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華大「三聯」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認證...

2020-12-12 前瞻網

華大基因:新冠甲流乙流「三聯」檢測試劑盒完成歐盟CE認證

9月23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製造的兩項新型冠狀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聯合核酸檢測試劑盒於近日完成了歐盟CE認證。

齊碳科技發布國產首臺四代基因測序儀QNome-9604

齊碳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四代納米孔單分子基因測序儀QNome-9604。這是中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四代納米孔單分子基因測序儀,填補了中國市場的空白。QNome-9604小型便攜,一同發布的還有測序晶片QCell-3841和測序試劑盒Qeagen-8。三者配合,可以達到150k以上的超長讀長,8小時穩定產出500M,適用於微生物檢測、擴增子測序等快速靈活的使用場景,可分離式晶片設計極大降低單次使用成本。

華大在衣索比亞建成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生產廠

由中國華大集團在衣索比亞投資建設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生產廠日前已正式投產,該項目填補了衣索比亞無法生產試劑盒的空白,將進一步提升當地新冠病毒檢測能力。據悉,該廠年產能為600萬人份至800萬人份,並可根據當地需求提升至1000萬人份,基本滿足了當地政府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需求。

紐福斯生物眼科基因療法獲FDA孤兒藥資格

9月24日,紐福斯生物全資子公司Neurophth Therapeutics宣布,其眼科基因療法NR082(NFS-01項目)獲美國FDA孤兒藥資格,用於治療ND4突變引起的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簡稱LHON)。根據紐福斯生物公開信息,這是該公司開發的第一款候選藥,此前已完成全球大樣本量LHON基因治療臨床試驗。

世和基因多組學液體活檢早篩技術「MERCURY模型」正式發布

在「2020南京國際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投資峰會」上世和基因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邵陽博士重磅發布「大型腫瘤早篩公益項目暨世和基因•金陵隊列研究專項」。據悉,金陵隊列研究專項採用世和基因MERCURY多組學液體活檢早篩技術,計劃為南京市居民免費提供10萬例腫瘤早篩檢測(I期江北隊列1.5萬例)。該項目旨在提高腫瘤高危人群腫瘤早篩早診率,改善預後。

睿昂基因獲國內首張淋巴瘤分子檢測試劑註冊證

由睿昂基因旗下雲泰生物研發生產的「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檢測試劑盒」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審核,獲批用於檢測人福馬林固定的石蠟包埋組織切片樣本中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排狀態,可輔助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診斷。

FDA授予基因療法公司Gyroscope Therapeutics的GT005快速通道指定

9月22日,基因療法眼科公司Gyroscope Therapeutics Limited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GT005治療繼發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地理萎縮(GA)的快速通道指定。GT005是一種基於AAV的一次性研究性基因療法,在視網膜下遞送,旨在減緩可導致失明的GA的進展。

細胞診斷技術公司Biocept宣布Primer-Switch檢測和擴增平臺獲得日本專利

9月23日,細胞診斷技術公司Biocept宣布獲得日本專利第6734887號。該技術可用於通過實時PCR和包括下一代測序(NGS)在內的相關分析方法,利用循環腫瘤DNA(ctDNA)分析檢測組織、血液和腦脊液中發現的癌症生物標誌物等罕見突變。這是Primer-Switch技術的第三項授權專利,該技術提供了一種特異性富集患者標本以檢測相關腫瘤基因突變的方法。

Genetics Research與Oxford Nanopore就專利授權籤署非獨家許可協議

9月22日,開發用於靶向DNA富集的CRISPR相關新型專利技術組合的公司Genetics Research, LLC宣布已將其與該技術相關的某些專利授權給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Ltd.。此次授權將使Oxford Nanopore能夠使用GR專利來增強其專有納米孔DNA/RNA測序平臺的某些產品,非獨家許可協議的條款沒有披露。

