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是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我們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過「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單元學習後我們總結有「查字典、找近義詞、藉助插圖、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等方法,這為「理解難懂的句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本單元難懂的句子,有的是句子本身的意思難以理解,有的是句子的字面意思不難,但只有理解了它內在的含義,才算是真正讀懂了這個句子。下面我們選擇本單元中典型的幾個難懂的句子,來講一講理解句子的方法。
一、 理解句子方法之聯繫上下文
例如第18課《童年的水墨畫》中「人影給溪水染綠了」一句,我們就需要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溪邊》第一行詩把「溪水」比作「鏡子」,說明這裡的溪水是很靜、很平的,所以才能當做鏡子。第二行詩點明是「山溪」,就是說小溪兩邊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鏡,那麼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靜的消息中,山溪就如「綠玉帶」了,於是當人影倒映到山溪中,人影就被溪水染綠了。
二、 理解句子方法之聯繫生活經驗
例如第19課《剃頭大師》中第五自然段寫道:「你想想,這一會兒痛一會兒癢的,跟受刑一樣。」 要理解這句話,最好聯繫平時的生活經驗。在生活中,不少人理髮時會有這樣的經歷,被推剪夾住頭髮很疼,碎頭髮掉進脖子裡,落進衣服裡,令人難受不堪,真的跟受刑一樣。
三、 理解句子方法之結合多種方法
例如第20課《肥皂泡》第四自然段這樣寫道:這肥皂泡,吹起來很美麗,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我們可以結合自己在生活中體驗進行理解,想像自己吹泡泡的時候,陽光照在泡泡上呈現的顏色、顏色會在泡泡上流動。在查資料了解「五色」和「浮光」的意思,「五色」泛指多種顏色,「浮光」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澤和顏色。「輕清透明」則把詞拆分開按字理解。最後結合教材精美的插圖,想像肥皂泡在陽光下飛舞的美麗樣子。
下面我們選取本單元的句子來運用我們剛剛講到的方法進行理解。 「只見松林裡一個個鬥笠像蘑菇一樣」 選自第18課《童年的水墨畫》中,需要運用上下文進行理解。一陣「清清爽爽」的雨後,小蘑菇鑽出地面,吸引了山裡的孩子上山採摘。他們結伴同行,一路歡聲笑語。一個個頭戴鬥笠的孩子不正像雨後鑽出地面的蘑菇嗎?理解了這個句子我們才能體會到山裡孩子們生活的無窮樂趣。
「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並不後悔,因為我沒有失信。」選自《我不能失信》。理解宋慶齡說的話則需要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前文提到小慶齡非常期盼能到伯伯家去,因為可以見到漂亮可愛的鴿子,伯伯還準備送她一隻作為禮物。但是為了遵守和小珍的約定,小慶齡選擇獨自一人留在家裡等候小珍,沒有家人的陪伴,也不能和可愛的鴿子一起玩耍,直到全家人吃過午飯回來,小珍也沒有來。「是很沒勁」。可小慶齡卻說:「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並不後悔,因為我沒有失信」我們再聯繫生活實際就能體會到:小慶齡對於守信並不後悔,這一切都是她心甘情願
的,因為在她的心裡,重承諾、守信用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孩子為了守信而作出犧牲,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同學們,在理解難懂的句子上,我們有時需要運用一種方法,有時則需要結合多種方法進行理解。在閱讀中,我們需要不斷實踐,逐步掌握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參考答案
1.旭(xù) 瞭(liào) 巡邏(xún luó)
纜(lǎn) 嶼(yǔ) 錨(máo)
2.①太陽 ②小 ③從高處 ④停泊 ⑤繫船舶 ⑥查看
3.①旭日 沙灘 ②島嶼 巡航 ③纜繩 鐵錨
4.(1)①(2)③(3)②(4)⑤(5)④(6)③(7)①
5.①有過則改。 ②人誰無過?有過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