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南科技學院 工程管理1603班曾楚波
圖1 繡衣坊正門
繡衣坊位於湖南省汝城縣城郊鄉益道村三拱門範家村口,始建 於明正德十四年(1520年),座東朝西,白石結構,三門四柱,通高6.86米,寬6.5米,中門門額正中陰刻「繡衣坊」,護柱石捲雲鼓挾足,額坊、柱石等部位雕刻各種花鳥魚蟲精美圖案。繡衣坊是巡按湖廣監察御史毛伯溫領銜率領郴州和桂陽縣(今汝城縣)的一批地方官員於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20年)專門為旌表監察御史範輅反對寧王朱宸濠和宦官勾結謀反的事跡而建所建,系古代表彰功德的紀念性坊表建築物,距今已歷496年的歷史,是目前國內罕見專門旌表監察官員的年代最早的珍貴文物。範輅(1474——1537),號山峰,明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為官正直,令人敬畏。「繡衣」是監察御史的別稱。繡衣坊造型雄偉,雕琢精美,是全國唯一一座專為旌表監察官員的牌坊,也是湖南省石牌坊建造時代最早的一座,被譽為「湖南第一坊」。
圖2 正門細部
特點:
繡衣坊座東朝西,白石結構,分主樓、次樓、邊樓,三門四柱,每樓簷下有鬥拱,通高686釐米,面闊650釐米,中門高238釐米,寬291釐米,兩側門高193釐米,寬165釐米。中門門楣上方橫額內自右至左陰刻雙勾「繡衣坊」三個正楷大字,每字45×45釐米。
圖3 範氏家廟
繡衣坊橫跨在範家通往縣城的主道之上,造型精美,結構科學,工藝精巧生動,運用陰刻、浮雕、圓雕、漏雕各種手法,把繡衣坊雕琢得玲瓏剔透。「繡衣坊」三個正楷大字工整秀勁,主題突出。整座石坊上下協調,沉穩秀麗,是一件精彩的石坊藝術傑作。
圖4 精美的鬥拱木結構
圖5 繡衣坊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