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時間:2019年6月26日
暑假不知道讀什麼?
挑戰下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博士資格考
足夠的reading list,讓你挑戰極限試試看吧。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系,公開了他們的社會學博士資格考的reading list
http://sociology.utoronto.ca/program-information/phd-program/comprehensive-examinations/
當然,這個list,是結合該院系老師的特長。列了幾個領域的書單
Sociology of Crime and Law
Gender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Immigration, Ethnicity and Race
Networks and Community
Politic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Culture
Work, Stratification and Markets
Qualitative Methods
Quantitative Methods
Sociological Theory
【點擊reading list,就下載了!】
就sociological theory的書單來看,有什麼特點,暑假要啥麼讀?
綜合了英、歐、美的理論特點,和美國高校有的社會學書單、更為美國文獻中心,不太一樣。
比如,在meta-theory部分,也收錄了華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Bhamabra的新書Rethinking modernity: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ian, 2007.
該書獲得了英國社會學會的年度獎。而不是以美國中心,會以亞歷山大、Abend的文章為限。
2. 經典大部頭,都選段出來了。
比如,馬克思部分,已經選取了常用的《馬克思-恩格斯讀本》,挑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等作品都是選段。
3. 也收錄比較全的,馬克思主義(從法蘭克福、到英國二戰後新左派思潮、到世界體系)、現象學和常人方法學(除了舒茨和加芬克爾為主)、交換理論、實用主義、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4. 有值得注意的新文獻,容易被以前忽視的。比如現象學和常人方法學,加芬克爾之後,不光是話語分析,還是收錄了一些有趣的理論作品
5. 也比較中規中舉,
像功能主義,中規中舉,盧曼/艾森斯塔/帕森斯./默頓/亞歷山大。實用主義也是,杜威/米德/Joas等等。
6. 不光是數人頭、數流派,也有議題中心。比如,結構—能動性爭論,從吉登斯到後登斯(Sewell,Archer),能動性也收錄了emirbayer
7. 結合老師特長,收了歷史社會學類的(劉思達老師)
之前推薦過多倫多大學社會學系兩位理論老師的作品
芝大社會思想委員會的博士論文,研究的是「無聊」?(Silver2008)
劉思達 等:場域理論與生態學異/同幾何?對話何許?
【基本上】讀完這套reading list,再讀後續的研究,沒有再會感覺陌生的了。這就是資格考的意義。所以讀的東西,基本上是各種landmarks。
比如,歷史社會學,只收錄了J.H. Goldthorpe1991的BJS發表的、從實證主義對歷史社會學的挑戰文章和各種回應。後續討論,基本上沒有脫離這個範圍的。
可參考:孫宇凡 | 把歷史學帶進來:歷史社會學的跨學科想像與策略
(Sociological理論大缸第3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