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擁有攀比心?家長如何對症下藥,我們需要讓他們變得更正能量

2020-10-04 米柚少女醬

前言

張海濤說:「對孩子來說,家長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

在現實生活之中,家長其實就是小孩的指路明燈,很多時候要比老師更重要,因為家長對於小孩的影響,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人物。我們需要教會自己的小孩各種知識,我們要開拓小孩的各種眼界,我們需要小孩變得更加的有自信,我們需要糾正小孩的錯誤,我們需要讓小孩變得更正能量。

每一個小孩成長的過程之中,其實都有著很多父母的煩惱,我們會發現攀比心這件事情是每一個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的東西。其實攀比心不止小孩,有很多的父母都有,所以在教育小孩之前,我們先要審視自己。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在生活之中總有那些活得比我們更好的人,我們需要努力成為更好的人,但我們不需要去進行各種攀比,幸福其實來源於家庭的和睦,幸福其實是來源於豐富的精神世界。並不是貧窮的人,就不比富有的人幸福。


首先,我們要探討的是,小孩為什麼有攀比心

雖然很多人說每個人出生都是處於一個同一起跑線,但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出生其實是不同的,起跑線也是不同的。有些小孩可以說是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而有些小孩從小可能就要幹各種髒活累活,這就是貧困富有的差距。富有的小孩在上學的時候都有豪車接送,人家的小孩要不是電動車接送,要麼是跟著學校的校車去上學。其實對於小孩來說他們是可以看到這種差異化的,對於小孩來說他們也享受,父母開著豪車接送的那種待遇。而且每個家庭其實並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都在為生活去進行努力,家庭日子肯定是一天比一天過得更好,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富有的小孩更容易有攀比心,因為從小的憂鬱生活讓他們瞧不起窮人。

而對於窮苦的孩子來講,他們往往雖然沒有攀比心,但他們顯得沒有那麼自信。這時候其實需要家長去進行注入能量,讓小孩在現實生活中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讓他們明白,生活無論是苦是甜,其實都是一種美妙的修行。在年輕的時候,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吸取知識的海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要比富有其實來得更加的實在。

同時在現實生活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對自己小孩的愛,不能無條件的滿足。很多家長對於小孩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因為現在的生活也是變得更優越了,小孩要什麼就給什麼,要做什麼就給他做什麼,要吃什麼就給他吃什麼。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小孩也有欲望,其實他們的心理活動跟大人是一樣的,當你在不斷滿足他們的時候,其實他們的欲望是不斷的去進行增長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攀比心會越來越高,在看到其他小孩有的東西自己就想要,這其實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所以對於家長來說,一定要管控好,對於小孩的愛。


其實有一定的攀比心,很多時候其實是很難去控制的,但對於家長來說一定要小心自己的性格過於自卑。很多的家長,其實就灌輸一個概念給小孩,自己不如其他的家長,在現實生活之中,當其他的小孩穿著名牌吃著好吃的東西,會跟自己的小孩說爸爸買不起,媽媽買不起。我們家庭比不過對方,可以說家長的不自信往往會更加的影響小孩,也會讓小孩想要嚮往那樣的生活,也想要去進行各種各樣的攀比,想要成為那些他們眼中要糖有糖,要錢有錢的孩子。所以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會發現,家長的引導其實是至關重要的,正面的引導會讓小孩走在正軌之上,負面的引導會讓小孩在童年時候過得不開心,並且沒有心思在學習身上。

其次,小孩擁有攀比心,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危害

不滿足現狀,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內心空虛,想要去進行比較,其實就沒有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每一個人其實從出生都要制定自己的目標,小孩有小孩的目標,比如說學好一堂課程,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大能有大量的目標。當我們顯得非常的空虛去進行各種攀比的時候,那麼就說明自己是缺乏自信心的,內心也是自卑的,毫無疑問在這樣的一個新的環境下去進行成長,對於小孩來講是非常糟糕的,而且在長大之後他們也會遇到一些事情不敢去做,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

但現在我們會說,當我們結婚的時候,我們需要找一個三觀非常正的人,也是因為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的心理,其實是非常有趣的。而培養一個小孩在童年時期其實是最容易塑造他們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家長要去進行引導,而如果小孩擁有著非常嚴重的攀比心,那麼他們會有著對於金錢的著迷,長大之後的話也是會為金錢去做各種事情,但其實現實生活中如今很多的家庭已經小康,賺多賺少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有一個幸福的生活,能不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物質永遠是會不斷的去進行放大,當我們有了一輛車就會想一輛房,當我們有了一輛房,我們就會想各種各樣的嚮往的生活,我們會去想遊艇,會去想飛機,所以欲望其實在生活中是會不斷的去進行放大,而這樣的人其實過得並不開心。

