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淘媽之前在當老師的時候,總能碰到這樣的家長:本來是和他談論孩子學習不認真,態度不端正,而且在學習上也比較懶惰等問題,家長先是跟著你附和,到最後就加一句「我知道,其實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努力。」聽完這話,感覺家長有一絲得意。雖說這些家長都是因為孩子表現不好才被約談的,最後反而因為一句「孩子聰明」又將自己拉回了制高點。很多家長都會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我記得我媽媽那會兒也經常說哥哥。聰明二字,聽起來像是很高級的讚揚,同時也會讓人有一種優越感。
多數家長都喜歡誇孩子聰明
估計有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就是你和其他家長在一起聊孩子,幾句話過後就開始各種誇自家的孩子:
我家孩子還不到3歲,《三字經》已經背的很熟了;
我女兒5歲鋼琴就過了8級;
我兒子還沒上幼兒園,已經認識50多個漢字了
……
你在聽完這些話的第一感受是什麼?無非是「哎呀,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而這,也正是這些家長想要表達的意思。在家長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聰明的,而且也喜歡聽別人誇自己的孩子。
如果有人用「你很聰明」和「你很努力」來誇你,你更喜歡聽到哪種說法呢?十有八九的人會選擇「你很聰明」,因為這聽起來才像是真的在誇自己。如果有人說你很努力,言外之意好像是在說「你很笨,所以需要很努力。」但是,如果你真的信了別人誇你的「很聰明」,那你很可能就「上當」了。
誇孩子「聰明」,是一劑麻醉藥
「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努力」,這句話就像是一劑麻醉藥,很容易讓孩子固步自封的。
如果你經常用聰明來誇獎一個孩子,孩子在潛意識裡就覺得他「天賦異稟」,即使不用努力什麼也都會。時間長了,孩子就容易驕傲,對很多東西都不屑,覺得自己動動「腳趾」就會了。事實上,沒有哪個人的成功人是光靠著聰明取得的,即便你真的天賦異稟,也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反而那些努力的人,即使自己不是那麼聰明,通過不懈的堅持和努力,依然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由此可見,你如果經常誇孩子聰明的話,其實就是在麻痺孩子「你很有天賦,不用努力」。
如何正確誇獎孩子?
誇獎孩子也是一門學問,如何正確誇獎孩子,這是所有家長都應該擁有的智慧。
1.少誇聰明,多誇努力、堅持
有些孩子確實天資聰穎,那家長是可以誇聰明的,但是不能一味、盲目的誇。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那些成功的人,他們未必比別人聰明,但他們一定都是很努力的、只要他們懂得堅持和努力,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能迎難而上。一個再聰明的孩子,如果他不懂得努力的話,最終也還是會回歸平庸的,傷仲永就是典型的例子。
2.肯定努力的過程,不是結果
很多時候,和結果比起來,過程才更能讓孩子進步和成長。輸贏只是一時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經歷的、學習到的才是一輩子的財富。如果孩子考試沒有考好,家長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批評,會直接打擊孩子的信心。可能孩子也很努力地學習了,只是考試的題目比較難,或者是其他因素影響了最終的成績。你只看中孩子的成績的話,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努力也是沒有用的,甚至就乾脆放棄了。家長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要多關注孩子的閃光點,同時鼓勵孩子向更高的目標挑戰,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淘媽說:家長要教給孩子的是通過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只告訴孩子「你很聰明」。如果你還經常用聰明誇孩子的話,不妨試試以上這兩個方法,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