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剛——看局勢贏未來,行動支付2019的三大趨勢

2020-12-23 江蘇頻道

2018,註定會是被寫進中國行動支付發展歷史裡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斷直連完成、備付金上繳、刷臉支付開始普及、聚合支付商攜款逃跑負面頻頻爆出。

在延續了一整年的瘋狂之後,2019我們能從中得到哪些有關行動支付發展的趨勢? 多年關注支付行業動向、發展趨勢,對於行業的細微變化有敏銳觸覺和預判的有著「中國支付運營第一人」的楊小剛老師19年在廣州花都參加了第一場支付培訓大會演講以「19年行動支付三大趨勢」開宗明義表達了他對行動支付的態度。

整體來看,行動支付行業已經度過了粗獷式增長的兩年,18年整體行業規模在繼續擴大,行業的質量和普及範圍得到一定提升和擴大。尤其在央行此前多次發布政策以後,微信支付寶帶頭,零費率遭全行業抨擊;網聯全面接入市場監管更加規範化;百分百交存備付金行業多個至關重要的「點」均被合理監控,因此,19年行動支付行業的市場競爭,逐漸從外部宏觀行業政策因素,轉為產品、運營等內向因素。這裡我們簡單預測一下19年在行動支付行業可能的發展趨勢:

1.刷臉支付加速普及

由於剛剛宣布商用不久,硬體成本還未真正降下來,目前刷臉支付的普及主要集中體現在一二線城市,而且普及程度仍然不高,市場仍需要被教育。在刷臉支付的普及過程中,三四線城市依然潛力巨大,即使步調比一線城市慢一點,但是得益於一線城市對用戶的教育,以及模範和標準的建立,三四線城市依然是一片藍海。

2.個性化的商戶服務成服務商籤約的關鍵

過去行動支付行業粗獷式的增長顯然已經成為過去式,個性化的行動支付產品和貼心的綜合服務能力,會成為商家選擇支付服務商的主要考慮因素,而不再僅僅是資金安全問題。危機危機,有威脅,但是也有機會。雖然籤約的關鍵門檻高了,但同時這也為服務商以及新入局者創造了更多機會——專注於為商戶提供極致的運維服務。

3. 行業洗牌或加速

過去由於零費率等市場不正當競爭的因素,導致市場上出現了一批不上不下的服務商,由於行業政策和監管更加透明公平,商家選擇時考慮的點更多樣化,對於服務商來說,如果不尋求變化,那麼不進則退,新一批更懂市場、更懂行業政策行動支付創業者正在湧入這個龐大的市場。

