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啥不快樂?繪本大師告訴你,擁有善於發現快樂的能力更重要

2020-10-30 TT辣媽愛美麗

剛剛刷新聞看到一則很早以前的推送,一名即將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小姑娘,在幼兒園的畢業典禮上,抱著她的小夥伴大哭,邊哭邊說,「我不能像以前一樣快樂了!」。

都說孩子的快樂最簡單,一塊糖果,一張小貼紙都能讓孩子開心很久,而且現在的物質條件如此豐富,孩子基本上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是這位小姑娘卻認為成長是一件讓人不快樂的事情。而且具有這種想法的孩子還不在少數,兒童機構提供的兒童快樂指數調查報告指出:有一半的孩子感覺不快樂!

一、孩子為什麼不快樂了?

  • 1、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課業壓力過重;

主持人馬東說過,中國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長中的焦慮轉移給了孩子。

星期六晚上帶元寶出去玩,正碰到鄰居小美和媽媽也一起下樓,小美的媽媽幫著小美背著一個碩大的書包,小美看到元寶,拉了拉媽媽的衣角,說,「媽媽,我想和元寶妹妹玩一會兒。」小美媽媽搖搖頭說,「玩什麼玩啊!你的英語課就要開始了。你都多大了?還天天想著玩?」小美羨慕的看著元寶,欲言又止,被媽媽拉著快步走了。

現在很少有小朋友不上課外班,好多小朋友每周都要上好幾種課外班,從比例來看,「學科輔導」類最高,其次為「文藝特長「、 「體育特長」、 「科技興趣」等等;

中國兒童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權威報告《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顯示,我國兒童參與課外班日常化,課外班已成為校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六成兒童參與課外班,上學日參與課外班的累計時間為3.4小時,周末參與課外班的累計時間為3.2小時

這和中國的父母普遍都很焦慮有關。曾經在父母圈中流傳一句名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此父母早早為孩子做好了成長規劃,孩子什麼時候上早教;什麼時候學英語;什麼時候學才藝,甚至為孩子準備學區房、異地學籍等等,並且父母的理由言之鑿鑿:

  • 我們小時候學習不好,沒考上好大學,我的孩子一定要上985,211;
  • 我們小時侯成績不如別人,我的孩子一定要成績優秀,超過別人家的孩子;
  • 我們沒過上理想的生活,那麼我的孩子一定要過上我理想中生活……

為此,每天都帶著孩子奔波輾轉於一個又一個的輔導班中,孩子取得了好成績,父母欣喜若狂,不斷的發朋友圈炫耀;孩子學的不好要麼批評打罵、要麼剝奪孩子的玩耍時間加倍補習。

試問,如此重壓下的孩子又怎麼會快樂呢!

  • 2、 與同伴相處的時間越為來越少、戶外活動時間不足;

著名作家卡耐基說過「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

前幾天,同幾位閨蜜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吃完飯,我們幾個媽媽湊在一起聊天,同去的這些孩子卻是一個人拿著一部手機,各玩各的,全程幾乎零交流。

一位閨蜜感慨:「咱們以前放了學就是跑出去找小夥伴玩,不是跳皮筋就是丟沙包,現在的孩子可好,放了學讓出去都不出去,天天悶在家裡除了玩手機就是看電視!」

舒膚佳集團曾經聯手中國兒童中心,發布過一則《中國城市兒童戶外活動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周一到周五放學後,平均每4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於1小時,平均每8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每天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的時間超過2小時,結論顯示孩子的戶外活動或與小夥伴互動的頻率在逐年降低。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曾說過,「友誼與快樂是分不開的,因為這種緣故所以就必須培養友誼,因為沒有友誼我們就不能安然無懼地生活,也不能快樂的生活。」

孩子只有在與小朋友互動的玩耍過程中才能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學會團隊的協作精神、學會謙讓、學會互相信任;並且在與小夥伴的戶外活動中還能增強孩子的身體免疫力及身體各項機能的協調能力、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面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等等,使孩子感悟到相互陪伴、相互幫助、相互需要的樂趣。這也是孩子學習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雛形。