因為擁有攀比心,小孩往往都會大手大腳的花錢。攀比心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其實就是虛榮心,當小孩有自己欲望的時候,想要得到一件東西的時候,肯定是會花錢去買一下的,而當我們的虛榮心不斷的上升,其實需要買的東西就越來越多,這樣一種情況會不斷的養成小孩花錢的習慣,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這樣,買東西一點都不節制,可以說是大手大腳,而買了之後也不加珍惜,可以說只是一時的衝動消費,其實這就是因為小時候養成的壞習慣。

而且如果攀比心比較重的話,有一些小孩會做出一些過於偏激的行為,因為小孩的邏輯能力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強,從他們的思想中出發,他們會認為這個世界並不公平,別人從小就含著金鑰匙出生而自己什麼事兒都沒有。他會認為自己沒有機會,他會認為這個世界對他不公,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活動,有部分的小孩會出現報復社會,小時候就會出現很多打架鬥毆的現象,做出很多的偏激行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證明自己。如果發現這樣的現象,那麼做家長的一定要小心了,在小的時候應該儘快的去進行糾正,因為很多的行為,如果日積月累下去,就會形成一個惡循環,小的時候是小打小鬧,而到大的時候可能就會觸犯法律了。


最後,家長如何去幫助小孩化解他們的攀比心

首先作為家長的一定要做好一個榜樣的楷模,因為在現實生活之中,小孩之所以有攀比心,很多的原因是來源於家長有攀比心,你就像是一個鏡子一樣,在做的一些行為的時候會反射到自己的小孩身上。所以當作為家長的你拒絕去進行攀比的時候,你會發現小孩其實也是如此。但在生活中我們看到更美好的東西,比如說別人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作為家長的一定要去做誇讚,而不是會認為自己穿得很醜陋。

還有一點家長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讓小孩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雖然在中國,小孩絕對是大多數父母捧在手心中的,但是我們應該學會跟小孩平等相處,不需要讓小孩成為家庭中的一個特殊分子,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平等,給予小孩同樣的尊重。其實這樣的相處方式會讓小孩更懂得付出,而不是一味的索取,而且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說是一個家庭最正確的相處模式。很多家長其實也非常的清楚應該怎樣去做,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能夠真正的去控制,所以我們要做的其實更多的是控制自己,當家長把自己的情緒控制下來,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那麼一定會給小孩一個質的影響,讓他也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總結

對於小孩來說,他們攀比的東西其實是非常輕微的,在他們的眼中可能一件玩具,一件衣服,都會成為他們的攀比內容。但對於家長來說,當小孩有攀比心的時候,我們要更改他們的攀比內容,讓他們明白什麼東西才是更重要的,比如說我們學校讓小孩們去攀比成績,攀比勇敢,攀比自信,攀比善良。通過正向的引導,其實是可以讓自己的小孩變得更加的正能量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側面的方式去告誡小孩,比如說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我們可以看那些積極向上的動畫片,同時告訴自己的小孩,要成為像動畫片男主人公一樣的傢伙,同時憑時候自己小孩做對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給予表揚。

同時在小孩願意不斷去進行攀比的時候,我們要告訴小孩,索取得來的東西其實是沒有意思的,當我們想要得到東西的時候,那麼就要增強自己的能力。只有當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的時候,才可以不斷的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儘量的把小孩的攀比心化為動力,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的重要的,讓他們知道通過學習和努力,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可以讓自己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一味的滿足,小孩要什麼給什麼,這其實已經成為了如今中國的一個現象,其實這樣的現象並不好,在兒童時期一定要給自己的小孩送你一個很好的形象,也讓他們清楚的知道,在未來他們需要做什麼,樹立一個非常出色的價值觀。

作為家長的,你當發現自己的小孩喜愛攀比的時候,也不需要去過於緊張,因為這也是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我們一定要做到知道應該如何去緩解這樣的現象,在平時我們應該學會如何跟小孩去進行溝通,去知道他們在學校裡面做的什麼,需要去問問小孩有什麼樣的心願,我們需要了解他們心裡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當我們了解這些之後,我們需要去做出一定的糾正,而在糾正的過程之中不要以自己為原型,而是要樹立一個更正能量的目標。


攀比不會讓小孩變得更加的優秀,攀比不會讓小孩充滿鬥志,在生活中,因為經濟越來越發達,我們會發現整個社會上誘惑力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多,小孩的自控力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他們會熱愛上看手機,會熱愛上看電視,甚至會熱愛上打遊戲,而對於家長來說的話,我們其實是需要培養小孩的熱愛,讓他們熱愛上看書,熱愛上跳舞,熱愛上畫畫,熱愛上旅行,熱愛上探索這個世界,熱愛上時刻保持好奇心。

