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融媒體中心怎麼建? 來看看媒體大咖們怎麼說

2021-01-08 遂寧新聞網

——聚焦第十三屆中國傳媒年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分論壇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憂 吳浩)如果要在第十三屆中國傳媒年會上選一個熱詞,「縣級融媒體」一定是最大的熱門之一。

不久前,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作出了重大的部署,三天前,中央第五次深改小組會議又提出,要深化機構、人事、財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調整優化媒體布局,推進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縣級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11月17日,第十三屆中國傳媒年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分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大咖們圍繞這一熱點話題繼續各抒己見。

突出專業

提升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

縣級融媒體中心怎麼建,各人有個人的看法,但專業性,卻幾乎人人都會提到的。如何提高專業性?凡聞科技董事長王鳴總結了四個關鍵詞:模式、預算、技術和時間節點。「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因為需要進一步探索建設的思路,再來紮實推進落實。」王鳴說,第一步就是黨媒主導,因為黨媒是講政治、重安全的,任何一家技術公司主導都不合適。

「其次要注意以融促成,因為任何融合都是逐步的,沒有一刀切的辦法,也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模式,所以應該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小步快跑。」王鳴認為,在推進融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通過數據來驅動融合,而不是通過系統、大平臺。同時要開放合作,保持專業性、不排他、共享性,因為沒有一家公司是懂電視、懂網站、各種各樣的技術,所以需要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大家同心協力的去做。

「我歸納的目前縣級融媒體的現狀主要有四個方面:傳播能力弱、人員結構不太合理、缺乏創新機制和脫離受眾。」同樣是關注專業性,央廣網總裁李向榮的出發點是問題導向。怎麼解決問題?李向榮的「藥方」是「打通最後一公裡」。

「我覺得最後的一公裡就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要注意怎麼把黨的聲音傳達到群眾裡面。」李向榮說,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更多是讓群眾做群眾的工作,所以人們常說讓群眾做新時代的網紅。對於整個縣級融媒體的功能目標,政府職能部門首先要提供相關的權威信息發布的功能,其次是做好輿情信息的處理。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服務好老百姓,從專業的角度去做好服務,讓百姓聽到中央的聲音,辦理相關的生活、政務也更加方便。

武平縣是地處福建省的西部,總人口只有40萬,2017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僅有不到8億元,雖然資金薄弱,但武平縣根據自己的實際,在福建省龍巖市率先成立了武平縣媒體中心,探索了從相加到相融的路子,目前已有粉絲15萬。

「我們不增設機構、不改變原法人單位的設置,打破原有的各自為戰的情況。」福建武平電視臺臺長許敏湘說,縣媒體中心在新聞業務上實行稿件、人才、設備等統一調度、資源共享,初步達到了多元傳播、全方位覆蓋的要求,為接下來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奠定了基礎。

「針對媒體工作者各有所長,但是複合型人才少的現狀,採用自學、互學、培訓的方法,解決了能採不會寫、能寫不會採的問題。」許敏湘說,武平縣媒體中心還大力實施築巢引鳳,把緊缺急需的專業人才配給專業單位,同時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與社會方合作,「目的就是更加專業,提升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

強調服務

真正讓融媒體走近群眾、走進民心

在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研究領域,浙江長興最近成了一門「顯學」。作為一個縣級融媒體中心,2011年成立的長興傳媒集團如今擁有一份日報、一本雜誌、三個電視頻道、兩個廣播頻率、兩個網站、兩微一端用戶超過60萬,年營收超過2億元。

長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周灩說,突出服務性是集團「融」入百姓、發展壯大的成功「秘訣」之一。在長興傳媒集團旗下的長興新聞網上,點擊率最高的除了頭條新聞,還有「服務區」內的停電信息、查社保、出入境等欄目,連結至各項政務、民生服務項目中去。

「媒體必須回歸本質屬性,把更多精力投向內容創作,比如長興傳媒集團推出民生欄目、公益性報導、輿論監督報導等,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內容。」周灩說,在優質內容服務的基礎之上,集團還著力通過「新聞+服務」著力搭建優質的「政務+民生」服務平臺,真正讓融媒體走近群眾、走進民心,「堅守社會責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長遠的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秘書長黃楚新也擁有類似的觀點:「媒體不只是做新聞了,未來的發展是媒體+政務、媒體+服務,打造成為老百姓進入的窗口。」黃楚新說,他在各地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已經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做支付、做諮詢、甚至有做教育服務的,都是八項過海各顯神通,因為我們有對信息的把握力,公信力,所以我們可以進行很多方面的拓展。」

