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言教、身教、境教三結合

2021-02-08 鄭州奧數網

  很多家長有一種誤解,認為教育孩子就是「說」孩子,「訓」孩子。在中國北方,有一個詞語——「數落」,可能就是從「說」孩子產生的。論起「數落」,有的家長可謂達到極致,能夠早晨說,晚上說,見孩子面就說,孩子已經表現不錯了仍然找茬兒說;做作業前說,做作業時也說,做完作業還說,發了作業更說;考試前說,考試時說,考不好大說,考好了往高標準說。家長不厭其煩, 滔滔不絕,自然難免老調重彈, 囉裡囉嗦。那麼孩子呢?是否洗耳恭聽,認真接受,立即改進呢?多數不是。家長越說越起勁兒,孩子越聽越煩,有的想躲開,有的頂上幾句:「別說了,知道了,知道了。」「煩不煩人啊!」「我改就是了!」效果不會好,然而家長下次照說不誤。

  我們是不反對說教的。教育孩子,「說」是一種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讓孩子接受說教,必須做到:

  一、 說得有理。道理正確,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符合孩子實際。

  二、說得有力。話語不能幹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生動、形象,有實際例證。

  三、說得精要,不囉嗦。重要的內容可以重複,但不能囉嗦。

  四、說得適時。不能盲目地有機會就說,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孩子最煩家長天天說,不分場合見面就說。

  五、說得有新意。最忌諱車軲轆話來回說,老一套誰也不愛聽。說,應該有新的內容,新的信息,讓孩子有新鮮感。

  這幾條要做到是不那麼容易的,需要家長經過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時做不到,家長應該適可而止,少說些,能不說就不說。據我調查,許多家長少說也做不到,他總是相信自己多說的力量。此外,講一句結論性的話,天天進行說教的家長,絕不是高明的家長,也不會是高水平的家長。

  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重點是「滲透性」,孩子是家庭的一員,與家長接觸時間最多,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種「滲透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響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在求知方面就應有積極的表現,如果你光要求孩子,自己不讀書,不看報,不學習新的知識、技術,孩子的學習勁頭兒就不足。我認識一位家長,她的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自從這位母親參加了成人中專的學習以後,每天晚上家裡的氣氛就變了。媽媽的燈下苦讀精神感染了孩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總得催孩子了。有時媽媽睡得晚,孩子主動陪媽媽學習。這就是身教的力量。那麼,要求孩子有好的生活習慣,家長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按時起居,整理床鋪,打掃房間,講究衛生。如果家長自己經常睡懶覺,東西亂扔亂放,床鋪不疊,缺乏衛生習慣,孩子就會照你的樣子去做。有一句俗語說得特別好:「孩子是家長的影子。」還有人說得更直接:「孩子是家長的『再版』。」儘管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也說對了一大半。有了身教的基礎,再加上有理、有力、有節的說教,孩子就會更服從家長的教育了。

  境教,就是以良好的家庭環境給孩子積極的教育影響。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呢?一是家庭的精神環境。家庭人際關係和諧,心理氣氛融洽。這包括夫妻之間的關係,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係,親友之間的關係。夫妻關係是主導,影響其他關係。協調家庭關係的基本因素是家庭美德建設。一家人之間的愛心、尊重、互助、互諒、同樂、同苦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主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該付出的,一定要付出,不能自我中心,私慾至上。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孩子身心舒暢,情緒穩定,易於培養健康的人格,學習也會踏實努力。如果家庭矛盾尖銳,夫妻反目,長幼無序,孩子就處在一個惡劣環境中,很難健康成長。二是家庭的物質環境。這主要是指家庭物質生活平實節儉,既保證基本的或較好的生活條件,也不奢華浪費。居住、飲食、行路、穿著,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種平常心。即使家庭富裕,也不可超量消費,高檔攀比,更不能走進享樂主義的誤區。最近,有一篇數家報刊轉載的文章,題目是《再富也要苦孩子》。我認為,不光是苦孩子,大人也應保持吃苦耐勞的精神,從一定意義上說,境教也是身教。

  家庭教育,必須走出單純說教的誤區,尤其要重視身教和境教。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是教育孩子成功的基礎條件。

