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幾位網友不斷地問:「你認為農民兄弟姐妹們,何時才能有退休金?」"民退休金,覺得這種資金要的合理嗎?""你覺得種田的農村老人該不該拿退休金?」歸結就是農民有退休金合理嗎?
為農民建立養老金制度合理,非常合理。這也是非常符合我們國家推行的全民參保「應保盡保」的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方向。
#1月新年啟航計劃#
但是,下面三個問題要清楚。
01推進全民參保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主要有兩種類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包含全體公民,農民兄弟姐妹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政府對參保居民繳費給予一定補貼,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參保達到年限,可按月領取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在內的養老金。
02養老保險原則
養老保險堅持保障基本生活、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基本原則,養老保險制度還是堅持「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原則,按照社保法的規定,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帳戶資金餘額、當地上一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是和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相吻合的。有的朋友沒有繳納養老保險,會想年齡大了也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這是對全民參保的錯誤理解。縱觀世界一些發達的國家、高福利的國家,都不會不讓不付出就給你福利的,就是有個別高福利國家推行了一些老年福利,但是,如果不實行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也都不會長久的。
03理解視同繳費
可能有個別人還會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都有視同繳費年限,農民會不會也實行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呢?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併計發養老保險金。企業職工是需要滿足許多條件才能核為視同繳費年限。農民及其他人員目前沒有相關支持性的文件和相關政策為他們核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是一個系統性、政策性很強處理問題的方法。如果,農民也實行視同繳費年限核定養老金,就養老保險制度來講目前很難實現這項政策。
04閱讀熱點
推薦|社保局是這樣給我計算養老金的,聽網友介紹養老金計算過程
年底了,想查詢今年的社保繳費,看這裡!
如何查找社保卡初始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