相信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心中也有著很多的擔憂,你的小孩也許也是出現了攀比的現象,也不知道如何去做。但相信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你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也知道了應該如何去更改自己的一些行為,我們作為家長的要第一時間去幫助小孩做出各種各樣的糾正,而在這裡的話,如果有更多的意見以及想法,也可以發表留言去跟大家一起討論。同時也是相信我們的小孩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隨著時代的發展,新一代的小孩絕對會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要iPhone12","攀比心"可有,但要用在正向
    擁有一臺iPhone似乎就是對身份的一種證明,現在大多數孩子,都希望自己能用最新款的iPhone手機,孩子的"攀比心"可有,但要用在正向。02、孩子攀比心太重會有怎樣的影響?孩子擁有攀比心理,是因為孩子不希望自己比他人落後,他想要超越他人,或者讓自己過得他人一樣。
  • 孩子追求名牌亂花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心
    在家時孩子是家裡的中心,而在學校時,無數同年齡的人在一起,自己變得不再特別,在大人眼裡也不再突出,這會使孩子有危機感,所以他們想要贏過別人,獲得大家的注意。2、家長的溺愛讓孩子沉迷物質當家長生活條件好了之後,就會想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努力的成果,在這時他們就會在孩子的生活物質上花心思。
  • 擁有過強的競爭意識對於孩子們到底好不好?有必要及時糾正嗎
    在現在的世界裡面競爭意識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東西,但是如果一個人擁有的競爭意識過強,勢必會對他或者身邊的人造成一定的麻煩,所以說一旦大家有發現自己的孩子擁有過強的競爭意識,那麼請務必要及時去糾正他們的這種行為。
  • 孩子變得愛慕虛榮?家長應適當滿足需求,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也需要正確的看待孩子的這種行為,不要採用太過情緒化的方式去責怪孩子。孩子的好勝心強,總喜歡炫耀自己所擁有的,博取眼球和讚賞。當自己沒有什麼值得可以炫耀的時候,就會攀比他人,自己拿著微薄的收入去換取高額的奢侈品,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最終壓垮自己。
  • 感冒如何選中成藥?記住對症下藥
    【感冒如何選中成藥?記住對症下藥】民生視角中醫將感冒分為風熱型感冒、風寒型感冒、暑溼型感冒,一般人很難辨別,而且風寒還可能向風熱轉化。如果感冒症狀稍重需要服藥緩解,最好諮詢醫生,根據感冒類型和嚴重程度對症服藥。如何區分感冒的類型?學起來via浙江藥聞
  • 幼兒園開學「走紅毯」,家長們盛裝出席,網友:拼爹媽顏值的時代
    學校舉辦類似的活動,對小孩有哪些壞處?一、使孩子產生妒忌心在這樣的活動中,有家長打扮得非常隆重,當然也會有一些普通家長打扮的比較接地氣。每個人都有攀比心,小孩看到其他同學的家庭條件那麼好,別人父母打扮的那麼出眾,再看看自己普通的父母,小孩也會產生攀比心,產生妒忌心。
  •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理解孩子,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我們只有了解了孩子,理解了孩子,才知道他們在每個階段最需要什麼?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掌握了不同年齡孩子的不同心理狀態,理解他們不同的興趣和要求,能使父母減少許多失誤。掌握孩子,能讓孩子更加優秀我們只有掌握了孩子的心理變化,才能夠應對孩子心理變化,讓孩子成長的路上變得更加的簡單,從而也能讓孩子更加的優秀。
  • 高能量來自我們的狀態,擁有內在的三種狀態,你的能量會越來越高
    如果我們處於自己低頻的能量,我們內心就會充滿內耗與糾結,如何讓自己的能量越高,更重要是學會調整自己內在的狀態,我們才能內在擁有高級的智慧。 如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從自我做事的目的和意義提升自我做事的動機和動力,這樣我們就不會讓自己停留在辛苦的層面上來。 尼採曾說過,如果一個人找到自我生命意義,就能忍受任何生活。一個人做喜歡的事情也是如此,他能夠看到自己做事所帶來自我價值和愉悅,往往能全然打開我們的身心,看到充滿能量的自己。
  • 如何讓唇色變得健康亮澤?針對這些方面對症下藥,輕鬆提亮唇色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嘴唇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嘴唇乾燥脫皮,或者是唇色變得比較暗沉等,那麼我們在平時護理肌膚的時候,如何一同對自己的嘴唇也可以護理到呢?那麼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學會對症下藥,用這些方法分類的對自己嘴唇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
  • 療愈內在小孩的7種能量
    成年後,一旦遇到挫折,我們就會縮回這個空間,被這個內在小孩接管。  憤怒、悲傷、嫉妒、恐懼,甚至開懷、興奮等等我們時常感受到的這些多變情緒,其實都是內在小孩在發聲、提醒你他的存在。當我們開始察覺自己遺忘了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會對這位小孩充滿慈悲,也因此生起正念的能量。正念的能量將擁抱和療愈我們,並療愈我們內在的受傷的小孩。
