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不能打不能罵"?教你三招懲罰方式,不打不罵輕鬆解決

2020-08-20 艾米麗育兒小達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說如何管教才是真正的難事,現在的孩子就像是瓷娃娃,不能打也不能罵的,難道要對他們的錯誤&34;?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要把握好度,照樣能夠做到立規矩又不傷孩子。

朋友是一個典型的&34;,其他時候什麼都好說,對孩子也是萬般寵愛,就是不能忍受孩子犯一點錯誤,只要孩子犯錯,不管是大錯還是小錯,都不免要遭受父親的狠狠責罵一番,要是嚴重的錯誤更是如此,很有可能品嘗到父親的&34;。

很長一段時間,小朋友都生活的小心翼翼,父親的臉色稍稍一變就趕緊道歉,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們一直不提倡體罰孩子,但也不提倡對他們聽之任之,掌握好的懲罰方式至關重要,很顯然,朋友沒有學會正確懲罰孩子的方式,以至於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自卑

就像朋友的孩子一樣,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自己不小心做錯惹爸爸生氣,甚至在他的心中,已經為自己種下了&34;的種子,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不願與人交往,自卑已經深深的刻在他的心裡。

撒謊

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撒謊,曾經有一項實驗證實,很大一部分孩子撒謊是為了躲避懲罰。嫂子曾經對我講過小侄女的故事:自己剛給侄女買的漂亮裙子和小靴子怎麼也找不到,便問小侄女知道它們在哪嗎?小侄女一臉認真的搖搖頭說不知道,甚至還煞有其事的&34;媽媽一起找了找。

過了幾天之後,小侄女一臉緊張的走到媽媽面前:&34;嫂子答應之後,小姑娘說出自己和小夥伴在樓下踩水坑把衣服和鞋子弄得特別髒,因為害怕媽媽訓斥自己便把衣服藏了起來。嫂子看著面目全非的衣服和鞋子不知如何是好……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產生一種逃避心理,為了不接受懲罰不惜撒謊,但是一旦說謊成為習慣,就很難改掉。

想要正確的懲罰孩子,還不讓其受到傷害,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第一個:罰站

我們都知道,暴力對待孩子的錯誤並不會讓孩子改掉錯誤,很多時候還會適得其反,所以家長不妨試著用罰站的方法。不打不罵讓其自己反思,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裡,下次才不會再犯。或許剛開始,小朋友並願意罰站,家長要狠下心來,幾次之後,他們便能接受罰站的方式,甚至自己自覺罰站。

家長要知道,罰站並不是最終目的,這樣做是為了讓其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裡,以免下次再犯。所以罰站之後,家長要和孩子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告訴其正確的做法。

第二個:沒收心愛的玩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心愛的玩具,家長可以把它當作&34;,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將其收走,這樣就能有效的約束他們。

家長在他們犯錯的時候,走到孩子的面前,讓他知道自己正在關注他,之後告訴他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並告訴他們不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如果他們依舊我行我素,就要沒收玩具,之後也不要忘記告訴他自己為什麼這樣做,以及自己生氣的原因。

