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歌之《楚辭》——浪漫主義的出發點

2020-12-23 華揚老師

序:

《楚辭》來了。

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來了。

我愛《楚辭》,欲罷不能。

楚辭

《詩經》之後三百年,詩壇沉寂,而《楚辭》的出現則把中國詩歌推向了另一個座高峰。

與《詩經》質樸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有所不同,《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什麼是浪漫主義呢?

浪漫主義就是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來反映客觀現實,以熱情奔放的語言、奇偉瑰麗的想像來塑造藝術形象,從而來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

楚辭,顧名思義,就是楚國人的歌詞,這是戰國後期產生於楚國的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所以它具有濃鬱的楚地特色和巫文化色彩。

在行文結構上,《楚辭》與《詩經》也有不同。

《詩經》中是大量的古樸四言體詩歌,四字一句較為常見。

而《楚辭》則不然,句式靈活多變,而且在句末或者句中常有一個「兮」字,並且很多的詞語多為楚國方言,在節奏和韻律上更有自己的特色,適合表達更豐富的思想情感。

如果說《詩經》是當時中原文化的代表,那麼《楚辭》就是南方文化的瑰寶。

那麼,「楚辭」一詞是從何而來的呢?

據我能查到的資料顯示,漢代以前,是沒有「楚辭」這個詞的,這兩字在我翻閱的史料中第一次出現是在咱們比較熟悉的《史記》中,由司馬遷同志記錄的一個叫朱買臣的人,這個人由於喜歡讀《春秋》、言《楚辭》,獲得漢武帝的召見並得以升遷,可見,多讀書是有好處的。【《史記·酷吏列傳》記載:始長史朱買臣,會稽人也。讀《春秋》。莊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用事。】

我們可以看到,在漢初,就已經有了「楚辭」這一稱呼,而根據記載,漢初其實就已經有人在搜集楚辭了。其中吳王劉濞以及他的弟子,還有淮南王劉安與他的門人都在搜集楚辭。【《漢書·地理志》載:始楚賢臣屈原被讒放流,作《離騷》諸賦,以自傷悼。後有宋玉、唐勒之屬,慕而述之,皆顯名。漢興,高祖王兄子濞於吳,招致天下娛遊子弟枚乘、鄒陽、嚴夫子之徒,興於文景之際。而淮南王安亦都壽春,招客著書。而吳有嚴助、朱買臣,貴顯漢朝,文辭並發,故世傳《楚辭》。】

所以,楚辭當時是比較受歡迎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到了西漢末年,漢成帝時期,著名文學家劉向同志,開始著手收錄楚辭,並對《楚辭》開始了系統地整理。【《漢書·卷十·成帝紀》記載:秋八月乙卯晦,日有蝕之。光祿大夫劉向校中秘書。謁者陳農使,使求遺書於天下。】

劉向在搜集的時候,總共輯錄了屈原、宋玉的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屈原、宋玉的作品計十六篇,定名《楚辭》為總集之祖:《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

但是劉向編錄的《楚辭》早就丟失了,我們未能確知其篇章卷數,但是從被認為是保存較完好的《楚辭章句》及通行版本看,應該是16卷16篇。【東漢文學家王逸在《楚辭章句》記載:後世雄俊,莫不瞻慕。舒肆妙慮,纘述其詞。逮至劉向,典校經書,分為十六卷。】

後來東漢文學家王逸增加了他自己的《九思》,成十七篇傳於後世,我們今天看到的《楚辭》,就是這十七篇。

楚國詩人屈原無疑是楚辭的奠基者,而且是楚辭的代表作家,屈子以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的長篇抒情詩《離騷》是《楚辭》中的佼佼者,也因此後世人稱楚辭為「騷體」。

漢代最為著名的文學體裁當屬「賦」,而賦中有一「騷體賦」的類型,與楚辭的聯繫甚是密切,騷賦中大量「兮」字的運用是它與其他文學作品有別的最顯著特徵。

我們看看《離騷》中的一段話: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虯以乘鷖兮,溘埃風餘上徵。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餘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節選

這是《離騷》中讓我讀完最後一句就想找到全文的一段話,印象中自己是因為「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才找到了《離騷》,時至今日,不論是工作、創業、抑或做著許多「奇葩」事情的時候,我想,那大概都是我對自己人生的「求索」。

