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
從孩子叫第一聲「爸爸」、「媽媽」開始,語言能力就被打開了,隨著孩子的成長,詞彙量也越來越豐富。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語言能力來判斷發育狀況。那麼聰明的孩子通常都喜歡怎麼說話呢?
1.喜歡問「為什麼」
對於小孩子來說,一切事物都是比較新奇的,平時經常喜歡問「為什麼」,比如他可能會問「天空為什麼是藍的」,「飛機為什麼能飛上天空」,「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有那麼長」等等,每天早晨一睜眼就開始了「探索之旅」,眼到之處都能拿來問個究竟,追著大人問個不停。
這是孩子的好奇心在驅使他們了解世界,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是是奇妙的,也是充滿各種疑問的,正是這些小問題幫助他們引發思考,滿足孩子對未知領域的求索與創新。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心煩,覺得自家的孩子話多,這種現象是孩子聰明的暗示。這類孩子往往善於思考,喜歡動腦筋,做事情有較強的觀察力,很可能是個小天才。
當孩子喜歡刨根問底,問為什麼的時候,首先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培養孩子的思維創新能力。給孩子解答問題時,不可敷衍哄騙,要耐心地進行解答,做好正確的引導。
多鼓勵孩子勇於探究的精神,積極帶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去尋找答案。
2.喜歡用比喻句
想像力比較豐富的孩子,喜歡說一些天馬行空的話。但是對於缺乏耐心的父母,面對這種情況就會顯得比較煩惱,甚至會斥責孩子,其實這是聰明孩子擁有的一種表現。
他們想像力豐富,聯想能力強,擅長把類似事物關聯起來,這類孩子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其接受能力會比較強,學過的知識也記得比較牢固,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很有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潛質。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表現以後,一定要做好引導,不要扼殺孩子的天性。
3.愛講故事
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孩子喜歡給別人講故事聽,有時還特別喜歡扮演故事裡的人物,作為父母千萬不要打斷他們的思路和想法。
凡是愛講故事的孩子,其詞彙運用能力比較強,長大後很有可能是個寫作高手,這類孩子的想像力非常豐富,而且表達能力很強。
4.經常說「我覺得」
我們大人總感覺孩子小,不懂事,因此在很多時候會忽視他們的想法和建議,擅自替代孩子做決定,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
聰明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很有主見,每當遇到問題時,經常會說「我覺得」、「我認為應該...」,這樣的孩子既在一定程度尊重了別人,又能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長大後往往情商比較高,社交能力比較強。
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擁有這些特點後,應該注意尊重孩子的想法,為孩子創造鍛鍊自己的機會,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
5.喜歡問「這樣可以嗎?」
看到這裡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的確,生活中很多孩子基本上都較難做到這一點,相反,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在不詢問別人意見的情況下,看到喜歡的東西直接伸手去拿,喜歡吃的東西就要,不夠滿足的話還會哭鬧,這些都是不懂禮貌、不懂得尊重別人感受的表現。
當我們被孩子問到「這樣可以嗎」,如果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在原則上是可以被允許的,那麼我們應該儘量鼓勵孩子、表揚、支持孩子。並且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意見,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作為爸爸媽媽,對於孩子要多一點耐心,做好正確的引導。
相信你家孩子也有這些聰明的潛質,轉發分享給更多人一起看看吧!
圖源:網絡
「龍寶小掌門」兒童學習app,這裡有金龜子、張騰嶽等七位央視主持人必背詩詞、成語、四大名著等大語文課程,更有少兒科普視頻和小學同步課程等你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