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基礎教育:從PISA測試項目,看新加坡教育的精英蛻變

2020-12-14 騰訊網

  PISA的全稱是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是由OECD(世界經合發展組織)舉辦的一項國際性學生測試項目。

  參加評估測試的學生來自亞、歐、北美、南美、澳洲70個國家和地區,受試學生年齡為15歲。測試科目有: 數學、科學、閱讀,每3年舉行一次。

  OECD教育部主任Andreas Schleicher

  在受試的7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測試報告中,新加坡學生的表現閃耀全球,三科均名列第一! //更多留學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新加坡留學麼

  OECD教育部主任 Andreas Schleicher評價道:「新加坡的教育不僅做得這麼得好,而且一直在創造新的高度。」

  (2009年和2012年參與測試的是中國上海,2015年參加測試的則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

  總體而言,亞洲學生表現出眾,美英學生表現不如人意,加拿大學生成績穩定並位居前列,歐洲國家整體也表現搶眼。中國大陸學生的表現從2009年的第一名下滑厲害。

  OECD的這一國際性教育評估,越來越引起各國政界與教育界的關注,以制定本國教育制度,進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發展水平。

  芬蘭、愛沙託尼亞、加拿大、愛爾蘭是亞洲國家以外表現出眾的國家。南美國家中,秘魯和哥倫比亞則進步明顯。

  英國教育部長認為,英國的教育水平確實不應該是我們所應達到的水平,教師短缺成為我們教育發展的瓶頸。

  英國學生考試現場

  Schleicher先生認為,新加坡的教育表現突出的還有,他們在盡力縮小貧富家庭學生的教育差異。

  他同時稱讚越南的教育進步也令人稱道。在科學方面超過德國和瑞典,閱讀和數學則超越美國。

  新加坡的教育為何如此成功?

  新加坡於1965年才獨立建國,當披頭四樂隊在英國唱起We Can Work It Out這首歌時, 新加坡人真正處於百業待興。

  當時整個國家勞動力非常貧窮、缺少技能,文化水平低下。這個規模較小的亞洲國家開始注重教育,將教育作為發展經濟與提高人民生活水水平的重要途徑。

  這個世界上的貧窮國家、融和了多個種族、宗教與語言的國家,目前在教育發展水平上已經超越了最富強的歐洲、美洲和亞洲國家,而位居世界第一!

  新加坡學生課堂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Sing Kong Lee認為,新加坡的教育為何發展如此穩進,最關鍵的因素在於其高水平的教學成就。新加坡從畢業的學生裡,精選了前5%的優秀畢業生進入教師隊伍。

  所有老師都要在新加坡國家教育中心(位於南洋理工大學內)接受培訓,確保高質量的教學水平,讓新入職的教師充滿自信地走上講臺!

  「這條經驗和做法,必須成為新加坡未來幾十年持續的長期教育發展之路。教育是一個生態系統,我們無法孤立地解決問題。」

  南洋理工副校長的這句感慨,道出了新加坡教育發展的秘密,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01、國際認可

  南洋理工大學為國際科技大學聯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簡稱G7聯盟)發起成員、AACSB認證成員、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協會(APSIA)成員。

  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學,在納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許多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為工科和商科並重的綜合性大學。

  02、師資力量雄厚

  南大設有工、理、商、文四大學院,下設12所學院,並擁有國立教育學院及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兩個自主機構。

  為超過20,000名本科生及8,700名研究生學員提供國際一流的高品質全球教育,吸引著來自區域內及世界各地的眾多精英學者。

  來自40多個國家的2500名優秀教職及科研人員,形成雄厚的師資力量,其豐富多元的教學及研究經驗,為南大提供了廣闊的國際視野和發展前景。//更多留學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新加坡留學麼

  03、優勢學科眾多

  南大工學院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工程學院之一,屬下六所學系實力雄厚,著重創新;理學院引領新加坡生命科學發展前沿,是新加坡唯一提供物理與數學科學榮譽學位的學院;

  商學院(即南洋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榮登全球MBA百強排行榜,既是本地唯一,也是亞洲三所同時獲得歐洲質量發展體系、及美國國際管理教育聯合會兩項國際認證的商學院之一。

  這些國際認證強化了商學院在經營與管理教育方面的標誌形象;

  文學院屬下設有新加坡首家提供藝術、設計與互動數碼媒體學位課程的專業藝術學院,著重於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以及揚名亞洲的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

