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孩子不要說「你好聰明」,聰明的媽媽會說「你很努力」

2020-08-26 神奇育兒園

誇獎孩子是每個父母都要學會的技能,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因為適當的誇獎能激勵和鼓勵孩子,增加他們的自信,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但是誇獎孩子也是要有方法的,而不是盲目的誇獎,很多媽媽以為誇獎孩子就是對孩子說「你好聰明」「你真的好棒」其實經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並不會起到什麼好的作用。



小志非常喜歡動腦,動手能力也特別強,時不時的會做一個新鮮的小玩意出來,每次都會驕傲的向家人展示他的小發明。家人和親戚朋友都誇小志好聰明,長大肯定是一個發明家。

小志為了博得家人的誇獎,經常去搗鼓新鮮玩意,家人們也一直誇他好聰明,最後小志越來越膨脹,在學校瞧不起同學,認為他們都不如自己厲害,學習也不認真學習,天天都在想怎麼發明小玩意。慢慢的,成績越來越差,而自己「發明」的東西也越來越沒用,慢慢的家長也失去了耐心。



出現這樣的問題,責任其實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長身上,孩子的表現欲和滿足感是天性,這個不能避免,但是家長不應該用「聰明」去應付他們,一旦孩子習慣了「聰明」這個標籤,他就會想盡辦法得到它。

美國的教育學家曾經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研究人員先讓幼兒園的孩子解決一些問題,然後就反覆對其中一部分孩子說:「你們很聰明,做對了8題。」然後又對另一半的人說:「你們很努力,做對了8題。」然後研究人員給了所以孩子兩個選擇,一個是做一個非常有把握的事情,另一個是做稍微有挑戰難度的事情。



被誇聰明的孩子,七成都選擇了容易的有把握的事情,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有九成的孩子選擇了有挑戰難度的事情。難道就因為誇獎得不一樣,就讓孩子形成如此大的差異嗎?最後研究表明,孩子一旦喜歡上被誇獎的感覺,就會想要下一次誇獎,他們為了保住自己「聰明」的帽子,就會選擇做一些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因為能更容易完成,保住得到誇獎,從而不敢嘗試有難度的挑戰,因為他們怕破壞他們「聰明」的形象,時間長了,這類孩子就會變得不愛動腦,不敢面對困難,害怕失敗。

誇獎孩子是好事,但是媽媽們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用錯了方法,適得其反,誇獎孩子不是單純的誇獎孩子聰明,而是要誇獎他做事過程中的付出和努力以及結果,讓孩子明白自己還有提升的空間,一點點進步。


在育兒路上,育兒難題千千萬,比如說孩子寫作業拖拉、馬虎、不愛動腦、三心二意怎麼辦?《好媽媽家庭作業輔導課》深入解析孩子不愛做作業的心理,讓你告別吼叫式教育,讓孩子再也不牴觸家庭作業,學習起來幹勁十足。

再比如孩子喜歡挑食、不善於表達、愛發脾氣、不愛學習怎麼辦?聰明的媽媽會通過講故事來啟發孩子,著名兒童文學家冰心曾說:「講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教育形式」