基石藥業/泛生子基因宣布阿泊替尼片伴隨診斷試劑盒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基石藥業與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合作開發的阿泊替尼片伴隨診斷試劑盒臨床試驗進展順利。此前,雙方已基於阿泊替尼在大中華地區的伴隨診斷試劑開發及商業化達成合作,共同開發了PDGFRA 外顯子18 D842V突變檢測試劑盒(PCR-螢光探針法),用於檢測胃腸間質瘤(GIST)患者的PDGFRA基因突變。

新產業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取得CE認證

新產業公告稱,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取得CE認證,進一步豐富公司新冠病毒檢測產品類型,及增強公司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滿足多種應用場景的臨床需求。

達安基因新冠檢測試劑盒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9月23日,達安基因發布公告稱,其取得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本試劑盒包含單管單人份的包裝規格,使用者無需進行反應體系配製,可直接加入樣本核酸後進行PCR反應,簡化了操作流程;並在反應體系中添加了UDG酶,可以起到防汙染作用。

生物技術公司Eurobio Scientific推出SARS CoV-2病毒抗原快速診斷試劑盒

生物技術公司Eurobio Scientific推出第一個用於檢測SARS CoV-2病毒抗原的快速診斷測試。該測試由其美國合作夥伴Quidel公司開發的Sofia SARS抗原,是對PCR測試的補充,PCR測試仍然是檢測COVID-19病毒的標準,該產品已獲得CE認證,可立即上市銷售。

診斷工具開發商Quadrant Biosciences新型COVID-19唾液檢驗獲FDA緊急授權

9月23日,表觀遺傳學診斷工具開發商Quadrant Biosciences Inc.宣布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Clarifi COVID-19檢測試劑盒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這是一種基於唾液的檢測方法,用於檢測SARS-CoV-2病毒的核酸。

「CTONG-吉因加聯合實驗室」在北京正式啟動

近日,由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hinese Thoracic Oncology Group, CTONG)與吉因加共同設立的CTONG-吉因加聯合實驗室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聯合實驗室的正式成立,標誌著雙方將基於胸部腫瘤研究的進一步協作,共同推動中國胸部腫瘤精準醫學的臨床轉化。

兩篇Science揭示一些重症COVID-19病例與基因突變或攻擊人體的自身抗體有關

近日,兩項新的研究表明一些威脅生命的病例可以追溯到患者免疫系統的薄弱環節。在患有重症COVID-19的患者中,至少有3.5%的人的抗病毒防禦基因存在突變。至少有10%的重症患者會產生攻擊免疫系統而不是與病毒抗爭的「自身抗體」。這些發現確定了危及生命的COVID-19的某些根本原因。

測量城市汙水中的新冠病毒RNA可提前7天預測COVID-19疫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每天從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New Haven)地區的汙水處理廠採集樣本,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能夠比利用從來自紐哈芬都市區收集的測試數據提前7天跟蹤COVID-19的進展情況。

科學家發現新基因突變 自身抗體居然幫新冠病毒攻擊免疫系統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顯示,在患有新冠肺炎的研究對象中,至少有3.5%的患者的抗病毒防禦基因存在突變,至少有10%的重症患者產生的「自身抗體」不會攻擊新冠病毒,反而會攻擊免疫系統,在產生有害抗體的人群中,有94%都是男性。該研究結果以論文的形於2020年9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重測序結果揭示棗樹起源於山西—陝西地區

近日,《植物生物技術》在線發表了洛陽師範學院教授趙旭升課題組的研究成果。他們通過對分布廣泛的493份棗種質(包括202份野生種和291份栽培種)進行基因組重測序,結合群體基因組進化分析、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系統揭示了棗樹的起源、馴化歷史,解析了棗樹重要園藝性狀變異的遺傳基礎,為後續其他重要性狀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科學家識別出幾十種能促進癌細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統攻擊的關鍵基因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Functional genomic landscape of cancer-intrinsic evasion of killing by T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幾十個能促進癌細胞躲避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基因。研究者表示,他們已經繪製出促進癌細胞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統殺死的基因圖譜,這一研究發現或為新型免疫療法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EMBO Reports》:新鑑定出HIV-1潛伏重要基因PEBP1