  當然,僅憑一個測試,難以全面說明問題,但至少可以給我們傳遞某些方面的信息,解讀出某些發展與變化的趨勢。期盼這些信息對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未來孩子留學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PISA測試拿三個世界第一!參賽者來自京滬蘇浙
    今天下午,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
  •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新加坡國際化素養全球第一(附新加坡中學簡介
    今日 熱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進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顯示,新加坡中學生的國際化素養優越,即全球課題的掌握、跨文化溝通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27
  • 新加坡華人佔比近80%!基礎教育居世界第1,實行雙語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以精英教育為目標,承襲英國教育傳統,採用大英國協的教育體制,又兼中式教育優勢,既保留中國的基礎教育優勢又教授西方的先進理論,新加坡中西合璧的精英教育被譽為最適合華人的世界級精英教育。新加坡基礎教育居世界第1英美教育在國內一直很火,但是很多人卻對新加坡的基礎教育知之甚少,直到2015年,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頒布了全球最大規模基礎教育排名,新加坡位居全球第1,而英國美國都排在二十名開外。
  • 關於新加坡的基礎教育
    一、新加坡基礎教育發展歷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的改革軌跡  從1965年起獨立到1996年,短短三十多年時間,新加坡由一個貧困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成為富裕的發達國家。  新加坡基礎教育在此期間進行過四次改革。
  • 精髓丨新加坡基礎教育究竟有多牛?
    新加坡,一個國小民寡、資源匱乏、種族多元,但擁有傲人的經濟成就和創新水平國家。其教育排名世界第一,基礎教育也一直處於國際前列水平。新加坡的基礎教育,也一直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新加坡黃金基礎教育體系,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今天,小星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讓眾多大國難以望其項背的新加坡基礎教育,到底「牛」在哪兒!
  • 新加坡基礎教育世界第一!究竟為何?
    在2015年頒布的《全球最大規模基礎教育排名》中,新加坡位居全球第一。在2016年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出的PISA報告中,新加坡學生以數學成績564、閱讀成績535、科學成績556奪得第一,成為全球基礎教育最好的國家。
  • PISA測試推動下的德國基礎教育發展與改革
    21世紀初,德國學生在國際數學與科學成就趨勢研究(簡稱TIMSS)和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簡稱PISA)等考試中的成績不夠理想。2001年底,OECD公布了PISA測試結果,德國學生在閱讀能力測試中僅獲得了484的平均分,位列32個參與國的第21位;在數學基本能力測試中僅獲得了490的平均分,位列第20位;在科學能力測試中僅獲得了487的平均分,位列第20位。
  • PISA測試中國成績大幅度下降,到底能說明什麼?
    什麼是PISA測試   百度:PISA(Program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縮寫)是一項由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統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 中國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登全球第一:最新PISA測試成績出爐
    但必須承認,和 2015 年的全球普查結果相比,這一次中國的成績進步很大——這或許意味著近幾年來國內的基礎教育水平正在提升。全球學生素養普查 PISAPISA 全稱是「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 15 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能力評價研究項目。從 2000 年開始,每 3 年進行一次。
  • 新加坡教育體系解讀 - 素質和精英
    簡直不要太優秀了~PISA報告新鮮出爐新加坡學生國際化素養第一!根據新鮮出爐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報告,新加坡中學生的國際化素養排名第一,在27個參與國家和地區的綜合表現中遙遙領先!PISA三年進行一次,而「國際化素養」是在2018年的科學數學等「硬技能」之上,首次加入評估項目中的。
  •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PISA經驗——國際視野與本土探索...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2018年,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參加了由OECD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2018)。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負責了此次PISA測試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12月3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了PISA2018的第一批測試結果,中國四省市學生的優異表現不僅引發了國內群眾的熱議,還吸引了國際媒體的關注。
  • 多位教育學者談PISA:不能反映一國基礎教育真實水平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8日,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六屆年會上,多位教育學者、專家對近日公布的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簡稱PISA)結果發表觀點。有專家表示,PISA測試成績並不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真實基礎教育水平。
  • 精英教育:新加坡為何中小學基礎世界第一
    有人說新加坡基礎教育全球領先,尤其是中小學基礎教育世界第一。隨著留學低齡化,眾多家長希望孩子能更早的接觸國外優質教育,不少家長把目光聚焦在新加坡這個國家。  但是還是有國際教育視野的媽媽,選擇了新加坡教育,讓我聽聽親身經歷者小廣媽在獅城的分享:  新加坡的基礎教育,比想像中的還要厲害
  • GoodTalk(地球村)項目在第21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分享呈現
    會議聚焦"教育全球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邀請全球教育精英、政府、企業、社會各界代表分享經驗與智慧,共商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塑,描繪全球教育的未來藍圖。 (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學米啦) 三對學生各自從歷史、文化、國際、抗疫的角度詮釋了"世界終究美好"的理想主題,共同運用第二語言對話交流,傳遞力量,展示基礎教育階段國際勝任力培養及第二語言能力建設成果。
  • PISA 2018最新成績發布,中國重返第一
    在媒體發布會上,經合組織秘書長恩格爾·古裡亞(ngel Gurría)、經合組織教育和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共同發布了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的最新結果。
  •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溫紅博主任:PISA帶給教育的啟示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縮寫)是一項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主要對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15歲學生進行評估,測試學生們能否掌握參與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PISA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嚴格的學生學習成果國際評估。PISA的結果表明了全世界學習成果的質量和公平性,並使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可以從其他國家/地區應用的政策和實踐中學習。
  • 2018PISA測試結果:中國學生三個項目第一
    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中國澳門獲得數學和科學項目的第三名。有7個國家在所有三個主題的平均表現都在下降:澳大利亞,芬蘭,冰島,韓國,荷蘭,紐西蘭和斯洛伐克。與此同時,數據也顯示,中國學生用於學習上的時間也最多,約為57小時,OECD平均用時為44小時。
  • 2018PISA測試結果公布 中國學生三個項目全部第一
    「我國四省市學生在三個測試領域素養表現優異,三個測試領域均達高水平的學生數量較多。但要認識到我國教育公平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尚待進一步突破。」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辛濤認為,要以教師的隊伍建設為重點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加強對家庭處境不利學生的精準幫扶,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2018PISA測試結果公布 中國學生三個主要項目全部第一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北京時間今天下午,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G)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獲得三個主要測試項目的三項第一。
  • 教育新觀察|PISA測試重回第一 「力拼諾獎」為啥還差一截?
    2018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北京時間12月3日揭曉,由京滬蘇浙四省市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分別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測試均位居第一。中國PISA成績再度驚豔世界,相比較而言,一些科技發達國家,尤其是諾貝爾自然學科獎獲獎大戶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依舊錶現平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PISA與青少年創新力培養又有哪些正相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