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網上教學工作實施意見
一、落實關鍵任務
(一)實現市縣區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全覆蓋
1. 2月3日前,個別沒有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縣(市),應儘快向所在省轄市電教部門或省電教館申請開通虛擬平臺。個別區不需要自建或開通虛擬平臺的,可以直接在所在省轄市平臺或省級平臺直接註冊使用。
2. 2月7日前,所有市縣區自建平臺都要接入國家教育資源服務體系(虛擬平臺無需接入)。接入辦法詳見河南省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www.hner.cn)。
(二)完成「學習空間人人通」平臺的確認
公共服務體系提供服務的主要渠道是網絡學習空間。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要求,所有市縣級平臺的管理員要以省館前期已下發的各級區域管理帳號登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http://system.eduyun.cn),在體系中填寫平臺相關信息,2月3日前完成「學習空間人人通」平臺的選擇確認。
(三)完成各級平臺用戶與國家體系的實名認證與綁定
各級各類平臺用戶,要共享國家平臺、省平臺的資源及應用,特別是針對本次疫情所推出的雲課堂等專供資源,還必須完成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的實名認證。各級平臺在接入體系後,用戶在初次登陸本級平臺時,國家體系會彈出完善實名信息認證對話框,師生用戶應在2月9日前按要求如實補充完善個人信息實現與服務體系的綁定關係。用戶以後在使用體系內資源和應用時只要從所註冊的平臺登錄,即可在個人空間看到國家、省平臺推送的資源和應用。
(四)爭取實現學校、幼兒園APP應用全覆蓋
網際網路、4G/5G網絡及智慧型手機、Pad等移動終端設備,是學校開展在線教學和管理等工作的必要條件。對於具備這些條件的學校,應儘快實現學校APP應用全覆蓋。
1.已有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等綜合類APP的學校,應充分應用APP的在線辦公、教務管理、在線教學輔導答疑、家校互動,特別是疫情統計上報等功能開展工作。
2.尚無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等綜合類APP的學校,儘快與承諾疫情期間免費使用的網際網路教育企業聯繫,從教育部教育移動應用備案公布的產品中考察選用APP,特別是省電教館前期推廣的豫教通、騰訊智慧校園、釘釘未來校園等APP產品,並儘可能以鄉鎮、縣區為單位進行區域整體推進,實現本區域學校APP應用全覆蓋。
3.各地、各學校要與選用的APP的提供者密切結合,做好APP產品的組織架構搭建、師生帳號分發、功能使用培訓等工作。並要求各APP提供者,充分發揮移動應用入口的作用,將疫情統計匯總上報、健康打卡等新功能迅速上線,將國家、省資源平臺推薦的學科教學資源及時推送給師生用戶。具體操作指南詳見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4.加強對各APP提供者服務的指導和監督,發現借用特殊時期,誇大宣傳、變相收費、植入廣告等不良行為,及時上報,嚴肅處理。
(五)充分發揮無線、有線電視的作用
對於師生在家庭場景下不具備網絡和移動終端設備的農村偏遠地區的學校、教學點,應充分發揮無線、有線電視的作用,開展電視教學。對於城區學校也可以採用APP應用與電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遠程教學,以減少手機等小屏設備對學生視力的影響。
1.省及各地要安排本地的教育電視臺,並協調廣播電視部門、電信運營商,通過無線、有線電視系統及網絡數位電視系統,轉播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相關節目及各級教育部門免費提供的視頻課程資源。
2.各級教育部門要組織整合本地視頻教學資源,無償供給電視臺播放。
3.學校要提前通過各種方式通知學生在家收看。
二、熟悉實施路徑
(一)融合各種教學組織方式
1.「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在線教學組織形態。通過河南省資源平臺「網絡學習空間」及各地認證的「網絡學習空間」組織在線教學,這是實現全省師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在線教學的基礎保障(使用指南詳見各平臺)。
2.各地可以統一安排經過遴選的網絡課程,但應至少提前3天將相關課表發放到屬地學校,教師及時下達自主學習任務清單,指導學生在線自學。
3.因地制宜,靈活選擇。對不同地區、不同信息化條件的學校,依具體情況組織在線教學工作,依託國家和省市教育資源平臺等平臺及APP,靈活選擇在線教學形式。
4.遵循教學規律,自主施教。以科學高效為前提,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學生,學校和教師可以自主選擇在線直播、點播、預習、檢測等多種策略;對畢業班學生,可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針對不同學生特點,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在線答疑。
5.幼兒園可通過APP、微信、QQ等方式,指導家長科學開展親子活動、提供科學育兒知識輔導,引導使用國家、省平臺上的優質資源。
(二)多種教學模式並用
1.在線直播課堂。依託各地遴選的直播平臺,組織本地學校開設直播課堂,進行線上授課。
2.在線點播教學。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優質資源,各種開放公益平臺優質資源,組織學生根據教學進度和本人需求開展點播學習。
3.學生自主學習。由學校組織教師根據網上學習資源清單,結合本校實際,指導、推送給學生自主學習。學校和家庭要加強自主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習效果。
4.電視視頻學習。充分利用優秀電視欄目或節目,組織學生觀看學習。
5.線上輔導答疑。各地、各中小學在組織在線學習的同時,可利用網絡學習空間、APP等,組織教師進行在線答疑輔導,提高學習質量,加強家校互動。
(三)國家、省級資源平臺提供基本資源保障
省教育廳、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多種渠道統籌調集優質資源向師生開放。
1.國家網絡雲課堂(www.eduyun.cn)。以部編教材和各地使用較多的教材版本為基礎,提供網絡點播課程,覆蓋小學一年級至高三,將於2月17日面向全國開放。
2.國家、省和地方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現有資源。國家資源平臺上「一師一優課」資源,學段學科覆蓋面較大,可供線上學習選擇;省資源平臺現有覆蓋全學段全學科的《同步課堂》5500多節;2014年-2018年一師一優課部優省優視頻資源5177節;電子圖書、期刊、報紙300多種;《河南歷史文化博覽》337集。
3.省電教館統籌河南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疫情防控期間數字教材平臺數字教材資源面向全省免費開放。
4.協調浙江之江匯平臺優質課程資源,覆蓋全學科、全學段,疫情期間無償讓河南師生使用。
以上國家和省資源體系所有資源及更新資源,均可通過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首頁(www.hner.cn)進入訪問。相關解決方案、詳細操作手冊等信息,將及時通過省資源平臺及其微信公眾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