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同學體會:
榮偉傑(14級哲學專業):這次到臺灣的遊學對於我自己來說,是一次不會後悔的、收穫滿滿的交流活動。就專業學習方面來說,我與這邊的老師和同學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就有關學術問題互相探討,參觀了學校圖書館的藏書,也親身了解了臺灣的哲學研究傳統與現狀,這些都增進了我學術視野和素養。就社會實踐來說,在高雄生活的一個多周時間裡,我也親身體驗到了當地人的友好,體驗了當地不同的文化,尤其驚嘆於臺灣文化生活發展的開放性和豐富性,這些都豐富了我的社會經歷,也開拓了我的境外視野。
席曉菡(15級邏輯學專業):在高雄的一周讓我很好的感受到了臺灣的文化和氛圍。雖然這裡沒有大陸的大城市那麼繁華,但是人們整體比較有素質,遵守交通規則和地鐵秩序,垃圾分類也做的很到位。目前大陸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不斷倡導文明城市的建設,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們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這裡比較注重對美的培養,哲學所的教室內有學生一起創作的水彩畫,還有校友創作並捐贈的抽象畫,牆上的塗鴉……臺灣文化產業的發達也可以從這些小地方上體現出來。
貌明明(14級邏輯學專業):為期一周的訪學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回想起來,感覺高雄中山大學的老師都很和藹,他們會輕聲跟你講話,也會幽默的化解你的尷尬,會主動問及你的生活和你的理想,也會不時的關心你的感受。帶領我們參觀校園的研究生師兄也十分的熱情,一直耐心的為我們講解,也會主動談及自己的學業經歷,解答我們關於升學的疑惑。雖然受到颱風的影響,返程不那麼順利,但總的來說,這次活動也圓滿的落下了帷幕。八天的時間裡,最感動的就是遊院長所說的做事要有熱情,要跳出思維定式,的確,沒有付諸熱情的事很難長久,習慣了生活在安逸裡的人也很難大有作為。感謝學校的資助,讓我得以參加這次遊學活動;也謝謝沈榆平副主任和王燕芳副書記的帶隊同行,總能及時出現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最後,感謝一起參加這次活動的同學,在遊學期間給了我很多幫助!
李桂英(14級邏輯學專業):經過這次臺灣遊學讓我感觸良多!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進行小結:生活層面:在大陸的街上,每隔百米必有一個垃圾桶;但是在臺灣的街上你會因為找垃圾桶而絕望,在一條街上,你可能會看到令人回味的藝術創作,但是你不會見到一個垃圾桶,可是整條街卻十分的整潔,仿佛剛剛被打掃過。在地鐵裡,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就算很多人,但是卻靜的只能聽到地鐵音樂的聲音。在扶梯上,你的左側永遠留有一條給匆忙趕路的人的暢通無堵的道路……整體是那麼的和諧,有時感覺自己都有點格格不入!學術層面:在和高雄中山大學的師兄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大部分師兄在本科時都是讀理工科的,由於哲學公共課的原因結識哲學,到最後選擇哲學。這裡的本科生各專業之間的交流十分頻繁,在這頻繁的交流之中,大家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更多的專業,最後找到一個自己熱愛的專業,一直走下去。正如人文院遊院長所說:「唯有熱愛才能走到最後,走得更遠!找到你熱愛的專業比你一直在做無所謂的瑣事重要百倍!
杜金玉(16級哲學專業):不知不覺,此次的遊學之旅就這樣完美結束了……從一開始踏入臺灣高雄所產生的小小的陌生感到後來慢慢的熟悉起來,這座城市給人一種暖意。在高雄中山大學交流學習的這幾天,雖然時間不長,自己卻也收穫滿滿。經過哲學所楊所長的介紹,了解了該所的發展情況:雖然該所規模不大,但是研究領域卻是很廣泛,研究成果也頗豐。還有,該校的圖書館特設「余光中特藏館」,兼具視聽體驗室,館藏豐富,西文書頗多……讓人不禁想流連其中,細嗅書香!總之,此次臺灣遊學之旅,不僅開闊了自己的眼界,而且對於自己的專業知識也有所擴充,對此為自己能得到這樣一個機會感到很幸運!
何紅妹(14級邏輯學專業):高雄中山大學與廣州中山大學同根同源,所以當我走進高雄中山大學就有一種熟悉感和親切感。另外,高雄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無論在大樓外牆還是在學生教室都貼有學生自由創作的美術作品,體現著她們對美學藝術的追求。感觸最深的也最令我羨慕的是高雄人輕鬆自在、悠閒舒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