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智慧成語,一生受用無窮!

2021-02-28 阿彌陀佛微課堂


食不過求飽,居無非求安,此外的紅塵榮辱,都不過是人心的貪慾,而有了知足的念頭,就不會過分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更加不會自尋煩惱。

有位哲人曾說:「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太多。」


正是因為欲望太多,結果造成心裡貧窮;貪婪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

欲望的滿足不是滿足,而是一種失去自我的放逐;能真正適可而止地知足的人,能夠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快樂。



老子的哲學講究辨證的看待事物,他認為福可為禍,正可為奇,善可為妖,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

而所謂「物極必反」的真諦,就是拿捏住尺度,不過分強求。「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生失意之悲。」凡事都要留有餘地,話不可說盡,事不能做絕,退一步想,必有餘樂。好花看在半開,浮生看破半世。

在理想和現實、天堂和塵世,找到一條最為實際、恰當、平衡的人生之路,必然會減少虛無目標時的痛苦,得到快樂的享受。



老子認為,對於任何事情,對待結尾都要如同對待開始那樣慎重,要始終保持對做事的熱情和激情,做到有始有終。

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中,無論我們發生何種事情,要始終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謙遜,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一如既往堅持下去,不忘初心,方的始終。


這大概是老子最為知名的一句話,簡短的語言,卻深刻地道出了福和禍的本質關係,任何繁榮背後都蘊含著危機,而危機本身也意味著解脫困境的希望。

禍患來時要經受得起,把持得住,順其自然;幸福降至時,要冷靜對待,淡然處之。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陷入不如意,遇到挫折或是失敗的時候,要從危機中看到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在困難面前失去動力。



老子認為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然而解剖別人易,解剖自己難。所以人們又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在古希臘一座智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這樣一句箴言:「認識自己」。古希臘人把它奉為神諭,是最高智慧的象徵。

可見,自知之明對人生乃至人類是何等重要。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



老子從來不信什麼豪言壯語,恰恰相反,老子的謹慎是出了名的,因為他知道,沒有什麼空中樓閣,有的只是腳踏實地。


老子短短六個成語,如同箴言一般叩問著人生和命運。

文章轉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告知刪!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

