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設計--第一節 確定研究目的

2020-12-16 生物谷

第二十七章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設計

  提要流行病學調查設計的目的,研究方法,調查內容:對象選擇、樣本大小、資料收集(調查表擬訂等)、資料處理及分析、結果解釋。

  案例1985年11月某縣衛生防疫站接到一起報告,S村發生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爆發。患者有明顯的胃腸道症狀,黃疸與無黃疸比例約1.0:1.17,潛伏期約35~82天,平均為53.4±16.5天。急性期病例ALT明顯升高,並有反覆異常的特點,S村於同年7月起成人中參加獻血漿(單採血漿輸還血球)的人數增多。經初步調查,發現28例肝炎病人中有26例均有獻血漿史。肝炎發生高峰距獻血漿者參與獻血活動高峰後約1~2個月。自肝炎爆發生,群眾自發停止參加獻血漿,疫情逐漸平息,欲了解S村發生何型肝炎爆發,引起爆發的原因是什麼,應如何進行調查?調查哪些內容?採取什麼措施者能杜絕今後再發生類似情況。

  摘自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1990;4(1):76

  調查研究是為了認識世界,也是為了改造世界,它是一項有目的的科學活動。為了達到其預期目的,首先必須提出明確的研究目的,然後才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施這項調查研究,最後用獲得的結果來判斷是否達到預期目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是衛生工作人員的一項最基本、最經常的工作。例如當我們要求去處理一項爆發的疫情時,首先要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爆發是怎樣發生的?目前的疫情怎樣?其趨勢如何等;當我們要認識某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或病因時,也必須進行調查研究。同一種疾病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及不同的社會經濟情況下,其發病頻率與分布可有明顯的差異,若要搞清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亦需作調查研究。許多醫療衛生的實際問題往往只有通過調查研究者能獲得解決的方法。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已廣泛應用於預防醫學及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中,隨著其應用範圍的日益擴大,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方法亦在不斷地發展。本章介紹其共同原則。

第一節 確定研究目的

  在進行任何一項調查研究時均有其調查的目的。例如1988年1月在S市驟然發生甲型病毒性肝炎(A肝)爆發流行,在短短的二個月內報告病例數達30餘萬。疫情之猖獗、危害之深重在國內醫學史上從未有之。面臨新的疫情,我們應開展調查研究,其目的欲了解它的可能病因是什麼?通過什麼傳播媒介能使這麼多人感染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僅憑個人的經驗是難以解決的,必須藉助他人的經驗,即查閱有關醫學文獻。從文獻中了解國內外有無類似的爆發歷史記載,他們採用哪些研究方法進行調查研究的,目前已達到何種研究水平,獲得哪些主要結論等,為形成這次爆發流行的病因假設提供必要的和充分的依據。其次尋找可以借鑑的研究方法,目前在驗證此假設時已應用哪些方法,其優缺點如何?最可能被我們採納的是什麼方法等等。

  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使研究者心中有數,有以往的事實作為依據,又有調查和實驗的資料作為基礎,再結合醫學和生物的知識形成病因假設。一旦形成假設,它就成為此項研究工作中的主導思想,即為研究目的,例如S市A肝爆發流行時形成假設——食用毛蚶可能是導致S市A肝爆發流行的原因。因此在進行各種調查研究中,就應該去證實食用毛蚶者比不食用者A肝的罹患率高,由此論點來指導整個研究設計。在A肝流行期,挨戶共調查28000餘人有關食用毛蚶與A肝罹患率的聯繫,發現食用毛蚶者A肝的罹患率明顯高於未食用者;食用毛蚶量愈多,A肝罹患率亦愈高,有明顯的劑量效應聯繫。並發現A肝的流行高峰發生於毛蚶大量上市供應後30天左右(此為A肝的平均潛伏期)。在市場上禁止供應毛蚶後,又經過一個最長潛伏期,流行趨於平息。由此而獲得毛蚶為傳播本次A肝爆發的流行病學證據。為了驗證毛蚶是導致A肝爆發病原的媒介,又採用核酸雜交和組織養法,從當時市場供應和產地捕撈的毛蚶中證實確有A肝病毒存在,即採用實驗的方法來難毛蚶為造成A肝爆發的病原學證據。假如在調查研究時,僅有一個空泛的假設,而沒有形成具體的目的,則調查研究往往無從下手。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下列幾種:描述人群的健康狀況、研究疾病的病因、尋找高危人群並估計其相對危險度、研究疾病的自然史、評價各種防治措施的效果等。