9月23日,復旦大學朱煥章團隊在《EMBO Reports》上發表了研究論文,研究者首先利用CRISPR-Cas9大規模基因敲除技術,在HIV-1潛伏感染的細胞系中篩選到了HIV-1潛伏相關的重要基因PEBP1(或稱RKIP),揭示了PEBP1做為在NF-κB信號通路上遊的負調控蛋白在HIV潛伏的建立和維持中起著關鍵作用,為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提供了潛在的藥物幹預靶點。

科學家有望利用酶類測試來改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2020年9月21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工具能幫助科學家們為特定的工作選擇最佳的可用基因編輯選項,從而就使得CRISPR技術更加安全、便宜和高效。

楊璐菡團隊研發豬3.0 拉開異種移植器官新篇章

9 月 21 日,由青年分子生物學家楊璐菡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 3.0 的研究成果。經過基因編輯,這種小豬同時滿足異種器官移植的兩大要求:完全去除豬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與人有著更好的免疫兼容性。

研究揭示鯉科魚類基因組加倍促進血氧系統表型多樣性

為了探討近期基因組加倍對魚類氧適應能力上的貢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魚類系統學與生物地理學實驗室研究人員對具代表性的鯉科魚類血紅蛋白基因的組成和表達模式做了詳細探究。研究論文Recent genome duplications facilitate the phenotypic diversity of Hb repertoire in the Cyprinidae在期刊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在線發表。

鐮狀細胞病基因療法!藍鳥生物Zynteglo獲歐盟授予優先藥物資格(PRIME)

藍鳥生物(bluebird)是一家行業領先的基因治療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Zynteglo(LentiGlobin,bb1111,含βA-T87Q珠蛋白編碼基因的自體CD34+細胞)治療鐮狀細胞病(SCD)的優先藥物資格(PRIME)。此前,EMA還授予了Zynteglo治療SCD的孤兒藥資格(ODD)。

予果生物完成2.18億人民幣A輪融資

微生物測序及微生物基因組大數據分析予果生物完成A輪2.18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龍磐投資(領投)、創新工場(領投)、辰德資本、北極光創投。據了解,予果生物是專注於微生物測序及微生物基因組大數據分析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堅持自主創新,於2017年和美國知名微生物基因組專家合作,率先完成了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mNGS篩查的臨床轉化。

邁傑轉化醫學B輪融資3.5億元 領跑伴隨診斷與精準醫療行業

邁傑轉化醫學研究(蘇州)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3.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原股東啟明創投領投,國藥資本、清松資本和博潤投資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擴建轉化醫學全平臺,加大伴隨診斷產品的研發力度,加快產品註冊和銷售網絡建設,拓展境外研發及服務能力,完善商業推廣。

聚焦腫瘤早篩產品 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元C輪融資

康立明生物已於近日完成6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清松資本領投。本輪資金將用於肺癌、膀胱癌、肝癌、宮頸癌等各類癌症早篩產品和POCT產品的研發、臨床試驗、銷售渠道拓展,以及市場推廣和團隊建設等。

細胞基因治療CDMO領域公司和元生物完成超3億元C輪融資

和元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超3億元C輪融資,今年總計完成逾6億元股權融資。本輪融資由正心谷資本領投。和元生物提供的服務包括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服務、基因治療藥物孵化、臨床級重組病毒產業化製備三大方向,向國內的科研院校、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等提供基因治療研究CRO/CDMO/CMO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

因美納以80億美元收購GRAIL 加速癌症檢測普及

因美納和癌症早篩公司GRAIL宣布達成最終協議,因美納將以總額8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對價收購GRAIL。因美納全球總裁兼執行長Francis deSouza表示:「在過去的四年中,GRAIL優秀的團隊在開發Galleri™多癌種篩查檢測所需的技術和臨床數據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績。Galleri是目前對抗癌症最有前景的新產品之一,我們很高興歡迎GRAIL回歸因美納大家庭,利用基因組學和我們的NGS平臺,幫助改善癌症治療。」