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決定個人幸福指數的重要標準,畢竟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生物,只有在與他人的不斷互動中才能獲得認同感和滿足感。

而一個人際關係緊張或缺少同伴陪伴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獨、寂莫,缺乏被認同感從而嚴重影響情緒狀態。那麼快樂也就無從談起。

二、快樂的人與不快樂的人的區別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兄弟兩人一起去上班,途中遇到了大雨,結果哥哥抱怨說,「這場雨下的真討厭,將我的新衣服都淋溼了。」而弟弟則說,「這場雨來的真是時候啊,炎熱的天氣變得涼爽了,在雨中漫步多浪漫啊!」

一個人的性格中快樂的因子更多,那麼看待事物的角度就會更積極,再糟糕的事情,在他們的眼中看來還是會覺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差勁。」

反之,如果一個人的性格中悲觀的因子更多,那麼,即使是令人興奮和激勵的事情,在他們的眼中也不過如此,甚至會覺得在令人興奮的表面下會不會掩藏著什麼不好的事情,消積悲觀的情緒使他們永遠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挫折與困難,失敗與打擊,這些都是暫時的,如果能夠隨時保持一份快樂的心情,保持一份積極向上的心態,那麼當我們面對挫折或失敗時會更有勇氣去戰勝它,也會更有耐力來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它。

快樂是一種力量,是能夠讓我們直面人生風雨的鎧甲。

作為父母,沒有什麼比讓孩子快樂更重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我們無法幫助孩子一一規避,但我們可以在他們心中早早埋下快樂的力量,用樂觀來應對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將會比孩子贏得多少榮譽、取得多少成就,更加受益。

三、擁有快樂的力量首先需要一雙隨時發現快樂的眼睛

著名作曲家劉熾曾說,「做人,快樂是最要緊的,但快樂是需要自己去尋找的,我們不是缺少快樂而缺少對快樂的發現和感受。」

想想自己小的時候,得到一張漂亮的糖紙都能讓自己快樂好久,隨著年齡漸漸長大,得到的越多快樂卻越少,不是快樂離開了而是我們對於快樂的要求更高了,我們一邊步履匆匆不斷的去追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或者為了一時的得失輾轉反側、傷心勞神,一邊感慨為什麼自己不快樂了。

直到我得到一套英國著名繪本大師昆廷·布萊克的繪本《快樂的力量》系列叢書,才發現我苦苦追求的快樂其實就在身邊。我的孩子也對這套繪本愛不釋手,常常自己一邊看一邊笑。

演員孫儷曾在微博上多次安利過昆廷·布萊克的繪本作品,她就曾為等等和妹妹小花準備了很多昆大師的繪本。

1、 《快樂的力量》這套叢書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快樂的力量》這套系列叢書一共四冊,中有一本《快樂的光腳丫先生》就專門為小讀者們講述了如何尋找快樂的故事。

有一位奇怪的光腳丫先生,他只有一隻鞋,他並沒有因為自己只有一隻鞋而丟掉快樂,而是更積極的去發現快樂:他可以吹他的舊喇叭、可以用水果玩雜耍、可以去玩水玩出大水花、還能騎著他的滑板帶著他的小夥伴兜風,像個將軍一樣檢閱從他面前經過的老鼠隊伍;直到一位小姑娘送給他另一隻不同顏色的鞋子,快樂的光腳丫先生終於可以在下雨天出去玩了。

你看,快樂就是如此的簡單且無處不在,只是需要一雙隨時能發現快樂的眼睛,並且將這些細微的快樂融入生活中,無論自己處於逆境還是順境都能保持生機勃勃、樂觀、快樂的勁頭,那麼一切的困難和不如意都不過是人生中的一道風景而已。