最後引用楊小剛老師的結束語:時代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看清局勢才能應變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萬權集團楊小剛——時勢造英雄 支付創造未來
    對於擁有8.7億支付寶用戶及10億微信用戶的中國市場而言,現金已不是主要的支付模式,行動支付漸漸滲透人們的生活並取代傳統的支付方法。這一「新四大發明」改變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也誕生了一批優秀的創造者。
  • 揭秘萬權集團:楊小剛,中國支付運營第一人
    2012年,中國湖南,強者之間是相互吸引的,有著「中國支付運營第一人」之稱的楊小剛老師加入萬權集團,專注第三方支付和第四代支付技術、產品研發及運營,與一眾萬權生力軍共同見證萬權集團成長、壯大乃至成為中國更好的金融創業平臺。字如其人,人如其名。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二):2025行動支付普及率要達90%?還有漫漫...
    行動支付的未來是何種模樣?無現金社會的到來意味著什麼?國際上真存在沒有國民在使用現金的國家和地區嗎?又,相對而言,行動支付發展較緩慢的臺灣,現況又是如何呢?國際三大Pay:Apple Pay、Samsung Pay以及Google Pay在去(2017)年相繼來臺,更在今年有了大幅的成長,臺灣行動支付看似要起飛,臺灣人的支付習慣卻仍以現金與信用卡為主流。
  • 【趨勢】頂級風投家解密未來三大趨勢:網絡化、脫媒化、定製化
    【趨勢】頂級風投家解密未來三大趨勢:網絡化、脫媒化、定製化 2013-12-19 11:17
  • 賦能未來·刷臉時代 ——聚贏客2019財富峰會
    2019年11月18日至19日,刷臉聚贏客(廣東)科技有限公司「賦能未來 刷臉時代」聚贏客千人財富峰會暨張朝豪助學基金會啟動儀式於廣州.恆大酒店圓滿勝利召開蒞臨現場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網際網路奇才、金融界大咖、軍區領導商界企業家以及媒體代表歡聚一起,共襄盛會。
  • 移動網際網路三大特性 技術多樣化趨勢
    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使得網際網路更加普及。而隨著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Web應用技術的不斷創新,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
  • 行動支付資金來源趨向回歸銀行帳戶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日前發布《2020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針對行動支付用戶基本屬性、用戶使用偏好、用戶滿意度等內容進行了調查分析。調研結果顯示,行動支付小額特徵日漸顯著,與此同時,行動支付資金來源回歸銀行帳戶趨勢明顯。
  • 行動支付類型和盈利模式分析
    行動支付的實質是資金的轉移,核心是支付帳戶,介質是移動終端,例如手機等。那麼行動支付業務到底存在哪些形式?商業模式有哪些?未來到底該如何發展?新技術演進對行動支付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對支付企業到底有哪些建議成為眾多行動支付企業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 金融科技班王金川:人臉支付將重塑中國行動支付市場 | 安泰雲享
    01 中國行動支付行業格局王金川介紹,中國電子支付市場中,行動支付佔據90%,中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行動支付市場,年交易額達330萬億元人民幣,約為2019年中國GDP的3.3倍。其次是通信技術的提升,4G向5G時代的轉換,會直接影響行動支付使用體驗。02中國人臉支付發展態勢人臉支付的三大驅動因素技術:非接觸式的快速支付,其背後的檢測特徵難以複製,安全性極高;價格:終端設備價格從早期2000元一臺,下降至當前1500元左右;資本:阿里、騰訊兩大巨頭助推,是雙方在用戶爭奪上的又一個戰場。
  • 臺灣行動支付 LINE Pay蟬聯龍頭
    芯科技(文/士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行動支付大調查」顯示,臺灣網友在2018年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由LINE Pay蟬聯冠軍寶座。去年行動支付前5名依序為LINE Pay(22.3%)、Apple Pay(19.9%)、街口支付(19.7%)、Google Pay(9.1%)與臺灣Pay/臺灣行動支付(4.7%)。
  • 行動支付後時代,收單平臺的「三國殺」
    但從最終的結果看,行動支付行業依然「塵歸塵、土歸土」。其實原因很簡單,對於大多數習慣了用微信的人來說,支付寶想要在短期內扭轉用戶的支付習慣,顯然並不現實,最終支付寶的「社交反攻」被證實難以獲得成功。中國行動支付行業「拼刺刀」的熱戰並沒有長期持續,作為龍頭的支付寶市場份額依然領先,但緊隨其後的微信支付也並沒有被落下。
  • 中國行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行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對行動支付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動支付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行動支付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行動支付技術標準、行動支付市場規模、行動支付行業潛在問題與行動支付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動支付行業投資價值、行動支付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動支付行業投資決策者和行動支付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2019年三大運營商業績數據變動幅度不大,中國移動遙遙領先
    2019年三大運營商業績數據變動幅度不大,中國移動遙遙領先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9 14:08:21 近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陸續發布
  • 央行推出硬錢包,未來即將脫離手機行動支付
    行動支付在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潮流。但其實,這些行動支付公司背後都受國家支付中心監管,只有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夠自己做第三方支付平臺,其中便有我們所熟悉的微信和支付寶。據數據統計,目前中國的三方支付總規模已經達到56億人民幣,其中支付寶佔54.5%的份額,微信佔39.5%份額。這兩家巨頭已經佔據中國三方支付超過90%的份額。
  • 託管行業競爭加劇 未來發展呈三大趨勢
    中銀協發布的《中國資產託管行業發展報告(2019)》(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資產託管規模達146萬億元,同比增速多年來首度降到個位數至3%,增速較上一年減少了13個百分點;相應的,資產託管收入多年來首度負增長,同比減少4.44%。
  • PayPal國外最大支付平臺時隔13年重回國內,行動支付會重新洗牌麼
    龐大的行動支付在國內用手機付款已成為日常消費的一種方式。根據一項調查,在國內大城市中,有92%的人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作為主要付款方式。這種現象在國內農村也是如此:據報導,有47%的農村人口非常頻繁地使用行動支付。在2018年,約83%的付款是通過行動支付方式進行的。
  • 支付寶、微信支付與銀行卡這三大行動支付方式,最常用是哪一種?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越發的發達,以及智慧型手機高普及率,使得國內移動網際網路氛圍越發出色。進而移動電子支付的興起,目前就有三大行動支付方式,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及銀行卡。而這三種哪個更實用呢?三種行動支付方式其實這三種行動支付方式,目前很多國人都在使用。相比微信支付、支付寶的掃碼支付,銀行卡支付,包括了信用卡、儲蓄卡的刷卡支付,背靠銀行、銀聯,在國內已經擁有很多年頭,在多年的使用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用戶、商家,基本上大型商場、餐館等商戶都開通了POS機刷信用卡功能。
  • 【數據】一文看清世界行動支付格局和趨勢
    上圖顯示了2016年各國行動支付交易額(單位:百萬美元)和人均交易額  從行動支付總規模看,美國、中國幾乎分食整個市場,各佔全球40.3%、30.4%份額。  從ARPU看,以400美元為界,第一梯隊美英澳法;150-400美元第二梯隊的有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德國、義大利、中國、日韓。日韓雖然ARPU相同,但日本市場規模比韓國小一半多,萌叔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日本線下商業更發達,行動支付需求沒那麼強烈,二是日本信用卡佔支付主導地位,對行動支付有很強替代性。  印度和在東南亞五小強幾乎全軍覆沒,除了馬來西亞。
  • 調查:臺灣行動支付持續增長 26到35歲用戶增幅最大
    調查:臺灣行動支付持續增長 26到35歲用戶增幅最大 2019-07  臺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臺灣行動支付用戶,顯示各年齡層用戶均增長,其中26歲到35歲用戶增長幅度最高,約14.7%;曾在臺灣使用過的比例也最高,達到75.5%。
  • 王明夫 中國未來十年的三大趨勢
    明夫先生對中國政經大勢的三大觀察和體會:一是中國未來十年的三大趨勢;二是世界形勢與全球格局;三是宏觀著眼、微觀著手,講大勢、方向感與企業微觀選擇的關係。比如說只要亞馬遜這種商業模式成功了,沃爾瑪就要衰敗;如果淘寶和京東會成功,那麼百貨商場和傳統的商業就會倒下;如果微信成功了,那麼三大運營商就只能走向管道化;如果阿里和騰訊金融能成功,那麼工商銀行、平安銀行就沒戲了;如果小米或者錘子成功了,那麼諾基亞、摩託羅拉就會倒閉;如果餘額寶能夠成功,那麼傳統基金就會有大問題;行動支付出來了,傳統信用卡就會被取消掉;樂視TV能成,那麼海信、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