以上問題,你在這就可以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別再誇獎孩子聰明有天賦了,心理學家說表揚有技巧,做對事半功倍
    在海邊,一群孩子在玩沙,一個孩子做了一個簡陋的遊泳池,他媽媽和外婆不停地說:「哇,你真是個天才啊,這麼好看的遊泳池,只有你才能做出來,真是太棒了!」一個孩子不樂意了說:「他砌成那樣還說是天才,真不害臊啊!」其他孩子也附和道:「就是啊!」被表揚的孩子一邊喊著:「我就是最棒的,我砌的才是最好的!」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請不要再對孩子說這句話了
    很多家長都會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我記得我媽媽那會兒也經常說哥哥。聰明二字,聽起來像是很高級的讚揚,同時也會讓人有一種優越感。無非是「哎呀,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而這,也正是這些家長想要表達的意思。在家長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聰明的,而且也喜歡聽別人誇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人用「你很聰明」和「你很努力」來誇你,你更喜歡聽到哪種說法呢?十有八九的人會選擇「你很聰明」,因為這聽起來才像是真的在誇自己。如果有人說你很努力,言外之意好像是在說「你很笨,所以需要很努力。」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 孩子犯了錯,你會打罵孩子還是誇獎孩子?聰明的媽媽這麼做
    導讀:孩子犯了錯,你會打罵孩子還是誇獎孩子?聰明的媽媽這麼做孩子犯錯是避免不了的,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算是成年人也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呢。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犯錯的處理方法都是批評,甚至打罵孩子,其實父母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方法來處理,所以別無選擇。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 誇孩子應該說聰明還是努力?
    而有人能嘗試新策略,加倍努力應對失敗?這兩種人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區別:他們看待失敗的原因不同。第一種人將失敗歸咎於本身無能,會說「我不夠聰明」;第二種人是認為失敗是努力不夠或者策略不對的人。前一種人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後一種人是為了學到新的知識或技能。追求成績的人會在無意識中限制自己的潛力,如果你在意的是展現自己,你就會挑選有信心的挑戰,從而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聰明,因此你會一遍一遍地重複自己擅長的東西。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很聰明」
    每當兒子在親朋面前進行表演,親朋表揚說:「哇,你好棒」時,我總是補充一句:「因為我們航航很善於努力地學習,所以才表演得這麼好!」每當兒子對著商店標牌或廣告牌認讀,大家表揚說:「你好聰明,能認這麼多字」時,我總是對孩子解釋說:「因為你平時很注意仔細觀察,努力認真,所以才認得這麼多字。」
  • 不要讓你的一句「你太聰明」毀了孩子的價值觀
    和孩子溝通有一點我也是最近才領悟,我們的父輩們他們採用的對話方式一般都是命令式的教育,或者批判性的教育「你怎麼可以這樣?」「趕快過來,不然就會····」「我都要被你氣死了」等等,咱們這代80後90後為人父母之後,基本都在糾正老一輩的錯誤,就是對待孩子要採取「正向激勵」。
  • 還在誇孩子聰明嗎?這種誇獎對教育孩子的效果適得其反
    娜娜的父母也經常誇自己的孩子,「寶貝你真棒」「我家孩子真聰明」娜娜可謂是在爸爸媽媽的誇獎聲中長大,也越來越傲嬌。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張牙舞爪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卻頻繁出現問題,最終被勸退。罪魁禍首就是父母對她那敷衍、不走心的誇獎。這些表面形式的誇獎讓娜娜在家裡、在熟悉的人面前傲嬌,在陌生人面前卻不知所措,想要逃避集體生活,越來越不願意去努力改變自己。
  • 誇獎也會讓孩子經不起挫折?爸媽誇獎孩子要注意這3點
    在取成績的時候爸媽總會來一句「別太驕傲了,說不定就是你運氣好」潑潑冷水。失敗時又會來一句「你看看吧,早說你你不聽......」再給你補刀。如果是一昧地用「你好棒」「寶寶好聰明哦」這類的話來誇獎孩子,可能會讓孩子禁不起挫折!
  • 家長誇「你真聰明」,和誇「你真努力」,孩子的性格差別很明顯
    不同的是,一組學生得到的是關於智力的誇獎: 「你拼圖很有天分,你真聰明」;而另一組學生得到的是關於努力的誇獎:「你真努力,拼圖拼得不錯」。結果發現,第一輪被誇獎努力的學生中,有90%的學生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被誇獎聰明的學生,大部分都選擇了簡單易做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反而更不願意接受更有難度的挑戰。
