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明就是不愛學?」家長請你別再這樣說

2020-11-03 孫韻心理諮詢師

多多剛上小學一年級,老師反應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很多知識跟不上。

平時多多思維反應快,很多知識教幾遍就會,可就是這些「小毛病」,讓多多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跟不住所學的知識。

家長也很苦惱,多多很聰明,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像多多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我們也經常能聽到家長說:

「我家孩子挺聰明,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

「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愛學、心思沒在學習上」

「我家孩子聰明倒是聰明,就是不努力」

「我家孩子腦瓜還行,就是好動」

如果我們總是給孩子這樣的評價,就真的把孩子坑了。

首先,說孩子「聰明」,會影響到我們找到孩子「不專注學習」、「好動」、「不感興趣」等的真正原因。

學習不僅是靠智力因素,還靠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指的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智商、「聰明」。

而非智力因素,指的是除了智力以外的其他影響學習的因素,其包含的內容非常的廣。

有專家給孩子做過智力測試,得到的結果是孩子的智力都是相差不大的。

當然,也有智商比較高的,比如像愛因斯坦那樣的高智力天才,可這樣的天才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而且是非常罕見的。

同樣的,智商比較低的也是非常少的,有的孩子就是不擅長學習,那麼我們也可以尋求其他的道路。

但絕大多數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那麼,學習好壞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智力因素決定的,而是由非智力因素影響的,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習慣」。

比如:意志力、堅持力、耐心、時間管理、學習能力(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閱讀能力等)、學習效率、心態、情緒等等。

其次,說孩子「聰明」,會讓孩子更不愛學習。

很多孩子會為了維持他「聰明」的表象,而選擇不去學習。

比如,家長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只要努力了,成績就會好;只要注意力集中了,我就能學會。

我們都知道,事實未必如此,當他努力了,注意力集中了,仍然沒學會、成績仍然沒上去,這個時候,孩子要怎樣來認識自己?

「是我不夠聰明」?

「我沒有能力學習」?

「我怎麼學,就是學不好」?

每個人都不願意這樣來評價自己的,還不如像家長說的那樣「很聰明,就是不努力」。起碼孩子保護了自己的自尊心:不是我不聰明,而是我沒努力而已。

最後,說孩子「聰明」,會影響到孩子的遇事的歸因方式。。

當誇孩子「聰明」時,孩子也會覺得自己「聰明」,因此,孩子在學習時,就容易走捷徑,「投機取巧」,不能踏實的學習,不利於孩子堅持力、意志力的養成。

這在孩子初高中時表現的特別明顯,有的孩子學習學的「浮」、不踏實,大多是這個原因。

學習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捷徑」簡單的題可以、熟悉的題可以,但很多知識都是孩子新接觸的,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學。

如果一旦被扣上「聰明」的標籤,孩子在學習困難的時候,首先就會歸因到自己的「聰明」。

而且,生活中會有很多事情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聰明」。

比如,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當關係沒有處理好的時候,孩子首先想到的是我不夠「聰明」。

這樣,孩子就沒辦法尋找到解決問題和困難的方法。

當孩子遇到「專注力不集中」、「好動」、「不感興趣」,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現象。

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是,如何去解決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沒有一勞永逸,只有見招拆招。


1、家長要停止說「聰明」這個詞,轉而關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有很多,我們首要解決的是孩子最突出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沒有單獨出現的,比如孩子專注力不強,那孩子就會好動、學習拖拉、效率低、記得少。

比如,孩子時間觀念不強,那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容易專注力不強、拖拉、效率低。

比如,孩子記憶力差,那孩子寫作業就會慢、題做錯的也會多等等。

以上孩子問題的區別就在於,你把哪一個問題看成是突出的問題。解決突出的問題,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家長要正面示範,要求要具體詳細、形象化。

很多家長說的最多的是「要坐好」、「注意力集中一些」、「5分鐘做完」

可是很多孩子對家長的要求是沒有概念的,什麼是坐好?什麼樣是注意力集中一些?5分鐘是多長時間?