對於孩子來說,犯錯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幫助其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孩子,適當的懲罰必不可免,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孩子犯錯之前就告訴孩子,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心中有數孩子自然能夠避免錯誤。父母不妨給孩子定一個小目標或是規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怎麼辦?教你5招科學的懲罰辦法,不打不罵管教孩子
    孩子不聽話犯錯怎麼辦?當然要管教。怎麼管?說他、罵他、打他。當然,打罵確實是管教孩子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也是最沒用的。沒有誰一出生就是「熊孩子」,也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好孩子」。孩子將來長成「好孩子」或者「熊孩子」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沒有不好教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所以孩子犯錯後父母應該怎麼管教、怎麼引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父母,怕管教方式不當反而適得其反,給孩子造成傷害。
  • 孩子犯錯不打也不罵,學會這些懲罰小妙招,家長省事孩子懂事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懲罰孩子的小妙招!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被父母打過的經歷,有一個家長在回憶時說,「小時候太淘氣,經常挨揍。」我問他,「那你打過你的孩子嗎?」他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我再追問他,「打完孩子有效果嗎?」他回答,「沒太用,但沒辦法啊。」
  • 孩子犯錯,怎樣教育不打不罵又管用?秘訣看這裡
    男孩的媽媽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說話都是細聲細語,不過男孩的爸爸每次都以打或者罵的方式教育。說到底,孩子很多行為方式都從家長處學習,因此,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家長的問題。可是,當我們的孩子犯錯時,我們卻總是用管教的口氣責怪他們,而且夾雜著批評、辱罵。」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麼不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去懲罰孩子,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那麼,如何有效的管教孩子呢?
  • 懲罰犯錯的孩子,家長不用打也不用罵,用2個方法對孩子更有效
    都是因為孩子貪玩所以才造成了這些損失,所以,很多家長經常就是劈頭蓋臉先罵一頓孩子再說,全然不會注意孩子是不是有意犯錯。孩子犯錯父母通常的做法是什麼?,你怎麼就是聽不進去呢?「體罰」體罰孩子也是家長面對孩子犯錯最常見的方法,特別是一些家長已經教了無數次孩子卻依然聽不進的事情,家長總是會忍不住上手打。
  • 深度解析:孩子犯錯時,家長用打全部代替罵,為何只有好處沒壞處
    所以打才是真正的有效懲罰。在教育的路上,在塑造孩子優良品行的過程中發揮真正效力的東西。其次,罵雖然對糾正孩子的錯誤沒半點用,危害卻不可估量。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罵他就可以了。罵這種語言暴力,屬於精神傷害的範疇。
  • 孩子犯錯怎麼辦?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三個好辦法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一切行為都需要學習,所以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家長的責任正是幫助孩子在錯誤中不斷的成長,在錯誤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然而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卻採取了一些不恰當的方式懲罰孩子,給孩子的成長蒙上了陰影,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
  • 孩子犯錯,不打不罵!懲罰熊孩子的9個好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苦惱一件事:孩子罵也不聽,打也不改,就是要一路皮到底!所以不少中國父母本著「不打不成器」的思想,把親子關係鬧的越來越僵。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好方法!
  • 孩子講不通,罵不聽,所以打一頓就解決了?
    講道理,罵孩子,打一頓,是三種大家認知中常見的管教方式,可有的媽媽覺得孩子皮太厚,講不通罵不聽,打一頓才能知錯。實際上,我們大概太久沒當孩子,已經忘記了孩子是一種越打越皮厚的物種。舉一個比較爛大街的共情溝通方式——說出你看見的事實,描述孩子當下的情緒並表示理解,最後提出可以扭轉局面的建議,陪同孩子一起解決。不論是書上,還是育兒大V都是這麼教你的吧?當然,我最初也浮於表面的認為用了這個溝通方程式就可以解決問題。
  • 孩子犯錯、撒謊、沒禮貌……聰明媽媽不打不罵,有更好的辦法引導
    導語:孩子小,容易受錯誤的引導,犯錯,亂要東西,撒謊,沒禮貌等。很多家長往往站在家長的角度,覺得孩子做錯就應該懲罰,但是打罵的結果可能導致孩子更容易犯錯。面對孩子平時出現了小錯誤,聰明的家長不打不罵,有更好的辦法引導,值得每個家長借鑑。很多家長還是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錯必須打一頓才長記性的做法。
  • 父母不打不罵反而養出熊孩子,莫非「溫柔而堅定」是育兒毒雞湯?
    一位網友說,我的一個親戚,對孩子從來不打不罵,結果孩子簡直就是無法無天了,調皮搗蛋不說,還會動不動就打人、咬人。現在孩子七八歲了,父母都快要管不了了,成了我們親戚中一說起來人人搖頭的「熊孩子」。正因為看到有的父母不打不罵,養出了熊孩子,所以一些家長說,「不打不罵,溫柔而堅定」就是一碗育兒毒雞湯,千萬不能信,孩子該打還是要打才管用!