  • 誇獎孩子別用你真棒真聰明,教你5招表揚的科學方法,效果更好
    很多父母經常誇獎孩子:你真聰明,沒怎麼學習就考了100分;你比誰誰誰厲害多了;你做的真快,沒出一點差錯等,希望給予孩子持久的自信。   這其實在告訴孩子:我們崇尚速度和盡善盡美,為孩子聰明的頭腦和才華驕傲。   還有的媽媽會經常說:寶寶你真棒!
  • 別老誇孩子聰明?或會讓孩子形成固定思維,讓孩子失去努力動力
    其實多誇孩子聰明,是最近比較流行的一種教育方法,有些時候誇獎孩子聰明確實能夠激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是這樣長期下去,盲目的誇獎孩子聰明,並不等於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容易形成孩子的固定思維,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避免盲目使用誇獎性的語言去鼓勵孩子。別老誇孩子聰明?
  • 為什麼說只誇孩子「聰明」,他遲早要吃虧?
    如果票選最常用來誇獎孩子的詞,「聰明」絕對榜上有名。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你家孩子真聰明!」「孩子挺聰明,就是不用功。」「這孩子聰明著呢,就是不把心用在正道兒上。」德韋克教授說:「誇獎孩子努力,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誇獎孩子聰明,孩子會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不自覺的看輕努力的重要性。孩子會認為:我很聰明,所以不用那麼用功,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 父母誇獎孩子有學問,除了會說「你真棒」,還會怎樣誇獎呢?
    有一種說法:好孩子是誇出來。父母誇得好,孩子會充滿自信,更加努力;誇得不當,則會讓孩子產生自滿和驕傲情緒。作為父母,對孩子除了會說「你真棒」,你還會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呢?在我們身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誇獎,「你真聰明」「你真帥」「真乖」。其實,這樣的誇獎偶爾一次還行,經常誇不起任何作用,甚至讓孩子產生錯覺:自己天生聰明、帥氣、乖巧。所以,家長誇獎孩子,不能泛泛而誇,而是要誇具體,誇孩子努力的程度等。
  • 別只會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15句話讓你花式誇孩子
    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誇孩子時,大多只會說「你真聰明」、「你真棒」這兩句單調的話。不得不為家長的詞彙量捉急。並且心理學家不建議我們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建議我們多誇誇孩子的努力,多誇過程,而不是結果。
  • 「媽媽,你別再誇我了!」聰明的父母,知道這樣誇孩子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是這麼問的:「為什麼常常會因為長輩的表揚和讚許而感到不快?」其中一個高贊回答這樣說:我費了很大力氣完成一件事,家長誇我:「這孩子真聰明,輕輕鬆鬆就把事情解決了。」當父母用「你真棒」、「你做的很好」或者「你好了不起呀」……這樣籠統的話去誇孩子的時候,並不能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反而會讓他對父母的誇獎產生懷疑,他也不確定父母說的是真心的,還是只是一種敷衍。甚至有的時候,誇獎還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比如,孩子這次考試成績不錯,父母說:「寶貝這次考得很好呀!真不錯!
  • 家長誇「你真聰明」,和誇「你真努力」,孩子的區別一目了然
    兩組孩子受到的誇獎並不一樣,一組孩子聽到的是"你拼對了這麼多拼圖,真聰明";另一組孩子聽到的是"你拼圖完成得很好,你真努力"。接著進行第二輪拼圖實驗,孩子們可以選擇難易兩種程度的拼圖。
  • 誇獎孩子只會說「你真棒」,其實是害了孩子
    長期將孩子的成功歸因於「你真聰明」「你真棒」,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有害的。如果一直用這種方式來表揚孩子,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現象:1、孩子會把錯誤視為失敗。由於你的表揚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成功是緣於某種靜態的「天資聰穎」,所以他會把失敗(如成績不理想)認為是因為某些方面不夠聰明,而且這種情況是無法改變的。這樣的孩子更傾向於將成功視為天賦,而不是後天努力的後果。2、也許是對於第一種情況的反應,孩子會變得更在乎自己看起來是否聰明,而不是能否學到有用的知識。
  • 稱讚時請停止說「你真聰明漂亮」父母表揚孩子時,別忘了三大原則
    這時,她禁不住誇獎道:「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這種誇獎是東方父母多數喜歡的,但是,那位北歐教授卻並不領情。在小女孩離開後,教授的臉色一下子就陰沉下來,並對東方訪問學者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訪問學者非常驚奇,說:我只是誇獎了你女兒,並沒有傷害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