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句傷害孩子的話,再生氣也不要說出口

2020-09-10 引領右腦講師

每個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留有自己父母的烙印,無論是行為,或者語言。
我們都知道人都是感性動物,有的時候,情緒激動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也在常理之中。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儘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些話該說,有些話就不該說。
父母的無意之言,會改變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產生某方面的心理問題。
「我知道說這些話不好,可我就是忍不住!」誠然,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想法,自己雖然知道這些話的殺傷力比較強,但是話到嘴邊不說出來就覺得憋得慌。但是請您仔細想想,孩子終歸是孩子,他能承受住這些話的威力嗎?
作為父母,總是會有反覆提醒自己「這句話絕對不能說出口……」,今天的內容,希望能給大家提個醒,我們一起共勉。


這七句話,請務必不要對孩子說
一、「你應該聽大人的話」
這句話沒有前後背景,會讓孩子認為,「所有大人都是聰明又善良的,我必須按照他們所說的去做」。
這非常危險,因為孩子會信任所有大人,包括陌生人。遇到心懷叵測的人時,孩子可能會不警惕,認為大人不會去做任何不好的事情。
現在社會上一些兒童被拐騙、傷害,甚至性侵的案例中,許多都是熟人作案,更容易讓孩子喪失警惕心。
正確的說法是,「你需要聽從父母的建議」。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並不是大人說的就一定是對的,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而父母的建議可以幫助你。」
這有助於孩子養成批判性和成長型思維,同時保持對陌生人的警戒。
二、「別哭了!」
這種話會讓孩子認為表達感情是不好的,「我只會因為眼淚而挨罵」,長大後他可能會變得難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甚至沉默寡言,性格孤僻。
但這種人看似平靜,其實壓抑的潛在情緒,遲早會表現為攻擊行為或者負面情感爆發出來。
正確的說法是,「告訴媽媽,你怎麼不開心了?」或者「你為什麼事哭了呀?」
例如,如果孩子摔倒了,對孩子說,「你哭鼻子是因為害怕,還是摔疼了?」,這有助於引導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

三、「別太自私了」
這句話通常出現在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玩具時(非學校的公共玩具)。
聽到這句貌似正確的話,孩子通常會認為「我必須分享一切,沒有什麼是歸屬於我的」。
隨著孩子長大,逐漸會發展成「老好人」的性格,或者演變出犧牲行為模式,他們難以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和財產,甚至始終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
正確的說法是,「你願意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兒你的玩具麼?」或者「你們倆要不要交換玩具一起玩兒?」
這種說法首先肯定了物品的所有權,尊重了孩子,此外讓他有機會學會管理自己的東西。如果孩子反對分享他的玩具,我們也不需要繼續堅持。

四、「看人家小姑娘多可愛」
當聽到這句話時,每個孩子都會認為,「在父母眼裡,我比別人要差很多」或者「我嘗試任何東西可能都沒有意義。」
如果我們經常口頭上把孩子和他人進行比較,對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都會產生惡劣的負面影響。
對自我的負面認知讓孩子難以建立自信,有的可能會生出自暴自棄心理、最終一事無成;有的可能一直在努力,但心中總充滿自我批判和對自己的不認同。
對孩子正確的說法是,「我愛你,他們能做到,你有……優點,努力後你也能做得很好」,肯定孩子的能力,也表明你對他的信任。
請記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著專屬於自己的天賦,不必與他人硬性相比較。

五、「到底誰教你這樣做的?」
當惡作劇或者闖了禍,孩子意識到父母有可能會因此而生氣。
這時如果爸爸媽媽這樣問,會讓孩子認為,「我父母不知道這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我可以不必因此受到懲罰。」
這句話會引導孩子把責任推給別人,正確的說法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同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是否孩子自己做的,或是真的在別人的慫恿下做的。
而避免了給孩子不恰當的引導。在此之後,要給孩子向我們解釋行為的機會。

六、「咱們回家再談」
每個孩子聽到這句話,內心都會充滿恐懼,「爸媽可能回到家就會罵我、打我,或者罰我,我不想回家,家是個可怕的地方,爸爸媽媽不再愛我了……」
當爸爸媽媽是具有威脅性的,家就變成孩子要預期接受懲罰的場所。
正確的說法是,「我想告訴你,我對你的什麼行為不滿」,或者「我來告訴你我為什麼這麼難過」。
學會傾聽父母的觀點,讓孩子在以後思考自己未來的行動時,會考慮和顧及父母的感受。