  • 孩子做錯了,能不能打?
    ——畢淑敏《孩子,我為什麼打你》Part.1.你打過孩子嗎「孩子犯錯了,我到底該不該打?」這恐怕是每個父母都會經歷的一個哲學問題。——「國際不打小孩日」口號捷克教育教誇美紐斯說,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受到懲罰,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要讓他們日後不去犯錯。這是在保護他們,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學會遵守和適應規則。
  • 真不一定!用對方法不打不罵才能輕鬆教出好孩子
    孩子不打不罵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古往今來,有太多的中國家庭都信奉這條育兒真理。尤其我們的上一輩,大家都覺得孩子的問題沒有什麼是一頓打解決不了的。孩子不聽話,不吃飯,哭鬧、隨地打滾,只要孩子出現任何壞情緒,第一時間改不過來家長就拿棍棒說事,甚至很多父母還會一邊打罵,一邊威脅,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好嗎?
  • 不打不罵輕鬆解決孩子犟嘴的問題
    不打不罵輕鬆解決孩子犟嘴的問題現如今,家裡條件都是相對不錯的,伴隨著孩子的生活條件也比以前大有提高,相同的,家庭的教育理念也與以前大不相同,當然孩子接受的教育程度也與以往截然不同。現在的孩子,很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很多事情也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每當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面臨的問題就來了,孩子開始和家長犟嘴了,家長不論怎麼說教,怎麼管理,孩子就是不願意多聽一句,反而極力的反駁父母的話,那麼,這種狀態下我們怎麼管理犟嘴的孩子呢?首先,我們要傾聽孩子的解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從而做出積極正確的引導。
  • 不吼不罵,四個科學懲罰方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家長剛開始還能有耐心的引導、教育孩子,後來次數多了,乾脆就開始了「河東獅吼」,甚至動手打孩子。每次吼罵完孩子後,家長自己也後悔,但是沒辦法啊,你不吼他就不聽話。其實懲罰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家長只要能找對方法,不用吼罵就能讓孩子乖乖聽話!像下面這些科學懲罰方法,既能讓孩子長記性,又不會傷害到他!一、讓孩子失去原有的待遇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男孩,單單給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必須讓他體驗到懲罰他才會長記性。這裡的懲罰並不是指體罰,而是讓孩子失去他原有的待遇。
  • 「國際不打小孩日」:為什麼不能打孩子?因為會傷害大腦!
    暴力不是教育的必須,孩子犯錯後,適當懲罰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懲罰不等於體罰,懲罰的手段有很多種,體罰只是其中最原始、最無奈、也可以說是父母最無能的一種手段。2014年新浪教育調查稱,84%的家長承認打過孩子,88%受訪者表示自己曾被父母打過,打孩子成了父母教育孩子最普遍的一種方式。為什麼不能打孩子?打孩子不只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對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 孩子犯錯怎麼辦?不打不罵,4招懲罰讓孩子和你更親
    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都是又氣又惱。但是打罵孩子,很容易遭到孩子的反抗,或者和父母鬧脾氣。使親子關係產生隔閡,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懲罰是什麼?心理學上解釋懲罰是指當有機體自發做出某種反應後,隨機呈現一個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這句話簡單的理解就是懲罰是對一種錯誤現象的反應。
  • 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打不罵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嗎?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打罵孩子都說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打不罵孩子吧,有時候光說教講道理,語言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有些孩子即使是被打被罵之後,依然還是老樣子,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是好了!
  • 八個科學懲罰孩子的小妙招,不打不罵讓孩子乖乖聽話,改掉壞習慣
    高先生的脾氣非常暴躁,屬於點火就著的那種,每次高先生的兒子犯錯時,高先生都氣的不行,大吼大叫的罵兒子,實在氣不過還要揍兒子一頓。,打一頓就老實了,但並不是,孩子只是當時乖、表面乖,內心根本不屑,依舊會繼續犯錯,甚至變本加厲。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
    孩子該教育,該受懲罰時一定不能縱容。來源 | 爸媽視界(ID:ttsj2018)‍◐「為什麼要打孩子啊?他還小什麼都不懂,我們做大人的就不能多教幾遍嗎?」「別那麼兇,孩子上學已經很累了,你再兇他會厭學的!」「現在提倡快樂學習,別總是動不動就吼,對孩子成長不好!」
  • 懲罰孩子的科學方式,不打不罵也能讓孩子聽話
    有了孩子後,看著孩子一天他長大,學會說話、學會走路,生活中多了很多幸福快樂。但是生活中也多了很多「痛苦」,孩子們是小天使,但是偶爾也會化身為氣死人的小惡魔。成為家長後,孩子犯錯了,家長們罰也不是不罰也不是,不知道多少年輕人被自家孩子磨平了脾氣。但是,孩子犯錯當然要罰,只要方法用對。1、這些錯誤不要罰。