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ay, Sonny, Let's begin!」早晨七點,經過一夜沉睡的城市開始熱鬧起來,達琳(Darlene)打開電腦,開啟新一天的教學任務。下午,她會投身到教學志願者的角色中,為所在城市的工人、大學生指導英文。
這就是達琳現在一天的工作生活。但這對於八年前還是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她來說,是一個計劃之外的未來。
從醫人治病,到教書育人
達琳從小生活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個海灘小鎮,這裡鮮花盛開、碧海藍天。由於出身於醫護世家,且自幼熱愛舞蹈和運動,多次因受傷住進醫院,達琳被醫護人員的溫暖和關懷深深觸動,因此她決心畢業後就進入醫院工作。
一段志願活動改變了達琳的人生軌跡。學業之餘,達琳報名參與了校內組織的志願者活動,不僅需提供護理服務,也需承擔一定的語言教學任務。隨著志願活動的深入,達琳逐漸意識到醫學只能治癒病患的身體,而教育才能從根本上幫助一個人完善心智、立足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2013年,達琳與家人一起移居墨西哥。在這個發展中國家,她目睹了當地對英語教師資源的巨大需求。在持續的志願教學項目中,達琳也確認了自己對教育的熱愛,正式「棄醫從教」成為一名英語教師,而以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為代表的在線教育企業也給達琳的職業生涯帶來了新的機遇。回憶起剛剛接觸在線教育的場景,她表示,「新的大門正在打開,當時的我感到非常的興奮,如今我的職業目標與在線教育已經密不可分。」
從自學西語,到教授英語
達琳熱愛教學,也是一位持續學習者,她在獲得醫學類學位後,通過持續的努力,又獲得教育學學位。學習能讓她衝破地域和時間的禁錮,最大限度地去感受世界的遼闊和生命的深邃。與此同時,在她看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首先需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比起佛羅裡達,達琳在墨西哥接觸到了更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西班牙語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剛到這裡,達琳便開始著手學習西班牙語,但她所在的墨西哥城是一座國際化城市,幾乎每位居民只說英語,極少有機會能夠用西班牙語交流溝通,這讓達琳有些遺憾。
也正是這樣一段經歷,讓她體會到語言學習的難點和突破點,意識到構造出一個沉浸式的語言環境,對於語言學習來說至關重要。而搭建線上教室,連接全球優秀的外教和語言學習者,為學員構造沉浸式的學習場景,恰恰是麥奇教育科技持續投入的事情。因而達琳與麥奇教育科技一拍即合。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她發現不少中國學生比較靦腆,不敢用英文表達自我,生怕說錯。為了鼓勵學生能夠自信、自在地用英語與自己對話,達琳總以一位朋友的姿態活躍於課堂上,用真誠的表揚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在很多學生眼裡,達琳就像她家鄉佛羅裡達的陽光一樣熱情、與人親密。
「從我自身學習語言的經歷來說,當一個人感到緊張侷促時,是很難用第二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因此讓學生在課上感到輕鬆自在,十分重要。課堂不是考核學生能力的審判所,而是每個人享受知識、表達自我的地方。」達琳表示。
一根網線連接美洲和中國
懷著對在線教育的好奇、對語言教學的熱情,以及對麥奇教育科技教育理念的認同,達琳應聘了在線英語外教的工作,並通過層層選拔獲得了任職資格。
時光荏苒,今年已經是達琳擔任在線英語外教的第五個年頭。在她看來,這份工作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對自身「生命使命(Life Calling)」的踐行。懷揣著語言教育的信念,達琳不斷精進自己的教學能力,目前已躋身麥奇教育科技十大頂尖顧問之一。基於多年的語言教學經驗,以及輕鬆靈活的教學風格,達琳收穫了一批可愛的中國學生。
達琳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在電腦屏幕上同Sonny見面的場景。那時的Sonny還是個怯生生的小女孩,即便是隔著屏幕,她還是會害羞臉紅,對鏡頭靦腆地笑著卻不敢開口。而隨著時間的推進,Sonny通過網際網路與達琳共同度過了一百多節課堂,已經能夠自在地用英語分享自己的生活見聞、日常學習,從一個不愛開口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和達琳無話不談的「小話癆」。
在達琳看來,身為一名教師,不僅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也會時刻留意他們的個人成長。除了知識方面的言傳,達琳也希望自己對生命的熱愛和奉獻能夠傳遞給學生們,做到用生命引導生命,用愛心、以榜樣來激發學生效仿和進取。
「成為學生們一直尋找的理想老師便是我的目標,也是所有麥奇教育科技的同事們的共同目標。」談起自己的教學成果,達琳頗感自豪。
同時,達琳也從成百上千個學生身上,得到了豐厚的收穫:「我的學生們也為我帶來了許多改變,課堂上的交流溝通讓我對中國文化與傳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今,這個位於太平洋彼岸的國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逐漸變得立體鮮明。」
中國學生在課堂內外體現出的高度責任心和孜孜不倦的勤奮精神,也給達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長時間的學校學習、企業工作之外,中國學生們還會從各個維度持續提升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參與英語課、樂器課、職業技術課等課程,我相信他們憑藉自己的努力,都會有很好的未來。」
達琳在中國同事的指導下學會了一句古詩: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達琳看來,這句古詩便是對中國學生們狀態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