「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既是為了更好引導群眾,又是為了更好服務群眾。」在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看來,這是在建設過程中要始終瞄準的目標,「對於融媒體來說,平臺必須是聚合各種資源來服務群眾的平臺,沒有這樣的一種服務功能,我們的平臺就不可能有用戶。」

宋建武建議,要聚焦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著力打造基層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打造為民排憂解難、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臺,「我們的媒體過去只有信息資源,融媒體還必須要有更多的其他社會資源,解決好打通資源的問題,把三大平臺建好。」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王瑋

相關焦點

  • 貴州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探索與實踐
    一是全省88個縣市區融媒體中心全面建成運行,建成率達100%;二是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均建立了全媒體內容管理系統,具備集中指揮、採編調度、高效協調、信息溝通等基本功能,中央廚房建設率100%;三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移動端首發率基本達到100%;四是各縣原有媒體機構均已完成整合,縣級融媒體中心採訪力量遷入融媒體中心率100%;五是除部分年齡偏大人員外,縣級融媒體中心複合型、全媒體新聞採編人員佔比接近100%
  • 從業者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認知研究
    然而現有研究大多放眼於全國,聚焦於各種「模式」、「樣式」成功經驗的分享,對於初始階段的融媒體中心研究較少,也並未從縣級媒體從業者角度了解其面臨的困境,如此一來,針對性疏導及政策的推進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基於此,本文以處於起步階段的海寧市傳媒中心為研究個案,從媒體工作者的角度深入調研,發現從業者主要呈現出「觀望等待」和「憧憬期待」的狀態。
  • 雲南縣級融媒體,「秀」!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大舉措不僅關乎媒體自身的生存發展還關乎主流意識形態陣地的鞏固壯大近年來雲南在縣級融媒體建設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其進展經驗和困惑難點給人帶來不少啟發和思考縣級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在錄製節目 李曉果 攝
  •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打通媒體融合「最後一公裡」
    「贛鄱雲」按照省、市、縣三級部署,通過不同級別層層授權,通過「雲」端可快速為各地建設新媒體傳播平臺(客戶端、手機網站、PC網站、微博、微信)、雲端輸出「中央廚房」平臺、雲端輸出大數據,使加入「贛鄱雲」平臺的江西省各地融媒體中心,在「一張網」內實現數據共享、技術共享、用戶共享。
  •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現狀與建議探究
    根據中央要求,我國將於2020年底基本完成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全覆蓋。本文通過對西安市藍田縣融媒體中心實地調研,在分析藍田縣融媒體中心建設成功做法的基礎上,提出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應堅持的幾點原則,為其他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提供借鑑。
  • 從社會治理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原標題:從社會治理看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媒體層級設置既要考慮到能否服務好中心工作,又要思考如何覆蓋更大範圍,包括邊緣區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那麼,縣級融媒體中心如何定位,有何特殊性與重要性?
  • 國家治理視角下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要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向縱深發展,有必要探索國家主導下縣級融媒體的多元治理路徑,通過體制機制建設提升縣級融媒體的主體性,形成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規則和評估機制。文章認為,中國媒體融合的國家治理實踐,不僅具有現實的中國意義,也具有廣泛的世界意義。關鍵詞:媒體融合;縣級融媒體;國家治理;國家治理現代化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正處在從「全覆蓋」轉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時刻。
  • 海南文昌市融媒體中心入選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
    原標題:海南文昌市融媒體中心入選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突出案例   12月4日,「首屆全國縣級
  • 激活縣級融媒體中心內容生產活力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時代民眾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但縣級融媒體中心依然拘泥於傳統的宣傳內容生產模式,尚未用好大數據、算法等新技術調研和掌握當地用戶的信息、服務需求,也未開放內容生產平臺,激發有熱情的用戶自己生產內容。此外,內容的評審標準多局限於點擊率或領導批示,有的融媒體中心甚至尚未形成有效的內容傳播監測評價體系,專業評價標準在內容評審中缺失,不利於高效、科學地生產信息內容。
