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三思而後行 莫因衝動毀終身

2020-12-11 澎湃新聞

遇事三思而後行 莫因衝動毀終身

2020-08-13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侵犯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你將為此背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蒲小法今天通過一個案例來告訴你

請大家引以為戒,不要以身試法

案件回顧

2018年1月14日20時許,二原告之子楊某和朋友到M酒吧喝酒,楊某醉酒後誤入他人包間,與當時正在包間內喝酒的張某等人發生爭執,楊某當場被毆打致死。

案發後歐某在明知李某、楊某在酒吧打架傷人一事,仍提供車輛、錢款將二人送至R縣藏匿。

經成都中院一審判決:張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楊某被判有期徒刑7年;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八個月;陳某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歐某因犯窩藏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

在刑事判決生效後,受害人楊某的父母到蒲江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張某等人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費用。

裁判結果

經審理後判決張某、楊某、李某、陳某四人向二原告連帶賠償32 722.7元,而酒吧作為案發場所,在雙方的打鬥過程中,未及時勸阻,反應遲緩,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承擔20%的補充責任。

【判決後】

張某等人分別被關押在不同的監獄,承辦法官多次通過監獄獄政科與被告及其家屬聯繫儘快履行賠償義務,8月7日,還在監獄服刑的陳某委託家屬到本院將判決的賠償款交付到原告手中。

陳某父親及陳某的女朋友表示,希望他好好在監獄改造,出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近年來,蒲江法院為進一步深化衍生案件治理,在案件判決後積極督促被告履行義務,落實執先督要求,努力讓糾紛解決在訴前、判決前、執行前。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每一份判決都有溫度有力量,而不僅僅是一張沒有溫度的紙。

法官有話說

莫因衝動毀青春

本案中幾名被告及受害人均為95後,20出頭的年紀,本應享受大好青春年華,卻因酒後鬥毆引發血案,導致一人死亡,其餘人鋃鐺入獄。酒醒後,悔不當初,但為時已晚,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莫因「義氣」進監獄

歐某作為李某、楊某好友,在清楚其犯罪事實的前提下,仍向其提供幫助,構成窩藏罪,因為所謂的「江湖義氣」而知法犯法,最終導致自己鋃鐺入獄。作為新時代青年應主動淨化朋友圈,遇到此類事件當勸其自首、積極配合警方工作。

做好服務也要做好安全保障義務

公共場所管理者應當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即使在第三方侵權的情況下,如果商家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仍需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酒吧作為經營者,應最大限度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一旦發生人身損害事件,應當及時勸阻。

法條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第一款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文:張琳濤

