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喊出「超越中國」口號,欲5年內創造6.5萬億數字經濟規模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在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電子設備製造領域,印度又喊出了「超越中國」的口號。

據環球網援引印度《金融快報》消息,印度信息通信技術部部長拉維尚卡爾普拉薩德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當前印度正在全力以赴達成成為「全球電子製造中心」的目標。

按照印度的計劃,該國計劃在接下來5年內(2025年前)生產10億部手機、5000萬臺智能電視和5000萬臺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等,希望藉此創造1萬億美元(折合約6.5萬億元人民幣)的數字經濟規模。

今年6月初,印度宣布了3項扶植該國電子製造業發展的計劃,預計總共將投入5000億盧比(折合約44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而普拉薩德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一系列舉動,都是為了在手機製造領域「超越中國」。

初步看來,印度在電子產品領域的「野心」,吸引了不少海外巨頭的注意。11月下旬,普拉薩德就爆出一組數據,今年以來已經有9家蘋果零部件供應商將生產線從中國移至印度。韓國巨頭三星也計劃將在越南的部分產能轉交給印度。

在5G領域,也有不少海外投資者蠢蠢欲動。據IT之家12月15日報導,日本電器集團(NEC)公開透露,該司已經在印度設立了一個Open RAN實驗室,該實驗室將與其在英國的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互為補充,預計將助力這家日本巨頭大力發展5G開放生態系統。

不過,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子設備製造國,在這一產業具有領先全球的分工以及供應鏈,印度要如何超越呢?是個大問題。

早在今年7月初,印度試圖以「自力更生」為藉口,讓該國的消費者以及商家避開中國產品之際,印度全國電子協會(AIEA)的一名代表人士就指出,印度自動化設備、計算機硬體和音頻擴大系統等產品,有80%-90%的零部件需要直接或間接從中國進口,談何遠離中國製造呢?

不僅如此,作為電子製造大國,近年來我國企業研發的電子設備也受到全球歡迎。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報告,今年3季度,中國手機品牌傳音繼續成為非洲市場最大贏家,佔據了44%的市場份額。