我們可以這樣做:

當孩子表現出做好、注意力集中、努力、堅持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剛才那樣做就是坐好、注意力集中、堅持等。

或者是,我們做示範給孩子看。

時間管理的問題,孩子做題做完時,我們告訴孩子你花了多長時間,下次爭取提前一些,以這種方式來提升孩子的時間觀念。

3、把「只要……就……」換成積極鼓勵、安慰和支持

我們說孩子「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潛臺詞就是,只要你努力,就能學的好。

這樣的說法,就只給孩子留了一條路,只有你努力,才能學習好。孩子也會這樣來理解:沒學好,就是我不努力。孩子就會把成績和努力建立起聯繫,忽視了其他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沒做好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說:

「沒關係的,這很正常,我們找找看,有什麼方法。」——支持

「自己好動沒學好,你也很難過吧」——理解

「我們慢慢來,這樣做,我們一定行的。」——鼓勵

4、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走。

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要相信時間的效用。

孩子成長型的問題,並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我們讓孩子有耐心、堅持力,那麼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上,也要體現出我們的耐心和堅持力。

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我們家長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陪伴。

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要讓孩子走的更遠,那麼我們就陪著孩子每一步都走的踏實。

相關焦點

  • 家長,請別再對孩子說「你很聰明,就是太懶了」
    你家孩子掉入「聰明陷阱」了嗎?你經常對孩子說「你很聰明,就是太懶了」了嗎?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那一定要小心了。警惕孩子掉入「聰明陷阱」! 當孩子不學習,天天只是玩手機或者葛優躺時,家長會怎麼教育孩子呢?我想這道題的答案會有年代性。
  • 當老師對你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家長一定要警醒
    想讓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就從培養責任心開始。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使其學會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朋友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他人負責,讓責任心陪伴孩子長大,孩子才能自立於社會。每次家長會,老師總會安慰一些家長:「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每次孩子成績不好,家長也總會解釋:「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愛學。」這句話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之一
    前不久,魚sir在採訪一位家長時,無意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兒子呀,聰明是很(重音)聰明,就是不愛學(聲調上揚),聰明都用在別的地方了。」說者語氣中帶著一種自豪的無奈和甜蜜的痛苦,味道詭異得猶如洗衣粉口味的泡麵。(什麼,你不知道這是什麼味道?!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請不要再對孩子說這句話了
    文|淘媽淘媽之前在當老師的時候,總能碰到這樣的家長:本來是和他談論孩子學習不認真,態度不端正,而且在學習上也比較懶惰等問題,家長先是跟著你附和,到最後就加一句「我知道,其實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努力。」聽完這話,感覺家長有一絲得意。雖說這些家長都是因為孩子表現不好才被約談的,最後反而因為一句「孩子聰明」又將自己拉回了制高點。
  • 「孩子挺聰明,就是不認真學習」,老師的言外之意,家長別誤會了
    很多學生在上學的時候都聽過老師對父母說「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喜歡認真學習」這句話吧。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在聽到老師這麼說的時候,雖然面上沒有表現但內心都是很開心的,並且為此沾沾自喜,認為老師在誇讚學生聰明。
  • 別總是誇孩子「你真棒!」聰明的家長都這樣誇孩子
    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比起「你真聰明」這樣的誇獎,用「新意」來誇獎孩子的新發現、新研究,更能刺激他們的發揮創意的動力。實際上,即便孩子只是普通的缺乏條理性,哪怕再有天賦、再聰明,也會因為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學習和生活,而導致學不好、做不好,結果往往是,要麼差強人意,要麼時間不夠。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你懂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嗎?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有老師會對家長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有多少人真正懂了呢?聽話聽音,鑼鼓聽聲,簡單的一句話有時候並非是那麼多簡單的,其中之意很多人未必真懂。很多家長都喜歡問老師這個問題,老師我家孩子怎麼樣呀,在學校表現怎麼樣之類的問題,老師對很多家長回答最多的答案就是: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習。只要認真學,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網友回答:很多孩子都非常聰明,不用老師評價,如果老師這樣說,純粹是廢話。聰明的家長會問老師,請問我該怎樣在家裡,對孩子進行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呢?請老師給我具體的操作方法,我相信定能讓孩子的聰明與好學結合在一起。你如果這麼問,看看老師怎麼回答你吧。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很聰明」