我是一個愛極了《離騷》的人,記得當年初讀《離騷》的時候,感覺極其拗口,韻律不似唐詩宋詞元曲,不過多讀幾遍以後,倒也覺得很是朗朗上口。

騷體的詩詞從那時起似乎就已經注入了我的靈魂。

再後來,接觸到屈原的生平,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

端午時節我們再念屈子,今日就暫且不表了。

安。

相關焦點

  •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
    《楚辭》是公認的與《詩經》並峙的一座詩的豐碑,它創造了新的詩體,對詩歌對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屈原創作。《楚辭》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極其深廣的影響,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 而後來的四大題材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楚辭》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幾乎每個文學領域,各個不同的體裁的文學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
  • 先秦詩歌——古代文學常識摘要(先秦)
    「先秦」一詞最早見於漢書,指的是漢以前,包括秦朝在內的歷史時期。現在主要是指秦朝之前,主要是春秋戰國這一段歷史時期。先秦文學主要包括神話、詩歌、散文、寓言以及文學批評等諸多方面,其中詩歌和散文對後世的影響最為深遠,今天重點說一下先秦詩歌。
  • 詩歌起源於上古先秦時期,人們為什麼會選擇這種體裁來表達?
    詩歌起源於上古時期,最開始是用以簡短的文字,來記錄勞動人民的生活,在遠古還是野蠻時期時,詩歌的出現可以看出人們在思想上的進化,進行文學語言的交流。先秦遠古時期的詩歌是怎麼樣的?遠古時期的詩歌字數簡練,多以記錄人民日常的生產生活情況,剛開始詩與詩歌是融合在一起的,人們用唱歌形式來寫詞表達情感,方便傳誦,可以擴大歌謠的影響範圍遠古時期,人們崇拜自然的力量,對一切未知物都表以崇敬之意,具有對自然的迷信色彩,人們在進化過程中,開始對自然之物進行模仿,在用語言描述表達詩歌的出現,是遠古人民對生活的期望,對神靈的崇敬。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先秦文學
    高中學古詩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猶在耳;隨著時代更替,《中華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也讓傳統文化進一步回歸大眾視野。對於從先秦到明清的文學常識,在事業單位考試當中是經常考查部分,接下來我們主要學習先秦文學。
  • 《楚辭》中最經典的十句,品不盡的浪漫情懷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 南方民歌 為基礎,採用楚國方言創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屈原的抒情長詩《 離騷 》,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離騷體」。一、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 高中總複習語文-學霸必學-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知識講解
    《離騷》具有深刻現實性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其本義是指楚地的歌辭,後來逐漸固定為兩種含義:一是詩歌的體裁,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國文學)。
  • 楚辭那麼美,不讀真可惜
    今天我想繼續為大家帶來,是中國文學史上與《詩經》並列的,《楚辭》 2019 全新獨家首發贈品版。《楚辭》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開端。民間給小孩取名字,更有女《詩經》男《楚辭》之說。而《楚辭》中以屈原為代表的士大夫精神氣質,已經成為高校提倡的育人之本。
  • 中國人起名,自古就有「女《詩經》、男《楚辭》」之說
    復旦大學教授解注+後記 /收錄傅抱石最美楚辭圖集 / 採用宋代權威底本精校 / 隨文注音,翻開就可誦讀 / 送2份獨家贈品 「楚辭」之名,
  • 「女取詩經,男取楚辭」,藏在詩詞裡的好名字,家長留給孩子起名
    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父母在給男孩取名的時候參考《楚辭》,女孩起名的時候就參考《詩經》。詩詞是中華文明留下來的瑰寶,是我國的特色,用最凝練的筆觸,寫出最傳神的語句。伯庸,正則「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這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這是戰國時期詩人創作的《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楚辭起名:200個靜水流深、滄笙踏歌的詩意名字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無論是詩歌、小說,還是散文、戲劇都有著楚辭的身影。作為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它的一字一句都能顯現出無窮的韻致,艱巨文學性與美感。
