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世界上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2020-07-07 凡平美

近幾年來,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學習,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

無條件地且無尊重地,給孩子報名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無情地佔據了孩子玩的時間空間。

我一朋友經常焦慮自己女兒考不上高中,就想盡辦法,給女兒報輔導班和興趣班,把每天和周末玩的時間全部霸佔了。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世界上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這麼花精力去提高孩子成績,可是女兒出現厭煩心理,脾氣暴躁,不與人接觸……

看到這裡,我無不在思考這樣的問題:

孩子真的需要這樣的起跑線嗎?真正的起跑線又是什麼?

01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一書將會給出更好的解釋!

本書作者,羔小羊,本名鄧清蘭,專注媽媽成長、家庭教育、親子關係、婚姻經營等領域,既是「羔太太」婚姻育兒品牌創始人,又是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諮詢師。

她還是千萬粉絲大號「有書」原創作者,育兒大號「凱叔講故事」「親寶寶育兒」等平臺特約作者。

在多個公號平臺發布大量原創作品,其中多篇大號頭條、閱讀量10萬+,大量作品……

被洞見、讀者、武志紅、讀書有範、悅讀、慈懷讀書會、國館讀書、睡前伴讀等轉載。

這本書分為6個大章,從父母的格局、眼界、修煉、領悟、呵護、關係等各個方面,通過自身多年來帶兩個孩子的教養實踐與心得。

同時還融合了周國平、尹建莉、鄭淵潔、高曉松、胡可、霍思燕、陶虹、塗磊等的教育實例,以及社會上很多有關教育的熱點事件。

它還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講解,明確指出父母的遠見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其實本書主要是警醒家長們不要把教育的重心全部放在如何讓孩子「成績單」更優異,掌握各種技能上,

而應通過正確的言傳身教讓孩子的心理、行為、習慣、情商、德商等得到良好的發展。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世界上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02

讀完本書,我對書中作者提到的觀點非常贊同:

孩子最需要的是一個個興趣班嗎?最需要的是火速前進嗎?最需要的是學區房嗎?都不是。孩子最需要的,來自父母本身。

父母自身的修煉以及對角色的認知,決定著孩子的起點;父母的恩愛以及彼此的成就,是孩子起跑的土壤;父母懂得孩子的成長規律,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孩子助跑的養分;父母的眼界和見識以及培養孩子的方向,是給孩子前進的動力;父母對孩子的呵護,及兩寶家庭父母的智慧,可以讓孩子在愛中奔跑;父母的人生格局,及恰如其分的愛,可以引導孩子一生不跑偏……

每一對父母,都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都能讓孩子站在最好的起跑線上。

確實,孩子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父母的見識不強,孩子只能局部性、殘缺性發展,對孩子發展是非常有危害的!

我們都知道,農村娃,一般沒讀什麼書,讀完初中,基本上就外出打工了,沒幾年就成家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大部分父母太看重眼前,把孩子局限於當前的發展,始終認為讀書有啥用呢,尤其女孩子,嫁出去潑出去的水,讀那麼多書,這不是給別人做嫁衣了嗎?

有這種眼見的父母,真的是毀了孩子,而且影響深遠!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世界上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所以,要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贏得更高的起跑線,需要提高父母的見識,互相成就對方。