我們不能控制事情的發展,但是我們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態;我們不能左右天氣的陰晴變化,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不被外在的事物改變心情,北宋文學家範仲淹在他的《嶽陽樓記》中曾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就是在告誡後人不要因為一時的個人得失而失掉豁達樂觀的心態。

2、為什麼推薦昆廷·布萊克大師的作品

昆廷·布萊克被譽為創造英國童書歷史的快樂大師,被譽為「插畫教父」、 包攬了國際安徒生插畫獎、凱特·格林納威獎、英國首位兒童文學桂冠作家獎,這三項童書界至高獎項的作家、更是囊括了幾乎所有的童書獎項;並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勳章;創建英國首座插畫博物館,並將自己的插畫作品繪在白金漢宮的牆壁上。。。

昆大師的作品線條流暢輕盈、以色彩淡雅的水彩筆著色、以極具想像力和感染力的快樂故事為孩子講述了發生在身邊的生活,讓孩子看了之後覺得即熟悉又有趣孩子喜歡的事情都被昆大師,以一種更誇張更好玩的形式表現了出來:比如滑滑板、踩水、吃好吃的、像將軍一樣敬禮、照鏡子……仿佛在孩子面前上演著一幕幕的熱鬧的喜劇,每個細節、表情都使孩子看完哈哈大笑之餘又能夠從中領悟到不一樣的感受從而培養出樂觀的心態。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評價說:「我從未見過一個不愛昆廷·布萊克的孩子!

在2005年,《快樂的光腳丫先生》由英國國民評選為「凱特·格林納威獎50年十大獲獎作品」,入選「長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