相關焦點

  • 「熱點名詞」流行病學調查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中指出流行病學調查是指對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決定因素進行調查研究,提出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對策。流行病學調查對病例早發現、早報告非常關鍵,開展要早、進行要快、內容要全面、信息質量要高,否則,很可能會導致一些感染的人沒有被及時發現,造成進一步傳播。流行病學調查不僅用於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對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以及食物中毒等公共衛生事件也是同樣重要的研究方法。
  • 流行病學調查為什麼重要?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流行病學調查(簡稱流調)是個相對模糊的名詞。不過,昨天一則」西城大爺」為北京疫情防控立功的新聞,無意中為這個名詞提供了最好的註解。1什麼是流行病學調查?當我們說到醫學研究,腦子裡很可能浮現出實驗室裡的各種玻璃器皿。其實,這些生理生化分析技術,很可能是某種醫學研究到了第二階段才能做的事。
  • 第二十六章 疾病的分布--第一節 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率
    於是集中精力調查發生疫情的地點和死亡病例。對8月31日至9月2日三天內所發生的89例死亡病例作了詳細的調查。並首創了標點地圖分析方法,將這次霍亂爆發中調查過的死亡病例標點在地圖上。寬街供水站及附近的其他供水站也同時標記在地圖上。   從圖上看到病例集中分布在寬街供水站周圍,而其他供水站周圍的病例較少。
  • ...還需進行更廣泛的回顧性流行病學研究以了解病例間的聯繫,並...
    【世衛組織:武漢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出現跨物種傳播的地點】當地時間8月3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中方專家提供了初始階段調查信息和檢測材料,做了大量出色的科研和監測工作,還需進行更廣泛的回顧性流行病學研究以了解病例間的聯繫,並確定是在武漢或是其他地方,發生了新冠病毒打破動物與人類之間物種屏障進行傳播
  • 第二十九章 病例對照研究--第一節 概念及結構模式
    第二十九章 病例對照研究   提要病例對照研究的概念和結構模式;設計特點:病例和對照的選擇,樣本大小的估計;研究因素測量和資料收集;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分析(成組資料分析、1:1配比資料分析);病例對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 第二節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目前分為四大類,即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實驗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和理論性研究(theoretical study)   一、描述性研究
  • 第十一章 實驗設計--第一節 實驗設計的意義、原則與基本內容
    第十一章 實驗設計 第一節 實驗設計的意義、原則與基本內容   一、實驗設計的意義   實驗設計是科學研究計劃內關於研究方法與步驟的一項內容。在醫學科研工作中,無論實驗室研究、臨床療效觀察或現場調查,在制訂研究計劃時,都應根據實驗的目的和條例,結合統計學的要求,針對實驗的全過程,認真考慮實驗設計問題。一個周密而完善的實驗設計,能合理地安排各種實驗因素,嚴格地控制實驗誤差,從而用較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最大限度地獲得豐富而可靠的資料。反之,如果實驗設計存在著缺點,就可能造成不應有的浪費,且足以減損研究結果的價值。
  • 流行病學調查到底要做些什麼?專家:溯源+防控
    疫情期間,大家常常聽到流調這一說法,也就是流行病學調查,這個工作到底怎麼做的呢?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現場工作組副組長潘浩介紹,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流行病學調查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是用於溯源,去調查追溯這個病,或者說病歷、病毒的源頭,感染的來源;第二塊主要是用於防病,就是防止這個疾病在人群當中發生蔓延和傳播,所以說溯源和防控是我們整個流調的核心。
  •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醫學統計學及其主要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醫學統計學及其主要內容   醫學統計學是運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原理及方法,結合醫學實際,研究數字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與推斷的一門學科。   醫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人體以及與人的健康有關的各種因素。
  • 第一章 概論--一、醫學遺傳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第一章 概 論 一、醫學遺傳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醫學遺傳學(medical genetics)是醫學與遺傳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是遺傳學知識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而醫學遺傳學的理論和實踐又豐富和發展了遺傳學。醫學遺傳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
  •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一、相關性研究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描述疾病和健康狀況在時間、地點和人群方面的分布信息,向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流行病學家提供最基本的數據資料。