七、「你還小,不懂的」
聽到這句話,孩子唯一想到的就是,「有關這件事,我會去問問其他人」。
如果孩子問了讓我們不自在的問題,但孩子沒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們肯定會想法從別的地方獲得信息,而且這句話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正確的說法是,「我現在還沒想好合適的回答,再等段時間,我會和你聊聊」。
不要無視孩子。當孩子問我們問題,儘量嘗試回答。這樣,我們會保留在孩子眼中的威信,最重要的是不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相關焦點

  • 媽媽再怎麼生氣,這些話也不要對孩子說,比打罵更傷害孩子
    導讀:媽媽再怎麼生氣,這些話也不要對孩子說,比打罵更傷害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再怎麼生氣,這些話也不要對孩子說,比打罵更傷害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9句話,父母再生氣都不要說出口,對孩子傷害久遠
    有些話,讓孩子認為世界是一座花園;有些則完全相反,讓孩子認為世界堪比地獄。下面這9句話你經常說嗎?如果有的話,建議爸媽再也不要說了——1張怡筠博士曾說過,對兒童來說,父母就是孩子的整個天地。身為父母,爸媽要明白,給孩子最大的愛是父母之間彼此相愛。因此千萬別再在孩子面前貶低另一半,更不要貼負面標籤了(下文會講解貼負面標籤的消極作用)。
  • 千萬不要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再生氣也別做!影響孩子一生
    這時,父親把孩子帶到木樁前,語重心長的說了這麼一番話:你做的很好,但你看木樁上卻永遠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洞。我們生氣時對別人說的話,就像木樁上的釘子,釘在別人的身上,哪怕最後拔出來了,也給別人的心上留下傷疤。
  • 這4句話對孩子傷害極深,再生氣也不能說
    父母跟孩子的相處,如同一部精彩紛呈的長劇,裡面是各種與娃鬥智鬥勇的情節。角色的設定,不僅需要父母維護好自己的權威,更要求父母對娃有耐心,懂得忍住自己的暴脾氣等,但是總有那麼一小會兒,父母的耐心消耗殆盡,會扯著嗓子吼娃幾句。但是父母需要記住,說歸說,罵歸罵,這幾句狠話可不能對娃說。
  • 父母生氣時對孩子說的話,哪句對他們的傷害最大?
    當父母對孩子做的事感到生氣時,有些話就會脫口而出,平時我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就是這些我們從小聽著長大的話,可能對我們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創傷。你有被父母傷害到的時候嗎?當你生氣到要說出這些傷人的話時,你需擺脫這種情況,直到你冷靜下來,以一種更加冷靜的方式進行教育。「你笨死了。」 除非你想永久傷害你和孩子的關係,否則千萬別告訴他們很愚蠢。這樣的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的自我認知轉向消極。
  • 毀掉孩子自信這兩句話就夠了;為人父母,爛在嘴裡都不要說出口!
    原生家庭會伴隨孩子一生。有些人,即使垂垂老矣,依然無法擺脫原生家庭之殤。每一個為父為母之人都想盡職盡責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囿於能力所限,或是物質或是情緒,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是稱職的。為人父母,與其給孩子最好的穿最好的吃甚至最好的教育,不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情緒失控、口不擇言,盛怒之下傷害了孩子尚且脆弱的心靈!
  • 說不出口的話
    父母經常對我們說:「你要不是我家的孩子,我才懶得管你呢」,這話不假,但是我們真懂孩子嗎?真明白他向你傳達的意思嗎?其實孩子還有很多話說不出口的,那是「秘密」。相信父母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小時候還什麼都告訴你,什麼都和你分享,這是因為他把你看成唯一的依靠,還沒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 家有女兒,不管多生氣,這5句話也不能說出口,這不是傷害是打擊
    但是由於愛之深,責之切,如果女孩犯了錯誤,父母怒氣更勝,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嘴,口不擇言,說出一些讓女孩難以忍受的話,給女孩帶來的不是普通的傷害,而是心靈深層的打擊。有網友說:「如果我是你的女兒,可能現在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
  • 「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
    在孩子的童年世界中,幸不幸福和父母的對自己的態度息息相關,有些父母雖然整日嘴上說著愛孩子,可無意中說出的一些話,卻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
  • 「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家長別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效果大
    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實在是太常見了,而家長會因此生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再不聽話我就生氣了"這種用情緒控制孩子的方式,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卻比效果還大。當孩子惹人生氣的時候,家長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不要用上面這種方式來威脅和控制孩子,否則容易帶來以下3個結果。