將快樂種在孩子的心裡,讓它長成參天大樹,成為保護孩子前行道路上,阻擋風雨的鎧甲,讓孩子們在大師的繪本中感受快樂、體會快樂、並能夠主動去尋找快樂、發現快樂,快樂才能夠成為庇佑孩子成長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國際著名繪本大師告訴孩子的事:就算光著腳丫,也可以很快樂
    他的獨創性和幽默性、輕鬆靈動的畫風以及對圖文的和諧處理,使他成為大師級人物。他重視人的感情,關心孩子,它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文字的喜悅還包含了圖畫的快樂,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有趣,故事中的主人公,總是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可愛的文字和充滿趣味的繪本筆觸,告訴孩子簡單而又重要的人生觀,價值觀。
  • 快樂的孩子眼裡有光!這13冊繪本,幫孩子獲得快樂的能力
    一動不動沉迷動畫片、手機,是很簡單的「垃圾快樂」。但是,在繪本的世界裡,自主探索、邊玩邊學,我覺得是一種更為積極的「高級愉悅」。考察孩子的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有的人覺得「快樂教育」就是「不逼迫」「不管教」
  • 繪本《快樂的一天》-帶孩子感受快樂
    快樂其實不需要任何理由。感受快樂比解決問題,學習知識重要得多。我們經常一邊渴望快樂而一邊拒絕快樂。今天跟兒子學習英語,兒子為自己記住了十五個單詞開心雀躍。而我卻因為他忘記了一個單詞而批評他。快樂瞬間從他臉上消失,頭耷拉下來,頹廢的表情出現。我相信他在這一刻記住的是沒有學會一個單詞的懊惱而丟掉了記住十五個單詞的快樂。也是這一刻,我清晰可見自己是如何剝奪孩子的快樂。
  • 繪本大師五味太郎:看繪本是為了快樂,沒必要跟教育扯上關係
    繪本是一種娛樂性的東西,非常快樂,我說繪本是非常娛樂性的,大家能贊同嗎?非常快樂的,能贊同嗎?在快樂的當中還有不同的層次,我們是通過繪本來感受到各種層次的快樂。其實我們讀一篇悲傷的故事也是一種比較快樂的體驗,你能理解嗎?在我看來,去讀一段不幸的故事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你能認同嗎?
  • 這本獲安徒生大獎的大師級繪本,讓每個人都找到了專屬自己的快樂
    無論你多少歲,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一定能在《快樂的光腳丫先生》一書中,找到自己專屬的快樂:01 孩子所看到的快樂你了解你的孩子嗎?你知道你的孩子在什麼時候最快樂嗎?《快樂的光腳丫先生》,不僅讓孩子看到了屬於他們這個年紀的快樂,也讓他們的快樂被每一個父母了解和看到。
  • 繪本大師松居直告訴我們:給孩子講繪本,不需要指讀
    尤其是多圖的繪本、無字繪本,應該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而不要被文字限制住。3. 有人綜合了這兩個觀點認為給孩子讀繪本時,指讀還是不指讀,得看孩子的年齡,3歲以前不需要指讀,因為即使指讀孩子也不會看你的手指。3歲以後可以進行指讀,尤其是孩子在識字敏感期時,一定要給孩子指讀,可以讓孩子很快識字。
  • 這裡的生活如此快樂而充實,只要你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一片藏區,兩種生活,在這裡,孩子們能收穫的不僅是自然風光,更是一連串意想不到的知識和樂趣,相信每一個家長和孩子,都會特別滿足的離開。1.汽車在蜿蜒盤旋的公路上行駛,海拔從500米陡升至3000多米,山腳與山頂的氣溫相差甚遠,天氣也開始變幻莫測起來。
  • 3個方法讓孩子愛上繪本閱讀,越讀越快樂
    你抱著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溫暖的,被愛包圍著的,在這樣的氛圍中讀書,會使讀書本身慢慢變成一件更快樂的事。,或許孩子不單單是喜歡這本書,更喜歡你讀書給他聽的時光。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不到位,於是直接告訴孩子:你想得不對,這個故事並不是要告訴我們小兔子多麼可憐,而是想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
  • I CAN READ 讓孩子發現英語學習的快樂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但和以往傳統的啟蒙教育觀不一樣,大家更偏向於讓孩子快樂地「玩」英語,因為大家都開始意識到,要學好英語這門語言,必須要培養孩子的英語好感度。對於80後、90後而言,學習英語的過程就好比是「填鴨式」被餵養,是非常被動的學習,從枯燥的字母描紅,到機械的單詞背誦,再到複雜的語法知識,所有的聽說讀寫「任務」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準備,這就讓很多人都害怕英語,不敢開口說,更把英語學習當作是沉重的負擔。
  • 孩子想哭別阻止,哭出來的孩子更快樂,更善於表達感情
    3、阻止了孩子的自信心發展阻止孩子哭鬧其實還是在阻止孩子的自信心發展,如果家長老是對孩子說「不可以哭」或者「再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理你了」這種話,只會導致孩子在潛意識中降低對自我的評價。由此可見,家長阻止孩子哭泣的行為並不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反而是允許孩子哭泣會讓他更善於表達自己,那麼家長應該怎麼理解這種現象呢?接下來,我們再來詳細探究一下。三、怎麼理解,會哭的孩子更快樂,更善於表達感情?
  • 繪本《我的小鞋子》:告訴孩子,如何才能真正擁有一件東西
