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和再次穿上自己參加國慶60周年慶典時的表演服。
【燃情時刻】
與共和國同齡的張慶和,參加過1962年的國慶晚會和1964年新中國成立15周年慶典群眾遊行。2009年,他又參加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千人大合唱。
【祝福祖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祝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張慶和
1980年,在山西人民藝術劇院工作期間,張慶和在話劇《保衛延安》中飾演彭德懷的警衛員。
「陽光路上,無限風光。
前進的腳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擋。
……」
穿著繡有朵朵黃色祥雲的大紅衣服,千名合唱隊員唱響《陽光路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與共和國同齡的張慶和,是千人大合唱中的一員,他盯著指揮,用聲音詮釋著每一句歌詞……「那一刻太難忘了,唱歌的時候,仿佛我和新中國共同經歷的風風雨雨就在眼前。」張慶和陷入了回憶。
打小兒,張慶和住在木樨地附近的鐵道部家屬宿舍,每當國慶,就和發小兒們一起直奔天安門。
「那會兒國慶會放禮花,禮花彈落下來,都帶著一個『降落傘』,撿上一個『降落傘』,就是兒時最大的願望。」張慶和記得,自己的朋友特別幸運,撿到了一個紅色綢緞的「降落傘」,沒過幾天,朋友的妹妹就多了一條紅裙子——就是拿「降落傘」改的。
「什麼時候,咱們要是也能去表演,那才厲害呢!」張慶和望著天安門,許下新的願望。
天遂人願,會吹笛子的張慶和,真的參與國慶表演了。
小學畢業那年,也就是1962年,張慶和為即將離別的同學們吹了一曲,恰巧讓附近鐵道設計院的大人們聽到了,「小朋友,國慶節,我們要去天安門參加晚上的聯歡會,你願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去?」原來,這些大人是設計院的樂手,這次邀請,讓張慶和有機會第一次參加國慶聯歡表演。
「晚上的表演,沒能見到毛主席。」張慶和有些遺憾。「我還是得參加白天的遊行,那樣就能見到毛主席了。」對於國慶,張慶和又有了新的企盼。
兩年後,張慶和又如願了,和同學們入選了國慶遊行方陣。「20多個人一排,每人手裡都拿著扎花,按照口令邊揮舞扎花邊行進。」雖然張慶和對遊行的細節有些模糊,但他清楚地記得,走過天安門城樓時,看到了向隊伍揮手的毛主席,原本整齊的隊伍在那一刻有些亂了,因為大家都想看看毛主席,更想讓毛主席看到自己。
遊行結束,大家都說自己正步走得齊、扎花揮得好,還信誓旦旦地說:「毛主席肯定看見我了!」這場討論,一直持續到轉過年來的寒假。
一轉眼,張慶和長大成人,插隊去了陝西,一待就是27年。這期間,新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張慶和只覺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小時候,吃上肉都是奢望,漸漸的,減肥成了大家的口頭禪。」除了衣、食、住的改善,最令張慶和欣喜的變化是「行」——1996年,他調回北京工作,進入首都師範大學,2003年便買了第一輛私家車,帶著老伴兒自駕遊,成了他最大的愛好。
業餘生活更是豐富起來,從小喜愛音樂的張慶和加入了放飛陽光合唱團。沒想到,這個選擇,又為他帶來參加國慶盛典的機會。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放飛陽光合唱團和北京眾多的合唱團一起參加國慶晚會表演——千人大合唱。
聽說又能參加國慶晚會,60歲的張慶和高興得像個孩子,「沒想到60歲了,還能有機會參加如此重大且意義非凡的活動。」十幾首歌,會的、不會的、熟悉的、生疏的,張慶和和夥伴們努力排練,力爭發揮出最高的水平。
「那時,我家就像是KTV,老張整天跟著伴奏帶練歌,一首歌一天能唱個十幾遍。」老伴兒說,即便這樣苦練,張慶和還像是面臨考試的學生,總擔心自己忘詞或者跑調。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一」當天,張慶和發揮很出色,用最激動的心情、最嘹亮的嗓音、最飽滿的狀態,唱響著一首又一首對祖國的讚歌。
特別是唱到《陽光路上》的時候,張慶和似乎看到了新中國和自己走過的60年。「是啊,我和我的祖國一起走在了陽光路上!」憶起10年前的那一天,張慶和仍如當初一般激動。
現在,張慶和老兩口兒不僅自駕走遍了祖國的高山大川,足跡還遍布世界多個國家。「走到哪裡都特別自豪,這一切都要感謝偉大的祖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