  • 文史哲趣味知識·甲子|先秦文學為源頭(文末福利)
    《詩經》收錄了周代詩歌三百多篇;《尚書》收錄了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君臣謀略、訓誡詩詞等,是先秦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屈原之作《離騷》抨擊現實政治,反映社會黑暗。》是指以具用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創作的詩歌。因屈原的《離騷》是其代表作品,故《楚辭》又被稱為「騷體」。
  • 怎麼用楚辭起相貌堂堂的小孩名,驚豔了時光
    《楚辭》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詩歌總集,從中挖掘一些詩句來給寶寶起名,就會是一個不錯的名字。 一、《楚辭》中相貌堂堂的小孩名1. 蕭秋出自《楚辭·九懷》:秋風兮蕭蕭,舒芳兮振條。潔淑出自《楚辭·哀時命》:形體白而質素兮,中皎潔而淑清。解釋:形體清白本質純真啊,內心純潔品德方正。3. 浩修出自《楚辭·七諫》:怨靈修之浩蕩兮,夫何執操之不固?
  • 文化素養之文學常識
    一、先秦文學1.《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大量運用了賦、比、興表現手法,開創了中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2.屈原和楚辭屈原(約前340~前277),開創了「楚辭」這一詩歌樣式。屈原的作品主要有《離騷》《天問》《九歌》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離騷》。
  • 沒想到吧,《楚辭》竟然是一部「起名大全」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裡面有很多經典詞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韻美意深,於是成為很多家長給孩子起名的參考。沒想到還有這功能,《楚辭》厲害了!《楚辭
  • 楚辭起名全集:明眸皓齒的女寶寶名,光彩奪目
    作為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楚辭》裡面許多詩句中可以提取出很好的寶寶名字。 一、《楚辭》中明眸皓齒的女寶寶名 1. 瑤鍾 出在《楚辭》:緪瑟兮交鼓,蕭鍾兮瑤簴。「瑤鍾」選自楚辭,意思是敲擊大鐘,鍾架搖搖晃晃,吹奏橫笛,竽笛聲聲相和。
  • 華夏3—楚辭之源竟……牽扯上了「斷袖之好」這是什麼梗?正經臉
    上期的文章,小墨同學著重寫了有關於長生殿的部分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進入瞅一眼(碼字不易,且行且珍惜,跪求)2009年4月,瑞典議會通過同性婚姻法令,成為世界上第七個承認同性戀的國家,故而每年七月底八月初的一周便成為了斯德哥爾摩同性戀文化節,關於同性戀的問題至今都是一個惹人非議的亮點話題,而今天小墨同學為大家帶來的就是我國古代的一首詩歌
  • 詩經楚辭不僅可以取人名,還可以取公司名,你想不到吧!
    在古代就有詩經楚辭取名的說法,其中《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楚辭》也是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所蘊含的文化底蘊非常濃厚,運用其中的某一部詩歌總集為公司取名都賦予著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是很多人喜愛運用的取名方法,對於現在想要查找相關詩經楚辭公司取名的大家,不妨參考一下小編整理的內容。
  • 《楚辭》起名,文藝好聽,風度翩翩!
    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在起名中都著眼於音意韻等文字美學領域,所以,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成為了家長們起名的首選,並且,《楚辭》是一本國學推薦閱讀圖書,用來給孩子起名,很有寓意。那麼接下來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楚辭》中文藝好聽的美名!
  • 原創對聯:古琴玉笛歌秋月,漢賦楚辭送友人
    秋月,秋天的明月,一年中最美的月亮,秋月之冷、之亮、之美,惹人憐愛,古人常借秋月抒懷。古琴玉笛歌秋月:用古琴和笛子這兩種樂器來詠頌秋月,藉以抒懷言志。(笛,古仄音。)下聯:漢賦楚辭送友人;漢賦,漢朝湧現的一種有韻的散文,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楚辭,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漢賦楚辭送友人:用楚辭、漢賦的文體做歌與友人唱和,送別友人。
  • 永不終結的羅曼蒂克:浪漫主義詩歌和翻譯家的愛情
    英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拜倫、雪萊、濟慈、華茲華斯、布萊克、柯爾律治……這些浪漫主義詩人的名字我們並不陌生,他們的詩句如「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西風頌》)等更是廣為流傳,吟誦至今。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浩浩蕩蕩,將英國詩歌推向了鼎盛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