  • 《不隨便說傷人的話》關於言語傷害,不怕被嘲笑也不言語傷害他人
    本書幫助孩子進一步認識微歧視,了解它們產生的原因、經常發生的地方以及應對方法,從而引導孩子共同創造一種友好的氛圍,杜絕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的言語傷害。面對嘲笑、歧視和孤立,孩子常常會不知所措。本書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向孩子展示了常見的一些言語傷害,並告訴孩子一些應對方法。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這篇繪本《不隨便說傷人的話》吧!
  • 父母再生氣,也不要對孩子說這4句狠話,否則親子關係很難彌補
    文/瀟媽聊育兒許多家長發現有了孩子後,自己的好脾氣和耐心都消失不見了,尤其是在孩子淘氣的時候,怒氣瞬間就會增加,都會忍不住呵斥孩子,但是再怎麼生氣,也千萬不要對孩子說這4句狠話,不然會很影響親子間的關係,甚至難以彌補。
  • 糖豆媽育兒漫畫:這6句無心的話,最傷人!不要在對孩子說了
    糖豆爸也曾和我談論過這個話題,說我這一點很好,即使是生氣也不會情緒化,還能解決問題。其實這都是糖豆的功勞,一件一件的小事中我也在成長,讓我意識到話出口想三分,尤其對孩子,很多無心的話其實都會對她造成傷害。(友情提示:內容太過真實扎心,如有雷同,純屬正常!)
  • 不要抱著對別人好的理由,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抱著為你好的理由,隨意的去傷害別人。再傷害過後,一句對你好,就讓你覺得責備她是你的過錯。有些人開著不合體的玩笑,當別人生氣的時候。卻總是說,嗨,我不過是開玩笑,沒想到你還當真了。我討厭這樣的人,好話壞話你都說盡了,再難過好像就是我的不是了。這些人,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埋怨別人不通情達理或者開不起玩笑。殊不知,不是別人太過敏感,而是你自己沒有分寸罷了。更為甚者再說了一些傷害別人的話語之後,一句我也是為你好,就把這件事情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了。小晴就遇到了這樣的人,她的朋友,總是這樣。
  • 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要說出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別做最不該做的事,說最不該說的話,有些話千萬不要說出口。你要超過他才行」,這類的話不能說給孩子聽,孩子聽了這樣的話,很自然地產生了當官發財,金錢至上的觀念,影響了孩子正確的人生觀的形成。二:自私自利,虛偽作假的話不能說出口。個別父母貪圖小便宜,唯利是圖,不但不教育孩子不亂花錢,還教孩子:「和你爺爺要去,他是離休幹部,有的是錢,你不要誰要。」這樣的話,只能助長了孩子亂花錢的壞習慣。
  • 這五句話即使爛在肚子裡,父母也不要對孩子說,再生氣也不可以
    導讀:這五句話即使爛在肚子裡,父母也不要對孩子說,再生氣也不可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五句話即使爛在肚子裡,父母也不要對孩子說,再生氣也不可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無意間的這10句話已經深深傷害了孩子…
    在這裡,我們想分享了一些永遠不應該用來對孩子說的話——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說。只是說幾句「加油啊!」並不能改變神經遞質的傳遞。但是,恰當的幹預和綜合治療就可以改善。這真的很容易傷害孩子的感情,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糾正所有這樣做的人。一位媽媽說。雖然ADHD的症狀是由大腦的化學反應引起的,但關鍵是不要讓你的孩子對自己感到無能為力。
  • 夫妻關係再好,睡前也不要說這3句話
    尼採說:「你打算和一個人結婚之前,應該問自己,你和對方能夠一直到老都聊得來嗎?」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更是夫妻的日常。一段婚姻想要走得長遠,不一定要說好多好多的話,而是懂得好好說話。夫妻關係再好,睡前也不要說這3句話,否則將釀成大錯!
  • 「再這樣,我就生氣了」,父母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效果威力大
    導讀:「再這樣,我就生氣了」,父母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效果威力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再這樣,我就生氣了」,父母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效果威力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東湖夜讀|夫妻關係再好,也不要說這3句話
    夫妻關係再好,也不要說這3句話。數落挖苦的傻話幾年前,上海的一位新手媽媽由於一時疏忽,沒看好孩子,5個月大的孩子不慎從床上摔下,所幸沒有受傷。丈夫張口就是一句呵斥:「你不上班,在家裡連孩子都看不好!」那位新手媽媽本來已經很自責,聽到丈夫這樣說,反駁了幾句,隨之兩人的口角越來越激烈,甚至還發生了肢體衝突。新手媽媽一時氣不過,把孩子從窗戶陽臺扔了下去,隨後自己也縱身一躍從5樓跳下……那位丈夫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的一句責備,會釀成這樣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