相關焦點

  • 老子的六大智慧成語,可享用一生
    傳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攔下,求老子傳授著述,於是老子留下五千字《道德經》傳世,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我們可以透過這六個成語來領悟聖人老子留下的智慧。
  • 中國六大智慧成語,一生受用不盡!
    在古希臘一座智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這樣一句箴言:「認識自己」。古希臘人把它奉為神諭,是最高智慧的象徵。可見,自知之明對人生乃至人類是何等重要。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
  • 《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原標題:《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由「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組成的第四部「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近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簡潔精緻的舞美,誇張滑稽的表演,以及對中國成語背後深層智慧的挖掘,讓小觀眾和家長感到收穫不小。
  • 6個成語,洞見老子智慧
    下邊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01.富在知足老子《道德經》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懂得知足,適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一生中,難免會遭遇困境和不解,也許在當下或許是難以接受的;但在過後某一時刻會突然覺得,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05.自知之明老子認為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然而解剖別人易,解剖自己難。
  • 六大成語,洞見老子智慧!
    透過這六個成語來領悟老子留下的智慧...在古希臘一座智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這樣一句箴言:「認識自己」。古希臘人把它奉為神諭,是最高智慧的象徵。可見,自知之明對人生乃至人類是何等重要。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
  •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為小學生量身定做
    本報訊(記者陳香)近悉,接力出版社攜手《中國成語大會》節目組,共同策劃並首度推出為小學生量身定製的成語課外讀物《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兒童彩繪版)。「背水一戰」中有軍事智慧,「投筆從戎」中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氣節,「海納百川」中有包容萬千的胸懷……與每一個成語相遇的過程,其實都是與傳統文化的一次對話。
  • 夜讀丨6個成語,說盡老子一生的處世智慧
    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下面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富在知足「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 福禍相依:6個成語,洞見老子智慧
    熟悉了解《曾國藩家書》的,就會發現這個很有趣的地方:曾國藩特別懂得這方面的進退。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之後,名聲達到極致。但當時他很害怕,因為他掌握著整個湘軍,皇帝肯定會猜忌他。於是,曾國藩就撤湘、在家書裡做些瑣碎無聊的事。
  •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2015年11月,接力出版社再次聯手實力文化,經獨家授權後,出版《中國成語大會•我的智慧成語大會》2種,該系列圖書在內容上經過精心編排,挑選《中國成語大會》節目中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成語,在固化《中國成語大會》節目精粹的同時,又邀請到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從成語典故、成語智慧、成語的運用等不同層次進行趣味講解,更深度、全面地展示了中國成語的博大精深。
  • 一招搞定語文和歷史,智慧成語來幫你!
    圖、文|中國成語大會欄目組成語是古代文化的結晶,包含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飲食起居到家國大事,成語為我們透露出許多古代的秘密;穿越歷史的風雲,成語告訴我們許多先賢的智慧。這是漁父在勸解屈原:「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你為什麼不能隨波逐流呢?」但屈原則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自己清白的身體和純淨的思想蒙受世俗的汙垢。後來,屈原懷恨投汨羅江自殺了。「隨波逐流」這個成語現在用來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和明確的主見,隨大流,跟隨著別人走。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15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 老子獨創十五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1、自知之明【成語出處】《道德經》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成語含義】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有透徹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 老子的六句成語,一生受用
    傳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攔下,求老子傳授著述,於是老子留下五千字《道德經》傳世,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我們可以透過這六個成語來領悟他留下的智慧
  • 成語「亡羊補牢」和「塞翁失馬」給我們的人生智慧!
    「亡羊補牢」後面一般跟一句:為時不晚或者猶為遲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失馬,安知非福」也是成語,後簡寫為「塞翁失馬」,都是一個意思。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出自《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 老子獨創的十五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十五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 來自佛教的十個智慧成語,令人大徹大悟
    佛教自西漢傳入我國後,隨著佛經的大量翻譯和流通,逐漸融進我們的傳統文化,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也使得我們的漢語詞彙更加豐富多彩,生活中常用的成語,很多都是來自佛教,充滿人生智慧。一,八風不動佛教中常說「八風吹不動」,八風分別指的是「利益、衰耗、毀謗、榮譽、稱讚、譏諷、受苦、受樂」,這八種生活境遇,像風一樣隨時隨地吹動人的身心,所以叫「八風」。
  • 【實小智慧樂園】關於「羊」的成語
    >
  • 品讀|在成語裡遇見中醫智慧
    比如說,我們需要知道,中醫除了是一種治病的學科、手法,還是一門蘊涵著關於身體、自然的智慧之學。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智慧也沉澱、體現在諸多經典成語之中。成語,作為漢語言文字中尤為閃亮的那顆珍珠,是前人生活的積累和思辨的閃爍,是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的詞彙。但是您知道嗎?在很多成語中,我們可以遇見中醫。
  • 人一生多失敗在這十個成語上
    僅常用的成語就上千個,臺灣一位姓陳的學者編纂的成語詞典裡收錄了上萬條。浩瀚的成語中但與男人直接有關的並影響一生的僅僅十個,有哪個人領悟過!  一、患得患失。 遇到事情抓不住成功的決定因素,措施沒有智慧,往往多做了些自欺欺人的事情,成功離你擦肩而過,失敗卻留在自己身邊。掩耳盜鈴者往往因自作聰明耍小聰明而作繭自縛,如果說掩耳盜鈴是對失利人的註解那麼作繭自縛是對失敗人作為的注釋。 五、曲突遷薪。
  • 慾壑難填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貪得無厭、貪心不足、唯利是圖,反義詞有:不飲盜泉、一身清白、一塵不染,慾壑難填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慾壑難填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慾壑難填(yù hè nán tián)成語釋義:欲:欲望;壑:山溝;深谷。欲望好像溝壑一樣;難以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