  • 武漢開展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圖為市民正在進行健康檢測 張春紅 攝(抗擊新冠肺炎)武漢開展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中新網武漢4月14日電 (張春 紅郭霏)為做好無症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管理,武漢市衛健委14日啟動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 流行病學調查要做什麼?起了什麼作用?專家解讀
    央視網消息:在3月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在答記者問時說,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簡稱,流行病學調查在抗擊新冠肺炎對於很多傳染病的防治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流調做什麼?
  • 上海流行病學調查是怎麼進行的
    本報訊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防控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介紹,在防控工作當中,為及時、科學、高效、有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處置工作,作為上海市公共衛生工作的核心技術機構,疾控中心統籌調度市區兩級疾控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流行病學調查的三支梯隊共計550人,並分為接報與流調小組、流調質控小組、密切接觸者管理小組。
  • 「申碩」《普通心理學》第一章: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01心理的基本結構心理學研究方法1描述研究(一)自然觀察法(二)調查法:提問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分問卷調查和訪問調查。(三)個案研究法:由醫療中問診方式發展而來2相關研究測量兩個或兩個以上事件研究方法或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非實驗研究方法。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預防醫學:病例對照研究易錯題
    >預防-流行病學(易錯題講解)-第六章-病例對照研究預防-流行病學(易錯題講解)-第六章-病例對照研究1.選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組與未患這種疾病的對照組,比較兩組人群過去暴露於某種可能危險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於該因素是否與疾病有關,該研究為:A.現況研究 B.隊列研究C.病例對照研究 D.實驗性研究參考答案及解題思路1.【答案】C。
  • 《流行病學大講堂》第十講:描述性研究(二)個案調查與病例報告
    《流行病學大講堂》第十講描述性研究(二)個案調查與病例報告一、個案調查個案調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稱個例調查,是指對個別發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圍環境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個案調查往往還是暴發調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衛生防疫部門的例行工作。(一)目的及用途1、查明病例發生的原因及疫源地的現況,以便採取措施,預防續發病例的發生及控制疫情蔓延。
  • 有目的工作(一)--實驗性研究設計
    醫學研究設計包括:專業設計和統計學設計兩個部分。統計設計:是運用統計學原理和技術,對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進行科學設計。統計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建立假說、確定研究對象、確定研究因素、明確結局指標和設計用於調查的量表等。
  • 衛生計生委舉行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發布會
    明天是第29個全國愛牙日,我們利用這個時間把例行發布會提前契合主題,也結合一個有利益時機,今天向大家介紹我們近期開展的一個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同時向大家介紹「三健」有關政策和基本的知識。黨中央、國務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口腔健康工作,1983年開始,每10年左右開展一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1989年,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從2008年起,中央財政設立專項在全國範圍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幹預項目,並將健康口腔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明確任務和目標要求。
  • 新增病例情況、流行病學調查怎麼做……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直面熱點!
    ——熱點問答——組建流行病學調查三支梯隊,共計550人Q新聞晨報:病例介紹會提到流行病學調查,請問一下,流行病學調查現在是如何進行的?可能大多數的老百姓對於流行病學調查不太了解,其實它有點像公安的破案工作,我們對每一例疑似病例都要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了解病例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發病前14天旅行史、活動軌跡、有沒有可疑的病例接觸、可疑的環境暴露以及他/她的飲食情況等非常詳細的內容,通過這些調查主要排摸病例感染的蛛絲馬跡,各種可能的感染來源以及傳播方式,這是流行病學調查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