    但是常常買回來不一會兒,他們就不玩或者不喜歡了,這是孩子式的喜新厭舊嗎?有時候,孩子們痴迷一件東西,他們會走到哪兒帶到哪兒,會像對待寶貝一樣小心翼翼保護著,甚至不捨得用它們,比如一顆久未拆封的糖果,比如一件從不捨得穿的衣服,這是孩子式的「擁有」嗎?繪本《我的小鞋子》講述了孩子眼中的「喜愛」和「擁有」,啟發我們如何引導孩子真正去擁有一件東西。
  • 繪本大師五味太郎告訴孩子識字的最好方法
    你使孩子們先有這個欲望,然後把你那些字卡和字骰都通通拿開,這時候,隨你用什麼方法去教都可以把他們教得很好的。」的確,學習的興趣是一個人識字的最大動力。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須讓他有高度的興趣和熱情。而且,這種興趣是發自孩子內心的。如何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呢?
  • 日本反雞湯繪本大師:將來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多,何必讓他們的童年...
    日本著名繪本大師五味太郎上周末,日本繪本大師五味太郎在上海國際童書展上出席的一場讀者見面會,把長寧區圖書館一個可以容納幾百人的大會議廳坐得滿滿當當。現場家長熱情踴躍地提問,都恨不得抓住機會向他討教點育兒「成功學」。
  • 當你光著腳丫,你能快樂嗎?昆廷·布萊克:快樂是天性,也是鎧甲
    在研究調查中發現,孩子年齡越大,越不開心,究其根源,影響孩子快樂的因素主要有2個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環境刺激,一個是孩子內在感知力。但是現在,就算有再多的玩具,也無法讓孩子的快樂多一分,這到底是怎麼了?①孩子擁有「太多」,導致快樂太少。現在,物質條件豐厚了,每個孩子的家裡幾乎都有很多玩具,但你有沒有發現,孩子的快樂值沒有隨著玩具的增多而增加,反而是更少了。
  • 《這是一本嚴肅的書》:這只是一本讓孩子感知快樂的繪本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如今,就連童書、繪本也變得很「焦慮」,各種噱頭琳琅滿目,什麼「讓孩子30天擁有XX能力」,「XX思維7天速成」等等。功利性、說教式的童書、繪本層出不窮,讓家長挑得眼花繚亂、無從下手。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遵循孩子天性,讓孩子閱讀一些輕鬆、有趣的童書、或繪本呢?比如:《這是一本嚴肅的書》這本,它簡單純粹、只是一本讓孩子感知快樂的繪本,無關功利、無關說教。
  • 孩子不快樂,沒有幸福感?因為你沒有教他這2項能力
    這本書告訴父母們獲得家庭幸福的秘密武器,就是怎樣培養幸福、快樂的寶寶。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發現,我家的孩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教他如何交朋友,導致整整4年的幼兒園生活都非常孤單、不快樂。如果你想讓孩子獲得幸福,就應該教會他們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維繫友情。那什麼樣的人最受歡迎的呢?科學家發現:人們最容易和那些友善的人保持緊密而持久的關係。友善的人都具備兩大社交能力,一個是情緒調控能力,另一個是共情力。要令孩子成為友善的人,就要讓他們掌握這兩種社交能力。
  • 為啥魔性笑聲持續不斷?尋找快樂其實簡簡單單
    有網友評論說,「這個笑聲太治癒了,即使不知道為啥,也想跟著笑。」「簡直太洗腦了。」「聽到這樣來自靈魂深處的笑聲,不禁讓人跟著快樂起來。」英國劇作家王爾德說過,「完美的人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善於發現快樂的人,那麼,你也會快樂。其實,尋找快樂很簡單,這裡有幾個簡單的小方法供您借鑑:1. 大道至簡。越簡單,越快樂。
  • 孩子在快樂的家庭,也會成長為快樂的孩子
    客觀開朗的家長經常處於放鬆、平和、滿足、快樂等積極情緒中。他們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營造快樂的家庭氛圍,與家人分享快樂的事情,與孩子進行積極的互動。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會感染,就會受這種情緒感染,表現出與家長類似的情緒。
  • 告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擁有這6種能力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出息,有光明的前途,畢竟現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有能力的孩子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那麼,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呢?擁有這6種優秀特質的孩子,會比同齡人優秀,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容易脫穎而出。
  • 帶給兒童「快樂、成長、想像力」--蒲蒲蘭繪本月刊《萌》編輯理念...
    蒲蒲蘭新推出的繪本月刊《萌》,在每期的繪本選擇時也將秉持同樣的原則。希望給孩子優選適齡的繪本讀物,帶給兒童「快樂、成長、想像力」。  選擇適齡的繪本給孩子,是繪本月刊《萌》非常重要的編輯理念,本刊讀者群體設定面向幼兒園孩子。每月一期,精心挑選的繪本交到孩子手中,省去了家長和老師在成千上萬的商品進行挑選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