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37的基本技術參數:
翼展:28.45米
機長: 37.81米
高度:11.1米
最大起飛總重:65090公斤
最大載油量:26020升
動力裝置:兩臺最大推力22000磅CFM56-3型渦扇發動機
巡航速度: 0.78馬赫
貨艙容積:30.2立方米
載客量:110-215
客艙布局:3-3
最大航程:5665公裡
簡介:
波音737系列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也是民航業最大的飛機家族,波音737系列的所有機型已獲得6000多份訂單,在民用航空史上,其他任何機型都未曾在銷量方面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獲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10架啟動訂單後波音737飛機於1964年5月開始研製,採用波音707/727的機頭和機身橫截面,1967年4月原型機試飛,12月取得適航證,1968年2月投入航線運營。
詳細介紹:
新一代波音737:續寫家族傳奇
波音737系列的所有機型已獲得6000多份訂單,在民用航空史上,其他任何機型都未曾在銷量方面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波音737家族的最新成員——新一代波音737-600/-700/-800/-900系列飛機繼續秉承737系列飛機的傑出特性,為全球乘客提供最廣泛、最可靠的航空運輸服務。截止目前,波音737系列飛機已獲得全球航空公司的6000多份訂單,比波音目前的最大競爭對手自營業以來的全部產品的訂單總和還多。
1993年11月,波音啟動了新一代737-700項目,當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訂購了63架飛機。首架飛機於1997年12月投入運營。
1994年9月5日,波音737-800項目啟動,當時客戶意向訂購了40架飛機。首架飛機於1998年春天交付給了德國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Hapag-Lioyd)。
1995年3月15日,斯勘的納維亞航空公司(SAS)訂購了35架飛機,成為了波音737-600的啟動用戶。首架波音737-600於1998年第三季度交付給了斯勘的納維亞航空公司。
1997年11月10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訂購了10架飛機,成為了波音737-900的啟動用戶。這10架飛機的交付於2001年初開始。
737-900ER(延程型)是737-900的衍生機型,與737-900相比,運力更強、航程更遠,於2005年7月18日啟動時即得到來自印尼獅航的30架飛機的訂單,首架飛機將於2007年交付。
2006年1月31日,737-700ER(延程型)項目啟動,啟動時得到全日空的2架飛機的訂單。此款機型由波音公務機衍生而來,為遠程民用飛行而設計,是737家族中航程最遠的飛機。
波音737是中短程飛機,是基于波音的一條核心理念設計製造的,即用可靠、簡捷,且極具運營和維護成本經濟性的飛機為航空公司客戶創造價值。此外,新型737-600/-700/-800/-900擁有先進的駕駛艙,在駕駛艙的儀錶板上採用了最新的大型顯示屏。航空公司為飛行機組選裝最先進的顯示模版(與波音777飛機相同),或是安裝與波音早期737相同的數據模版。
1997年11月7日,波音737-700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認證,批准該飛機在美國國內承擔客運服務業務。1998年2月19日,波音737-700獲得了歐洲聯合航空局的型號認證。歐洲聯合航空局包括27個國家的航空管理當局。1998年3月13日,新一代737系列飛機的第二款——波音737-800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認證。1998年4月9日,737-800獲得了歐洲聯合航空局的型號認證。1998年8月14日,737-600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認證,隨後9月4日,又獲得了歐洲聯合航空局的型號認證。2001年4月17日,波音737-900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認證,4月19日,又獲得了歐洲聯合航空局的型號認證。
優秀的飛機家族
新一代波音737系列飛機有四種尺寸可供選擇,在多級客艙布局情況下,載客量在110人到189人之間。
波音737-600是該系列飛機中最小機型,可載客110至132名。波音737-700可載客126至149名。波音737-800可載客162至189名。波音737-900是該系列中的最大機型,其兩級客艙布局可載客177名,單級客艙布局可載客189名。
傾聽客戶的需要
參與新一代波音737研發項目的航空公司客戶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先進的技術要達到簡潔、可靠、經濟的要求,而不只是單純追求高技術。他們同時要求新一代波音737的駕駛艙要與波音早期737有共通性。除了航空公司客戶之外,一名總維修師以及波音駐場服務代表也參與了飛機的研發過程。
機翼更大、航程更遠、速度更快
波音737-600/-700/-800/-900機翼的設計採用了新的先進技術,不但增加了載油量,而且提高了效率,這都有利於延長航程。每個機翼的翼弦(寬度)都增加了20英寸(50釐米),翼展(長度)約增加了16英尺(5米)。機翼總面積增加了25%,達到了1340平方英尺(125平方米),這就使載油量增加了30%,總載油量達到了6875加侖(26136升)。
新一代波音737的航程約為3300海裡(5926公裡),比波音早期737的航程遠900海裡。這樣波音737飛機就可飛橫貫美國大陸的航線,並在全球範圍增加了波音737的航線能力。裝備有9個輔助油箱的737-700ER最大航程可達5510海裡(10200公裡)。
先進的機翼翼型設計使巡航速度更快,達到了0.785馬赫(530公裡/小時),而波音早期737的速度為0.745馬赫,最大飛行速度可達0.82馬赫。
新一代波音737的最大巡航高度可達41000英尺,而波音737-300/-400/-500的最大巡航高度為37000英尺,空中巴士A320為39000英尺。
噪聲更低、效率更高、發動機推力更大
波音737-600/-700/-800/-900配有CFM56-7發動機,由CFMI公司製造,該公司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法國斯奈克瑪公司的合資公司。該發動機滿足社區噪聲限制標準,遠低於現有的第三階段標準,同時也低於預期的第四階段標準。
