖腹產時,孕媽忍不住會問麻醉師一堆問題,而有兩個是麻醉師的雷區,產婦可別當面問出口,答案在這——關於剖腹產麻醉分為全身麻醉和半身麻醉兩種。一、全身麻醉定義:簡稱「全麻」,是指麻醉藥通過吸入或靜脈進入體內,抑制中樞神經,使產婦神志消失。
  • 剖腹產時兩個問題別問麻醉師,讓其厭煩不討好,別不懂「規矩」
    剖腹產手術前,寶媽們要接觸到的第一個醫務人員就是麻醉師了,剖腹產手術是在半身麻醉狀態下完成。因為緊張,很多寶媽會抓住麻醉師詢問很多問題,一般來說麻醉師都會耐心進行解答,但有兩個問題視為麻醉師的「禁忌」,聰明的寶媽們最好別問。
  • 兩位助產士「產子」漫畫火了 網友:騙我去生孩子
    看完這兩組漫畫,不管碰上的是一般情況還是可能發生的特殊情況,準媽媽和家人基本都能hold住了!  「分娩攻略」  連續多年分娩量位列全中國首位的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上海一婦嬰」),時有接診「老外」孕產婦和聾啞孕產婦。「90後」的張鑫就在這裡任助產士。
  • 聾啞孕婦臨產不願進產房,醫生看到她肚子上的字,全場沉默
    寧寧是一位先天患有聾啞的準媽媽,她懷胎十個月,就要臨產的時候,醫生檢查出了她的情況不是很好,可能需要剖腹產才能使孩子順利的生出來。寧寧的丈夫去找醫生了解情況,寧寧看到丈夫的背影十分緊張,並且在檢查的過程中也是十分的不情願,害怕她的寶寶有任何的危險。
  • 麻醉師為聾啞患者手繪漫畫,助對方順利完成手術
    近日,薛城區人民醫院普外科收治了一名聾啞患者,為了使這位特殊的病人安心又平穩度過手術,麻醉科張裕超醫師特地為其繪製手術流程,讓其了解手術麻醉過程,並在術中及時溝通患者情況和感受。這不僅讓患者備感溫暖,也讓周圍的人紛紛伸出大拇指為其點讚。
  • 二胎剖腹產比一胎剖腹產疼嗎?過來人告訴你這些真相!
    二胎剖腹產未必比一胎剖腹產疼,這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麻醉師的水平以及給的麻醉藥的劑量,個人體質和對麻藥的敏感度等。剖腹產很疼和一胎二胎並沒有直接關係。我大寶是順產,當時就好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疼痛感記憶深刻。當時想,這一輩子只要一個孩就足夠了,太遭罪了。沒想到,二胎政策放開後,想著多生一個賺一個,就這樣懷了二寶。
  • 湖南聾啞孕婦滯留武漢產子,網格員兼職月嫂救回嗆奶寶寶
    社區網格員徐倩在本子上記下了他們的困難:聾啞夫妻,妻子下月分娩。為了保證孕婦的營養,徐倩開始定期上門為他家送去愛心菜、香菇、紅棗、麵條等生活物資。舉目無親之下,何凱漸漸把徐倩當作了親人。她連夜找遍了周邊的母嬰店,終於買到,由於她在社區還有工作,便請網約車司機送往漢陽醫院。可網約車司機一直電話聯繫不上徐凱。徐倩發出的微信,半小時也沒回音。徐倩便不停用微信視頻呼叫,為妻子忙前忙後的何凱終於感知到手機的震動。視頻接通後,不懂手語的徐倩用手比劃了半天,何凱沒明白。徐倩只好掛斷視頻,用微信發出文字信息,終於讓奶粉順利送達。
  • 17歲聾啞男孩猥褻少女 畫6幅畫交代過程(圖)
    5小女孩想逃走,李磊緊緊拉住她。6李磊用手掐住小女孩的脖子將她按倒在地,實施猥褻。這是大渡口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特殊的未成年人案件。對於辦理未成年人案件多年的「莎姐」檢察官鄧瓊來說,17歲的犯罪嫌疑人李磊是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孩子。李磊患有先天性聾啞症,因為從小缺少特殊教育,他既不識字也不會手語,根本無法與人溝通。
