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我就知道來對了,這裡需要我……」7月1日,遵義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的朱傑華,帶著組織重託,跨越數百公裡來到印江縣人民醫院開展為期半年的幫扶工作。
走進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辦公室,看到桌子上堆滿了各類專業書籍、表冊,幫扶專家朱傑華正忙著備課。來印江短短三個月,朱傑華已經開展了學術講座4次,業務能力培訓9次,指導實驗室室內質控活動40餘次。
「朱醫生對我們科室幫助非常大,幫助我們建立了自身抗體檢測實驗室,填補了我們科室這方面的空白。」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唐雲說,自從朱醫生來檢驗科後,增加了實驗項目,以問題為導向,規範了sop標準操作作業指導書管理程序,為檢驗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
到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室幫扶不久,朱傑華對該科室的管理體系進行了改進,每天上午參與科室臨床檢驗工作,下午和科室工作人員一同修訂文件管理體系和整理文件。
就這樣,通過全體工作人員大力配合與努力,她帶領大家在第一個月完成了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科室管理制度、標本採集手冊等的第一次修訂;第二個月完成了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定稿,總共80餘萬字;第三個月完成了科室各類標準操作規程(SOP)的建立與定稿,共400餘項SOP和100多個相關記錄表格,至此檢驗科管理體系四層文件建立完成,為檢驗科建立了新版的質量管理體系。
「目前科室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工作已經完成,並進行了多期培訓,在科室得到很好的落實。」朱傑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朱醫生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工作上一絲不苟,對我們的醫護人員要求嚴格,非常悉心,通過『傳、幫、帶、教』,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們基層醫務人員。」唐雲說。
左手大家 右手小家
朱醫生的丈夫是一名某空軍部隊的軍人,常年不能陪伴在家人左右。去年五月份,她家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小生命。今年6月接到這個幫扶任務時,她沒有一絲猶豫,滿口答應,孩子剛剛滿一歲,正是需要母親陪伴的時候,她與丈夫商量,決定帶著孩子一起來融入印江縣人民醫院檢驗科這個大家庭。
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將小孩寄托在醫院附近的託兒所,每天醫院、託兒所兩點一線的生活讓她感覺充實、幸福。「工作的時候我專心工作,不工作的時候我盡情地陪伴孩子。」朱傑華說,牢記初心和使命,當好一名醫生,全心全意做好幫扶工作。
「我是印江縣人民醫院與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籤訂醫療聯合體協議後,第一個『傳、幫、帶』醫生,很幸運成為第一個來這裡幫扶的醫生。」朱傑華說,相信接下來兩個醫院之間還會有更多優秀的醫護人員及專科間的交流合作,形成補位發展模式,切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廣大印江群眾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安全的醫療服務,助推印江縣醫療衛生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通訊員唐詩意 楊文姜 李洪芳
編輯 安慧芳
編審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