之江生物科創板IPO過會 擬募集資金13.56億元

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審議結果,同意之江生物首發上市。其中,之江生物經過現場問詢後並無需要落實的審核意見,無條件過會。之江生物此前表示,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3.56億元,其中有5.5億元計劃投入產品研發,還有部分資金計劃投入體外診斷試劑生產線升級項目、分子診斷工程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與服務網絡升級項目。

基因治療公司Taysha Gene Therapies成立僅一年就登陸納斯達克

美東時間9月24日,腺病毒載體基因治療公司Taysha Gene Therapies正式上市,開盤價報22.2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1.3%;收盤價報24.0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20.3%。按收盤價24.06美元,目前其最新市值為8.31億美元。

2019年我國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共發生私募融資交易65起

據統計,2019年我國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共發生私募融資交易65起,同比2018年下降約18%,但總融資金額與2018年相比僅略有下降,為約87億美元。

基因檢測類公司交易數量和融資金額分別佔行業總和的36%和70%

細分賽道中,基因檢測類公司首屈一指,交易數量和融資金額分別佔行業總和的36%和70%,其餘賽道分布相對較為均勻。單看基因檢測公司,腫瘤伴隨診斷、腫瘤早篩早診以及微生物新型檢測是交易最為活躍的三個應用領域。