新發動機的油耗和維護成本更低,於1996年底取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26400磅推力級的證書。CFM56-7發動機的推力比用于波音737-300/-400/-500的CFM56-3C發動機的推力大10%。為更有效地利用發動機增大的推力,更新的波音737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都加大了尺寸。
內飾和客艙
新一代波音737客艙內飾是現代美學和出色的客艙靈活性的體現。新的、更柔和的光線,以及更平滑的弧線型天花板提升了整體客艙環境,給乘客以更加寬敞的感覺。弧線型天花板最多可增加3英寸的乘客頭頂部空間。
更大的頭頂行李艙使乘客擁有更寬敞的行李存放空間。增加的空間是利用先進的工程技術,節約了行李艙內部支柱而創造出來的。
在波音737-300/-400/-500和波音757上採用的靈活內飾,被繼續應用在波音737-600/-700/-800/-900上。客艙座椅可靈活調配,航空公司可在一分鐘內將一排座椅由商務艙的每排五座轉換成經濟艙的每排六座。可移動的客艙隔板也可在兩次飛行之間方便變換客艙布局。
位於行李箱底部的扶手及經過改進的乘客服務裝置為乘客和機上服務員帶來更大的方便。
主要型號:
B737-100:
為基本型,裝兩臺JT8D-7或-9低涵道比渦噴發動機,僅生產30架。1967年4月9日首飛,1968年2月交付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使用,典型全經濟艙布局載客100人。目前該型號飛機已全部退出商業運營。
B737-200:
為100型的加長型;在-100的機身上加長1.8米,在空氣動力方面加以改進,同時還增加了反推裝置、修改了襟翼等,1967年8月8日首飛,同年12月交付美國聯合航空使用,至1988年8月停產B737-200各型號(含19架軍用型T-43)共生產1114架,根據使用重量可使用使用JT8D-9至JT8D-17多種型號發動機。載客115~130名
B737-300:
為標準型,機身比200型加長2.64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12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52米,共加長2.64米),標準布局載客128人,高密度布局(30英寸間隔)載客149人,該機型於1981年3月正式開始研製,1983年中開始總裝,1984年1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同年2月24日首次試飛,11月28日首次交付合眾國航空使用。
B737-400:
在300型的基礎上再加長3.05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83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22米,兩段機身共加長3.05米),安裝了尾撬,起飛時保護後機身,同時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54885千克,對機翼和起落架進行了加強。標準兩艙布局載客146人,全經濟艙159人,高密度布局載客188人,在收到美國皮特蒙德航空(Piedmont AL)25架的訂單後開始生產,1988年2月23日首飛,10月交付使用。
B737-500:
300型的縮短型,波音公司為了更充分地佔有100座到150座中短程客機各個檔次,於1987年5月20日宣布發展737-500。將737-300的機身縮短6.7米,標準兩艙布局載客量108人,高密度布局(30英寸間隔)載客132人,最大起飛重量52163千克。首架737-500於1989年6月30日首飛,1990年2月12日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合格證。1990年2月28日首次交付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B737-600:
700型的縮短型,可以載客110~132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8年1月22日首飛,1998年9月開始交付啟動用戶北歐航空公司使用。
B737-700:
標準型,可以載客126~149名,1993年11月17日開始研製,1997年2月9日首飛,1997年底交付啟動用戶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B737-800:
700型的加長型,可以載客162~189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7年7月31日首飛,1998年4月交付啟動用戶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Hapag Lloyd)使用。
B737-900:
同屬新一代B737,是為了更好的與185座空中巴士A321競爭而發展起來的。在800型的基礎上加長2.6米,機身長達到42.1米。可以載客177~189名。於2000年8月3日首飛成功,已於2001年5月交付給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
B737-900ER:
2005年7月18日,在與印尼獅航(Lion Air)達成60架737-900ER的銷售協議之後,波音公司正式啟動了737-900ER(延程型)項目,波音737-900ER和目前的737-900尺寸相同,但由於增加了一對緊急出口門和一個平的後增壓隔艙,可多搭載26名乘客,在單級客艙高密度布局下最大載客量增至215人。 737-900ER採用加固的機翼、一個雙位尾撬、對前緣和後緣襟翼系統進行改進,以及可選裝融合型翼稍小翼和輔助油箱,這些使737-900ER的起飛重量更大,航程延至5900公裡,與737-800的航程相當。 預計2007年上半年開始交付。
B737-700ER:
波音737系列最新的成員,在獲得全日空兩架訂單後,在2006年1月31日正式啟動該項目,B737-700ER是在BBJ(Boeing BusinessJet)的基礎上研製的普通客運型。
BBJ:基本型,以波音737-700為原型機發展而來,在737-700的基礎上對機翼和起落架部分進行加強,加裝融合型翼梢小翼,航程加大,可達11480公裡,並於1998年9月4日首飛。已獲得180分鐘ETOPS(雙發延程飛行)批准,可以飛更多直飛航線。
BBJ2:以波音下一代737-800飛機為原型,較之以737-700為原型的BBJ,長度增加5.85米,空間加大25%。1999年10月開始啟動該計劃,2001年3月開始交付使用。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