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交通大學來了,廣州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重要一環補齊了

2020-12-16 交旅散人
廣州交通大學(籌)校牌

廣州正在進一步提升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加快建設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公路樞紐。為此省、市政府支持整合廣州地區交通類高等教育資源創辦新的大學「廣州交通大學」。

目前籌建工作已經展開,將投入1000畝土地,計劃2021年啟動招生。「基本建設投入是62個億,要建交通科技創新平臺是30個億,包括引進人才、信息化建設等,大概總的投入是100個億。」

2019年1月,官方已經發文確定了校址位置,就是在廣州黃埔區,現廣州航海學院附近。

廣州交通大學選址位置
廣州交通大學籌建專家論證會
廣州市政府相關會議紀要

下面,一起來看看廣州交通體系的很多第一:

1、鐵路旅客第一站:廣州南站;

2、航空旅客第一站: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020年疫情,大概率世界第一旅客機場);

3、地鐵旅客第一站:廣州體育西路站(1和3號線交匯站);

4、公路密度第一市:廣州都市圈高速公路網全國最密;

5、海運散貨第一港:廣州港。

粵港澳大灣區鐵路網規劃

廣州有這麼得天獨厚的交通硬體環境和氣候環境,全年都能保證海陸空不斷航,不間斷,且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具備最大的常住人口數,最大的流動人口數,卻有一個很大的遺憾:本科(碩士、博士等)以上的交通人才都是靠外省輸送,自己沒有培養體系。

打造廣州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就缺人才培養體系了,這不廣州交通大學很好地填補了這個窟窿,以後逐步提高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後等高端人才。這樣廣州甚至廣東的交通人才,可以就地培養和消化,有用武之地。

到時,廣州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腰杆子就能硬起來,以前人才短缺的窘境就能慢慢解決,自己的命運自己來把握!

