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周歲兒子來印江幫扶!遵義的她感動了無數人

2020-12-13 天眼新聞

「當我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我就知道來對了,這裡需要我……」7月1日,遵義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的朱傑華,帶著組織重託,跨越數百公裡來到印江縣人民醫院開展為期半年的幫扶工作。

走進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辦公室,看到桌子上堆滿了各類專業書籍、表冊,幫扶專家朱傑華正忙著備課。來印江短短三個月,朱傑華已經開展了學術講座4次,業務能力培訓9次,指導實驗室室內質控活動40餘次。

「朱醫生對我們科室幫助非常大,幫助我們建立了自身抗體檢測實驗室,填補了我們科室這方面的空白。」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唐雲說,自從朱醫生來檢驗科後,增加了實驗項目,以問題為導向,規範了sop標準操作作業指導書管理程序,為檢驗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

到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室幫扶不久,朱傑華對該科室的管理體系進行了改進,每天上午參與科室臨床檢驗工作,下午和科室工作人員一同修訂文件管理體系和整理文件。

就這樣,通過全體工作人員大力配合與努力,她帶領大家在第一個月完成了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科室管理制度、標本採集手冊等的第一次修訂;第二個月完成了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定稿,總共80餘萬字;第三個月完成了科室各類標準操作規程(SOP)的建立與定稿,共400餘項SOP和100多個相關記錄表格,至此檢驗科管理體系四層文件建立完成,為檢驗科建立了新版的質量管理體系。

「目前科室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工作已經完成,並進行了多期培訓,在科室得到很好的落實。」朱傑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朱醫生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工作上一絲不苟,對我們的醫護人員要求嚴格,非常悉心,通過『傳、幫、帶、教』,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們基層醫務人員。」唐雲說。

 左手大家  右手小家

朱醫生的丈夫是一名某空軍部隊的軍人,常年不能陪伴在家人左右。去年五月份,她家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小生命。今年6月接到這個幫扶任務時,她沒有一絲猶豫,滿口答應,孩子剛剛滿一歲,正是需要母親陪伴的時候,她與丈夫商量,決定帶著孩子一起來融入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這個大家庭。

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將小孩寄托在醫院附近的託兒所,每天醫院、託兒所兩點一線的生活讓她感覺充實、幸福。「工作的時候我專心工作,不工作的時候我盡情地陪伴孩子。」朱傑華說,牢記初心和使命,當好一名醫生,全心全意做好幫扶工作。

「我是印江縣人民醫院與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籤訂醫療聯合體協議後,第一個『傳、幫、帶』醫生,很幸運成為第一個來這裡幫扶的醫生。」朱傑華說,相信接下來兩個醫院之間還會有更多優秀的醫護人員及專科間的交流合作,形成補位發展模式,切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廣大印江群眾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安全的醫療服務,助推印江縣醫療衛生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通訊員唐詩意 楊文姜 李洪芳