文 |廖力思 題 | 曾藝 圖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陸爍宜

相關焦點

  • 5個數字告訴你,中國經濟為什麼一定行
    中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人口規模突破14億  ……  2019年中國經濟成績單閃光依舊!  在外有壓力、內有挑戰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交出這樣一份亮眼的「年報」,用事實粉碎了種種謠言。  數據不會說謊。
  • 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3萬億元
    11月10日,《2021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在深圳正式發布。報告特別提到,2019年全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3萬億元,佔GDP的34.8%,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數字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萬億元 約佔GDP三分之一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三十一萬億元,約佔GDP的三分之一  數字中國,邁向美好未來  本報記者 李心萍  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3000億元總投資,其中20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  這是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一年來的碩果。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35.8萬億元 在線教育、網絡直播成經濟新增點
    藍皮書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楊崇 攝)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全球網際網路發展主要體現在各國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媒體發展多元化、持續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網際網路助力世界各國交流與合作。
  •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2025年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預計可達1.26萬億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16日說,目前中國的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元,預計到2025年能夠達到1.26萬億元。「我們要抓住數位技術帶來的機遇,快速發展農業數據中心,使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更大的優勢。」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萬億元 約佔GDP三分之一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三十一萬億元,約佔GDP的三分之一數字中國,邁向美好未來本報記者 李心萍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3000億元總投資,其中20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這是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一年來的碩果。一年來,「數字」翅膀給美好中國帶來許多可能,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一場數字變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蕩。
  • 已經確認,蘋果9家供應商搬遷印度!超越中國,緯創事件不能忽視
    二三十年前年前,我國手機產業的發展是什麼情況,大家應該有所了解。但是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的手機產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伴隨著中國移動通信發展二十年,中國手機產業從零到一邁出了這一步,並且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生產大國。
  • 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6.1%,GDP接近100萬億!與美國差距進一步縮小
    2019年,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印度為首,不少國家紛紛採取降息的方式來刺激經濟增長,就連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2019年也已經連續3次降息,引起全球降息潮升級。然而,大部分國家雖然多次降息,但是依然沒能維持經濟穩定增長。
  • 美版知乎譯文:未來5年,印度經濟能達到中國經濟現在的水平嗎?
    印度2018年取得了7.37%的GDP增速,看到比中國6.9%的經濟增速快,印度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對,值得驕傲,但人要務實點。印度人似乎不明白,即使中國經濟增速「更慢」,考慮到中國GDP比印度高太多了,所以中國經濟創造的價值更大。
  • 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數字江蘇」如何打牢「數據基座」
    日前在南京舉辦的2020年江蘇數字經濟高峰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不約而同地將發言核心留給了大數據。數據作為比肩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的「第五要素」,在數字經濟時代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玩轉」數字經濟,大數據是「基本盤」。必須更加重視數據的價值,全面激活數據應用,成為各界共識。
  • 2019年英國經濟增長1.4%,GDP近2.83萬億美元,預計會低於印度
    英國欲大建自由港、加強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分季度來看:2019年第四季度,英國GDP同比實際增速初值僅為1.1%(如上圖,一般分兩次公布,首次為初值,第二次是修正值),與三季度實際增速相當,但要略低於前兩個季度(1.8%、1.3%);按環比來看,
  • 9家蘋果供應商擬遷入,印度大膽放話:要在手機製造領域超越中國
    不甘於5G時代落後,印度欲成為世界第一大手機製造國據印度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15日,印度信息通信技術部部長普拉薩德表示,將利用數位技術推進所有行業進步,4G在這裡運行得很好,很快我們將迎來5G試驗,5G普及將推動電商、行動支付、網絡教育、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手術等行業的發展。
  • 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近年來,數字經濟貢獻水平顯著提升。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萬億元,區間複合增速20.6%。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的36.2%,佔比較2018年提升1.4個百分點。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世界第二,下一個轉型重點是什麼
    02 中國的獨特性 根據中國信通院近日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2020年)》,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35.8萬億元,規模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數字經濟佔GDP比例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7.7%
  • 解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就業白皮書(2018年)》
    麥肯錫、波士頓諮詢、埃森哲等都分別對數字經濟的規模進行了定量測算。    麥肯錫提出iGDP,主要測算的是網際網路GDP。採用支出法,統計加總了創造、使用網際網路網絡和服務的個人消費、公共支出、私人投資和貿易差額。研究表明,2013年,中國的網際網路GDP佔GDP比重的4.4%,達到全球領先國家的水平。
  •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中國經濟規模最快於2028年超過美國
    《越通社》12月14日報導,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日前發布的《亞洲中期經濟預測》報告,預計到2023年越南將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依賴於出口增長強勁,越南經濟增幅維持在6%,到2035年經濟規模將超過中國臺灣。以《新冠疫情下的亞洲:哪些國家將崛起?》為主題的報告評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並預測亞洲經濟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前景。
  • 2019年印度人均GDP預計約為2100美元,相當於哪一年的中國呢?
    再和大家聊聊印度,因為當前對其經濟增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種是不看好。原因是2019年上半年印度經濟增速大幅下降,僅實際增長5.4%。並且印度一些經濟學家質疑其經濟作假,認為以往動輒超過7%的增速不真實。再加上,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整體在下滑。
  • 2024年GDP預測:美國逼近25萬億,日本超5萬億,中國呢?
    但是在這段時間,美國經濟增速肯定會放緩;中國仍然排名第二,中國GDP或有望更接近美國;日本也仍然會排名第三;印度GDP可能要超過德國。2024年美國GDP有望逼近25萬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美國GDP有望逼近25萬億美元。而有觀點不這樣認為。
  •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423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3.31億人。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潛力也加速釋放。根據商務部披露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6.6萬億元,同比增長15.3%。
  • 10.5萬億美元,印度GDP總量世界第三!中國躍居第一,美國第二!
    根據知名策劃機構滬閔規劃集團的數據,如果購買力平價理論用於計算GDP,印度的GDP已經達到10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           根據購買力平價統計,假設一美元可以買一個麵包,五個印度盧比也可以買同樣的麵包,那麼一美元相當於五個印度盧比。購買力平價匯率與實際匯率之間可能存在較大差距。雖然1美元和5印度盧比的價值不相等,但他們的購買力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