    ……誇獎,是孩子們最愛聽的話,也是許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最愛用的方式。誇獎,的確能增加孩子的自信,這許多家長都知道,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誇的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可能妨礙他將來的發展。
  • 孩子這兩種行為讓父母頭疼,殊不知這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不高興
    養孩子真的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不管是誰,只要當了父母,似乎都有了無盡的煩心事。孩子調皮了,父母鬧心;而孩子太安靜,父母可能會擔心。總之,就是有操不完的心。但其實這也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父母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很焦慮,說實在的,有點杞人憂天了,例如朋友小金。
  • 「孩子挺聰明,就是學習不認真」老師的言外之意,家長懂嗎?
    文|文兒「孩子挺聰明,就是學習不認真。」家有上學娃,你是否在跟孩子的老師溝通時總聽到這句話?聽到這句話,你是恨鐵不成鋼,還是會因為孩子被老師誇聰明而暗暗欣喜呢?於是就會回家對孩子說:「好好學習吧,你老師說你很聰明。」而孩子,會覺得「反正我聰明,現在不認真學,以後憑著聰明的腦瓜還是可以趕上的。」如果是這樣的效果,就說明家長們沒有明白老師的言外之意。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千萬別再對孩子說這句話了
    原因是她兒子調皮搗蛋,不僅上課不認真聽講,還老是打擾別人。「你說說,這孩子能不能讓人省心點呀!」鄰居一臉恨鐵不成鋼。但隨即又話鋒一轉:「連老師都說,這孩子挺聰明的,但就是不努力。」這話聽起來像在抱怨孩子,但語氣中更多的,卻透出一絲小得意。
  • 家長朋友們,別再打著愛的旗號束縛孩子的手腳了
    每次我這倆寶貝在爬的時候,就會有好奇的小朋友過來學著她們的樣子往上爬,但是他們的家長就會火上房似的,急急忙忙跑過來把他們的孩子抱下來,連哄帶騙外帶嚇唬地說:可不敢爬,一下摔下來就摔傷了然後不管孩子如何哭鬧,強行抱走了。而且,很多家長帶著孩子玩的時候,總是緊緊地跟在孩子身後,孩子稍有一點在他們認為的有所謂的「危險」的舉動時就會毫不猶豫地阻攔,孩子雖然在外面玩了,可是也玩不盡興,這樣做真的好嗎?家長們害怕孩子受傷,打著愛孩子的旗號,限制孩子對各種事物的嘗試,緊緊地把孩子護在自己的翅膀之下,這樣到底是愛孩子呢,還是在害孩子呢?
  • 家長必看:你家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習,你是怎樣理解的?
    老師對家長說:「你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習」,很多家長認為自家的孩子就是不好學,只要努力一番可能就會變得非常優秀,不知道各位家長有多少人是這樣的想法呢?想必有很多人,其實老師一般這樣說,只是找到不到孩子的優點了,其實句話讓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存在一些誤區,當老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 老師說孩子聰明只是不用功時,家長就要注意了,真正的意思是這樣
    散會果然被老師留下了,外甥老師對家長相當客氣,說到我那不爭氣的外甥時用詞非常委婉,先也是表揚了一通,才稍微批評了幾句,整體概括就是「孩子很聰明,只是不用功」。我回家轉達給表姐時,表姐不以為然說那沒啥問題,男孩子都這樣。聽得我目瞪口呆,說你不會真以為老師是在誇你兒子聰明吧?表姐驚訝,不然呢?
  • 孩子聰明,就是不學:老師的言外之意,聽懂了嗎?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愛學,」這句話,一些家長們肯定聽老師說過。包括我們在上學那會,也會經常聽到老師說:「你這孩子挺聰明的,怎麼就不願意學習呢?如果肯努力學習,那考班級前十肯定沒問題。」一般而言,很多人聽到老師的這句話肯定會想,原來孩子還是挺聰明的,就是不用功。可是老師這句話真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嗎?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文/育兒小遠【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很多家長聽老師這樣形容孩子你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認真學。這是什麼意思?很多家長不願意聽真話,不希望老師把自己的孩子否定的一塌糊塗,希望聽老師誇,老師和家長本來也不熟,說的太直接又怕傷感情,更怕家長回家對孩子不好,所以就委婉而禮貌的表達一下自己的判斷!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老師的言外之意你真的聽懂了麼
    可是鵬鵬慢慢開始出現厭學的情況,對學習很不上心,整天和朋友一起打球,打遊戲。到了初二,一次開家長會,鵬鵬的媽媽找老師談了一下,老師說:「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媽媽聽後鬆了一口氣,認為孩子還是聰明的,就是不用心而已,只要多下點功夫,肯定可以上個重點高中。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家長問: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如果老師跟你說了這句話,那麼真的要小心了!我自己就是老師,但我從來不說這句話,因為我知道,這句話害了無數的孩子,也坑了無數的家長。首先,需要申明一點,很多老師說這話其實也是無心的,一來顧及家長的面子,二來減輕自己的責任,三來也是為了適度鼓勵孩子。
  • 別不當回事,聰明的孩子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家長必須重視起來
    這些學生很聰明而且總會有意無意的展現出某些天賦,本來稍微努力一點點就可以令成績大幅提高,但不論老師怎麼苦口婆心的勸或者請家長來談話甚至言語威嚇,這些學習依然該不學還不學,該搗亂繼續搗亂。對於聰明又不肯努力的孩子,家長應當從一開始就多花心思引導,聰明的孩子因為思維很活躍而且思想愛跳躍導致專注力的下限會低於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