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表妹家孩子今年剛滿3歲,一家人正在考慮要不要送他去幼兒園。表妹的意思是,男孩子早點送去幼兒園,早點獨立。但是,表妹公婆的意思是,孩子還太小,家裡老人剛退休,又身體硬朗,還能多幫著帶個一年半年的,反正送去幼兒園也是讓老師帶孩子,還不如自己家人帶呢。
表妹對教育孩子,也沒什麼經驗,聽了公婆的話,也有些動搖。但是,又擔心孩子入園晚,會不會影響學習。於是,就讓我幫她問問我那位當了8年資深幼師的婆家大嫂。大嫂聽了表妹的顧慮,說出心裡話:我不會讓自己孩子3歲上幼兒園。因為帶班這些年,她發現了孩子早入園的許多問題。聽她仔細說完原因,確實很少有人懂。
大嫂說,他們幼師行業有統計,我國孩子3歲上幼兒園的人數高達75.4%,這說明家長們普遍認為孩子到了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有些甚至兩歲半就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一些幼兒園為了生源當時不說什麼,但在照顧孩子時,幼師們是既抱怨又心疼。原因如下:
3歲孩子的抵抗力還比較差,入園後生病率更高,太遭罪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孩子剛入園的時候老是生病,尤其是一個孩子感冒全班都跟著遭殃。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太小,抵抗力和免疫力還比較差,而幼兒園屬於集體環境,若有一兩個孩子生病,那麼其他孩子就容易被傳染細菌和病毒,也就容易一群孩子生病了。
而3歲的孩子,抵抗力就把比較差,入院後生病率更高,到時候經常小病不斷,太遭罪了。另一方面,光每天餵藥、消毒其實對幼師來說也是很大的壓力。所以,很多幼師其實都不建議孩子一滿3歲就上幼兒園的。
3歲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差,老師照顧不到,孩子就要受委屈
說實話,3歲的孩子,很多還尿褲子呢,即便會跟老師說要尿尿,但是自己也不會獨立脫穿衣服。而且,一個班裡十幾二十個孩子,通常只有兩到三名幼師,幼師們精力有限,也不可能每一個都招呼到。所以,就容易出現孩子尿褲子,吃飯時餵不過來等問題,孩子受委屈,幼師也自責又焦慮。
3歲孩子智力發育還不成熟,入學後心理問題多
有調查現實,我們國家中小學生厭學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其實,就跟孩子入學早,心智不成熟有關。就像現在孩子普遍3歲入學,但其實因為心智並不成熟,對父母依賴感很強,如果父母不提前做好「分離焦慮」的問題就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很容易造成孩子內心恐慌、焦慮、有壓力,進而導致厭學的情況。
但是,如果孩子再大一點,心智發育好了,懂事一些,父母再跟他說上幼兒園的事,他就會容易被接受一些。在心理上,也不會有那麼多問題了。尤其是男孩子,心智比女孩成熟晚,能推遲一年入園就推遲一年。
1.父母多陪伴孩子,給足他安全感
孩子3歲前,很依賴父母,尤其是媽媽。如果過早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孩子內心就會非常缺乏安全感,還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乖,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自己了。所以此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安全感,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之後,再慢慢給他灌輸要幼兒園的思想,他才不會那麼排斥。
2.讓孩子盡情玩耍,釋放孩子愛玩的天性
都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3歲就送入幼兒園,讓孩子適應集體生活,其實是不利於孩子釋放天性的。要知道,3歲的孩子還沒有長久的定性,如果強迫他老老實實坐在教室裡,或者玩他不喜歡的遊戲,學他不想學的內容,他就會很不開心。所以,盡情地讓孩子多玩半年一年,更利於釋放孩子的天性。
3.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為入園做準備
最後一個入園準備,是非常關鍵的。讓孩子有了安全感和玩夠的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他到了幼兒園才不會感到太無措,太受打擊。而老師和家長都能少操心,孩子內心也不會因為這不會那不會被小朋友嘲笑而難過。這樣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孩子才不會那麼排斥入園,相反還會喜歡上幼兒園。
今日話題:家長們,你覺得3歲讓孩子上幼兒園早不早呢?你覺得應該幾歲入園?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過山車。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相互取暖,雲上牧娃。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