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學校外事辦公室主任於雪梅面向大一新生作了題為《身在同濟,擁抱全世界》的主題講座,盤點在校期間的國際交流機會,解讀我校國際交流政策,幫助新生更好地規劃未來的學業發展。來自新生院九大學堂的300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於雪梅以同濟大學國際合作交流現狀開篇,從同濟大學對德合作的歷史淵源到國際化戰略步入快車道,從我校12個國際合作平臺學院到加入的16個國際聯盟,再到我校師生國際往來的精彩回顧,一張張鮮活的圖片彰顯了我校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她介紹,2019年我校赴境外交流學生達4243人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出國(境)率大約佔4成、6成、8成。
隨後,於雪梅圍繞「機遇與行動」,詳細介紹了在校期間的國際交流機會和路徑,通過展示校際交流項目、申請條件、報名時間與流程,讓同學們走近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切實感受到「身在同濟,擁抱全世界」。她叮囑同學們首先要充分做好專業、語言等方面的準備,規劃好自己的學業發展,廣泛搜集相關資訊,並最終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於雪梅還介紹了德國周和德國音樂周、德國啤酒節、法國文化周、義大利嘉年華、西班牙立體閱讀等校內國際交流活動,建議同學們多多參與,為了解外國文化打下基礎。
提問環節現場氣氛熱烈。「申報非英語地區交流必須會當地語言嗎?」「申報學校對專業有限制嗎?」「可以同時報不同語言區的大學嗎?」新生們結合各自專業志趣積極提問。於雪梅逐一耐心解答,告訴同學們語言其實是交流過程中最小的障礙,只要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感悟就會有所收穫。
聆聽了整場講座,新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了更多憧憬。濟美學堂工科試驗班學生董家瑞表示,於老師的講座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處於校園中的我們有機會一窺外面的世界,也引發了我們對國際交流的嚮往。濟人學堂醫學試驗班學生許博瑞說:「於老師的耐心解答解開了我關於醫學生是否適合出國留學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