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農民可以說是很辛苦的一種職業了,他們常年勞作,生產糧食,但農民老了,卻拿不到國家發的退休金,像城市裡的人一樣安享晚年,甚至在農村,許多老人家到了六七十歲還得下地幹活。
近幾年來,隨著「振興農村」計劃的實施,農村的發展開始好轉,如今,為了追求城鄉平等,讓農村老人也能老有所養,向農民發放養老金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那為什麼農民沒有退休金呢?如有需要,什麼時候發送?事實上,這並不能怪農民,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有些專家認為,國家不給農民發養老金,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農村老齡化嚴重,資金缺口大;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農村老齡化問題相當嚴重,國家也迫切希望解決這一群體的養老問題。但向每位農民發放養老金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說到底,資金缺口很大。另外,如果人均每年只有幾百塊錢還不能解決養老問題,那麼,目前農村存在著養老缺口,沒有條件為農民發放養老金。
二是農民對自己的盈虧負責,不易評估與量化;
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原則上不交稅,自負盈虧。所以,農民的勞動成果不容易直接以考核量化的形式體現出來,這與城市工人是不同的。因此,國家無法評估農民貢獻的多少,也沒有具體的標準可循,更別提提供養老金了。
三是各種補貼彌補養老金「缺口」
為使農民增產增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補貼和惠民政策,使農民能夠享受到諸如糧食、醫療、養老等多種補貼。所以,從這一角度看,各種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養老金「缺口」,也減輕了農民的養老壓力。總之,可見農民沒有養老金並不可怕,國家一直在努力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補貼的數額逐年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彌補農民養老金缺口。因此,有了這些補貼,即使以後沒有養老金,也不算什麼。政府無論如何也不會忽視我們農民。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鄉村小小欣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