編輯 安慧芳

編審朱邪

相關焦點

  • 印江開學季三個熱詞「高興、感動、感恩」
    回到校園了,開學了,孩子們高興之情溢於言表,家長抑制不住內心的感動,師生懷著感恩之心。 同樣,在不遠處印江二中的大孩子們,爭先恐後、高高興興到後勤處,領取書本,協助班主任為全班做好服務工作。感 動 已經脫貧的農戶張曉慶把小孩送進印江一小後感動地說
  • 印江:「1+1」對口幫扶沿河助推鄰邊鄉鎮「聯動發展」
    在如何快速落實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一盤棋」的戰略目標,連日來,印江自治縣以優勢互補、合作交流、攜手共進、資源共享為目標,充分利用該縣現有的食用菌、生態茶、辣椒產業發展資源優勢,通過「1+1」對口幫扶模式,幫助沿河縣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就是解心結|印江沙子坡鎮邱家村幫扶幹部龍施翼
    我叫龍施翼,是印江自治縣沙子坡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幹部。2016年10月,根據鎮裡脫貧攻堅工作安排,我成為沙子坡鎮邱家村結對幫扶幹部。邱家村,一個從地圖上看將「邊旮吊」體現得淋漓盡致的深度貧困村,距沙子坡集鎮22.5公裡,距印江縣城43公裡,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多年來,當地老百姓吃夠了貧困的苦。  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哪怕日子再苦再難,生個兒子是我最大的心願,只有養兒才可防老,在村裡說話才硬氣」。
  • 春秋航空面向上海對口幫扶紅河、遵義招聘乘務員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18日消息:即日起,春秋航空將面向上海對口幫扶地區雲南紅河、貴州遵義舉辦「春暖花開」客艙乘務學員專場招聘,為更多有飛行夢想的青年提供就業機會。一經錄用,預計最快將在2021年6月飛上藍天。
  • 帶著半歲女兒去幫扶!貴州赫章婦幼保健院來了一位「向媽媽」
    接著,向金霞又來到兒科門診,發現醫院沒有門診病曆本,只有簡單的門診登記本,患者複診時需要翻登記本查找既往就診記錄,浪費大量時間,同時存在很大的醫療安全隱患,於是她設計了第一本門診病曆本。在門診為學生進行入學體檢的過程中,產科醫生帶著懷抱新生兒的家屬來找向醫生會診,原來沒有兒科醫生給產科的新生兒查房。於是,向醫生立刻動身到產科為新生兒查房,並製作了新生兒入室記錄單。
  • 「我的扶貧故事」風雨砥礪初心如磐 戰甲未脫使命在肩丨印江自治縣...
    我叫劉德發,2018年,印江自治縣脫貧攻堅戰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我有幸成為羅場鄉扶貧辦工作人員、竹元村結對幫扶幹部,竹元村扇子壩組尖刀班班長,自此,我加入這場沒有硝煙、只能打贏不能輸的「戰役」。記憶中,和幫扶戶代遠雙和代雙慧兄弟之間的故事,最令我動容。一天,我接到羅場中學張阿菊老師的電話,告訴我代遠雙兄弟倆要輟學打工,兩個孩子性格倔,學校多次勸阻無效,如今已在縣城車站準備外出。掛斷電話,我立馬騎著摩託車去代方齊家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料代方齊和鄭光梅夫婦因為雙胞胎兒子輟學去打工的問題在吵架。
  • 14秒視頻暖哭無數媽媽:每一個兒子,都是帶著使命來的
    這段14秒的小視頻被上傳到抖音後,立馬引來無數網友圍觀。大家紛紛被這個暖心的男生給圈了粉,不約而同在評論區表示「別人家的兒子,從未讓人失望過」。甚至還有媽媽特意在留言裡@自家兒子,明確表示「該學著點兒」。
  • 來吧,為印江這21位道德模範候選人開啟點讚模式
    幾個月來,通過各鄉鎮(街道)、縣直各部門層層選拔,共向組委會辦公室推薦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類道德模範候選人112人次。經組委會逐一審核材料、調查了解、意見徵求、綜合評價,擬定印江自治縣第四屆道德模範候選人21名。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專車」|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
    「是政府發給我舊房拆除補助款後,我請人幫我買的!4000多塊錢,方便出行。」我叫彭顯斌,是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幹部。2020年11月14日中午,我和村第一書記梁玉武在巖底下組走訪群眾時,偶遇貧困戶代犬生,不禁讓我回想起代犬生的幫扶故事。為了幫扶好他,我們全體幫扶工作隊員操了不少心。  今年79歲的代犬生,是慕龍村上寨組人,屬特困供養人員,現集中生活居住在合水鎮中心敬老院。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感謝信讓我落了淚|印江自治縣板溪鎮高坪...