  • 紹興網丨準媽媽,即使你聽不見,也請別害怕——暖心漫畫助力聾啞孕婦順利分娩
    超超是一名特殊的產婦,自小學習舞蹈的她幼兒時因用藥不當,造成聽力障礙,不幸成了聾啞人。超超進入醫院待產後,醫生護士就用留言的方式和患者溝通,叮囑產婦注意事項。8月31日下午,超超出現臨產症狀,或許是宮縮的疼痛超出了預期,院方和產婦家屬商量後決定提前進行無痛分娩。
  • 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原標題: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回顧中國漫畫史,它不過百年。始於清末,盛於民國。而落點到民國漫畫之大家風採,莫過於敢站在時代大浪中的弄潮兒。
  • 剖腹產應如何配合醫生?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為了施行剖腹產時孕婦能很好地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母子平安,就應當讓產婦知道剖腹產的術式和手術的過程。剖腹產的術式一般有四種:子宮下段式,這種術式是子宮的切口在子宮下段,亦即在擴張了的子宮峽部。
  • 南京一孕婦突發宮縮胎兒遇險,醫生當機立斷7分鐘成功剖腹產
    南京一孕婦突發宮縮胎兒遇險,醫生當機立斷7分鐘成功剖腹產 於丹丹/揚子晚報 2017-12-29 10:20
  • 同樣是生孩子,為何剖腹產低人一等?過來人:幾張圖片請你閉嘴
    剖腹產=沒生孩子?婆媳為此吵翻天小文生孩子時選擇的剖腹產,但其實她的婆婆是執意讓其順產的,但是小文說什麼都不同意。生完第一天晚上,小文疼痛難忍,但怕婆婆說自己矯情一直都咬牙堅持,強忍疼痛。婆婆因為兒媳沒有順其心意,對其態度十分冷漠。
  • 剖腹產手術,40分鐘變成2個小時,面對250斤的產婦,醫生很無奈
    尤其是孕婦,作為特殊人群,一家人都希望孕媽可以生個白白胖胖的,所以在孕期會給孕婦大補,這其實很容易造成孕期肥胖以及胎兒過大難產。前些日子吉林一家婦產醫院的一臺剖腹產手術可把醫生給整無奈了。產婦身高1米55,體重125公斤,孕前體重109公斤。患有妊高症,而且還是疤痕子宮,所以無論如何必須要進行剖腹產手術。
  • 山區聾啞女孩 「畫」出人生新軌跡
    (本版圖片由記者鄭宇,通訊員周舸攝/視覺重慶)12月1日清晨,城口縣河魚鄉的一處民房升起了炊煙。屋內,聾啞女孩朱平正在往灶膛裡添柴火。從今年9月1日去萬州區特教中心上學之後,她就養成了早起的習慣。儘管這次請了病假回家,但她還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就像在學校一樣。
  • 孕婦大出血,前置胎盤,切除子宮才保住性命!你應知的剖腹產知識
    有不少媽媽在生產的時候都會選擇剖腹產。但是,你知道頭胎剖腹產對生二胎而言有多大影響嗎?專家介紹,剖腹產後100%是瘢痕性子宮(瘢痕子宮是指剖腹產手術或肌壁間肌瘤剝除術後的子宮),在這種情況下,子宮能夠承受的壓力以及其本身的伸縮性都相對較差,會導致生二孩時兇險型前置胎盤等以往罕見的併發症、合併症發病率上升,分娩風險也大大增加,其中又以前置胎盤為最。
  • 聾啞夫妻住院 手語導醫陪診當翻譯 管床護士手寫溝通本
    這時,祁先生通過手語告訴蔡娟,自己有位聽說都健康的女兒,請她給女兒打電話說明病情。經電話溝通,祁先生的女兒最終表明一個訴求:安排祁先生住院治療。去病房的路上,祁先生通過手語告訴蔡娟,他還有糖尿病要不要再找專家看看。蔡娟建議他,入院後可以請內分泌專家來會診,這樣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