原標題:《遇事三思而後行 莫因衝動毀終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感悟人生:遇事要冷靜,三思而後行!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遇事要冷靜,三思而後行。小故事:池塘裡的蛙兩隻青蛙住在池塘裡。夏天,池塘乾涸了,他們不得不離開那裡,四處尋找安身之處。他們來到一個很深的井旁,其中一隻不假思索地對另一隻說:「喂,朋友,這裡井水多好啊!讓我們一起到這井裡去住吧。」
  • 《論語》|三思而後行?孔子卻不這樣認為
    思與行就是思考與行動,是人的兩種行為,處理好二者的關係,關係到事業的成敗。有人認為,思考得越多越成熟,成功的可能就大。魯國大夫季文子做事就喜歡三思而後行,孔子卻認為不用這樣。01 思與行的關係「三思而後行」,說明了思與行的關係。
  • 佛教故事:遇事莫衝動 三思而後行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這隻烏龜,因為別人的言語而坐下很多過激的事情,可是清醒的時候才明白這樣的後果是不應該的,遇事多想想,不要衝動的去做任何決定,想想身邊的親人,朋友,愛你的人!
  • 一課譯詞:三思而後行 - Chinadaily.com.cn
    一課譯詞:三思而後行 chinadaily.com.cn 2020-04-13 17:10
  • 萬事莫衝動,和解古傳今
    萬事莫衝動,和解古傳今和為貴自古以來中國以和為貴,俗話稱:衝動是魔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萬不可因一點小事衝動,傷害了他人,也讓自己追悔莫及。Q1 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在紀長穎法官的主持之下成功調解。原告系個體計程車司機,與被告母女二人因行車問題在街道上發生爭執。雙方發生言語爭吵後,被告二人在街道上毆打原告致傷。後原告被送至醫院,頭皮挫傷,睪丸挫傷,留院觀察八天,在家中休養了一段時間。
  • 老外怎樣地道表達「三思而後行!」
    「三思而後行!」這個用英語怎麼地道的表達呢?
  • 三思而後行後一句是什麼?這句話被曲解了幾千年
    意思我們也知道,這是孔子教育徒弟的話,說的是做事情要多考慮考慮後果,不要太衝動,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當然了,這句話被後來幾千年的人們奉為真理,尤其是統治階級在告訴大眾和眾多的學子時,跟他們說做事情一定要考慮清楚,不說看明白後果,但最起碼也要計算好得失,再考慮做與不做。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衝動是魔鬼:發生在身邊最近的殺人案
    現在的人怎麼就這麼衝動?!就這麼不要命嗎?你一怒之下把別人砍了,你和你的家人、孩子不都要遭殃嗎?所謂衝動是魔鬼,凡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要因一時的衝動而悔恨終生。再說勸架的,勸架本沒有錯,但往往有時雙方都在怒氣之下,想勸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甚至明明打向對方的拳頭卻打到勸架人身上。勸架也要會勸、會調解才行,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甚至惹禍上身。
  • 事不三思總有敗,人有百忍自無憂,三思而後行解析字謎亦是如此
    對於和值、跨度上分析走向,也尤為重要,不能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就妄下決定,還是要多加思考。圖片來源於網絡做事切忌急躁,要三思而後行,弄清事情的本質,這是做事求穩的基本要求,人生不在生氣時選擇,不在衝動時做決定
  • 三思而後行,遇事卜卦,這是孔子提倡的嗎?
    「三思而後行」是日常生活中人們都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意思是人們在行動之前要反覆思考前後斟酌。這句話被很多人視為為人處事的至理名言,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千百年來人們遇大事需算命卜卦。那麼先賢孔子如何看待「三思而後行」,他有沒有佔卜過?
  • 三思而後行?子曰:兩遍就好
    假設你原本想做這件事的欲望在百分之九十,一聽這句「三思而後行」,大概也就洩了一半的氣。其實這句看似哲學的話由來已久並沒有錯,我們常說古人言古人言,但古人到底說了什麼,大家都只聽了前半句。做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的確考慮得太多了。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 切勿因一時衝動而毀了自己
    有自稱撕答題卡學生的同學稱,事發在平頂山一中考點,該學生或因壓力太大,考試中心態出現問題,才有此行為。平頂山一中校長胡彥軍向《緊急呼叫》證實確有其事,稱系考場突發事件,監考老師及時處置,共兩名學生答題卡被撕,但沒撕自己的答題卡。經上報平頂山市招辦批准,部分學生延時進行答題。平頂山教體局回應稱,對撕答題卡學生的調查處理還在進行中。
  • 南懷瑾:正解「孔子」三思而後行!
    「三思而後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說:「再,斯可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從前老學究們的解釋認為:「做事情要特別小心,孩子們,想三次都不夠,孔子說『再斯可矣!』還要再想一次哪!」這種解釋是不對的。其實,孔子認為他想得太多。
  • 「三思而後行」是最大的錯誤!
    他為人謹慎,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孔子聽說後,評論道:「再,斯可矣。」對於「三思而後行」孔子是什麼態度呢?孔子說了「再,斯可矣。」關鍵在於「再」字。目前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加」的意思,就是說,再多加思考幾次。意味著同意多次考慮。
  • 申請遺體捐贈的卡車人趙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趙炎說做出這個決定絕對不是衝動,因為自己是熊貓血,又是傳化愛心驛站的一名站長。所以公益這件事,他一直當做終身的事業在做。我們很想知道趙炎是如何說服父母,妻兒做出這個決定的。而趙炎給我們的回答著實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了強烈的震撼。「我的父親支持我,因為他曾經是一名軍人!」、「如果我的孩子也做出這種選擇,我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三思而後行:Consider的用法
    三思而後行:Consider的用法在日常生活中,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大事小事都要考慮考慮。
  • 「作文解析」甘肅二診漫畫:衝動是魔鬼,三思而後行
    審讀畫面內容和畫面上所配的文字,不難理解,漫畫意在告誡人們遇事要冷靜,尤其是面對金錢等利益誘惑時,更要懂克制,有理性,不要一看到眼前的利益就頭腦發熱,而忽視腳下的危險,不要因衝動而做出錯事與傻事。考生要抓住漫畫的寓意確定寫作立意,談自己對漫畫寓意的理解和思考。3.價值判斷的限制。
  •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性格衝動遇事「吵吵吵」的他變了,有問題先...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性格衝動遇事「吵吵吵」的他變了,有問題先去法律服務站金羊網  作者:付怡  2020-12-23 「我現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