    我叫任偉,是印江自治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被派到板溪鎮高坪村開展結對幫扶。兩年多來,我與攻堅隊戰友一起頂風雨、冒暑寒,爬山梁、跨溝壑,訪遍了高坪村家家戶戶。經歷的人事,啖嘗的苦辣酸甜,常不自覺地跳躍在眼前,浮現於腦際。在眾多的人事中,有一個人,成了我永遠丟不掉的牽掛,他就是吳世財。
  • 「我的扶貧故事」夫妻齊上陣 孩子只記得「手機裡的爸爸」|印江...
    我叫劉娟,是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坪洞口村的一名幫扶幹部。不僅是我,丈夫楊仕剛,在楊柳鎮工作,是印江最偏遠鄉鎮之一。作為一名鄉鎮幹部,更是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的「老兵」。今天我想說的,便是我們夫妻倆的扶貧故事。自從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就很少看到他回家了,有時因為回縣城開會,才得以短暫的回家。
  • 「我的扶貧故事」山貨成了「香餑餑」|印江自治縣峨嶺街道曾家坳村...
    我叫趙政,是貴州師範學院派駐印江自治縣峨嶺街道曾家坳村第一書記。今年10月,省內農特產品扶貧展銷活動在貴州師範學院舉辦,來自曾家坳村的優質農產品以材質天然、色香味俱全等優點,贏得了廣大師生的青睞。我的扶貧故事就從這裡說起……趙政(左)在省內農特產品展銷會上售賣幫扶村農產品從2018年3月16日正式到印江縣曾家坳村駐村至今,已經過去兩年零7個月。
  • 「我的扶貧故事」感受樸實善良,收穫無數感動|赫章縣可樂鄉長坪村...
    見我們來了,他放下手中的活,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屋。「吳大伯,我因為工作調整,現在由我同事小張接替我的幫扶工作,小張就是你新的幫扶人。」同事向他介紹我。我微笑著站在旁邊,心裡忐忑,一邊伸出手和他握手,一邊說道,「吳大伯,您以後就叫我小張就可以了,以後我會經常來看望你們夫婦的。
  • ...故事」見證鄉村變化,是我的榮幸|銅仁印江自治縣委統戰部張地靈
    我叫張地靈,是銅仁印江自治縣委統戰部的一名幹部。2018年初,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到合水鎮興旺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三年來在政策的扶持下,群眾在自己的努力下,戴在頭上的貧困的帽子被徹底扔掉。我從組長盧達政家裡得知,盧建斌因疾病喪失勞動力,勉強自理生活,為了讓兩個小孩安心讀書,盧建斌的妻子任光霞帶著全家到貴陽以賣菜維持生計,家裡的毛坯房一擺就是十多年。
  • 含冤27年張玉環無罪釋放,2個兒子成家立業,改嫁前妻感動無數人
    然而最讓人感動的,還是他的前妻宋小女。一個柔弱的女人,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兒子,日子過得用她的話來說就是:&34;內憂外患重重壓力下,宋小女患上了子宮肌瘤,她不敢手術,怕自己下不了手術臺,兩個兒子從此沒人照顧,自己再也不能為張玉環申訴。
  • 無數人感動落淚
    比如這個孩子,放學了之後沒有寫作業,卻給爸爸媽媽寫了一首歌,讓無數人感動落淚。 小學生為爸爸媽媽寫了一首歌,網友:雖然很感動,但作業還是要寫 有句說「暖男兒子才是寶,堪比貼心小棉襖」,家裡有個暖男是什麼體驗?看看這位寶媽家的寶貝就知道了!
  • 蘇州銅仁兩地攜手,打造多元就業幫扶平臺
    憑藉主動承擔、一絲不苟的態度,塗仕其不僅榮獲公司2019年度「優秀員工」稱號,還成功入選蘇州「2019年人社領域對口幫扶就業十大典型」。  走出深山,跨越千裡,不少像塗仕其一樣的銅仁籍務工人員在蘇州找到了新歸屬。截至8月12日,蘇州已累計新增銅仁籍就業人員3127人,目前實有在蘇銅仁籍就業人員4119人,其中建檔立卡人員998人。蘇州已完成年度幫扶目標的150%。
  • 《妯娌的三國時代》裡面有一段劇情,何媽媽的話讓無數人感動
    《的三國時代》裡面有一段劇情,婆婆的話讓無數人感動早上,看到媽媽在看《的三國時代》,我平時比較忙,很少看電視,沒想到坐下來吃早餐,看了有半個小時竟然上癮了。這部劇情主要是演的一個家庭的家務事。但是從他們生活上看到,所有的一切都是現實生活的寫照,都是自己的一個影子。
  • 金巧巧兒子周歲竟來了大半個娛樂圈的人,羨慕吧!
    金巧巧兒子的周歲生日來了大半個娛樂圈的人,背後實力真是讓人嘆為觀止最近,金巧巧難得露面了,而且還是攜帶一雙兒女出現在機場,更是一大罕見的事。不過隨後人們也想起了在她身上也發生了一件更為嘆為觀止的事,這才把機場露面的風頭給蓋過去,那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推介「貴州好物」 共話幫扶深情
    既是產品推介,更話幫扶情深。 「30年來,歷屆民革中央領導親赴納雍開展調研幫扶,安排優秀幹部到納雍掛任,民革各級組織在納雍持續開展調研、培訓、支教、產業扶持。」民革中央掛幫幹部、納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月震除了推介納雍高山茶、納雍土雞等扶貧產品外,更是將民革中央與納雍縣的幫扶歷史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