廣州新光大橋遠景

相關焦點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新發展格局篇 |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是...
    綜合門戶樞紐加快構建: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 大城市要有大城市的樣子。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考驗著一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審視一座大城市的能級,看的往往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幾大要素集聚趨勢,因此,越是樞紐城市,越具有帶動力和聯通性。
  • 高鐵、城際、多條地鐵在此匯聚 打造廣州東部城市級綜合交通樞紐
    招標公告中透露,本次工程包括三大部分——  樞紐配套場站工程。樞紐配套場站工程規模總計9.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7.02公頃。主要包括西側交通廣場、北廣場地面景觀綠化、北廣場地下空間、樞紐綜合管理中心等四項建設內容。  地鐵土建預留工程。
  • 廣州交通大學要加速了!
    ◆ 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交通大學、廣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支持辦好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廣州交通大學2019年1月,廣州市政府發布了《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根據規劃,廣州市將於2035年建成全球交通樞紐。然而,廣東省並沒有高層次的交通類高校。基於此,廣州市政府在發布該規劃的同時,正式批覆籌建廣州交通大學。
  • 廣州加速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高鐵有望駛入白雲機場T3航站樓
    俯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攝南方網訊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發揮綜合性門戶城市和大灣區發展核心引擎帶動作用的重大戰略舉措。7月2日,廣州舉行第147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育新機 開新局」之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 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加快建設廣州交通大學
    來源:澎湃新聞「十四五」時期,廣州市將加快建設廣州交通大學。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部分,《建議》提到,「支持在穗高校深化『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和職業院校『雙高計劃』建設。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交通大學、廣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支持辦好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加快建成廣州科技教育城,大力推進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建設。」
  • 桂林構建區域性國際旅遊交通樞紐
    10月15日,香港市民陳先生第一次從香港坐動車直達桂林,他感慨說:「流程很順利,來廣西的時間比以前縮減了40%。」
  • 廣州交通大學規劃今年啟動招生
    ★支持在穗高校深化「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和職業院校「雙高計劃」建設。  ★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交通大學、廣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支持辦好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  ★加快建成廣州科技教育城,大力推進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建設。
  • 廣州交通大學、港科大(廣州)、廣州幼專有最新情況啦!廣州交大規劃今年啟動招生
    ◆ 支持在穗高校深化「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和職業院校「雙高計劃」建設。◆ 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交通大學、廣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支持辦好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 加快建成廣州科技教育城,大力推進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建設。
  • 廣州城市更新:鋪設「軌道上的都市圈」 交通樞紐暢通城市「血脈」
    廣州交通樞紐暢通城市「血脈」 受訪方供圖策劃\孫璇 劉雲 統籌\劉雲 馮茵 設計\杜卉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嚴藝文2020年,廣州成為全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廣佛同城、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一張張廣州交通新名片,背後依託著多元化、多層次、立體式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為展示廣州城市更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11月23日,廣州東環城際(花都站至白雲機場北站)和廣清城際(花都站至清城站)開放試乘;11月30日,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正式通車。
  • 廣州誠國家重要中心城市 發力三大戰略樞紐
    廣州日報記者邵權達 攝   「十三五」大布局下被賦予重任的廣州迎來新一輪發展重大機遇   珠三角地區建設開放創新轉型升級新高地、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世界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剛剛出爐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以廣州為龍頭的珠三角一再被賦予重任,寄予厚望。就在一個月前,國務院將廣州定位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比此前的國家中心城市再提升。
  • 廣州火車站擬進行綜合改造 優化周邊交通和用地布局
    將優化區域內軌道、道路、慢行交通網絡體系羊城晚報訊 記者徐振天報導:廣州擬對廣州火車站及周邊範圍交通樞紐地區進行綜合改造。
  • 濰坊全力打造半島及環渤海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通過運營開通「中國食品谷號」鐵路冷鏈班列,濰坊將打通中國第一條內陸連通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專業化鐵路冷鏈物流通道,對提升「中國食品谷」的國際品牌影響力,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等方面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連接城與城、國與國之間的重要紐帶,對生產要素的流動、城鎮體系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 交通運輸部: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
    6月28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珠江水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分8大部分,共二十一條。其中,意見提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等要點。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推進沿海港口專業化碼頭和深水泊位建設;推進大型石油儲備基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國家煤炭儲備基地等能源儲運項目配套碼頭建設;加快實施內河主要港口、區域重要港口建設和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港口資源配置,提升內河港口的支撐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港口體系。
  • 這所學院將更名為「廣州交通大學」,2020考生不要錯過
    2018年8月,廣州明確將投入百億元籌建「廣州交通大學」。2020年的高考即將來臨,廣州交通大學還會遠嗎?2013年,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並更名為廣州航海學院。2019年,廣東省表示將申請設立廣州交通大學,該大學將以廣州航海學院為建校基礎。
  • 交通大學三個新成員—廣州交通大學、湖南交通大學、山東交通大學
    在國內的交通大學之中,最著名的當屬同宗同源的五所交通大學(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新竹交大),這五所交大之名都在朝著綜合化目標前進。據每經不完全統計,還有這些學校以「交通大學」命名:大連交通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56年的大連機車車輛製造學校,1958年升格為大連鐵道學院,2004年5月更名為大連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 創建於1958年5月,原名蘭州鐵道學院,2003年4月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 源於1971年上海鐵道學院,更名為華東交通大學,遷往江西南昌);
  • 佛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曾陽春:推動改革創新 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原標題: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曾陽春接受佛山日報專訪暢談交通發展推動改革創新 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以及省委書記李希在佛山調研時的講話精神,圍繞改革、創新、開放和治理四方面推動工作落實,努力構建覆蓋全市、通達灣區、連通世界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 中新知識城或新增高鐵站 打造廣州東部交通樞紐
    近日,《廣州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8-2035)》公布,在本輪規劃的14個高鐵站中,黃埔區新規劃兩個高鐵樞紐站,分布於兩大鐵路樞紐群,即東部樞紐群的「黃埔站」,與東北部樞紐群的「知識城站」。據悉,經過高鐵知識城站的線路包含新白廣城際、地鐵14號線支線以及規劃中的廣河高鐵、深莞增城際、從馬頭莊樞紐到鎮龍樞紐的有軌電車線路。屆時,廣州中新知識城與珠三角城市之間的交通聯繫可得到充分改善,並切實加強周邊各板塊的互聯互通,為市民創造更加便利更加快捷的出行環境,助力提升知識城經濟發展環境。
  • 打造國際航運樞紐 廣州裝上「加速器」
    符超軍攝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到了廣州的兩項「國際化」任務: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提升超大城市國際化水平。站在「十三五」的新起點上,廣州著力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將標杆的視野拓展至全球城市體系。
  • 深圳市福田站綜合交通樞紐全面啟用 高鐵開進深圳中心區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吳鎧峰 攝 12月30日早上8∶17,深圳福田站開往廣州南站的G6272次列車準點發車,標誌著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站正式開通運營。隨著廣深高鐵開進中心城區,福田站綜合交通樞紐全面啟用。 深圳福田高鐵站主要承擔廣州、深圳和香港之間的城際客流運輸,構建珠三角中心城市「半小時交通圈」。
  • 華南第一城高校,未來的廣州交通大學,廣州航海學院
    從1964年交通部廣州海運管理局開辦的訓練班開始,學校先是發展為廣州海運學校,再是逐一合併廣州水運工業學校、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廣州航海分部、廣州航務工程學校。但是學校的發展方向並不是向海洋延伸,而是向交通發展,2019年,廣州市申請以廣州航海學院為基礎建立廣州交通大學。但此消息一經傳出,即遭到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民國時期國立交通大學一系傳承的高校的反對,認為會誤導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