  • 洞庭湖畔「融花」美——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鼎城實踐」
    從「鉛與火」「光與電」到「數與網」,傳統媒體革新圖存,媒體融合大勢所趨。從「大氣魄改革」「大手筆推動」到「大視野運籌」,鼎城融媒勢如破竹、銳不可當。常德鼎城融媒體中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從內容、渠道、平臺、人員融合入手拉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大幕。
  • 「新海南」客戶端如何與縣級融媒體中心互聯互動?聽聽他們怎麼說
    「當然,我們東方的融媒體中心還存在規模較小、傳播面窄、技術較弱、資源不足,在轉型升級的大勢下,必須借勢、借力、借平臺,需要省級融媒體中心在技術、人才以及傳播渠道上給予大力支持。」鍾海濤同時說,東方市融媒體中心可以向省級融媒體中心提供當地的線索信息,以此來豐富省級融媒體平臺的線索來源,更好傳遞東方好聲音,實現信息共享,互助互贏。
  • 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突出案例和典型案例發布
    原標題: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突出案例和典型案例發布   12月4日—5日,「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在江西省分宜縣召開。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視頻致辭中指出,建設融媒體中心是政府以當前新聞傳播的整個態勢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已經基本建成並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加強媒體融合發展,在服務群眾上下功夫,在創新上下功夫,建設人民群眾信賴、有影響力、有傳播力的縣級融媒體中心。
  • 中宣部等發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範》
    本規範適用於縣級融媒體中心技術系統的建設。GY/T 321—2019《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規範要求》中「業務數據接口」章節中的規定。   6.9 縣級融媒體中心分類   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功能分為基本配置、擴展配置和增強配置,如表2所示。
  • 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驗收組對松山區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
    今天上午,由自治區旗縣級融媒體運營服務中心主任張向華帶隊的驗收工作組,對松山區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進行驗收指導。松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梁明澤陪同驗收。驗收組通過座談交流、觀看匯報片、實地查看等方式,詳細了解松山區融媒體中心建設情況。
  • 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內容+傳播:末梢循環良好才健康
    2018年,上黨區融媒體中心收入約為600多萬元,中央財政撥款則爭取到了320萬元。對於這樣的縣級融媒體中心而言,日子可謂過得不錯。 在目前保留的中國52家縣級報紙中,《東臺日報》是其中一家,也是江蘇蘇北唯一一家保留縣級報紙刊號的報紙。
  • 解好融媒方程式——湘潭市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全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蹄疾步穩。「1+1+1>3」——流程再造、移動優先、內容為王,深化矩陣「大融合」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這也成為全市縣級融媒體中心掛牌後迎來的第一次「大考」。2月3日,湘鄉市融媒體中心推出抗疫說唱MV《逆風的力量》,致敬平凡英雄,點擊量突破100萬;湘潭縣融媒體中心創編的花鼓戲MV《抗擊疫情莫放鬆》,成了百姓愛聽的「流行金曲」;嶽塘區融媒體中心為「嶽塘文明新風尚、公筷公勺我先行」文明實踐活動製作的公益海報、H5「餐具們的群聊」等宣傳內容,獲得廣大網友力捧,全網點擊量突破100萬……
  • 「學習強國」平臺開通「邳州市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
    「學習強國」平臺開通「邳州市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12月14日「學習強國」平臺「邳州市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正式上線啦這是全國首批全省5個獲準上線的縣級融媒學習平臺之一也是徐州市首個上線的縣級學習平臺
  • 激活縣級融媒體的三組關鍵詞
    原標題:激活縣級融媒體的三組關鍵詞   「體量適度+存量盤活+變量轉化」「體制創新+機制靈活+配置科學」「業務無所不能+政務無往不利+服務無微不至」,這三組詞,觸及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關鍵處、要害處,是激活縣級融媒體的「觸媒」。
  • 全國融媒體聚焦鹽城採風行,聽聽大咖們怎麼說
    在鹽通高鐵即將開通之際,「全國融媒體聚焦鹽城採風行」活動12月11日正式舉行。來自全國20多家主流媒體的總編、主任和攝影記者在鹽採風期間,他們將走進自然遺產地,用鏡頭聚焦溼地之美,用筆觸記錄水韻鹽城,通過各媒體發布平臺展示採風作品,宣傳、推介鹽城高質量發展成果。
  • 【新時代文明實踐】暨南大學與開平市融媒體中心合作,共建縣級融...
    【新時代文明實踐】暨南大學與開平市融媒體中心合作,共建縣級融媒體研究與實踐基地 2020-07-27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