  • 小孩不喜歡說話,是好事還是壞事?父母應該注意到這些方面
    小孩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小孩就喜歡說話、打鬧,似乎能在任何環境裡過得自在,無論什麼人群,他們都能融入其中。但有的孩子卻是不同的,即使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裡,沒有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傷害,他們仍然默默無聞,選擇了安靜的生活,這是一種性格所致,即使父母想要改變,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 如何調伏嫉妒心、我慢心、攀比心?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修悟人生」,再點擊「關注」,我們可以每天與您分享宇宙智慧我們介紹菩薩的十地,有講到四無量心的修法怎麼修?大家可以聽錄音。這也可以用來修禪定的功夫。  「舍無量」,是冤親平等的一個功夫,我們也具體講過,在《清淨道論》上也有講過,都可以找出來學習。怎麼對治我慢心?  貢高我慢的心也是一種煩惱,貪、嗔、痴、慢、疑、不正見是六大生死煩惱,「慢」是其中一個。慢,來自於我執,由我執產生慢。
  •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嗜睡的小孩」,午睡超3小時,這是什麼情況
    撰稿:月叔| 插畫:kit | 審核:靜好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睡午覺,特別是上學之後的孩子,能夠讓下午更有精神上課。但一般上來說,午睡都是1小時左右。可是這兩天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小孩睡午覺居然睡了大半天,期間老師無論怎麼叫,他都沒有醒過來。後來老師打電話家長,才知道這個小孩一直以來都有這個習慣,睡午覺要睡那麼久。
  • 別讓父母的攀比心,成為孩子的競爭壓力,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制止
    3、迷信:有些父母或爺爺奶奶迷信,有大師說孩子命裡缺金,需要戴一些貴重的物品。這讓父母不得不追求平安心理讓孩子戴上了「求平安的催命符」。實際案例:女兒帶金項鍊落單遭搶劫。最近浙江一位家長就受到了驚嚇:這位家長去買早飯的時候,
  • 幼兒園畢業典禮,成「上流人士酒會」,網友:窮人不配擁有儀式感
    有的人覺得這樣的畢業典禮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理,讓孩子養成愛攀比的壞毛病;也有的家長覺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於有錢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參加這個典禮,不見得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還有的人說,這是窮人不配擁有的「儀式感」。
  • 「媽媽,我們家什麼時候買大別墅?」孩子出現攀比心,有三種原因
    因為強烈的攀比心背後是虛榮心,而這是一種扭曲的自尊,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注意而表現出來的極端情感。 說白了,就是虛榮心在作祟。攀比可以讓孩子的虛榮心得到滿足,讓他們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而追根朔源,孩子的攀比心無非源自三種原因。 一是家長的無底線溺愛。
  • 疫情下,家長如何教育小孩呢?
    碰上疫情,所有的小孩在家裡上網課,我覺得,也恰恰考驗了家長們教育小孩的能力。有網友說,「不用奔波生計,天天守著孩子嗎?」從題主的言語中,可以判斷出,您的小孩可能上小學吧,覺得您可能有點心急了。我認為,教育小孩需要耐心的,教育是一個很大的學問,講究規律,講究方法的。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小孩呢?
  • 擁有科幻小說中的「特異」功能,他們叫靛藍小孩,你身邊有嗎?
    聽別人描述時,我們更多的覺得不太真實,聽當事人敘述時,我們覺得很納悶。這些都可以理解,往往最難被理解的是他們,這些孩子卻又很敏感,很容易接收到了大家懷疑的信息,所以,慢慢地他們就不太願意和外界交流溝通,躲在自己的世界裡,或是害怕去學校,剛剛提到的少女也是輟學在家有幾年了。
  • 小孩哭鬧時聽不進話?比發飆更有用的方法是——「對症下藥」
    但是,哭依然是他們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只是孩子的需求變得複雜了。即使是以最科學的方式養育孩子,也不能保證孩子不會哭。在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後,我們才能進入他的內心,才能針對孩子哭鬧的不同原因,對症下藥,進行開導。
  • 小孩哭鬧時聽不進話?比「發飆」更有用的方法是——「對症下藥」
    那時家長會對孩子的哭比較敏感,會及時給予理解和關注。但孩子慢慢長大,家長似乎覺得哭是不好的表現,孩子哭是個煩人的事情。但是,哭依然是他們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只是孩子的需求變得複雜了。即使是以最科學的方式養育孩子,也不能保證孩子不會哭。理解共情孩子哭,雖然看上去不雅,但確實是正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