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實際上,教育不僅是老師、學校的事,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樣需要家長的努力,而與老師及時溝通,更多地了解孩子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不妨多學些和老師溝通的小技巧,看看哪些是家校溝通中的"禁忌"吧!
1.老師最不喜歡家長說的話是--孩子我交給您了,你就該說說,該罵罵。
這句話是家長最管用的話,但是老師卻不一定會接受。
第一,孩子不是老師的,是家長的,您可以隨便說罵,老師沒有這個權利。
第二,全班數十個孩子都交給老師,老師管的過來嗎?
第三,家長這句話看似客套,但是其實也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
2.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是--只是自己在那兒一股腦地說,不讓老師插嘴。
比如給老師打電話,家長會很想和老師溝通,先開始說孩子的不是或者說自己為了孩子幹了什麼,這樣老師成了聽眾,根本起不到溝通的作用,更解決不了問題.
3.老師最不喜歡聽到家長說"責任全部都是老師和學校的
其實絕大部分老師都是認真負責的,至少我接觸的老師都是挺好的,但是家長有自己的喜好,有的會從感覺上對老師有成見,他們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老師;
然後就會人為地認定一些問題的出現和處理都是老師的原因,比如一開始入學的時候,家長都希望是老教師或者嚴厲的老師當班主任,感覺這樣會對孩子好.
但是一段時間,會聽到家長抱怨,老師過於嚴厲,有更年期傾向等這樣的評語,這就是主觀認定,而非客觀判斷;
而且如果一旦老師嚴厲了涉及到自己孩子問題的時候,家長一般會規避自己的責任,先挑老師的不是.老師其實也挺冤枉的.
4.老師不喜歡總是打聽各方消息,然後質問老師的家長
現在網絡極其發達,教育教學工作極為透明,家長們中各種消息很多,家長們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
如果看到某個名冊或者名單沒有自己的孩子,家長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於找老師要說法.
即便通過這個途徑了解一些信息,想和老師溝通,也要講究策略,不能太莽撞行事.
5.老師不喜歡急於求成的家長
分數是衡量一個孩子的標準,但是同樣是60分,含義也完全不同,有的60分可能意味著剛剛及格,有的60分對學生可能是很高的分數。
因為題目的難度不同、學生的基礎不一樣,但是有的家長看到分數就著急,不會冷靜分析,著急找老師;還有的家長特別希望老師給自己孩子開小灶,能夠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心情是理解。
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問問題,因為只要老師在學校,他就有義務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且老師不會拒絕孩子的提問。
好的學生,基本上每天追著老師問,不懂就問,抓緊在學校的時間。
老師特別希望孩子得了多少分,家長都可以接納;然後讓孩子自己說說成績的排名或者整體的狀況,而非僅憑數字說話,多一些讓孩子思考的機會。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
版權聲明:黃河少兒藝術團致力於好文推送,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在這裡向你們表示深深的敬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QQ:272467487,謝謝
電話:0351-4697533
地址:太原市迎澤區羊市街麗陽大廈B座五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