2019年,中國診斷及基因檢測私募融資A輪佔比達45%

另外過去一年,行業私募融資領域的頭部效應非常明顯。僅3筆單筆融資金額大於1億美元交易的總金額,就佔據了年度交易總額的1/3。這3筆頭部交易分別是華大智造2億美元的A輪、燃石醫學1.3億美元的C輪以及世和基因1.1億美元的D輪融資。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自由銷售證書3月1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歐洲醫學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取得了由丹麥醫藥管理局頒發的關於歐盟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的自由銷售證書
  • 華大基因:新冠甲流乙流「三聯」檢測試劑盒完成歐盟CE認證
    9月23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新型冠狀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聯合核酸檢測試劑盒(下稱「三聯檢」)於近日完成了歐盟CE認證。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求臻...
    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問題:公司檢測試劑盒準確度較高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某歐洲媒體報導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存在「高陽性檢出率」問題。截至目前,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相關產品已經發往了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正持續開展海外市場相關工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中國新冠疫苗已注射入體108人,穿山甲...
    猛獁基金會第四次跨國捐華大基因新冠試劑盒:捐菲律賓一千份據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3月16日發布的消息,當天,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和深圳市猛獁公益基金會共同向菲律賓政府首批捐贈2000個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抵達馬尼拉,用於幫助菲方抗擊疫情。其中,深圳市猛獁公益基金會捐贈1000個。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缺失突變,可能是...
    猛獁基金會第三次跨國捐華大基因新冠試劑盒:捐安哥拉一千份據中國駐安哥拉大使館3月10日發布的消息,此前的3月5日,經中國駐安哥拉使館協調,中國深圳市猛獁公益基金會(Mammoth Foundation)捐贈的中國華大基因(BGI)研製的1000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順利移交給安哥拉衛生部下屬的國家衛生研究院。
  • 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歐盟銷售證書?研發支出倍增卻換來業績...
    該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可實現病毒的快速檢測,協助疾控部門和醫療機構等採取及時有效的防控措施,較好地滿足各國疫情防控的市場需求。華大基因的上述試劑盒產品已經完成了歐盟CE認證,而此次獲得歐盟自由銷售證書,表明該產品符合歐盟醫療器械相關指令的符合性要求,目前已完成歐盟主管當局登記註冊,具備歐盟市場的準入條件,該產品除了可在歐洲經濟區(EEA)銷售外,還可在歐洲經濟區(EEA)以外沒有籤署相互承認協議(MRA)且認可CE標誌的國家銷售。
  • 華大基因(300676.SZ):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三聯檢」產品完成CE認證
    華大基因(300676.SZ):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三聯檢」產品完成CE認證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8期:我國新冠疫苗人體注射,華大基因...
    華大基因將啟動核酸試劑盒在美國臨床市場商業銷售3月18日,華大基因公告,公司就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產品已啟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EUA(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申報,目前Pre-EUA已被正式受理。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高校發明隔離式電子聽診器,微光...
    湖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集採結果出爐 6家企業入圍4月26日,湖北省藥械集中採購服務平臺發布《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檢測試劑集中採購擬中選企業公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集採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IgM/IgG)檢測試劑盒2組結果,邁克生物、達安基因、武漢明德生物和華大生物4家公司中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英國專家警告消費級基因檢測結果未必...
    該合作將圍繞鞍山北方國際健康城建設來打造東北地區首個多組學生命健康大數據中心及大型基因組學測序中心,帶動本地生命健康產業科研和臨床轉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這一戰略合作框架下,北方國際健康城(鞍山)有限公司與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具體合作協議。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史賽克取栓支架被I級召回 Garmin...
    原標題: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史賽克取栓支架被I級召回,Garmin智能手錶增加懷孕追蹤功能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美國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
    華大基因兩款基因檢測數據分析軟體獲《醫療器械註冊證》11月15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大生物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的遺傳性耳聾基因分析軟體、染色體非整倍體分析軟體獲得了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華大基因表示,上述兩個軟體產品《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取得,對公司生育健康業務將產生積極影響。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HMR59療法目前處於I期治療進程中,正在對溼性AMD患者的I期第二階段評估中。羅氏診斷-先聲診斷轉化醫學卓越創新中心揭牌近日,羅氏診斷生命科學部和先聲診斷正式宣布達成進一步戰略合作,並在南京隆重舉行了「羅氏診斷-先聲診斷轉化醫學卓越創新中心」揭牌儀式。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5期:華大智造啟動上市輔導,將成為國內...
    原標題: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5期:華大智造啟動上市輔導,將成為國內「基因測序設備第一股」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科學家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 瑞士團隊...
    華大基因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0.7萬人份截至2月23日12時,華大基因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0.7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日本新冠試劑盒告急 華大基因等緊急捐贈2月20日下午,國內基因測序龍頭華大集團董事長汪建通過華大官方微博發聲:華大基因感謝國家的信任,我們與猛獁基金會等單位聯合捐贈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前幾天已經抵達了日本!此前由於日本疫情蔓延,導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不足。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9期:全球搶購中國呼吸機,3M年產口罩...
    華大基因新冠試劑盒獲FDA緊急使用授權3月26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新冠檢測產品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EUA),成為中國第一家獲批企業。另外,3月17日復星長徵自主研發的核酸檢測試劑通過歐盟CE認證,具備歐盟市場的準入條件。華大基因控股子公司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3月26日,華大基因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華大吉比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已取得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名稱為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北大發現新冠病毒存在兩個主要譜系...
    澳大利亞向華大基因購買1000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據路透社14日報導,澳大利亞方面表示,其從華大基因購買了1000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澳大利亞衛生部長發言人稱,華大基因的設備使用已得到該國安全機構的批准。同時,華大基因與澳大利亞實驗室的合作僅限於新冠病毒檢測平臺的安裝和工作人員的培訓。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轉基因蚊子」滅蚊搞砸了 還可能...
    據悉常州恐龍園文旅集團歷時3年,獨立打造了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侏羅紀沉浸式體驗項目——恐龍基因研究中心,並於9月20日正式開門迎客。提前金標準6-12個月 CSCO大會上公布肝癌早篩最新進展在今年CSCO大會上,和瑞基因發布了肝癌全球同類研究首次前瞻性隊列的數據,證實可以通過基於外周血的簡便檢測進行肝癌的極早期預警。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解決「卡脖子」難題 濟南在全國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濟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的基因編輯產業,11月16日舉行項目基地開工儀式。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4期:便攜「傻瓜式」檢測試劑盒在滬...
    這也是日前廣州相關企業進入國家級梯隊的3個快速檢測試劑中,率先獲證的項目。迪瑞醫療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測定試劑盒獲醫療註冊證近日,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取得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用於體外定量檢測人血清中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