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新生兒睡覺時,室內溫度要達到24-25度,溼度在50左右最合適。
現在育娃都比較隨意,不用再像過去一樣把孩子用布緊緊的捆住,現在孩子可以隨便睡。
於是很多新手寶媽就發現了孩子的各種奇葩睡姿。有舉著手投降的、有蜷著腿像小青蛙的、有抱成一團像個皮球的等等。
真的是有趣又可愛。其實新生兒的睡姿都是有說道的,不是「隨意發揮」的。
馨馨是一位新手寶媽,女兒剛剛出生20多天還沒有滿月。雖然馨馨是剖宮產但是身體恢復的比較好,20多天傷口已經基本不疼了,所以平時和媽媽一起照顧起寶寶來。
月子裡的寶寶除了吃就是睡,一天24小時有20個小時都在睡覺。馨馨發現女兒睡覺的姿勢大部分都是舉著手,好像「投降」一樣,無論是平躺還是側身睡都喜歡把手舉起來。
開始的時候馨馨還擔心這樣舉著手會累,經常幫女兒把手放到身體兩側。可是發現不一會女兒又會自己舉起來,而且手放在身體兩側的時候明顯睡的不實,而舉著手的時候卻睡的很好。
一天馨馨不小心把女兒睡覺的照片發到了寶媽群裡,這下群裡熱鬧了,寶媽們紛紛曬出自家寶寶睡覺的奇葩姿勢,原來舉手睡覺的寶寶不是馨馨家一個,很多寶寶都有這個習慣。
◆ 習慣姿勢
孕期做B超檢查的時候可以看到寶寶在媽媽肚子中是雙手抱在胸前,蜷縮在一起的。
研究表明:嬰兒離開媽媽的肚子,睡覺姿勢還是習慣性保持原來的的樣子。但是因為沒有了羊水在身邊,寶寶就把抱緊的雙手伸到了頭頂兩側。
◆ 自保的表現
當出現危險的時候,身體會自然的做出反應,這就是自保的能力。同樣剛出生的嬰兒也有這種功能,雖然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是當聽到突然的聲音還是會「條件反射」的把手舉起來。
當寶寶把手舉過頭頂的時候,這種睡姿也會讓身體保持一種平衡。剛出生的嬰兒還不能自己進行翻身等動作,這樣的姿勢不會出現側翻,避免堵住口鼻的情況發生。
◆ 神經反射
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嬰兒在睡熟後身體會無意識的出現神經反射,頭偏向一側,兩個手臂在身體兩側,一隻彎曲一隻伸直,就像是擊劍的樣子。在醫學上被稱為「擊劍反射」。
等到寶寶學會翻身之後,這個動作就不會再出現了。如果寶寶到了5個月還有這個動作,建議去醫院做檢查。
寶寶的舉手睡姿很多家長會擔心著涼或者不舒服,其實完全不必有這個擔心,這樣的姿勢也是寶寶最舒服的姿勢,所以家長不需要過多的幹預。
如果擔心寶寶睡覺手冷,可以保證室內溫度在24-25度,被子只需要蓋到腋下就可以,防止蓋得過高堵住口鼻發生窒息。
如果寶寶過了5個月還持續這個睡覺姿勢,並且寶寶出現了發育遲緩、反應遲鈍、對聲音不敏感,建議家長帶孩子進行檢查,防止出現神經系統問題。
★ 調節溫度
新生兒的體溫會比大人高0.5-1度,但是由於寶寶比較小,自身調節溫度的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當室溫比較高或者蓋被比較厚的時候,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
把手伸出來可以幫助身體散熱,讓溫度降下來,身體更舒適。
★ 身體放鬆
雙手舉起來,雙腿自然打開,就像是一個「大」字,這樣的姿勢是最放鬆最舒服的。
身體完全舒展開,有利於五臟六腑的活動運轉,對於寶寶的發育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個姿勢會讓寶寶的睡眠更踏實,即便聽到聲音也很少會被驚醒。
★ 激發父母愛意
寶寶的這個睡姿讓爸爸媽媽看到,真是覺得又可愛又有趣,無形中也激發了父母對寶寶的濃濃愛意。
如果是在冬天出生的南方寶寶,冬天室內溫度比較低,建議通過電暖器或者空調來調節溫度,避免睡覺給寶寶穿襪子、戴手套,不但寶寶會不舒服,對於身體發育也有影響。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的睡姿都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