相關焦點

  •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
    孩子的起跑線,不是興趣班、不是學區房、不是進名校,而是父母的遠見。因為,父母的遠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你的修煉、你的眼界、你的格局、你的婚姻都藏在孩子的性格裡。對於孩子起跑線的問題,讓父母內心的糾結與恐慌與日俱增:怕孩子太晚學,會來不及;怕別人跑得太快,自己孩子趕不上;怕現在起點低了,就永遠是低起點,不允許孩子落後,時刻盯著自己的孩子,也盯著別人。
  • 做智慧父母——讀《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
    當今社會,很多家長會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會把自己當成孩子的起跑線,這本書正是給許多初為人母、初為人父的家長們看的。孩子傷心地哭時,父母應接納情緒,幫助表達;孩子發脾氣哭時,父母應堅持原則,耐心等待;孩子獨自受挫哭時,父母應悄然觀察,放手成長。事實上,父母不能控制情緒的根源,來自內心的無能為力,因為不知道還能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去處理,所以會難以控制情緒,甚至用極端的方式傷害到孩子。
  • 喜閱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香港的孩子為了上個好學校,父母需要有多瘋狂? 半歲的嬰兒就要進行啟蒙教育;兩三歲的幼兒就要報4、5個興趣班;幼兒園甚至要讓孩子同時上兩個…… 據調查香港小孩每周參加的興趣班是4-11個,孩子們壓力山大,非常不開心。
  • 詩書繼世長,家庭的書香味,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近一段時期,我寫了30多位中國現代書法家如何練習書法的小文章,從這些書法家人生成長的過程中使我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就是大多書法家起初喜歡書法都是受家庭文化的薰陶有關,也就是說,他們都出自於書香世家,不是父母喜歡書法,就是爺爺奶奶喜歡讀書寫作,可見,家長對孩子最好的培養就是家庭文化的薰陶和影響
  • 「媽媽學姐」周亞松,用行動告訴你,你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年輕媽媽說:「別的小孩都在學,我們的孩子怎麼能落後?絕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現在不學,到時候孩子會怪我們的。」奶奶也還年輕,聲音洪亮:「為了送孩子上特長班,你定了有十個鬧鐘,你整天忙得像陀螺,沒時間休息,孩子也沒時間出去走動走動。你有多久沒陪孩子玩了?孩子這麼小,眼睛就有點近視了。」誰都說服不了誰。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父母內在的高度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起跑線!
    我們總在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孩子的起跑線取決於母親的高度。一個心智不成熟、缺乏責任感、終日負能量滿滿的媽媽,給不了孩子家庭的溫暖,更給不了孩子足夠的尊重和愛。 社會學有個詞叫做「代際複製」。大意是子女的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等,往往趨向於與其父母一致。
  • 教育最大的謊言之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界揠苗助長的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前教育的提出知道提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口號的是誰嗎?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把教育比喻成賽跑,誰贏在了起跑線就會贏在終點。所以,父母們在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焦慮,以後學什麼,怎麼學,經濟撐得起來嗎?這一系列的問題就讓他們焦頭爛額。雖然超前教育是培訓機構的噱頭,但不可否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焦慮。
  • 父母的遠見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裡
    孩子父母卻說:這個錢必須得花。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我的孩子為什麼不上呢?我不能讓自己女兒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父母心中又都以什麼為標準,催著孩子必須跑贏起跑線呢?由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羔小羊老師編纂的《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就是針對當下父母的焦慮和惶恐,開出的一劑「心腦湯」。
  • 詹青雲輸在起跑線上?好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大家紛紛去尋找答案,怎樣才能養出這樣的孩子呢?01不焦慮的父母,養出不焦慮的孩子在學業上,詹青雲自稱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但她從來沒把這當回事兒。有位老師曾經罵她是笨豬,她很生氣,在微博上痛批老師踐踏了孩子的尊嚴。但那位說她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來的老師,她並不在意,反而覺得很好笑。被老師用歇後語批評了,還趕緊問同桌是什麼意思,這麼心大的孩子,心中得多有底氣啊!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於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現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都是略顯焦慮的,我要給她(他)好的生活,我要給她(他)好的教育,我要讓他出類拔萃等等,那今天就說一說我認為的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吧! 自從有了薰寶,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在家帶娃兩年我最大的感觸是我們能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是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我們只有不斷的吸取養分,才會把能量源源不斷的傳遞給孩子。
  • 父母被孩子欣賞,就是最好的家教
    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息息相關。如果說,父母就像土壤,孩子就像是植物,好的土壤,才能滋養成好的植物。這個10歲孩子給我上了一課,他時刻提醒我:在日常育兒生活中,不要忽略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育兒知識就好比是劍,人文素養是手。如果手不靈活,不會使用劍,不僅會讓孩子焦慮,更會讓孩子受傷。
  •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你看,這位父親同樣很忙,甚至忙到一天可能只能睡前看孩子一眼,在時間上的陪伴,他給的很少很少。但是在思想和心靈的上的陪伴和安全感,他給的非常充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滋養。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複製品,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的模仿對方。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為人父母要育人,必先育己。孩子的教育不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長的自我教育。
  • 各省高考狀元陸續出爐,原來給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
    羨慕過後,其實我們更應該去了解背後的原因,我們常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乎拼命賺錢,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條件,可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起跑線其實就是父母本身。看過這麼多高考狀元的家庭環境,才知道,原來最好的教育永遠都在拼爹媽!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是什麼?這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引言:「最好的東西」這短短的五個字裡,孩子和父母對它的認識卻是不同的。每一個活潑的小生命降臨到一個大家庭都會使愛他的人們增添不少幸福感,為了自己心愛的孩子的健康成長,每個父母都願意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帶給孩子。
  • 什麼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孩子的一生中肯定有很多條跑道,最主要的跑道應該是五條,就是德、智、體、美、勞。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家長的關注點、社會的關注點都集中在「智育」這條跑道上,其他的跑道都被忽視了!前段時間,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局長姚期的觀點被刷屏了。大家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什麼才是孩子的起跑線?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沒有一場馬拉松,是在起點贏的中國家長常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到底孩子的起跑線是什麼嗎?大家好像又說不清楚。那些看上去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如何過好之後的人生呢?黃磊說:「凡是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人生啊,一定不是場百米賽,一定是場馬拉松,是長跑,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場馬拉松,是在起跑線上贏的。
  • 作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呢?
    作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尤其是吃過苦,受過累的父母。那麼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究竟是什麼呢?《虎媽貓爸》是一部幾年前的老劇,劇中的媽媽畢勝男為了給孩子爭取優質的教育資源,賣掉新房和車換了個50平的學區房。
  • 孩子起跑線上的輸贏,到底是誰在控制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 「絕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已經成為了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座右銘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領先於別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跑得更快甚至有的些時候恨不得孩子以火箭般的速度取得進步 但是雖然說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家長又有沒有想過孩子真的能夠接受這樣子的教育方式嗎
  • 父母學習育兒知識,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最好方法
    「父母學習育兒知識,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好方法,而不是找最好的學校和輔導班。」這樣的觀點對嗎?​在心理諮詢行業中,我只見過由於父母養育方式有問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抑鬱、自殺的……但從來沒有見過因為沒上輔導班,或者因為學校不好而抑鬱自殺的。我們知道,一個人最終會成為什麼樣,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遺傳基因,一個是後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