相關焦點

  • 言教、身教、境教、心教——為國教子!
    父母對兒女的言教、身教、境教、心教真是責任重於泰山! 父母對兒女不但要言傳與身教,還要境教和心教。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學校的老師經過專業的培訓,可以教孩子一些知識和為人之道。事實上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特別是孩子在這個四五歲年齡段的時候,孩子在家的時間更多,所以我們特別注重言傳、身教、境教及心教!那什麼是言教、身教、境教、心教?
  • 教子要有義方----身教、言教、境教
    而教育孩子可以大分三個重點,身教、言教、境教。以身作則,這個「教」字,古字就是這麼寫,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第一個叉是父母長輩畫的,小孩潛移默化,模仿力很強,上行下效,所以左邊就是身教,以身作則。右邊一個手拿著樹枝,耳提面命,很有耐性,不厭其煩。假如當父母、當長輩的人每一次講話就帶著情緒,沒有辦法教孩子,要很有耐性,不厭其煩。那假如是身教,就要提醒自己了,孩子面前都要給好的影響,這是責任感。
  • 身教重於言教,成都男孩看到媽媽讀研英語筆記,內疚到哭
    一個筆記本,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微笑,確實有時不經意間會觸動孩子的心靈,激發孩子的學習願望,各位家長要善於察言觀色,抓住時機,充分利用好這寶貴的瞬間,讓孩子迸發出巨大的能量。身教重於言教。小cc媽媽是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醫生,工作多年後決定考研,並且養成了記筆記的好習慣,小cc看到的筆記就是她讀研筆記的一部分。
  • 家風家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
    作為家長,不要和孩子講太多的道理,而應用實際行動去影響他們,給他們做好榜樣,讓他們在實踐中感知那些道理,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地理解,並運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正如有人所說,孩子的心是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
  • 家長必讀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作為家長,我們總在說忙忙忙,要工作,要應酬,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而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就會走歧路。對於年幼的孩子,有些毛病一旦養成,需要我們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作為家長,不要和孩子講太多的道理,而應用實際行動去影響他們,給他們做好榜樣,讓他們在實踐中感知那些道理,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地理解,並運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     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大人,給孩子觀念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 身教大於言傳
    為了更好地推動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提高家長素質,促進孩子健康成長,12月19日,響河屯村特邀請家庭教育講師王萍老師開展主題為「父母語言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家庭教育專題講座。講座通過分享真實案例與典型教育故事,直指現在家長們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
  • 婁底:公益講座進社區 教你成為智慧家長
    (品牌之光家庭教育講師鄭時民為200餘名學生家長作題為《做智慧家長》的講座)(家長們認真聽講座)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楊蕾 通訊員 寧雅舟)8月25日,婁底市「百場心理健康公益講座進社區」活動走進大橋社區和南壠社區,為眾多家庭提供及時的「心理輔導」。
  • 合肥市太湖路小學舉行一年級新生家長會
    新學期即將拉開序幕,積極與新生家長進行互動,共商教育大計,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由於孩子們面臨的是一個嶄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無論是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還是個人文明禮儀規範都必須有個過程。把與家長溝通放在前面,定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級經驗豐富的王玉梅老師為新生家長奉上「秘籍」。
  • 怎麼理解一部分家長在家帶孩子,打麻將,還抱怨孩子成績差?
    怎麼理解一部分家長在家帶孩子,打麻將,還抱怨孩子成績差?這樣的問題在20年前我就認真思考過,並寫過一篇名叫《培養孩子與培養自己》的文章(2017/12/22),當時在企業內部的報紙上發表了,引起過不同的反響,這篇文章現在我的頭條號上能看到。
  •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看林徽因難得的優質教育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看林徽因難得的優質教育林徽因,一個傳奇的女子。即使是在民國那樣才女輩出的時代,她也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個。林徽因的才藝更全面,人生際遇也比很多人幸運得多。
  • 經開區濱河第一小學舉行「培養時代新人 做最好的父母」家長課堂
    「作為家長,您是否一直為督促孩子用功讀書而感到煩惱?您是否也會懷疑孩子天生不愛學習?」2019年11月14日,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河第一小學特邀請國家心理諮詢師技能鑑定河南專家組成員冀未來為家長們一一解決這些「難題」。經開區圖書館館長陶文明、經開區圖書館副書記餘加元及經開區濱河第一小學三至六年級家長參加活動。
  • 言傳與身教~晨練隨筆
    這位媽媽的舉動,也許映射了不少家長的教子方式。不可否認這個媽媽平時灌輸給孩子的都是正能量,日常規則肯定也講了不少,講述時可能頭頭是道、義正言辭,可是在具體執行時卻反其道而行之,理由可謂冠冕堂皇,不知道這對孩子小小的心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形成怎樣一種認知呢? 規則可以變通,法外能夠講情,但前提是弘揚正氣,不能隨心所欲。
  • 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必須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讓孩子有愛心,我就用愛來培養愛;想讓孩子善良,我就用善來孕育善;想讓孩子勤快,我就自己先勤快起來;想讓孩子寫好作文,我自己先動手帶個頭……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騙了無數家長多年的謊言,「言傳不如身教」,這是個偽命題
    03在很多地方都聽過「言傳不如身教」的說法,他們覺得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意思是說,光說教不如直接做給孩子們看,而做給孩子們看又不如給他們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或者是讓他們融入一個有學習動力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